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鎮原先叫蘆花村是一個緊靠著一條大河長滿蘆花的村子。村民主要是靠捕魚和種田爲生,相傳蘆花村所倚靠的這條河在很久以前經常的泛濫,包括蘆花村在內的好幾個村子經常受災。但是一來這邊的土地肥沃,再加上人們總有故土難離的思想,這裡的村民就算是受災也一直捨不得離開這裡。蘆花村的村民們對這條大河是又愛又恨。
那是不知道在哪個朝代的時候,當時是國家還算穩定,經濟應該也不錯。有一個比較有作爲的縣令開始考慮如何讓大河不再氾濫。
當時正巧有一位姓趙的護國真人巡遊到附近的州城,這位縣令就連夜帶著隨從找到了護國真人暫住的館驛。
護國真人見縣令言辭懇切,也就沒有等到天亮。一行人在縣令的帶領下就來到了河邊。
這位護國真人在查看了這附近的地勢和山川走向之後,一方面讓縣令召集民夫疏浚河道,一方面找石匠雕刻好了五頭鎮河石牛。在做了一番法之後,在疏浚河道的時候,這五頭鎮河石牛也都被分別按照護國真人的指示埋在了河底。其中有一頭鎮河石牛就埋在了蘆花村的附近。
自從這五頭鎮河石牛被埋下之後,說也神奇,平均三年就鬧兩次水患的蘆花村,就再也沒有鬧過水患。
經過時間的變遷,等到了民國年間的時候,本來就土地肥沃,河裡又盛產魚蝦,這小小的蘆花村慢慢的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蘆花鎮。
在鎮子的邊上,住著一對靠打漁爲生的夫妻,帶著一對兒女在艱難的度日。男主人有一天去河裡捕魚。傍晚的時候,一起出去的同伴帶回來了一個壞消息!說男主人可能是中午喝了酒,在下午打魚的時候失足淹死了!
這個消息對於這位年輕的母親來說,就像是一個晴天霹靂一般,一下子就打碎了原本還算平靜的生活。
那時候人們的封建思想還比較嚴重,認爲女人在丈夫死後,就最好是不改嫁,這樣纔是一個本分的女人。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這位年輕的母親只得咬著牙苦撐著這個已經塌了一半的家。
這位年輕的母親白天出去給人做幫工,晚上回來做針線活,甚是辛苦。所幸一對兒女懂事。正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男主人過世後的四年後,已經十五歲的兒子就已經開始和別人一起出去捕魚了。十三歲的女兒也已經是把家務都拿下了。每天給自己的哥哥送飯。這個家庭在全體成員的努力下,終於是有了起色。
時光如梭,轉眼間就這樣過了三年。這天,給哥哥送飯的少女走的快到河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體態比較粗胖的年輕人。那時候,窮人家的孩子一般都吃不飽飯的。那營養不良的身體自然就瘦。所以那時候人們管那些能夠吃飽飯,長得胖的人叫富態。
這個年輕人很有禮貌的攔住了少女,自稱出來玩的時候,和家人走散了,現在餓得很,想要讓少女把籃子裡的飯給自己吃。當然,年輕人說了,絕對不會白吃的。說著,年輕人從兜裡掏出了一大把的黃金和白銀。
少女平時就比較善良,自然就答應了年輕人的要求。只不過,少女也清楚,自己的這種普通家常便飯,無論如何也不需要用黃金和白銀來買。於是堅持不要,除非對方給自己銅板,因爲少女只認銅錢。
那給年輕人也被少女不貪慕金銀的品行給感動了。他掏出一大把的銅錢扔進了少女的空籃子裡。然後拿著那份午飯走掉了。少女知道這銅錢絕對是超過自己的飯錢了。就想要喊住年輕人,退給人家多餘的銅錢。可是那年輕人已經飛快的走了。
少女追了一程之後,發現追不上那個年輕人,也就放棄了。就當自己發了一筆小財。她趕快就返回家,她還要重新準備飯菜給自己的哥哥送去呢!
