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內心很複雜:一方面,他的的確確對李執政的侄女有那麼一絲的喜歡,也見過李執政的侄女幾次面,可大多都是擦肩而過,並沒有留下什麼刻骨銘心的印象,他們之間的愛情並沒有讀者朋友們想象的那麼甜,況且女追男,隔層山,這樣難度係數很大的,變數也相當大,但是,就一點喜歡,說不上愛就不能說謊,范仲淹很是無可奈何,但是,那個她畢竟是參知政事的侄女,關於拒絕,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李執政的面子上,就算拒絕也不能說得太過於直白,要委婉一些,換句話說,在某種意義上,自己被李執政的侄女看上了,好像似乎並沒有說不的權利,不然輿論也會一片譁然,自己是否會再一次被路邊社記者盯上,問兩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未可知。另一方面,范仲淹有些許自卑,這種自卑深深藏在他自己的內心裡,具體的表現是:他比起平常人更加敏感,別人說句不好聽的,他在心裡會記很久,心情有時候也會因爲別人的一兩句話久久難以平靜。他格外愛惜自己的“羽毛”,看重自己的名譽,把社會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看得重於泰山,儘管婁老師曾多次提點他,讓他改掉這一缺點,可是,在現實面前,范仲淹也是無動於衷,在內心深處,范仲淹很清楚很明白,迎娶李執政的侄女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是一個非常硬的後臺,將來在朝廷裡有了李執政的加持,自己可以少奮鬥幾十年,一旦娶了李姑娘,自己平步青雲,不在遙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
但是,范仲淹怕別人說閒話,同一個宿舍裡那幾個窮孩子,有時也包括富家子弟說他的閒話,他尚且要心痛,何況其他人。
“要不,等自己揚名立萬,抑或說,官做得再大一些,然後再跟李執政的侄女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范仲淹對自己說。
“不能不能,李姑娘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儘管她曾經明確表態她會一直等我,但是這樣的話,聽聽就好。”范仲淹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關於這個李姑娘,插幾句話,對她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先用一句話介紹:她是一個不錯的妻子,很旺夫。范仲淹能幹到參知政事,這個職位在大宋的官場裡,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僅次於宰相,我想,李姑娘是有功勞的,我認爲最大的功勞,在於相夫課子,給范仲淹提供了一個溫暖而又穩定的家庭————一個相當溫馨的港灣。順便再多說一句,她是一個很不錯的兒媳,對婆婆盡了孝道,是一個很優秀的母親,生出的三個兒子,除了長子範純佑三十歲以後一直臥牀在家、纏綿病榻沒有太大建樹,第二個兒子範純仁做到了宰相,第三個孩子範純禮也成爲了國之棟樑,關於李夫人與她的三個兒子的故事,我們在以後的章節《范仲淹的兒子們》裡將會詳細講述。
這些天閒暇時一直在查資料,想查一查這位李姑娘的名字,可是很遺憾,並沒有查到,史書中在描述她時,都說李氏如何如何,範夫人如何如何,李氏死後,則說誥命夫人如何如何,這是因爲李夫人死後又享有哀榮,被封爲誥命夫人。
有時候,又很想越俎代庖,給李氏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李曉霞好不好?是范仲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縷霞光?但又覺得這名字太普通,但又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典型的畫蛇添足。
畢竟,縱觀整個宋代,女子有姓名而又爲人們所熟知的,不過只有五個人而已,我們前面就講到過三個,她們三人可以出道組成一個CP,就叫蘇軾的老婆們,她們是:王弗,王閏之,王朝雲。其中王閏之和王朝雲,不但有名,還有表字:王閏之字季璋,王朝雲字子霞。後面會講到李清照和朱淑真。其中的朱淑真還是一個小衆人物,似乎知道的人並不多。
李氏雖然沒有能像那五個大宋女子那樣青史留名,但是她活這一輩子也值了,至少,她在青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留下了自己賢妻良母的形象。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顯然,李氏沒有嫁錯郎,嫁給了一個很優秀的男子。當時,質疑她女追男的大有人在,而李氏卻用自己後半生的榮光昭告世人:選擇窮書生范仲淹,是選對了。
范仲淹因爲《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出名,李氏因爲是范仲淹的結髮妻子、正妻而出名,婚後又憑藉自己的孝行聞名天下。我讀書的時候,發現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並不是一時的靈光乍現,而是長久的自我激勵。也許,正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打動了李氏,使得她以身相許,一輩子與范仲淹同甘共苦、生死相依,這都是我的猜測。
范仲淹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他再一次要做出抉擇,這個做出抉擇的過程,艱難而又痛苦。
有人說,直接同意不就得了,傍上一個富婆,一輩子不就不用奮鬥了。
很抱歉,范仲淹不會那麼想,他不希望某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一開始選擇了委婉拒絕,其實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我理解,我甚至堅定地認爲,正是因爲這樣做,他纔是一個純粹的、真正的范仲淹。
也許,有那麼一點欲擒故縱的成分在,也許,因爲他的自卑;也許,這是他內心深處一個永遠的小秘密,婚後,他曾在牀前明月光之下告訴過他最親最愛的李氏,然後隨著李氏的去世,這秘密也就永遠成爲了一個塵封的往事。
之前李氏給他寫過一封信,並期待著他給寫一封回信。
現在,他研好墨,提筆開始寫,他決定寫一小篇白話文,他感覺李氏足不出戶,文化水平可能不是太高,寫文言文也許她看不懂。但是,後來他與李氏生活的經驗告訴他:第一,范仲淹低估了李氏。第二,李氏秀外慧中,在文學上不輸范仲淹。但是,作爲一個女流之輩,而且她只是一個很傳統的女性,她並不像李清照朱淑真那樣憑藉自己的詞而出名。
別人都對這樣的愛情趨之若鶩,可我。。。。。。。。。。。。。。。。。。。
他寫下這樣一個又一個句子:可愛的女孩,對你誠摯而又熱情的邀請,請你原諒我的沉默,因爲,這是一份過早的約定,像剛剛起航的小船載不動許多愁。我瘦弱的雙肩,還擔負不起你,沉沉的愛戀。不要因爲我的一個眼神而浮想聯翩,我的眼裡只是一種純情的友誼。不要因爲我高大偉岸而長久凝視,我並不堅強的心靈遮擋不了你的雨天。不要以爲我滿是老繭的手指可以抹平你心中的創傷,不,它能夠承受的只是握筆拿書的力量。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我多麼希望,你不要再一往情深,因爲我脆弱的心靈載不動你的一往情深。我的這艘小船,終究要駛入大江大河,我不希望它過早擱淺,所以,請你收回你熱情的目光,原諒我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