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七節 請纓

朱敬倫不喜歡被動,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不斷的陷入被動之中。

出發前,他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柏貴告訴他黃宗漢決定確認消息之後,纔會採取行動。

黃宗漢從柏貴這裡得知,巴夏禮是被林福祥擄走的,但是黃宗漢本人沒有收到林福祥的回報,他需要確認,內部的不團結,讓朱敬倫越發對清軍不看好起來。

朱敬倫一開始就認定,英國人不可能對巴夏禮不管不顧,其實事情發展到現在,巴夏禮的死活對他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做出反應,哪怕是打一場不成功的救援戰,也好過什麼都不做,就好像巴夏禮當時爲了印度兵會去打柏貴的耳光,會帶著人出城徒勞的掃蕩一圈,現在巴夏禮被囚禁的消息傳出來,英軍也必然要有所行動,法國人可以無動於衷,但是如果英軍高層也無動於衷的話,回國後就會成爲一個笑話,政治正確這種東西,有時候讓人沒有選擇。

朱敬倫之所以希望黃宗漢出兵威脅,就是防止英法聯軍調動太多兵力前往,可是黃宗漢沒有配合,現在的情況來看,已經超出了朱敬倫的預料。

英國海軍毋庸置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強悍的海軍,海軍士兵在訓練水平上並不比精銳陸軍差半分,但是在榮譽感和戰鬥意志上,卻遠超英國陸軍,因此四艘軍艦,兩百海軍本身就是一股強悍的力量,就更不用說法國人的參與了,法國的兩艘軍艦一百個海軍士兵,雖然海戰未必勝過英軍,但是登陸作戰的話,絕對不會差。

一共三百個英法聯軍海軍士兵,這股力量不是林福祥五百來個水營老兵能對付得了的,朱敬倫認爲,即便是伏擊,要殲滅洋人,清軍也至少需要準備五倍的優勢兵力,否則很難一口吃下對手。

現在英法聯軍出動了三百人,林福祥的鄉勇就算全部設伏,也拿不下這股力量。

如果當時黃宗漢願意配合的話,朱敬倫相信,英法聯軍絕對不敢拿出三百個歐洲士兵,參與到這次任務中,最多也就是幾百個印度兵湊湊數而已。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看林福祥的陰謀詭計能不能得逞了,不過朱敬倫對此不報太大希望,除非英法聯軍是蠢豬,毫無戰鬥經驗可言的菜鳥,否則三百聯軍海軍不可能一下子被林福祥埋下的炸藥一鍋端。

船隻在顛簸中前行,朱敬倫默默的擠在船艙的一角,他本來可以不去的,赫德來找他的時候,徵求他的意見,並沒有強求,鬼使神差的朱敬倫答應了,儘管他看不到希望,似乎自己的參與能夠提高林福祥的勝算一般。

周圍還有幾個翻譯,一個個都略帶慌張,他們跟朱敬倫不一樣,他們大都是隨軍翻譯,所以英軍的行動他們是必須參加的,同樣他們的薪水也比朱敬倫豐厚的多。即便如此,他依然只能跟朱敬倫一起記在最下等的船艙裡,只是等級森嚴的中國社會成長的他們,早就習慣了這一切。

統治者永遠是高貴的,不管他是文官集團,滿洲人還是英國人。

艦隊全速前進,蒸汽機和船帆一起用力,只用了兩個小時,就順流而下到達了黃埔港碼頭,每艘船上留下了大概十個士兵守船,其他士兵紛紛登岸,不管他們是海軍士兵還是陸戰隊員,全都拿起了火槍,並且帶著一門門火炮,朝著目的地前進。

由於時間緊迫,英法聯軍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嚮導,但是他們有比較詳細的地圖,儘管也精確不到哪裡去,可是波羅廟這種標誌性建築赫然在目,他們能通過地圖找到這個巴夏禮就藏在這個廟,也就能通過地圖找到這個廟。

朱敬倫是最後一批下船的人,作爲中國翻譯雖然沒什麼地位,卻也不用去做搬運火炮和炮彈那樣的工作。

赫德是翻譯團隊的首領,其實他本人也不一定非要過來,但是巴夏禮在的時候,每每都要親自領兵清剿,赫德又有什麼理由推諉這次任務呢,另外他本人也有強烈的意願參與,聯軍指揮官也非常樂意有一箇中國通幫助他們完成這次緊急任務。

聯軍很認真,他們的團隊配置相當高,以英軍在廣州的最高級軍官托馬斯賀羅威上校爲總指揮,參謀、翻譯團隊,步兵、炮兵部隊,如此完整的配置。

顯然這絕對不是衝著幾個看押巴夏禮的獄卒去的,這是衝著異常有規模的戰鬥準備的,這說明英法聯軍並沒有林福祥想象中那麼弱智,他們根本就不相信巴夏禮僅僅是被幾個獄卒看押著,他們或許早就猜到了巴夏禮不過是哪來引他們上當的幌子。這種想法,更加讓朱敬倫爲林福祥的計劃感到擔心。

翻譯團隊拖在最後,跟後勤兵,也就是兩百多箇中國苦力一起行動。

翻譯存在的意義在於,如果英法聯軍包圍了中國人之後用來勸降的。

赫德是翻譯團隊的首領,但他並沒有跟著翻譯們一起行動,而是直接在指揮部,跟高級軍官們一起工作。顯然儘管受到上次尋找巴夏禮一事的影響,赫德這個中國通對英法聯軍的價值並沒有降低。

身邊一隊隊馱馬拉著的火炮還在不斷的通過,前方就聽到了槍聲,竟然距離碼頭不遠就接上了火。

“竟然這麼快就打起來了?”

