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2章 穩定西域

bookmark

龜茲,是唐朝的安西四鎮之一,此時的龜茲,一片歡騰,喜慶之氣直貫九霄。

“知道麼?太子率軍進入西域了!太子進入西域了!”

“太子這次帶來的是二十萬精銳啊!二十萬啊!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呀。”

“西域地廣人稀,物產不豐,難以供給大軍,大唐這纔在西域少量駐軍。這次,太子征服了天竺,打通了天竺到西域的道路,天竺的糧草就會源源不斷的運到,我們西域的實力就會暴漲。”

“沒錯!沒錯!以往,我們是爲沒有糧草發愁,以後,我們又會爲軍隊不夠而發愁。”

“太子真是了得!英明果斷!”

龜茲是唐朝設在西域的一個軍鎮,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要塞。軍鎮,不僅駐有軍隊,還有唐軍的家眷。

不論是唐軍,還是家眷,在得知李隆基率領唐軍大舉進入西域的消息後,無不是大喜過望,奔走相告。

李隆基這次率軍大舉進入西域,改寫了西域的歷史,將使得西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以往,因爲西域地廣人稀,物產不豐,唐朝無法在西域大量駐軍,只能派駐少量的軍隊。這種情況,自從張騫通西域開始,就一直如此,上千年沒有改變過,這次的改變將具有極爲重要的歷史意義。

因爲天竺的糧草將會源源不絕的運到西域,唐朝在西域就可以派駐大量的軍隊,唐朝在西域的實力將會暴漲。

以往。唐朝在西域的兵力不足。總是顧此失彼。縮手縮腳,就連小小的石國都要拉攏,不能直接征服。今後,唐朝在西域的實力大漲,就不用再有如此顧慮了,只管放開手腳大幹,誰不服就滅了誰,這是何等的令人痛快。

一想到這美好的前景。誰能不喜?

“走!我們迎接太子去!”駐守龜茲的唐軍將領沒有任何多餘的言語,直接就達成了一致。然後,就集體行動了,趕去見李隆基。

李隆基正率軍前進,得知這些將領到來的消息,就讓他們前來相見。

“見過太子。”這些西域將領打量著李隆基,紅光滿面,如同見到老祖宗似的。

李隆基的表現實在是太搶眼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見上李隆基一面,如今。夢想成真,要他們不激動都不成。

“免了。”李隆基打量這些將領。只見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大爲滿意,勉勵一句,道:“你們爲國駐守邊疆,餐風露宿,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能得到李隆基此勉勵,讓衆將大爲激動,忙謙遜。

他們昂頭挺胸,瞧他們那樣兒,彷彿駐守苦寒的西域是無上榮耀之事似的。

然後,李隆基就是問詢一陣西域情形。

對於西域情形,這些駐守這裡的將領最爲清楚,忙一一說了。

“太子,應當趁這次大舉西進的良機,把小孛律、大孛律這些首鼠兩端的小國除掉。”西域將領恨恨的道。

對於這兩個首鼠兩端的小國,他們早就想除掉了,只是因爲他們手上的兵力不足,無法做到。如今,李隆基率領大軍到來,他們就心眼活了。

“我想,要不了多少時間,他們乞降的使臣就該到了。”李隆基點點頭道。

“稟太子,小孛律王、大孛律王求見。”李隆基的話剛落音,人精高力士就進來稟報。

“太子英明。”衆將心悅誠服。

“他們必是乞降。”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閃,沉吟著道:“大唐與大食大戰在即,決不能後院起火,西域必須要穩定,因而,大孛律和小孛律沒必要再存在了,直接滅了,設立郡縣。至於小孛律王和大孛律王念在他們還算識相的份上,就饒他們一命。讓他們去長安養老吧。”

對於這事,小孛律王和大孛律王不敢有絲毫反對意見,一口應承。

而且,他們還滿心歡喜,因爲他們終於可以去傳說中的唐都長安了。

長安,大名在外,他們也是知道的。知道那裡是人間天堂,若是能在有生之年見識一番長安風貌,就是死也值了。

“太子,石國使臣求見。”高力士又進來稟報。

“石國?該死的石國。”西域將領齊聲叫嚷,個個氣憤不已。

對於石國的首鼠兩端,他們是氣憤異常。

“石國?不見。”李隆基冷冷的道:“石國首鼠兩端,妄圖在大唐和大食之間左右逢源,真是妄想。以前,我們在西域的兵力不足,不得不拉攏石國。如今,我率領大軍進入西域,正是穩定西域的良機。”

說到這裡,聲調轉高,道:“要想西域穩定,就得立威。就拿石國開刀吧!”

