“炮彈車廂”
著名的哥倫比亞大炮完工以后,公眾的注意力立刻轉向了炮彈,也就是用于運送三位勇敢的冒險家穿越太空的新式運載工具。誰都不會忘記,米歇爾·阿爾當在他9月30日的電報中,曾要求修改執委會制定的設計圖案。
當時,巴比凱恩主席認為炮彈的形狀無關大局,這不無道理,因為它只要幾秒鐘就可以穿越大氣層,以后它的行程大部分在絕對真空中進行。因此,執委會決定采用圓形,以便炮彈能夠隨意旋轉。但是,自從人們把它改變成運載工具以后,就又是另一回事了。米歇爾·阿爾當可不在乎像松鼠那樣旅行;不過,他希望升空時能頭朝上,腳朝下,像坐在氣球吊籃里一樣莊重,當然要快一些,卻不想一連串地翻筋斗,這可不大體面。
重新設計的圖紙被送往奧爾巴尼的布里杜威爾公司,要求他們盡快制造。這樣,修改設計的炮彈在11月2日鑄好,并立即由東部鐵路運往亂石崗。10日,它平安運到目的地。米歇爾·阿爾當、巴比凱恩和尼科爾急切地等待著這輛“炮彈車廂”的到來,他們將乘坐它去發現新世界。應該承認,這是一件出色的金屬制品,一件給美國的工業技術帶來莫大榮譽的冶金產品。一下子提煉出那么多的鋁,還是開天辟地第一回,真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這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珍貴炮彈,看起來好似中世紀城堡角上的圓錐頂塔樓,威風凜凜,就缺槍眼和風標了。
炮彈運到亂石崗
“我預計,”米歇爾·阿爾當喊道,“會從里面走出一位身著緊身胸甲、手持火槍的武士。我們將同封建領主一樣生活在里面,如果再配上幾門大炮的話,我們足可以抵擋月球人各種軍隊的進攻,假設月球上有軍隊的話。”
“這么說,你對這輛車廂很滿意嘍?”巴比凱恩問他的朋友。
“是的!是的!很滿意。”米歇爾·阿爾當回答,一邊以藝術家的眼光欣賞著它。“我只遺憾它的形狀還不夠纖細,錐度還不夠優雅。本應該在它頂端刻上一簇格狀金屬飾紋,并加上一個離奇怪物,例如,飾有動物像的排水管,從火中展翅飛出,張開大口的蠑螈……”
“要它們干嗎?”巴比凱恩問,講究實際的他對藝術美不大敏感。
“干嗎?巴比凱恩朋友!哎呀!既然你問我,我可以給你講,只怕你永遠無法弄明白!”
“說說看,我的好旅伴。”
“那好吧!按我的想法,人們做什么事都應該加上一點兒藝術,這樣會好得多。你知道有一出叫《兒童小車》的印第安劇嗎?”
“連名字都沒聽說過。”巴比凱恩回答。
“這我并不感到奇怪,”米歇爾繼續講下去,“那我告訴你吧,在這出戲中有一個小偷,他在一座房子的墻上打洞時,總在想,該給洞打成豎琴形的、花形的、鳥形的還是尖底甕形的。好!你說,巴比凱恩朋友,當時假使你是陪審團中的一位成員,你會判他有罪嗎?”
“絕不手軟,”大炮俱樂部主席回答,“并且加重處罰。”
“要是我就會放了他,巴比凱恩朋友!這就是你永遠無法理解我的原因!”
“我也不打算去理解,我勇敢的藝術家。”
“既然我們的‘炮彈車廂’的外形不是十全十美,”米歇爾·阿爾當接著說,“我們至少可以隨心所欲地布置內部,像地球上的大使們一樣富麗豪華!”
“在這方
面,親愛的米歇爾,”巴比凱恩回答,“你想怎么辦就怎么辦,我們絕不干預。”
然而,在想到豪華舒適之前,大炮俱樂部主席首先考慮的是實用。他發明的那套減輕炮彈坐力的設計也非常巧妙地安裝到了上面。
巴比凱恩不無理由地想過,要減輕炮彈的坐力沖擊,任何彈簧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在斯克斯諾樹林決斗之行中,他終于靈巧地解決了這個大難題。他打算用水來為他服務,他的方法如下:
在炮彈里裝上三英尺深的水,一塊圓木板嚴絲合縫地壓在它上面。木板緊貼炮彈的內壁,能夠輕輕地上下移動。太空游客就坐在這塊木筏上。至于大量的水,被一層層的板壁隔開,起飛時坐力一撞,各板壁就依次被撞破。于是每一層水,從最下面到最上面,依次通過一根根水管,從炮彈頂端排出去,這樣起到了彈簧的作用。配備了強大緩沖裝置的木地板,只是在一層層板壁陸續撞破后,才會撞到炮彈的底部。自然,太空飛行家們在大量的水完全排出后,還會感到強大的坐力,但發射時的第一次沖擊力已幾乎完全被那些強大無比的“水”彈簧所緩解了。
確實,面積五十四平方英尺,高三英尺的水的重量約一萬一千五百磅,重量相當可觀;但按巴比凱恩的估計,哥倫比亞大炮內氣體膨脹,足夠抵消這部分增加的重量;而且,在撞擊之下,不到一秒鐘就可去掉全部水的重量,炮彈馬上就恢復到它的正常重量。
這就是大炮俱樂部主席的精心構思,終于解決了減輕坐力這個難題。加之,它得到了布里杜威爾公司工程師們的深刻領會并加以落實。設備一旦產生了預期效果,水被全部排出,太空旅游者們就可輕而易舉地清除掉破碎的板壁,并把發射時支撐他們的活動地板拆卸下來。
