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4好大的鴨梨
蘇聯中部戰區增援新疆蘇聯對華遠征軍第三方面軍的是六個軍的兵力,這里軍級的番號,不是蘇聯紅軍序列番號,而是對華遠征軍中的序列番號。
新編入第三方面軍的是第19軍至第24軍,同時增援的還有三百多輛坦克和四百多架飛機,同時,第三方面軍的部隊改編為三個集團軍,為第七,第八,第九集團軍。
這樣使得蘇聯第三方面軍的總兵力從六萬人,一躍上升到十八萬人,再加上守備軍,部隊后勤和空軍,總兵力接近了二十萬。
而蘇聯的第四方面軍也獲得了同樣的支援,蘇聯東部戰區的六個軍,從伯力和海參崴進入黑龍江,通過南滿鐵路和津浦線,運送到了河南鄭州。
有鐵路就是方便,一起運來的當然還有三百多輛的坦克和經過東北轉場的四百多架飛機,使得蘇日聯軍北路軍兵力暴漲,兵力超過了三十萬人。
蘇軍第一方面軍南下,回師廣西,廣東和湖南地區,第二方面軍東進,回江西,浙江和福建地區,鞏固和維穩蘇聯在中國已占地盤。
浙江原本是在日軍控制下的,由于日軍在中國占據的地盤過大,所以將浙江讓給了蘇軍第二方面軍,兩軍共同掌握長江出海口,上海為共同管理。
蘇聯對華遠征軍總兵力已經接近了五十萬,而對于蘇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二方面軍的援助,蘇聯國內正在緊急動員中。
如果不出意外,長則一年,短則半載,蘇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二方面軍,也將分別達到九個軍二十萬人的標準編制。
日本軍隊由于早就策劃對中國的侵略,各種應對方案和計劃面面俱全,日軍大本營,將十七個永久性的常設師團,除了近衛師團,其余的十六個盡數派往中國。
還將正在國內訓練的二等乙類師團,番號第18師團到底110師團的半數派往中國戰場,而在中國戰場,已經有十九個乙類師團,這個數目將增加到五十個。
日本工業跟蘇聯工業相比,起步早,種類齊全,只要原料充足,生產能力比蘇聯猶有過之,跟隨新編師團而來的是本土防御空軍的一千多架戰機。
日軍一等甲類的永久性常設師團,才是日軍部隊的精銳,近衛師團在本土,已經被擴編為三個師團,近衛一師團,近衛二師團,近衛三師團。
其余的十六個師團,第一師團,第六師團,第九師團被圍困在寧夏河套平原,第五師團在山西被八路軍給纏住了,第二十師團駐扎在上海。
第二師團,第三師團,第四師團,第七師團,第八師團,第十師團6個師團都是拱衛本土的,這次跟二等乙類師團一起,被派往中國支援中國戰場的日本軍隊。
第十一師團,第十二師團,第十四師團,第十六師團,第十九師團,第二十師團等10個師團在七七事變后,一直在中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做為日軍侵華主力部隊。
除了近衛師團,在一八**年后,其余十六個師團,都在中國東北,山東,淞滬一帶參加過入侵的軍事活動,日軍在東北有駐軍權后,這十六個師團,大半都輪駐過。
在一九三四年,旬縣保安團打殘第九師團,炮擊第一師團后,日軍的十七個常設師團迎來了第二春,日軍大本營重新打造了這十七個師團。
第一師團就是例子,所有師團變化都不一樣,但總體變化就是,每個師團大的增加旅團級編制,小的也是增加數個大隊級編制,普遍的炮兵聯隊都變成了炮兵旅團。
每個師團還增加了騎炮聯隊,也就是使用馱馬拖拉的中型火炮部隊,這是為了使每個師團適合多種地形作戰,戰車中隊也增加到了戰車大隊,甚至戰車聯隊。
日軍大本營等于一次性向中國戰場投送了八十萬兵力,甲種師團的兵力是3萬人,乙類師團是2萬人左右,華北,華東,華中大片的地盤,也需要守備部隊。
日軍在中國戰場的總兵力從八十多萬增加了一倍,上升到了一百六十萬,是蘇聯遠征軍的三倍,能夠投入一線作戰的兵力從六十萬上升到了一百多萬。
田俊六將第二師團,第三師團兩個一等甲類師團和五個二等乙類師團,第44師團到第48師團,補充到了日軍西北軍團,趕赴寧夏替南次郎解圍。
日軍西北軍團的總兵力從二十萬上升到了近四十萬兵力,不過南次郎在飛機轟炸和重炮轟擊下,原本的二十萬兵力,已經銳減到了十六萬。
日軍第43師團以前的師團番號有半數在中國,其余部分師團在日本本土訓練,原計劃是訓練成為甲類師團,戰場需求,所以這次也一并送來了。
而這些師團,包括第44師團至第48師團,戰斗力還在第40師團到第43師團師團之上,也就是說日軍西北軍團新編入的七個師團,戰斗力并不比被困的七個師團差。
田俊六集結在河南和山西一線的總兵力為,日軍部隊五十萬,蘇聯盟軍有十八萬,而西北戰區在陜西潼關和黃河一線的總兵力為二十萬人。
