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

bookmark

老人笑道:“捨不得家鄉當然是最重要的原因,故土難離嘛!不過還有些原因也不容迴避,朝廷免我們五年的稅賦,南方卻不免,當然還是回家合算,我家裡好歹還有五十畝地呢?”

旁邊呂頤浩問道:“老丈在鄂州以何爲生?”

“當然是種糧,我也只會做這件事。”

“那老丈爲什麼不等種冬小麥時再過來,南方秋水稻應該還沒有收穫吧!”

老者呵呵一笑:“所以我兒子一家還在鄂州,等秋收以後再回來,我回來是要種肥,土地荒了幾年,不能馬上種糧,我準備先種一茬豆,秋收後肥力如果恢復好,那就直接種冬小麥,如果還不行,只能再繼續種豆,明年夏天種水稻。”

李延慶點點頭,不愧是老農,考慮得非常現實,他沉吟一下問道:“老丈覺得朝廷在移民方面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呢?”

老者有點爲難,半晌道:“如果我說了,殿下別生氣。”

李延慶笑了起來,“我不會生氣,老丈只管說實話。”

老者這才道:“我覺得朝廷鼓勵百姓們回家,但在細節上考慮得不周到。”

“比如呢?能否舉兩個例子。”

“比如大家意見最大的兩件事,我們怎麼回來?逃過去時,大家幾乎都空著手跑去南方,可這兩年家家戶戶都置辦了傢俱,一些生活物品,如果丟掉太可惜,如果僱車船又太貴,大家負擔不起,朝廷能不能定期派船隻幫忙運輸願意回鄉的百姓,相信很多人都是因爲這個困難而無法回家。”

李延慶欣然道:“說得很好,是朝廷考慮不周,我回去就解決,老丈再說第二個例子。”

“第二件事其實也是很現實,我們回鄉後都要面臨復墾堆肥,至少一個季無法種植莊稼,那這段時間大家該怎麼度過?沒有糧食也沒有錢,這將近一年的青黃不接,大家都熬不過的,這也是大家的一個顧慮,朝廷不能只免稅就不管了,還應該幫助大家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李延慶也贊同,說得太對了,這些細節確實是坐在朝房裡的官員想不到的,應該去底層多走走,才能知道他們難處在哪裡?

這時,呂頤浩沉吟一下道:“關於幫助大家渡過青黃不接期,微臣倒有個想法。”

“你說說看!”

“微臣覺得可以用以工代賑的辦法來解決,比如興修水利、疏通漕河、修補官道等等,他們通過爲官府做事獲得報酬,從而渡過這一年的空白期,官府還可以提供種子耕牛幫助他們解決耕種問題,這是第一,其次是成立互助組,比如十戶人家一組,大家一起幫忙建房,一起耕地,人多力量大,很多一戶人家難以解決的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老者一拍大腿,“成立互助組這個辦法好,一家人修房子,一個月也完不成,十家人一起動手,兩三天就修好了,以工代賑我也支持,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去修水利官道掙錢,最後水利官道修好了,得益還是自己。”

李延慶點點頭,對呂頤浩道:“你可以用陳州爲例子寫一份詳細報告交給知政堂,知政堂討論後就可以通過施行。”

“微臣今天回去就寫!”

李延慶起身離去了,呂頤浩又陪李延慶視察了項城縣,李延慶這才轉道前往蔡州視察。

此時,宋軍攻克燕山府的消息傳到了臨安,使臨安再度變成了沸騰的海洋。

而金國使者蕭仲恭也在此時抵達臨安,要求和宋朝談判,達成停戰協議。

李延慶也提前結束視察返回了臨安,他令高深爲宋朝代表和蕭仲恭進行停戰談判。

監國府官房內,李延慶正在聽取高深的談判彙報,初次談判已經結束,雙方都沒有拿出底牌,不過一些端倪已經露出了來。

“金國已明確要求停戰一年,微臣覺得這是金國需要用一年的時間準備再次南侵大宋,如果他們真有誠意長期停戰,那就應該簽訂盟約,而不是臨時性的停戰協議。”

李延慶笑了笑,他並不認爲金國還想入侵大宋,根據最新情報,金國連撫卹金都支付不出來,財政極爲困難,它拿什麼支持戰爭。

他們提出停戰協議,只是他們知道,宋軍這個時候不會滿足於停戰了,與其付出重大代價簽署盟約,還不如以最小的代價停戰。

李延慶沉思一下道:“停戰一年也是我們的本意,這個問題不大,關鍵是雙方的停戰條件,現在金國求我們停戰,那他們就得拿出誠意來。”

“殿下需要什麼誠意?”

“我要求他們將所有擄掠的宋民都放回來,如果他們不肯,那麼這個停戰協議不籤也罷!”

