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熊旗!
打著這種旗號的軍隊,又在此刻,出現在此地,除了名震天下的“飛熊軍”以外,楊奉再也想不出第二種答案。
董胖子的魔爪,真的出現了!
——爲什麼?!
——牛輔那廝不是得了急癥,求醫去了嗎?
——董胖子是怎麼得知白波谷裡的變亂,如此迅速的做出反應的?
這些問題在楊奉的頭腦中一閃而過。但是,當務之急,卻是趕快採取措施,應對這些突然殺到的“飛熊軍”!
“飛熊軍”來得很快。這些身披玄甲,手持長槊,腰懸快刀的騎士,逼近到距離聯軍大營三百步開外,便停了下來。從數量上來看,這支飛熊軍大約只有四、五百人。可是他們身上透露出來的威懾力,卻將足有萬人的聯軍大營,完全的壓制住了。
楊奉的身上直冒冷汗,感覺黏糊糊的,卻沒有心思擦洗一下。
他將手中最精銳可靠的戰士兩千人收攏在身邊,親自帶領,預備著與“飛熊軍”交鋒。至於其他幾千人的丁壯,在這個關頭,楊奉自覺沒有足夠的統御力去率領他們,只得指望那些臨時安排的頭目們,可以超常發揮了。
停頓了片刻,見“飛熊軍”騎士沒有動作,楊奉的膽子也恢復過來幾分。他派傳令兵找到呆在羌人騎兵裡的韓暹,要求韓暹出擊試探一下,看看這些“飛熊軍”到底是來作甚的。
韓暹對這個建議,倒是無可無不可。不過,他身邊的羌人騎士們,對這個建議卻極爲踴躍。
羌人據說起源於上古的“炎帝”,與漢人素有“兄弟”之稱。這些世居西北的遊牧者。擅長騎射,以戰死爲榮,以病死牀榻爲恥。自從百年以前,羌人各族憤於漢室官吏的欺壓,發動大規模起義以來,羌人與漢軍的戰鬥。已經延續了近百年。
特別是自中平元年【184】年末,涼州羌人再次大規模起義以來,西涼羌人與漢軍的交戰,變得越加頻繁。韓暹帶來的羌人騎兵,都是與漢軍打老了仗的。就算面對威名赫赫的“飛熊軍”,這些羌人騎兵,依仗己方人數多上一倍,並不感到畏懼。
雖然在表面上,韓暹是這支羌人騎兵的指揮官。其實韓暹在隊伍裡的親信。不過兩百左右。羌人騎兵真正的統帥,卻是涼州大帥韓遂麾下的干將之一,人稱“橫霸”的張橫。這個滿臉橫肉的敦實漢子,聽到楊奉的建議後,興奮的將手中馬槊高高一揮,用羌語大聲嚎叫道:
“董胖子的人,就在前面!兄弟們,想不想宰了他們?”
那些好鬥的羌人。正因爲多日沒有出戰而鬱悶。如今見己方的夙敵突然出現,他們立刻一個個開始摩拳擦掌起來。聽到張橫一聲號召。羌人騎兵們立刻響應以一陣陣狼嚎,表示願意出戰。
就在這時,從北邊的官道上,飛奔出一羣騎士,讓正準備出戰的楊奉等人,心中又是一個咯噔。
——又有什麼事來著?
這些騎士。數目不過十餘人。等到他們奔跑到聯軍大營的近處,有眼尖的軍吏,已經認出這些人是楊奉派往胡才、李樂大營,擔任雙方聯絡的人員。但見這些丟盔棄甲的騎士,一口氣奔行到楊奉將旗所在的位置。上氣不接下氣的叫嚷道:
“主公!胡帥和李帥他們,已經敗了!”
心中的不祥預感,如今變成了現實。楊奉在這一刻,好歹還是撐住了。他面無表情的問道:
“怎麼敗的?敗給誰了?”
“是張狂!張狂親率大軍,步騎數千人,從正面一舉擊破了胡帥和李帥……”
——該死的!
也許是今天遭到的打擊太多,多到楊奉已經有些麻木了。面對張狂突然率領大軍出現的消息,楊奉只是呆了一呆,居然迅速的恢復了常態。
——怎麼辦呢?
還沒等楊奉想到對策,北面的視線裡,居然再次出現了一面大旄!
緊隨著這面黃色大旄出現的,是一羣騎士。這些騎士每人都配備了兩匹坐騎,雖然人數不過三百,感覺卻有近千人的威勢。到了這個距離,每一個人都認出來了,這支騎兵,是太行軍的騎兵隊!
“萬勝!”
伴隨著太行軍騎兵隊出現的,是從中堡內傳出的巨大歡呼聲。當聯軍士卒的視線被這次巨大的歡呼聲吸引過去的時候,很多人的眼睛,都看到了令他們極爲驚駭的一幕。
“郭帥!?”
