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
“殺——!”狂吼聲中,一名屠奴軍士兵挺槍架住韃靼兵劈來的馬刀,掩護他兩翼的屠奴軍士兵乘機同時虎吼,各自上前一步,手中軍刺奮力筆直刺出,沒有鮮血飛濺,兩支一尺八寸長的三棱軍刺直接刺穿韃靼兵身上的鐵甲,復又穿透他的胸膛,直至沒柄。那韃靼兵吃疼,狂吼著揮刀又砍妄圖與自己右手側的屠奴軍士兵同歸于盡,誰知當中架刀那名屠奴軍士兵忽然一腳飛起,將那韃靼兵踹出半丈多遠仰面摔倒,被軍刺阻攔的鮮血也成箭飛出,三名屠奴軍士兵又一涌而上,亂刀將那韃靼兵生生捅死在地上。
從實戰練習開始到結束,不過短短十幾二十秒時間,三個屠奴軍士兵就白刃戰干掉一個全副武裝的韃靼士兵,自身卻毫無無傷。面對這樣的成績,屠奴軍的幾個魔鬼教官當然是萬分滿意,張大少爺也連連點頭,感嘆半年多來的辛苦努力沒有白白付之東流,滿桂更是大呼牛叉,決心讓自己的騎兵也好好練練這刺刀六式,在戰場上多一樣保命本事。惟有新任薊門巡按侯恂侯大人雙腿打顫,臉色發白,張大少爺卻不肯放過這位舉薦了一個大禍害的侯大人,硬是把他拉到尸體旁邊,從屠奴軍士兵接過一把血淋淋的軍刺,熱情的向侯恂介紹道:“侯大人請看,這種刺刀乃是下官所創,三棱帶槽,易刺易拔,長一尺八寸,重二斤十二兩,堅韌耐用,絕對算得上近戰上器。”
“探花郎果然博學多才……。”侯恂雙腿發顫,說什么都不肯看上一眼地上血淋淋的韃靼兵尸體。張大少爺則又比劃著軍刺說道:“這種刺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刀身帶毒,戳傷人體之后,傷口帶毒,無論如何上藥包扎,鮮血都會流淌不止,那怕一道很輕微的傷口,都有可能致命。”說著,張大少爺把軍刺往侯恂眼前忽然一刺,嚇得侯恂一屁股坐在地上,殺豬一樣慘叫道:“探花郎,你這是干嘛?”
“開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侯大人千萬不要在意。”張大少爺微微一笑,又招手叫親兵拿來幾個蘋果,扶起侯恂拋玩在一個蘋果笑道:“侯大人,巡閱了我們屠奴軍的刺刀戰術,再見識見識我們屠奴軍士兵的槍法如何?”
“什么槍法?”侯恂滿頭的霧水。張大少爺順手把蘋果放在侯恂頭頂上,笑道:“侯大人,頂好了,千萬別動,……好。”話音未落,砰的一聲槍響,侯恂頭頂上的蘋果應聲而碎。張大少爺親兵隊的狙擊手吹著槍管青煙獰笑,侯恂則褲襠一熱,又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圍觀的屠奴軍將士則瘋狂大笑起來。
“探花郎,你這到底是什么意思?”侯恂惱羞成怒的大聲吼叫起來。張大少爺笑道:“侯大人,不是說了,請你欣賞我們屠奴軍將士的槍法——不提高點難度,又怎么能讓侯大人知道我們屠奴軍的槍法如神呢?”