孫蔚如的第52集團軍,原楊虎城將軍的第十七路軍,馮欽哉的第14軍團部隊是西安事變中他猶豫不決,最后被楊虎城將軍剔除,投靠中央軍后擴建的。
孫蔚如的第52集團軍士兵清一色的關中漢子,這也是劉十三將第52集團軍沒有外派的原因之一,用自己人看家的念頭,在劉十三的腦袋里根深蒂固。
使用楊德亮的第191師守衛潼關這個決定,第52集團軍的戰士們特別不服,他們并不知道第191師在嘉峪關以一師之力,擋住蘇軍第七軍幾個月之久。
所以守衛陜西關中東大門潼關的這個任務,還是交給比較有經驗的人來干,才能夠更讓人放心,第191師在嘉峪關的兵員損失,已經得到了補充。
第191師原定跟第80軍劃歸劉多荃第50集團軍的,由于陜軍正好缺一個師,同時潼關需要楊德亮來守,也就跟高雙城第86師,魯大昌第165師合并為一個軍。
還好在陜西境內的中國軍隊不止劉十三西北戰區一家,還有陜北共產黨領導的留守兵團,雖然留守兵團總司令肖勁光和警備第五團,警備第六團也被圍困在銀川城。
共產黨人從不缺將領,留守兵團除了特務總團,其余六個警備團中的五個,在留守兵團參謀長曹里懷的帶領下,開赴黃河一線,協助孫蔚如的第52集團軍的第***三個師,防守黃河一線。
第52集團軍樊松甫的第46軍,翻越秦嶺,跟共產黨領導的位于陜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鄂豫陜根據地游擊隊匯合,負責陜南東線防御,南面是西南戰區,不用操心。
關中東部潼關就是古時大名鼎鼎的函谷關,漢時改城潼關,潼關兩側山巒層層疊疊,有十二大關,二十四小關之稱,自古被攻破次數,屈指可數,多位主動放棄和內部矛盾失陷。
即就是關中失陷,也就是西面大散關,南面武關,北面蕭關,盡數失陷,潼關也有自保能力,因為潼關不止是對外的,同時對內也有關隘,這在秦將章邯傳里就有。
潼關北臨黃河南接秦嶺,只有潼關谷中公路和鐵路聯通關中跟河南中原的聯系,戰時只要破壞公路和拆除鐵路,封鎖山谷,重兵防守兩邊關隘和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何況一個師萬余人。
日軍從山西吉縣到陜西華陰縣,在這一段西渡黃河的可能性相當高,再往北就是去了意義,往南就是潼關和秦嶺山脈,再往南就是鄂豫陜根據地。
孫蔚如以魯大昌第165師和高雙成第86師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北上支援黃河渡口,南下支援秦嶺山區,主要還是防備日軍突破潼關天險。
第52集團軍的第***軍長是孫蔚如兼任的,三個師在黃河西岸的所有主要渡口,都配備了重兵防守,所有渡船都拉到了西岸。
東岸就是山西西部的呂梁山,呂梁山有八路軍115師,129師各一個旅,四個百人游擊隊和七個縣級武工隊,他們負責襲擾和觀測黃河東岸日軍動向。
由于得到確切消息,蘇日聯軍集結在山西和河南的總兵力接近了六十萬,所以蘇日聯軍分兵進攻的可能性最大,潼關,陜南和黃河一線,有極大可能會同時遭到攻擊。
胡宗南的第17軍團和鄧寶珊的第21軍團,已經臨時結束學些,第17軍團開赴黃河西安,在澄城,白水一帶集結,隨時支援黃河防線。
鄧寶珊的第21軍團,翻過秦嶺去跟樊松甫的第46軍會合,共同擔負共產黨領導的鄂豫陜根據地防御,以確保陜南這個大糧倉的安全。
同時陜南也是西南戰區跟西北戰區的結合部,如果這里失守,西南戰區和西北戰區將失去聯系,同時西南戰區的大后方四川也將岌岌可危,陪都重慶也暴露在蘇日聯軍的攻勢下。
中國七大戰區僅存的兩個戰區,西南戰區無戰事,而西北戰區三面受敵,新疆方向蘇軍二十萬,蔣鼎文率西北戰區西路軍三個集團軍三十萬御敵。
西北戰區北部,馬鴻逵率西北戰區河套戰區三個集團軍和兩個軍團總計五十萬人,對日軍西北軍團14個師團四十萬人。
陜西東線戰場的孫蔚如第52軍,胡宗南的第11軍團,鄧寶珊的第21軍團,還有陜北留守兵團的六個警備團,還有新二軍等總計三十萬人,對陣蘇日聯軍主力六十萬。
不知不覺間,一個月的功夫,西北戰區不到七十萬人的部隊,蹦蹦的直跳到了一百萬,終于見識了什么叫人民的力量,保安團擴充了十五萬,馬家軍提供了十二萬。
特別是馬鴻逵的河套戰場,最初的時候,由于第50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在綏遠,所以寧夏兵力只有十六萬,找出馬家軍隱藏兵力和加入這兩個集團軍后,兵力直逼五十萬人。
好大的鴨梨,蘇日聯軍和西北戰區兵力比例是2:1,雖然蘇日聯軍第一線部隊只有一百二十萬,可是他們還有多達七十萬的后備軍,而西北戰區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