朱敬倫跟在翻譯團隊中,異常低調,兵荒馬亂的,還是不要太出格的好。突如其來的槍聲讓他有些意外,林莊告訴他林福祥的伏擊陣地在波羅廟周圍,從沒聽過那座廟宇,那座宮殿動不動被水淹,因爲這些宗教或者皇家建築往往地勢比較高,波羅廟也不例外,在哪裡設伏,能讓林福祥的部隊佔據地理優勢。

交火稀稀拉拉,軍隊始終持續進發,顯然林福祥的阻擊連英法聯軍前進的步伐都無法耽誤一下,這說明他們連對方的前鋒都擋不住。

一直走了兩三裡,波羅廟已經近在眼前,但槍聲依然斷斷續續沒有停止過。

英法聯軍開始分散。

這座廟宇很大,後世是中國四大海神廟之一。不過波羅廟供奉的卻不是中國的海神媽祖或者龍王之類的神靈,供奉的是一個叫做波羅的國家。

傳說在唐朝一個叫做波羅國的國家,派遣船隊遠渡重洋,最終抵達波羅廟外的江面上,登岸慘敗了岸上的海神。有一位使者名叫達奚,在海神廟的兩旁種了一棵波羅樹。結果達奚的同伴忘記了種樹的達奚,當達奚種完樹後,同伴已經揚帆起航了。達奚被遺留在了這裡,他經常站在山坡上遠望,希望看到故鄉的商船,久而久之化作了一個石人。後來附近的人覺得此事神異,就給達奚塑像,稱爲波羅神。

顯然這種神話色彩太濃厚,最後可能的是某一個海外小國按照自己國家的習俗在這裡建造的寺廟,至於寺廟叫波羅廟,有可能是翻譯的誤會,反正朱敬倫沒聽過有個波羅國的國家,印度歷史上到時有個波羅奈國,喜馬拉雅山南側有一個泥婆羅國。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座寺廟確實是唐代時候受到外來影響建立的寺廟,算是一種文化融合的產物,唐代有外國來經商,如今也有外國人來經商,那時候是和平的交往,現在卻被別人拿著洋槍洋炮打上門來,是唐代的外國人更文明嗎?不,只是唐代的中國人更強悍而已。

人弱被人欺,如此而已!

波羅廟很大,英法聯軍就無法完全包圍,他們只能選擇重點區域進攻。聯軍指揮部安放在碼頭附近,但是很快就開始轉移,朱敬倫他們跟著轉移。

這說明英法聯軍的攻勢很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滯,這附和所有人的預期,團隊的翻譯們也鬆了一口氣,顯然他們並沒有立場,或者立場並不在中國人一方。

果然這次大家靠近到廟宇很近的位置才停下腳步,槍聲持續了半個小時之後,赫德匆匆趕來,進入翻譯們所在的帳篷中。

“中國匪徒們被包圍了,他們插翅難逃,我們打算勸降他們,誰願意做使者?”

赫德很興奮,可是他爲什麼自己不去,他都不去,在做的翻譯一個個都不是傻瓜,誰會去?

沒人回答,沉默了片刻,朱敬倫站了出來。

“赫德先生,您能詳細說說現在的情況嗎?”

赫德很欣慰,每每關鍵時刻,朱敬倫總能做點什麼。

他詳細的解釋了一下現在的情況。英法聯軍兩百人已經攻入了波羅廟,所有進出山門,高牆,都已經被英法聯軍攻佔,敵人現在躲進了一間大堂之中茍延殘喘,不是英法聯軍打不進那座大堂,而是根據被俘虜的幾個中國鄉勇交代,巴夏禮就在那座大堂之中,因此英法聯軍希望能勸降那些人,從而保護巴夏禮的安全。

已經釋放了俘虜去轉達英法聯軍的態度,對方提出要這邊排除使者面對面談判。

顯然包括赫德在內的洋人都不相信鄉勇的誠意,他們敢抓赫德,就敢抓任何人,所以他們希望派一個翻譯過去跟鄉勇談判。

朱敬倫也沉默了,他不能太積極,別人是怕,他是怕被懷疑。

許久,見沒人應聲,赫德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後還是看向了朱敬倫。

朱敬倫這才嘆息一聲:“既然沒人去,就讓我去吧。”

所有人都看向他。

朱敬倫苦笑一聲,給所有人拱手。

又對赫德道:“在下家中有一老孃,如果在下回不來了,懇請諸位幫扶。”

說完徑直走出帳篷,在別人嚴重說不出的瀟灑和落寞。

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八十節 練兵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十二節 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一百三十四節 赫德要權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楔子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十節 門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爭財纔開始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
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八十節 練兵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十二節 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一百三十四節 赫德要權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楔子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十節 門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爭財纔開始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