“傳令:屠掉石國!”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大聲下令。

“遵命。”衆將齊聲領命,大爲振奮。

唐朝雖然經營西域多年,卻是因爲兵力不足,在西域的威懾力有限,這是使得西域總是動盪不安的原因所在。

如今,李隆基率領大軍進入西域,正是穩定西域的良機。要想穩定西域,就得恩威齊施。

立威,最好的對象,就是石國這個首鼠兩端的小國了。

屠掉石國,可以鎮懾西域,西域諸國一定會震恐,再也不敢爲亂。

唐朝要想與阿拉伯帝國大戰,首先就得穩定西域。因爲西域就是唐朝西進的戰略基地,必須穩定,必須要牢牢掌控,絕不能留下任何後患。

對於這一命令,衆將是欣然贊成。

唐軍來到石國,把石國屠了。

這消息傳開,西域諸國驚恐萬端,紛紛請降。凡來降者。李隆基給他們開出的條件是。獻地。到長安養老。唐朝讓他們過一輩子榮華富貴的好日子。若是他們忠心,就是他們的子孫也可以安享榮華富貴。

若是敢說個不字,就屠掉。

這些小國表示願意獻地,然後就去長安養老。

對於這些新得之地,李隆基一律採用郡縣治,把這些土地納入唐朝的直接管控之下。

碎葉城,是唐朝在西域最西邊的重要軍鎮。一代名將,裴行儉當年護送俾路斯回國。就止步於此。

李隆基把帥帳設在這裡,看著巨大的地圖,只見唐朝在西域佔領的土地急劇擴大,很快就佔領了數千裡土地。

“張說,你說,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李隆基問身側的張說。

“太子,我以爲,我們應當停止前進。”張說眉頭一挑。

“停止前進?張說,你是不是瘋了?”

“就是呀。你一向明智,怎會如此糊塗?我們這可是形勢大好。正宜大舉擴張。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兵臨大食,與大食大戰一場。”

“沒錯。絕不能停止前進。”

張說的話剛落音,一片反對聲響起,衆將個個以爲張說瘋了。

唐軍進入西域的,進展異常順利,唐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而降。這正是大舉擴張的良機,張說竟然主張停止前進,衆將能不認爲張說瘋了?

“說說看,爲何要停止前進。”李隆基卻是不置可否的問道。

“停止前進,這是當務之急,其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我們征戰時間很長了,將士們有些想家了,這事兒不得不慮。”

自從徵吐蕃開始,大軍就征戰在外,這一晃眼就過了快三年了。三年的長時間征戰,遠在異域他鄉,誰能不想家?

雖然將士們現在還沒有表現出太濃的思鄉情緒,卻是不能不慮。

思鄉,有時候會是致命的。比如說,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打得很順利,他之所以停止東進,就在於他的部下思鄉情切,不想再打了。他雖然想打,卻是拗不過,只得退兵。

“二是我們新得之地太廣,還未來得及徹底穩固。就是吐蕃和天竺,也算不得徹底穩固。”張說接著道:“大唐與大食的大戰,必是生死之戰,決不能後院起火,這些地方必須要徹底穩固下來,這需要時間。”

吐蕃、天竺、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之地,都納入唐朝版圖。然而,因爲時間太短,這些地方並不穩固。若是再打下去,那麼,表面上看是順利異常,其實卻是留下隱患。一旦與阿拉伯帝國大戰之際,後院起火,那麻煩就大了。

要知道,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大戰必是生死之戰,絕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再往西,就是大食的地界了。然而,我們並未做好與大食開戰的準備,這是其三。”張說接著剖析道。

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早晚必有一戰,然而,現在的唐朝遠遠沒有做好與阿拉伯帝國開戰的準備。李隆基這次提兵西征,就是爲將來的大戰做準備,準備越充足,未來的大戰勝算越高。

與阿拉伯帝國大戰,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錢糧,這些都沒有準備,還未調入西域。若是此時,與阿拉伯帝國冒然開戰,吃虧戰敗未必,卻是打得很艱苦。

之所以未必會輸,是因爲阿拉伯帝國同樣沒有做好與唐朝大戰的準備,或許,唐朝還能有一戰之力。

若是唐朝做好了準備,那就不怕了。

“與大食之戰,必是傾盡國力之戰,國內也有很多問題,積弊太多,還未革除,這是其四。”張說又道。

唐朝的國內還有很多積弊,這主要是因爲唐高宗是個軟皇帝,留下了太多的問題。而武則天要代唐,明知道有些事兒不能做,會留下隱患,可爲了代唐,她又不得不那麼做。比如說,她大殺功臣,讓一些沒有才幹卻忠於她的人上位等等。