少女一回家,她的母親就感到很奇怪,這孩子今天回來的怎麼這麼早啊?平時都要等哥哥吃完飯的。
少女就把自己路上的遭遇和自己的母親說了,還把那個年輕人給了自己的銅錢都倒在了桌子上。
少女的母親看著桌子上的銅錢,就感覺有點不對勁。她用手翻了翻,心中奇怪,爲什麼這些銅錢有的大,有的小,上面的字碼還都不是一樣的呢?而且有些銅錢上都泛著綠色的銅鏽。聽自己的女兒說,那個青年人還企圖給金銀來著,那麼,肯定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少爺了,有錢人家的銅錢爲什麼這麼雜亂啊?少女的母親就覺得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了。
少女的母親想從銅錢的字上下手,看看這些銅錢是什麼朝代的。可是那時候的窮人大多沒有接受過教育,不識字啊!以至於當時寫信需要找人代寫,收到信件後也要找人念。回信的時候也一樣。自然的,一些夫妻和情侶之間的悄悄話就不方便寫在信裡了。
少女的母親在打發自己的女兒又給兒子送飯去以後,就拿著這一大把銅錢出了門。
在繞過一道街之後,少女的母親來到了一座私塾的門前。私塾裡的教書先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夫子,平素裡街坊四鄰的有個需要識文斷字的事情,就都找這位老夫子。這位老夫子主要是靠學費謀生,名聲又好,學生多的很。也不缺這點小錢,所以都是免費給街坊四鄰們幫忙。
當這位少女的母親拿著這一把銅錢放在桌子上以後,這位教書的老夫子仔細的看了起來。良久之後,這位老夫子擡頭對這位少女的母親問起了銅錢的來歷。少女的母親出於謹慎,沒有敢把銅錢的真正來歷告訴這位老夫子,只是推說是從自家地裡刨出來的一個罐子裡找出來的。
老夫子聽少女的母親這麼一說,就笑著說道:“這一把銅錢,你要是出去花,可能會花不出去。”
少女的母親緊張的問道:“難道這銅錢是假的不成?”
老夫子笑著搖搖頭說:“這銅錢都是真的,只是各朝各代的都有,老百姓不認識的就不想要。不過,若是賣給那些收藏古玩的,或者道士們倒也可以賣個好價錢,很多古銅錢比現在的銀元還要值錢呢!我倒是好奇這個罐子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埋下去的,怎麼連現在的銅錢也有啊?”
少女的母親聽到這裡,就覺得自己的女兒遇到的這個年輕人有問題。於是就趕緊把這銅錢的來歷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老夫子。並且猜測那個年輕人是不是水鬼啊?老夫子淡淡的一笑,勸那位母親道:“你也別太擔心,咱們這裡並非是戰亂和人跡罕至,不會有什麼妖魔鬼怪,而且對方只求一餐,也並無惡意。放心好了。”
聽老夫子這麼一說,這位母親的心才放下來。後來回家之後,想想也覺得自己多心,也就沒有和自己的女兒說這件事。
這件事情過去後沒有多久,有一次少女去河邊找哥哥的時候,看到前方圍了一大圈的人。少女好奇的一問路人,才知道是有人落水了。少女的父親就是溺水而亡的,少女的心莫名的就緊張起來!她生怕這個可憐的溺水者就是自己的哥哥!
少女不由分說的分開了衆人,她必須看看這個溺水者是什麼人。結果,溺水的是一個半大的孩子。而這個孩子的旁邊正蹲著一個年輕人。他把這個溺水的孩子架在自己的膝蓋上,讓孩子的頭部放低,來把孩子灌進肚子裡的河水給控出來。
少女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她不由得對這個救治孩子的年輕人產生了好感。當這個年輕人把孩子救醒之後。一擡頭,正好看到了少女。就對著少女展顏一笑。
少女一看,這個救人者正是那天和自己買飯的年輕人!
這次的偶遇,可以說是拉進了兩人的關係。少女主動的對這個年輕人微笑,算是打了個招呼。
年輕人見那個孩子醒轉過來了,應該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了,就把孩子託付給認識孩子的路人,讓他們把孩子帶回家去。
等把孩子的事情處理完之後,這個年輕人就起身和少女攀談了起來。
少女本身就對這個年輕人有好感,自然就告訴了這個年輕人,自己叫做張青枝,小名喚作青兒。而年輕人則自我介紹叫做石寶生。聲稱自己上次來這裡遊玩之後,感覺這裡景色和民風都很好,就決定在這裡定居。是新搬過來這裡居住的,以後希望能和青兒交個朋友。
青兒自然不反對。自此之後,倆人就常在河邊相遇,並且慢慢的熟絡了起來。
青兒自從和這個石寶生交往之後,發現這個石寶生非常的善良,不單是對人好,對一些小動物也十分的愛護。而且從不吝惜錢財,不由得被石寶生所吸引。青兒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漸漸的對石寶生從好感轉化爲了愛慕之情!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留下自己對於本書的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