在中堡的城樓上,被衆星捧月般簇擁在中間的那個人,赫然正是傳出死訊的郭大賢!
“兄弟們!韓暹,楊奉,胡才,李樂等人,勾結外人,陰謀刺殺於額!賴黃天保佑,有‘小天師’張帥相助,額算是逃過了這一劫!”
郭大賢的聲音,依然洪亮無比,只是透露出一絲虛弱。但是,他的語調,聯軍大營裡的人,倒是有十之四五都聽得出。短短幾句話,聯軍士卒們的士氣就跌倒了谷底。
“雖然你們現在圍攻額,但是,兄弟們,額不怪你們!”
郭大賢的聲音有些變低,顯示出中氣不足。不過,他依然堅持著說完了最後一句話:
“兄弟們是上了韓暹楊奉他們的當了!只要肯改,依然是額郭太的好兄弟!”
話語說完,整個聯軍大營裡,一下子變得極爲安靜。楊奉雖然想要說些什麼,可是他一想到要面對郭太,心裡就沒了鬥志。就連向來冷靜多智的韓暹,此刻也沒有出頭的想法。
郭大賢就是郭大賢,在白波谷的威望,那真不是蓋的!
“大賢師!我錯了!”
一個士卒從聯軍大營裡奔出來,跑向中堡城門。他的舉動,彷彿推翻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緊隨其後的,是數十,數百,甚至上千的聯軍士卒。他們丟下手中的兵器,跌跌撞撞的奔向中堡,表示自己的懺悔之意。
郭大賢的幾句話,居然讓聯軍大營,就此完全崩潰了!
——完了,全完了!
楊奉與韓暹見到事情突然變成了眼前這等局面,心中的絕望,簡直是難以言表。見到事不可爲,兩人連交談一句的心思都沒有,只是目光對視一眼,就紛紛極有默契的帶著手下的鐵桿,向西邊逃去!
楊奉和韓暹兩人這一逃,剩下的數千人馬,完全喪失了組織性。而張橫這個韓遂手下悍將,只不過是個外來者。韓暹一走,他當然不會依然傻呆著。如此一來,郭太的一句話,彷彿就吹散了上萬大軍。將中堡圍困的水泄不通的叛軍,就這樣一窩蜂的潰散一空!
看到這裡,各位看官可覺察出來了?
沒錯,這是一個計策,一個詐死之策。
提出這個計策的人,不是別人,卻是郭大賢本人。
當張狂還未南下白波谷時,郭大賢憂心於自己命不長矣,已經花費了很長時間,思索在自己死後,幷州太平道應該如何繼續維持。而張狂一來,用後世的“手術”概念,解除了郭太的死亡之憂,讓郭太越發感激。
雖然泰大師操作的“手術”很成功,但郭太所挨的這一下,傷勢畢竟太沉重。就算郭太撿回了一條命,他以後的活動能力,也要大打折扣。像上戰場之類的激烈運動,都要與郭太絕緣了。
所以,郭太的性命固然無憂,幷州太平道的擔子,依然要交給張狂來肩負。爲了幫助張狂早日徹底的掌握整個白波谷,病榻上的郭太,向張狂提出了這麼一個詐死之策,想要引蛇出洞,一舉掃清白波谷裡的異己份子。
張狂在對郭太獻上的策略進行思考後,表示同意執行。正好這時,又傳來了董卓北上的消息。於是張狂臨時修改了這個計劃,打算與董卓聯手,一起瓜分白波谷。
爲什麼張狂要拉上董卓來動手呢?
原因很簡單,張狂自身的實力,不足以一口吞下整個白波谷罷了。
雖然郭太只查出,乘亂刺殺自己的那人,是楊奉的暗子。可是,韓暹回到白波谷四處活動的消息,也不可能瞞得過郭太這個地頭蛇。深知韓暹爲人處世之道的郭太,單憑這一點,就能夠判斷,自己所遭遇到的這次刺殺,與韓暹肯定脫不了關係。
韓暹現在是西涼大帥韓遂的人,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他再次潛回白波谷,必然代表了韓遂的意思。有了這麼一個變數在內,張狂感覺光憑自己手中的幾千人馬,固然能輕鬆壓制白波谷的諸豪強,恐怕卻難以快速獲勝。
別的不說,白波谷的五堡都是以地勢險要,防禦出衆著稱。萬一楊奉、胡才、李樂之輩,見到局勢不妙,一頭縮回這幾個塢堡裡堅守,張狂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將這幾個烏龜殼一一拔出呢?
局面只要稍有耽擱,南方的董卓勢力,就有可能插手進來,讓局勢變得一片混亂。與其到了那種局面再去與董卓勢力糾纏,張狂覺得倒不如在計策發動之前,就先與董卓談好。
就算雙方分歧太大,根本無法達成一致,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張狂取消讓郭太詐死的計策,繼續保持目前的局面就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