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5德式標準
在中國晚清和北洋時期修建的鐵路大多都是依靠本省本地區的外國勢力,以致使全國有多大二十多種鐵軌的軌距,進入民國后,除了山西和云南都已經修改為標準的1435MM軌距,云南的是1067MM,山西的是1000MM。
云南因為多山多水地形復雜,所以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紀都沒有更改,山西的解放后才進行了更改。
劉十三給安哥拉提出的標準是1432MM,比標準窄了三公分,這樣一來,窄了三公分的可以在標準鐵道上跑,而標準的機車頭和車廂是進不了旬縣鐵路軌道上的。
三公分小了可以,大了怎么都不行。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三公分正好是民間的一寸。
德國人的嚴謹是世界出名的,不管干什么事都非常精細到位,以致世界有一個德國標準,不習慣的人會稱為古板,其實這是他們認真和嚴謹。
馬克能被推舉為整個生活區的管理,不敢說對每家的情況了如指掌,但足夠說明他對這些人非常熟悉,
他的名單整理只用了兩天,這些人能夠進入國內,是有集體花名冊的,還集體辦理了護照和國籍落實。
缺的就是他們的特長,來到一個不確定的國度,人總會保護自己,除了當初基地發展需求才挑到了那幾個方向發展特長的專家,
其他的都自我保護的隱藏起來。一萬多人當初保守估計最少有幾千各方面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用到的只有幾百人,
當著花名冊出來的時候,后面的備注非常詳細,各方面的技術人才都有,如果晚兩年估計德國就會召回這些人了,而在這些人最困難的時候,是中國同盟會的元老給了他們救濟,然后又被陳雨析給全部接了回來。
在盧旺達他們就是被拋棄的石子,當初協約國關閉拆除工業基地的時候,也對這些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動過腦子,
不過他們主要視線還是注視著德國國內,再加上美國拿走了這基地最核心的圖紙,留下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和被拆的亂七八糟的廢墟,其他國家也就忘了。
中國又是戰勝國,來購買這些和安排這些被拋棄的人員,其他國家都沒有反對,中國一個連汽車火炮都造不出來的國家,能有什么企圖。
盧旺達這個工業基地鼎盛時期工人超過七萬多,都是本地居民,六年的時間遺散了很多工人,留下來的都是堅持的核心工人,加上數千德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全被一次性接回國內,
以后有陸續尋找當年失散的工人兩次,也沒有接回多少,現在的名冊顯示,工業基地生活區有一萬四千三百二十一人,其中有五千三百二十一人是婦女和兒童,還有七千三百多工人,
而且是各行各業的工人,核心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有一千五百多人,比想象中的要少,不過是真真正正的專家級人才。
其中夾雜了兩百人的軍人,大多都是一戰中從戰場中逃出來的軍人,為了隱藏身份改名換姓,剩余的幾十人是當初盧旺達工業基地的守衛,他們負責核心地區的守衛,其余地方都是雇傭本地人。
有了這個名單,劉十三開始大張旗鼓的改革,這已經跟劉子光沒關系了,這些人是嘉福礦業下屬員工,屬于公司人事調動,跟政府沒關系,劉子光樂的清閑,他早就認為劉十三太懶了,幾乎什么事都是指點下,跑斷別人腿。
看到他終于勤奮了,他也挺高興的,比他更高興的還有很多人,就警犬班,警衛連,都高興,劉十三老來這兩個地方溜達,現在不來了,他們也自由了。
劉十三打算把這個名單上的人擁有的特長發揮到他們該發揮的地方,沒有的行業立即開始建,沒有的崗位開始設,反正資金盤活了,不缺這點錢。