“就怕他們拿幾千人敷衍我們。”

“無妨,這就爲我們隨時撕毀停戰協議留下把柄。”

高深連連點頭,“微臣明白了,明天微臣再繼續和他們談,另外,今天還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什麼事?”

高深取出一張紙條,遞給李延慶,“這是蕭仲恭的一名手下悄悄塞給我,約我今晚酉時正在時樓牡丹房見面。”

李延慶笑道:“說得我都有興趣了,不如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對方有什麼私下的消息?”

..........

酉時正也就是晚上六點整,李延慶穿了一件普通的紫衫,和高深一起乘坐馬車來到了時樓,他們從後面的貴賓通道直接進了三樓的牡丹房。

李延慶跟隨高深進了房間,只見房間裡坐著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看他外貌不太像女真人或者契丹人,倒略微有點像漢人。

此人見高深進來,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卑職參見高相公!”

“你是......”

高深知道他是金國談判隨從,卻不知道他的名字,男子連忙道:“下官是談判隨使王森,高麗人!”

高深和李延慶迅速交換一個眼色,原來此人是高麗人,難怪看起來不像女真人,李延慶似乎想到了什麼,他不露聲色給高深使個眼色,高深會意,笑道:“我們坐下慢慢說吧!”

高麗人王森又看了一眼李延慶,高深笑道:“這位是我的心腹幕僚,無妨!”

“好!兩位請坐。”

王森請高深和李延慶坐下,高深微微笑道:“王使君漢語不錯嘛!”

“高麗上層幾乎都使用漢語,我們王族更是要從小就學習。”

“原來閣下是高麗王族,失敬了。”高深拱拱手。

李延慶當然知道現在的高麗是王建創立的王氏高麗,不過高麗國內局勢混亂,權力鬥爭激烈,恐怕這個王森是另有所圖。

想到這,李延慶眉毛一挑道:“高麗一向是大宋的藩臣,爲何助紂爲虐,幫助女真人入侵大宋?”

王森臉上露出一絲羞愧,嘆了口氣道:“如果是王氏當政,高麗絕不會出一兵一卒,現在王氏已成爲傀儡,慶源李氏把握高麗軍政大權已有幾十年,現在的朝鮮國公李資謙更是權勢滔天,在高麗一手遮天,派兵協助金國就是他的決定。”

李延慶心中冷笑不語,這個王森說得很動聽,高麗早就首鼠兩端,在阿骨打建立金國後,高麗立刻和金國結成兄弟之國,還趁遼國自顧不暇之機,把疆域擴張到了鴨綠江,這難道也是慶源李氏的責任?

現在輕飄飄一句,責任在慶源李氏,就把高麗出兵宋朝的責任推卸了,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李延慶沒有說話,繼續聽王森今天的目的。

王森嘆口氣又道:“前年天子準備發動政變,剷除李資謙及其親家拓俊京,結果慘重失敗,皇宮也被焚燬,天子遭到軟禁,高麗王朝已岌岌可危,聽說宋軍從海路進攻河北,我們天子懇請宋軍出兵高麗,剷除罪惡之源,重建大宋和高麗的良好藩臣關係。”

李延慶眼中閃過一絲狂喜,他按耐住情緒波動,喝了口茶道:“使君說是受高麗天子所託,有什麼依據?”

王森從懷中取出一份密詔,放在桌上推了過去,“這是天子詔書,我夾在內衣中帶出來,請二位過目。”

高深打開詔書,果然是一份手書詔書,懇求大宋出兵,剷除權宦慶源李氏,幫助高麗王氏復國,下面有高麗寶璽,另外還有高麗王的簽名,一個龍飛鳳舞的‘王楷’二字,這就是高麗王的名字了。

高深問李延慶道:“先生覺得如何?”

表面上是在徵詢幕僚的意見,實際上就是在詢問李延慶的態度,李延慶微微點點頭道:“我覺得可行!”

高深收起詔書笑道:“這件事需要知政堂商議,但我估計通過的可能性較大,有消息,我就會立刻通知王使君。”

王森大喜,再三表示感謝。

實際上,李延慶‘我覺得可行’這五個字說出來,就已經是一錘定音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玉屏| 廉江市| 新干县| 宝应县| 林甸县| 丰台区| 嘉定区| 出国| 乌兰浩特市| 玛曲县| 长岛县| 二手房| 福鼎市| 习水县| 尼木县| 根河市| 六安市| 宜丰县| 玉林市| 西和县| 兴安盟| 望都县| 东乌珠穆沁旗| 昔阳县| 金湖县| 闸北区| 阿城市| 桐庐县| 杭锦旗| 柯坪县| 碌曲县| 海南省| 平陆县| 五峰| 灵台县| 泾源县| 简阳市| 邵东县| 崇州市|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