這些問題都會危害到與阿拉伯帝國的大戰,唐朝應該停止前進,先整頓內部。

第88章 名滿天下第9章 高力士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41章 喪家之犬第21章 大舉進攻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9章 王孝傑上書第7章 親情第54章 類我!類我!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6章 張說掛帥第57章 無理挑釁第16章 中亞明珠第26章 誰更狠?第6章 張說掛帥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67章 波斯王子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59章 姚崇十事第38章 御前對質第43章 選邊站第43章 一路向西第44章 王孝傑的選擇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59章 冬季練兵第84章 重重圍困第3章 突厥犯邊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26章 不可能?第85章 大決戰(上)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14章 奔赴邊關第61章 張說論兵第9章 狠人當先鋒第7章 突厥復國?第32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32章 戰爭總動員第54章 類我!類我!第25章 暗流涌動第87章 《水調歌頭》第82章 驚天血戰(下)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26章 陳玄禮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83章 大軍齊至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45章 首戰大食第54章 精兵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56章 隆基獻策第7章 我有妙計第51章 紛紛請降第66章 人才濟濟第55章 楊思勖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45章 一箭三雕第36章 中天竺滅亡第68章 強硬迴應第48章 全力出擊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10章 大軍西征第75章 張易之第87章 《水調歌頭》第45章 一箭三雕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45章 首戰大食第6章 一語解惑第38章 御前對質第41章 鐵證如山第68章 強硬迴應第88章 名滿天下第18章 振聾發聵第31章 出兵天竺第61章 世界名題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16章 中亞明珠第19章 贏得尊重第33章 招兵買馬第22章 此路不通第15章 超級烏龍第11章 軍權在握第20章 討賞第82章 美女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23章 勢如破竹第69章 大練兵第39章 西天竺滅亡第30章 吐蕃大治第38章 風雨欲來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83章 大軍齊至第4章 商議軍機第47章 教子有方第28章 傳說中的小白臉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9章 盛大慶典第61章 君臣失和第87章 《水調歌頭》
第88章 名滿天下第9章 高力士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41章 喪家之犬第21章 大舉進攻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9章 王孝傑上書第7章 親情第54章 類我!類我!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6章 張說掛帥第57章 無理挑釁第16章 中亞明珠第26章 誰更狠?第6章 張說掛帥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67章 波斯王子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59章 姚崇十事第38章 御前對質第43章 選邊站第43章 一路向西第44章 王孝傑的選擇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59章 冬季練兵第84章 重重圍困第3章 突厥犯邊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26章 不可能?第85章 大決戰(上)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14章 奔赴邊關第61章 張說論兵第9章 狠人當先鋒第7章 突厥復國?第32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32章 戰爭總動員第54章 類我!類我!第25章 暗流涌動第87章 《水調歌頭》第82章 驚天血戰(下)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26章 陳玄禮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83章 大軍齊至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45章 首戰大食第54章 精兵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56章 隆基獻策第7章 我有妙計第51章 紛紛請降第66章 人才濟濟第55章 楊思勖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45章 一箭三雕第36章 中天竺滅亡第68章 強硬迴應第48章 全力出擊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10章 大軍西征第75章 張易之第87章 《水調歌頭》第45章 一箭三雕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45章 首戰大食第6章 一語解惑第38章 御前對質第41章 鐵證如山第68章 強硬迴應第88章 名滿天下第18章 振聾發聵第31章 出兵天竺第61章 世界名題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16章 中亞明珠第19章 贏得尊重第33章 招兵買馬第22章 此路不通第15章 超級烏龍第11章 軍權在握第20章 討賞第82章 美女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23章 勢如破竹第69章 大練兵第39章 西天竺滅亡第30章 吐蕃大治第38章 風雨欲來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83章 大軍齊至第4章 商議軍機第47章 教子有方第28章 傳說中的小白臉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9章 盛大慶典第61章 君臣失和第87章 《水調歌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理塘县| 平阳县| 溧阳市| 长垣县| 菏泽市| 海门市| 南华县| 山阳县| 科尔| 民丰县| 西盟| 富蕴县| 邢台市| 紫云| 中宁县| 阿拉善盟| 兴安县| 汝阳县| 凌海市| 淳化县| 县级市| 武穴市| 土默特左旗| 利津县| 曲周县| 桃江县| 谢通门县| 宝鸡市| 济阳县| 贺兰县| 东乡县| 昌平区| 琼海市| 金坛市| 类乌齐县| 台前县| 新化县| 子长县| 华安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