國家那近千萬貸款還早了,而且還是嘉業集團還,跟自己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劉十三最先成立的是評估部,用來評估旬縣的發展走向,經濟跟軍事還有民生的關系,需要這個部門來做指導,這個部門得編入到政府部門去,牽扯到全縣十三萬本地人口和十七萬外來人口的保障問題。
這不是一個村一個連隊幾百人的生活,牽扯的方面太多了,說準確點需要經濟學領域的人來掌控,縣政府調控,明年十月份就是世界性經濟危機,要持續四年,劉十三可不想自己連旬縣都沒出,腰包卻被人掏空了。
劉十三越來越感覺這幾乎就是套用盧旺達工業基地的模式了,這幾乎就是一個小世界,各行各業自給自足,要的就是這個,太大了會引起別人窺欲,太小了又不能自保。
當劉十三把這些人都撒出去安排到位置時,事情來了。
誰也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來了,發電廠不合格需要拆,水泥廠不合格需要拆,鋼廠不合格需要拆,總之再德國人眼里什么都不合格,讓劉十三目瞪口呆。
讓劉子光差點從凳子上掉下去,燕素娥直接都不知道說什么了。
經過三次較大的會議,德國人絲毫不讓步,馬克翻譯的意思是,既然你需要我們來,就要按照我們的標準來。
劉十三總算領教了德國人的認真,最后商議結果是一步一步來。
變拆邊建。
德國人這才讓步,燕素娥簽字的財務報表越來越長,都讓嘉福礦業和旬縣財政吃緊了,馮四幾次跑到劉子光和劉十三面前抱怨。
工人也緊張,原本穩定的旬縣生活環境又開始活躍起來,這讓劉十三心里稍微舒服一點,生機勃勃才預示著欣欣向榮。
水泥廠的三個回轉窯一次就拆了倆,德國人也準備的是改造兩個,一個是民用,也就是說以前水泥廠生產的水泥都是民用標準,要改建的兩個將作為高標準高標號水泥,也就是軍事水泥,所有的廠房都用這種水泥替換。
到這時候劉十三才反應過來,這工業基地當初建的匆忙,卻是有點疏忽了,只需要兩門大型火炮來幾個點射就可以摧毀了。
德國人要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建造這個基地,這時候開始德國人才把這里當自己第二個家了。
劉十三親自給陳伯仁發電,讓陳伯仁努力提供德國人和盧旺達黑人們的飲食需要,這些人快兩年了也沒吃慣西北的面食,偶爾只當調劑胃口。
劉十三這天接見了幾個被馬克帶來的德國人,他以前沒見過,經過馬克介紹,這幾人就是原盧旺達工業基地的保衛主管和戰場逃亡出來的軍人指揮官,
旬縣工業基地建設需要重新改造是這位指揮官的提議,也是其他人的要求,他們的工作環境可不想能被一發小炮彈就打一個窟窿。
為了自己安全,為了生產安全,總之一切為了這個家吧!劉十三根本不可能同意工業基地的治安由他們單獨來負責,雖然劉十三很信任他們,這些人遠在異國他鄉,已經沒有退路了。
保衛主管叫沃納,劉十三把他安排到了警察局,負責工業基地的治安和警衛。正好警察局的三個主管也顧不到這里。
沃納的中文還能將就,連給劉子光招呼都不打的就把警察局分了三個分局和一個警察局局,分工業區警察局,城防警察局和鄉鎮警察局以及警察局。
正好警察局也是這么安排自己治安的,四位主管各管一局,一會去跟唐沅和劉子光大叔商量下才行。
這位軍事指揮官叫唐納德,他是德國在盧旺達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盧旺達的面積也就是旬縣的七倍多一點,好處就是位于非洲腹地,轄非洲南北東西交通要道,這也是德國鼎盛時期看重它的重要原因。
盧旺達德國駐軍只有一個營,而在周邊各國駐軍最多的時候多達數萬人。
一戰被協約國清掃了個干干凈凈,他的一營人馬根本就是浪頭一個小樹葉,都沒鋪開就被掃了只剩一百來人參雜在警衛中躲過了被捕。
三水軍校的建立,唐納德早就忍不住了,可是他為了保全自己和弟兄們,沒有站出來,因為中國也是協約國,
這次所有人幾乎都被重用,就他和沃納沒有位置,總不能還當工人吧!也就拉著馬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