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三刻,余長寧乘著府中的馬車向皇宮而去。
曉色朦朧中,朱雀大道行人稀少,極為幽靜,毫無熙熙攘攘之狀,不過一到冠帶坊外,卻是坊門大開車馬絡繹不絕。
冠帶坊住的都是達官貴族,許多都要參加早朝,所以比起其他市坊來,別有一番忙碌的熱鬧。
余長寧車馬剛剛到得皇宮,一聲嘹亮的雄雞長鳴突然響起,天邊明月已經融進了茫茫云海。
偌大的皇宮廣場高車磷磷,駿馬嘶鳴,群臣們下得馬車在內侍的帶領下排成四排,余長寧向內侍報了自己官職和身份后,排在了隊伍末位,跟隨這群臣緩步悠悠地朝著大興殿而去。
早朝又名朝參,共有三種不同的舉行時間和形式。
第一種是元日和冬至日舉辦的大朝會,這是最為隆重的朝參,皇帝頭戴流蘇通天冠,著黃龍絳紗袍接受群臣朝賀,起先皇太子獻壽,次上公獻壽,次中書令奏諸州表,黃門侍郎奏祥瑞,戶部尚書奏諸州貢獻,禮部尚書奏諸蕃貢獻,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禮畢,然后中書令又與供奉官獻壽,這時殿上皆呼萬歲。
而大朝會也是參加人數最多的,有王公諸親、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國客使等,朝賀結束后并有宴會。
第二種朔望朝參。即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其日殿上設黼扆、躡席、熏爐、香案,依時刻陳列儀仗,大臣們在監察御史的帶領下,按品級于殿庭侍立,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儀唱贊下行再拜之禮,商議國政大事。
第三種為常參,也是余長寧今日參加的這種早朝,乃是三日舉行一次,一般不用擺列儀仗,也無大的排場,參加官員人數少而級別高,都是五品以上職事要重者,人數也不過數十人。
到得大興殿群臣們分為左右兩廂而站,帝座御案坐北面南,西廂為文官,東廂為武將,個個頭戴幞頭,懷抱笏板,一片威嚴肅穆。
大唐朝廷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主要分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
。
中書省置中書令兩人(正三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
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設侍中兩人(正三品)為主官。
尚書省為行政官署,設左、右仆役(從二品)為主官,其下分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一人(正三品)及侍郎兩人(正四品上)為正副之職。
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唐朝并不單設,舉國朝政通常由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仆役共議,他們都可以稱之為宰相。
若皇帝指令其他官員參預朝政機密,其官階品級較低者,則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有這兩種頭銜者,亦為宰相。
至于武官序列,唐朝實行的是府兵制,以十六衛遙領遍及天下的折沖府,十六衛的名稱并不固定且變化較多,目前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威衛、左右武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其中每衛設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將軍各二人,從三品。
駙馬都尉乃是勛官,若是平是,余長寧是不能參加朝議的,不過今日李世民欽點他前來,一是為了商議代州之事,二便是準備對他有所賞賜。
負責維持朝議秩序的監察御史每日都會收到內侍遞來參加朝議官員的名單,監察御史再根據名單讓新來的官員論官爵排位排序。
余長寧身為一個勛官,所以站在了西廂最后,他探頭探腦地望著滿殿黑壓壓的冠帶,目光一片好奇。
目光巡脧間,他突然看到前面一個熟悉的身影,不由悄聲呼喊道:“蕭駙馬,你今日也來早朝?”
站在前面的蕭銳回過頭來見是余長寧,不由面露喜色,他官拜從四品殿中少監,自然有資格參加朝參,不過眼下卻不是能夠說話閑聊的時候,他悄悄一指正在監察朝參紀律的監察御史,便回過了頭去。
余長寧恍然一笑,已是明白了過來,便也不言不語。
卯時方至,李世民步履沉穩地轉過屏風,從容不迫地登上御座
。
他剛剛坐定,殿下群官便齊刷刷地三呼萬歲,大殿中頓時一片哄然之聲,震得人耳膜隱隱作痛。
李世民今日頭戴翼善冠,身著赭黃文綾袍,腳踏黑色皂靴,雙手扶于御座之上,臉膛威嚴肅穆,頜下略顯枯黃的短須微微風動,端的是威風凜凜。
監察御史向李世民稟報了今日受命前來的官員后,侍在一旁的老太監一甩拂塵,公鴨般的嗓音尖銳而起:“議政開始,群臣有本啟奏——”
話音剛落,文臣隊列前方驀然閃出一人,一身紫袍官服,身體略顯虛胖,抱著笏板便是當頭一躬:“陛下,微臣長孫無忌有奏。”
李世民對著他虛手一扶,沉聲開口道:“愛卿請講。”
“陛下,吐番松贊干布遣使祿東贊前來我朝求取和親,現使臣一行已向鴻臚寺遞交國書,入住國驛館等候我國書答復。”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開口道:“這個松贊干布,三番兩次前來向我大唐求親,難道就真的很想當朕之帝婿不成?各位愛卿,說說你們的意見?”