至于炮彈的頂部的內壁,鋪有一層厚實的皮墊料,緊貼在優質鋼材制成的彈簧上,它們像表的發條一樣柔韌。排水管裝在墊料下面,外面不露任何痕跡。
就這樣,為減輕發射時的坐力,已經采取了一切能夠想到的預防措施,照米歇爾·阿爾當的說法,只有“身體結構有毛病”的人,才會被撞壞。
這個炮彈外部寬九英尺,高十二英尺。為了不超過規定重量,他們適當減少了彈壁的厚度,加固了底部,因為它將承受火棉爆燃膨脹氣體的全部壓力。其實,所有圓錐形炸彈與炮彈都是如此,底部總是厚一些。
這個金屬塔的入口是在圓錐形部分上開的一個小洞,好像蒸汽鍋爐上的“出入口”。洞門是鋁板做的,關上洞門,再擰緊結實的壓力螺釘,小洞就嚴絲合縫地關了起來。當他們到達月球時,就可以由此隨意走出他們的活動牢籠。
可是,光是去那兒還不夠,路上還得看看風景呀!這好辦。于是皮墊子下面出現了四扇舷窗,裝上了非常厚的凸透鏡,兩個在炮彈周圍,第三個在炮彈底,第四個在炮彈頂。這樣,旅客們一路上就可以同時觀察已離開的地球,越走越近的月亮和布滿了繁星的天空。不過,這些舷窗外面都加上了牢固鑲好的金屬板,以防發射時的劇烈震動,只要擰下里面的螺母,就可把板子往外面推掉。這樣,炮彈內裝的空氣就不會漏出去,才有可能進行觀察。
所有這些巧奪天工的裝置,操作十分便捷。工程師在“炮彈車廂”內部的裝置上也頗具匠心。
幾只牢固地裝在炮彈里的容器,是準備盛放三個旅客所需要的水和糧食的,還有一個備有好幾個氣壓的特制的煤氣箱供給火
和亮光,只要轉動開關,這些煤氣足夠這個舒適的車廂六天的照明和取暖之用。看得出來,生活,甚至舒適生活的基本條件什么也不缺。而且,由于米歇爾·阿爾當的藝術天性,許多設置采取了藝術品的外形,既實用,又美觀,如果不是受空間限制,他早已把車廂變成了藝術殿堂了。另外,根據一般人的猜想,這個金屬塔內裝上三個人,一定會很擠,那也錯了。炮彈的底面積約為五十四平方英尺,高十二英尺,乘客在里面有一定的行動自由,比美國最舒適的火車還要寬敞自在。
食物和照明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剩下的就是空氣的問題。顯而易見,炮彈內裝的空氣無法滿足三位旅客四天呼吸的需要,每個人一小時大約要消耗一百升空氣中的全部氧氣。巴比凱恩和兩位同伴,加上他們準備攜帶的兩條狗,每二十四小時要消耗二千四百升氧氣,即約七磅氧氣。這就必須不斷更新炮彈內的空氣。怎么辦?程序很簡單,用賴譯特和勒尼奧兩位先生的方法,米歇爾·阿爾當在大會討論時已經說明了。
眾所周知,空氣主要由百分之二十一的氧氣和百分之七十九的氮組成。那么,呼吸行動是怎么一回事呢?很簡單。人們從空氣中吸進氧氣——維持生命必不可少,原封不動地吐出氮氣。呼出的氣中失去了約百分之五的氧氣,而增加了幾乎等量的碳酸氣,這是血素氧化以后的產物。這樣就會發生以下情況,在一個密封的環境中,過了一定時間,空氣中的氧氣全變成了碳酸氣,這是對人有毒的氣體。
問題于是歸結為:氮氣原封不動地保留,只要重新制造被吸掉的氧氣和消除呼出的碳酸氣就行了。這很簡單,用氯酸鉀和苛性鉀就可以了。
氯酸鉀為一種白色片狀的鹽,當把它加熱到超過四百度時,它就變成了氯化鉀,含有的氧氣完全被分解出來。十八磅氯酸鉀可得到七磅氧氣,也就是說,足夠旅游者呼吸二十四小時。這就是生成氧氣的辦法。
至于苛性鉀,這是一種能大量吸收混合在空氣中碳酸氣的物質,只要搖晃它,就可吸收碳酸氣,而生成碳酸氫鉀了。這就是消除碳酸氣的辦法。
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他們就完全可以把污濁的空氣重新變得清爽怡人。因為化學家賴澤特與勒尼奧曾成功地進行了實驗。但必須指出,直至當時為止,實驗只是用動物來進行的。盡管它科學上很準確,但誰都不知道人類是否能夠適應這種環境。
米歇爾·阿爾當不想人們對用人造空氣生活的可能性提出置疑,所以他自告奮勇,希望出發前做一次實驗。馬斯頓強烈希望參加這次實驗。
“既然我不能參加旅行,”這位正直的大炮發明家說,“那就讓我在炮彈里住它七八天,這算不了什么了。”
假如再拒絕他,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大家依從了他的請求,給他備足了氯酸鉀和苛性鉀以及八天的食品。11月12日上午六點,馬斯頓和朋友們握握手,再三囑咐他們在20日下午六時之前不要打開艙門之后,就鉆進炮彈里去,洞門接著就關上了。
這八天里發生了什么事?誰也不知道。彈壁太厚了,里面什么聲響也傳不到外面來。
11月20日下午六點,艙門打開了,馬斯頓的朋友不免有點兒擔心。但是當他們聽到馬斯頓高呼“萬歲”的愉快嗓音時,馬上就放下心來了。
不一會兒,大炮俱樂部秘書就以凱旋的姿態,出現在圓錐體的頂部。他變胖了!
馬斯頓變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