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

武德元年臘月,朱高煦下詔取消一切宴席、婚禮、歌舞表演,直至次年上元節前夕;並定於武德二年正月,合祭之禮(四季祈福,四次祭天地、合爲一次)行於南郊。

他還恢復了每天早朝的活動,表現出循規蹈矩迎合上天的姿態,如此“積極應對天怒”,讓文武大臣都能滿意。早朝這項禮儀,自太宗皇帝起就經常取消;朱高煦自然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北征期間、他更是連續幾個月無法舉行。

沒過幾天,一份翰林院學士胡廣的彈劾奏章,終於等來了。

胡廣上書,彈劾解縉道德有虧、有大不敬之罪。

理由是解縉平素常與士人高談闊論,出則談嬉戲之語,行結黨私交之能事;在朝則攻訐聖上,沽名釣譽,言論驚人。胡廣列舉了解縉歷次上奏、以及所有文章裡的錯誤用詞;他認定解縉作爲飽學之士,其忌諱之語並非疏漏,而是別有用-心含沙射-影,無視聖君。

胡廣是花了心思的,收集了解縉的很多疏忽,趁著解縉得罪皇帝的機會、給了有力的攻擊。

朱高煦看到胡廣大罵解縉的文章,心裡忍不住暗爽了一陣。這下可怪不得別人了,胡廣與解縉同是文官、而且還是老鄉,難道誰還能說、這事是皇帝挾-憤報復解縉?

這份奏章,依舊被送往武英殿處理。

內閣與典寶處拿這樣的奏章、沒有甚麼好法子。大臣們的做法,與上次解縉罵皇帝的奏章一樣,都不作迴應,直接送六科給事中那邊謄錄公示。

第二天,解縉便向翰林院送了辭呈,翰林院又把辭呈送到了宮中。解縉辭職後,把印信等物留在了衙門,自覺地回家聽候處置。

平常他與胡廣時不時就會爭吵,但這回解縉沒有罵胡廣,悄悄地回家了;否則所有人都會說解縉不對,做官沒有風度,這是士林約定俗成的規矩。

文官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和品行,這是大明朝廷治國的根本:人的本性是好的,所以要挑選那些修身養性、道德高尚的人掌握權力。反之,如果一個官員道德有虧,誰相信他能幹利國利民的好事?

不過官場上彼此間都會留點餘地,很少有這種攻擊對方道德的事;一旦發生,那幾乎就是得罪到底了,關係會進入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地步。

所以公開被攻擊道德方面的官員,除了辭職沒有別的道理可講。因爲他自己的爭辯沒有說服力,只有別人出面爲之正名、特別是皇帝開口,才能洗清冤屈。

然而朱高煦假裝不知道,一聲不吭,只讓武英殿輪值的大臣們處置。他決定至少要等過了年再說……

最先提出此事疑點的人,竟然是貴妃妙錦。妙錦的先父以前是朝中御史,她似乎很懂這些東西。今天在柔儀殿談起解縉,妙錦便輕聲問道:“胡學士的奏章,是聖上的意思?”

朱高煦一臉詫異,立刻搖頭否認:“我已經很久沒有在私下見過胡廣了,也沒有讓宦官去見他。胡廣和解縉有私怨,妙錦不知?”

妙錦道:“我聽說過,不過好奇隨口一問。”

朱高煦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伐罪之役”前夕,胡廣跑到雲南、想勸降沐晟,卻先被朱高煦捉住了;然後朱高煦私下裡威逼利-誘、利用了胡廣。辦那件事的時候,妙錦也在。難怪她這回會覺得其中有內情。

“此事確實是文官自發而爲。”朱高煦道,“就算胡廣不幹此事,朝中也有人幹。‘靖難之役’以來,父皇與我都通過戰爭獲得皇位;爲了皇位合法性的輿情,朝中大臣多用王府故吏、心腹謀士,這些人不會與一般的文官一條心。”

妙錦點頭稱是。

朱高煦又道:“不過我對這樣的規則已經厭煩了。”

妙錦問道:“怎樣的規則?”

朱高煦想了一會兒,描述道:“用天道、道德等東西,作爲論述是非的基礎。前陣子的地震、解縉的道德,都是此類。結果就是,朕被迫要做做樣子、嚴格遵守各種禮儀;解縉既沒有貪墨、也沒有違法,卻只能辭職。這些都是瞎折騰。”

妙錦聽到這裡,不留神笑出了聲,她急忙掩嘴嘴脣、收住了笑容,饒有興致地問道:“聖上之見解,總是與衆不同,那要怎樣纔不算瞎折騰呢?”

朱高煦道:“地震來說,完善預防避險的方案,比敬天法祖更加務實。皇宮裡以及街坊上那些大缸蓄水,就是火災的預案;如果只是祭祀守禮,京師就能避免火災嗎?官員的懲罰任免,應該以具體的政績爲依據,要對其政務問責;若只說道德,人心隔肚皮,誰比誰高尚,怎麼判斷?一個名聲很好的人,辦事出現問題,究竟該不該負責?”

妙錦點頭道:“聖上說得有道理,可爲何不能改變?”

“世界觀。我找不到一個名正言順的道理、說服大夥兒,這些理念講不通,執行起來就有問題。我一個人,不是三頭六臂,不能做完所有的事。”朱高煦皺眉道,“歷代制定這些人間規則秩序的‘聖人’,把甚麼都想好了,要動其根本很難。我如果否定上天的意志,那麼一直宣揚的君權天授也不存在了,皇帝的大權來源於何處、還有權威嗎?”