話音落點,文官中已是走出一人,正是個性有些倨傲的中書令楊師道,他躬了躬身子,沉聲開口道:“陛下,諸位同僚,昔日匈奴勢大漠北數千里,漢朝初立不敢擋其鋒芒,所以文景皇帝都以和親安撫匈奴為主,其后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發展財貨經濟,武帝這才下令由衛青、霍去病率領虎賁出陣,一舉掃滅匈奴。如今吐蕃崛起于西陲,國力強盛,帶甲之士數十萬,與匈奴何其相似,而我朝剛剛才平定高昌,西域不穩,所以微臣覺得應該以安撫為主,舍一女子而保邊疆太平,圣王之道也!”
“中書令大人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隨著一句高亢的嗓音,武官中走出一個體型魁梧的官員。
余長寧見他高鼻深目好似胡人,正在好奇他的身份時,那人已是沉聲稟告道:“陛下,臣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有言啟奏。”
“愛卿請講。”
這執失思力原是頡利可汗屬下的酋長,貞觀年間護送隋蕭皇后歸唐,被任命為左領軍將軍
。頡利可汗被李靖擊敗后,執失思力奉命招降渾、斛薩等部族,乃是一名驍勇的戰將。
只見他大手一揮,厚闊的嘴唇起合間粗糲的嗓音震得大殿嗡嗡作響:“吐蕃對我大唐窺視久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上前年松贊干布發兵二十萬進攻松洲,有賴陛下運籌帷幄,侯大人指揮若定,這才擊退來敵,如此吐蕃竟膽敢上門求取天朝公主,實在厚顏無恥,臣愿率領虎賁十萬進攻吐番,取松贊干布之頭顱獻于陛下,請陛下恩準。”
粗糲的余音尚在回蕩,不少大臣已是搖頭苦笑了。
這個執失思力真是一個只知打仗的夯貨,明明是議定是否和親,卻將話題帶到了征戰吐蕃上面,怪不得都說胡人野蠻只認一根筋,今日看來的確如此。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一笑,將視線轉到了新晉的兵部尚書侯君集身上,右手一拍御座扶手沉聲問道:“侯愛卿,你執掌兵部,說說你的看法。”
侯君集有著一張不茍言笑的黑臉,乃是這次唐軍平定高昌的主帥,也是繼李靖之后涌出的新一代名將,只見他沉著臉稟告道:“陛下,目前西域初定,我朝根基尚不安穩,許多西域國王攝于西突厥與吐蕃的淫威,對于我朝也是陽奉陰違,所以微臣認為目前我朝重心當以經略西域為主,若是輕啟戰端與吐番交惡,難保西突厥不會橫插一腳,所以應該慎之又慎,能和親安撫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侯君集乃是執失思力的老上司,所以執失思力也不便反駁,只得尷尬咳嗽一聲退回武將序列中。
房玄齡出班奏道:“陛下,老臣附議楊大人與侯大人之言,如今吐蕃松贊干布乃不世雄主也!在位期間不僅統一吐蕃,兼并蘇毗、羊同等部,又攻破黨項、白蘭,擊敗吐谷渾取得其舊地,向西更征服了大、小勃律,其地數千里,兵甲數十萬,其國其勢,只怕就算我大唐,也得好生掂量一番。”
李世民皺眉問道:“如此說來,房卿是贊同和親呢?”
房玄齡拱手道:“為政之道當以時論事,權衡利害,老臣認為和親安撫吐蕃尚是其次,若能使他為我大唐所用,這才是其中的關鍵。”
聞言,李世民一雙細長的雙眼陡然亮了,拍案贊嘆道:“房卿此言高屋建瓴,當真是一語中的,若能與吐蕃結為翁婿關系,使之為我大唐效力,即便是用十個公主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