妙錦沉吟片刻,悄悄說道:“臣妾的先父爲官,很守道德禮法,認爲太宗皇帝登基沒有大義,一直沒有真心歸順。可太宗依然做了皇帝。”

朱高煦搖頭道:“不一樣。父皇稱帝不合禮法,但建文死了、父皇自認太祖嫡子,父皇做皇帝還算勉強說得通;然而這樣或多或少也會有後遺癥,不然永樂初不會殺得血流成河。”

過了一會兒,妙錦又好奇地沉吟道:“世界觀?”

朱高煦看了她一眼,覺得妙錦被他影響、一些觀念已經有了動搖,他便耐心地敘述道:“人是智慧生靈,與別的生靈不同之處,便是除了吃喝繁衍,還會去理解身處的環境一切。天地是甚麼,天圓地方、還是有個鍋蓋?人是怎麼來的,意識是甚麼,有陰間還是天庭?人的這些看法,便是世界觀。”

妙錦道:“聖上的‘世界觀’,怕是與尋常人全然不同。”

朱高煦道:“真理都是相對的,我的世界觀並不重要,只是覺得現今大多世人的世界觀、已經不利於國家的發展了。”

朱高煦的觀念,也在多次改變著。因爲教育的灌輸式方式、少年時他只能相信唯物主義,但是後來有了“神奇經歷”、又不信了。

而他回想起以前涉獵的、有關量子力學的淺顯表述,也覺得唯物論或許也有歷史侷限性;人的觀測居然能決定微觀量子世界、並向宏觀世界擴展?所有的唯物主義哲學都無法解釋了。又像他初中學的波粒二象性,究竟是甚麼物質,誰他嗎說得清楚。科學顯然不是哲學。

科學大發展的後世,宗教依舊盛行,唯物主義只是一家之言。或許人的意識具有自我欺騙性,很多人不願意相信自己居然是微不足道的螻蟻,人們寧願相信自己具有靈魂、意識十分獨特。

但不管怎樣,大明朝的理學、心學,都不利於往前發展了。這些東西,造成了現在朝政一切事務都有弊政。

妙錦若有所思道:“人人都說有神鬼,可就是沒人見過。”

朱高煦道:“即便有,我也認爲,一定不是人們理解的那種低級鬼神,而是更加宏偉的規律制定者。”

不過他又尋思了一會兒,神情便漸漸地輕鬆了不少。

他心道:好在國人有個長處,極具包容性,不偏執。世人甚麼都信,但又甚麼都不全信。如果有一些新奇的說法面世,從士大夫到庶民,應該不會將其定爲異端邪-說;人們只會想辦法納入現有的觀念裡面,不然就會置之不理,或者只取一部分採用,這樣會有意無意地影響人們的觀念。

如同漢代以來,朝廷獨尊儒術,可暗地裡仍然兼用雜家學說,特別是法家。

而現有的儒家理-學對世人進行洗-腦,對於維護秩序也有積極作用。畢竟實際人口可能上億的大明朝,一共只有幾萬官員,政-權的力量有限。如果沒有那些五倫常綱之類的規則,恐怕無法維持;而朱高煦的皇權,也會立刻不穩定。

他鬆了一口氣道:“我現在應該找個代言人,讓一些有利於國家的別家之言面世。”

妙錦微笑道:“聖上何不先說服臣妾?”

朱高煦道:“說來話長。以後每天下午,只要我在柔儀殿,妙錦就到這裡來。我說,你寫。咱們先寫出來,然後再找個來源,比如下西洋的船隊遇到的遠方人之類的。”

妙錦一臉喜悅道:“臣妾遵旨。”

她確實是個比較獨特的人,對於眼前的爭寵爭鬥不感興趣,卻一向對一些“不太切實際”的事很有興致,或許是因爲做過道士罷?

朱高煦一臉嚴肅,沉聲道:“記住,千萬不要承認是咱們倆搗鼓出來的書籍。否則世人會覺得我這任皇帝很奇怪,誰知道會發生甚麼事?”

妙錦也認真地點了點頭,輕聲道:“這是臣妾與聖上之間的密事。”

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六百九十章 撲簌迷離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六百三十七章 歲月靜好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二百一十五章 剎那間第八百九十章 命運之晨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六百零五章 傷快好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七百八十九章 朝鮮船第六百五十八章 寂寞的長夜第六百四十五章 柔儀殿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可不是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四百四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2)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零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八百四十二章 虛情假意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第五百零八章 恨意難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八百六十二章 手中的狂躁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兒等一等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守年夜第十七章 扛鼎只兒戲第四百零五章 不著痕跡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二百七十三章 紙上的盟約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二百二十二章 雪恨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七百九十七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
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六百九十章 撲簌迷離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六百三十七章 歲月靜好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二百一十五章 剎那間第八百九十章 命運之晨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六百零五章 傷快好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七百八十九章 朝鮮船第六百五十八章 寂寞的長夜第六百四十五章 柔儀殿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可不是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四百四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2)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零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八百四十二章 虛情假意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第五百零八章 恨意難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八百六十二章 手中的狂躁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兒等一等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守年夜第十七章 扛鼎只兒戲第四百零五章 不著痕跡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二百七十三章 紙上的盟約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二百二十二章 雪恨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七百九十七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临潭县| 凤台县| 吴堡县| 竹山县| 浪卡子县| 曲靖市| 阿荣旗| 凤山市| 宁都县| 洛浦县| 乌拉特中旗| 深水埗区| 合江县| 灵石县| 额尔古纳市| 鄢陵县| 麟游县| 伊金霍洛旗| 沙洋县| 衡东县| 博爱县| 师宗县| 高陵县| 剑阁县| 龙里县| 惠来县| 辉县市| 苍山县| 柘荣县| 沐川县| 赤壁市| 南乐县| 深圳市| 施秉县| 宜章县| 安义县| 吉木乃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丽水市|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