“那你不會自己頂蘋果?”侯恂憤怒咆哮道。話音未落,張大少爺已經把一個蘋果放在自己頭上,又放了一個在侯恂頭上,笑道:“好啊,這次我和侯大人一起來,預備……。”
“不,不,不用欣賞了,”侯恂可不想陪張大少爺發瘋,趕緊打掉自己腦袋上的蘋果,連滾帶爬的跑開,頭也不回的沖出井兒峪,留下一片嘲諷的大笑。張大少爺則又大叫道:“侯大人,你不是常說你的門生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天下無敵嗎,我還沒請你欣賞我們屠奴軍將士的騎射,你怎么就走了?”侯恂抱頭鼠竄,卻是說什么都不敢答應了。
“呸!禍國殃民的蠢貨!”張大少爺吐了一口濃痰,又轉向吳六奇和盧象升等人吩咐道:“今天刺刀就練到這里吧,從今往后,加強火槍射擊練習,不要怕浪費子彈火藥,你們幫我節省,我還不會領情。”盧象升等將抱拳答應,趕緊指揮屠奴軍列隊,重新開始嚴格的射擊訓練。張大少爺則領上張石頭和宋獻策大搖大擺的上到指揮臺上,一邊監督軍隊訓練,一邊署理公文。
“東家,從各地的反應來看,薊門九衛的軍屯紅薯長勢都很好,估計再有兩個多月,紅薯就可以收獲了。”宋獻策拿著一沓整理出來的公文稟報道:“還有,我們的暗探稟報,九個衛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軍戶盜賣薯苗和百姓偷挖薯苗的情況,屢禁不止,但各地的指揮使們害怕你追究他們的責任,都隱瞞未報,請東家重視。”
“不用管他們。”張大少爺不動聲色的說道:“盜賣薯苗的事是我在背后推動的,我派東廠密探和鎮撫司密探在民間放出風聲,說是我就是因為吃紅薯長大才考上探花的,吃了紅薯還可以長命百歲,來世投一個好人家,煽動各地的百姓和士紳偷盜和購買薯苗種植。這么一來,我們的軍屯雖然損失一些,可是卻有利于紅薯推廣種植,也容易讓百姓迅速接受這種全新的農作物。”
“東家,我算是服了你了。”宋獻策苦笑道:“百姓官員提起東廠鎮撫司,無不是畏之如虎,也就是你了,能把東廠和鎮撫司玩得這么出神入化。”
“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關鍵看你怎么用他們。”張大少爺笑笑,又問道:“京城那邊呢,有什么大的動靜沒有?”
“暫時沒有什么大的動靜,就是皇后的兒子滿月,皇上給他賜名為朱慈熠。”宋獻策翻看著公文說道:“另外有消息說,皇上已經決心確立這個兒子為太子,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要舉行冊封大典了。不過又聽說奉圣夫人在極力反對這件事,可能這與她的本家侄女入宮為妃有關,估計她在打算等她的侄女也生下孩子,再鼓動皇上立她侄女的兒子為太子。”
“她做夢去吧,九千歲可沒這么傻。”張大少爺冷哼,心中卻著實掛念張嫣那個兒子,也不知道張惟賢等人的貍貓換太子之計成功沒有。那邊宋獻策又匯報了一通關于陜西農民起義和遼東建奴的情況,末了說道:“東家,還有一件事你可能要留心,屠奴軍組建至今,已經九個多月過去了,一仗未打卻耗費了國庫三十多萬兩的軍費,朝廷和地方的文官武將對此都頗有微詞,指責屠奴軍虛耗國力卻寸功未建,再這么下去,只怕國庫不堪重負,九千歲也會有些意見。”
張大少爺沉默,屠奴軍的軍費開支浩大,遠超同等數量的尋常軍隊十倍,士兵的待遇也遠高于普通軍隊,這點確實是事實,但張大少爺就算想節約也無法節約,先不說膛線槍和米尼彈的高昂造價無法降低,就是士兵的伙食開支,張大少爺也不敢有半點克扣——大運動量的嚴格訓練,必須建立在高蛋白的合理飲食基礎上,這是現代軍隊的常識!遲疑了許久后,張大少爺問道:“四月份的軍餉和糧草,朝廷撥下來沒有?”
“還沒有。”宋獻策一聳肩膀答道。張大少爺咬咬牙,吩咐道:“反正是做惡人,再給兵部去一道公文,讓兵部給薊門防區調撥三個月的糧草軍餉,另外再要五萬斤火藥和十萬發子彈,這些東西到手,三個月內就不用看兵部的臉色了。”宋獻策無奈,只得依令擬文,待張大少爺簽名用印后又派快馬送往京城。
一天后,張大少爺催糧催餉的公文送到京城,直接遞交到兵部尚書王永光面前。看完公文后,正在為陜西軍餉和遼東軍餉頭疼的王永光差點沒哭出來,可又不敢直接打回薊門否決,無奈之下,王永光只好按老規矩在公文上簽名批準,又把公文遞到戶部尚書馮銓面前,馮銓一看之下也是差點沒哭出來,只好硬著頭皮拿著公文去找魏忠賢,向魏忠賢哭訴道:“九千歲,張好古又派人來催糧催餉了,而且一開口就是要三個月的軍餉糧草,卑職這差事,真是沒法當了。”
“三個月的軍餉糧草?不多嘛,你撥給他不就行了?”魏忠賢對張大少爺確實沒話說,一開口就同意了張大少爺的請求。馮銓則哭喪著臉答道:“九千歲,不是卑職有意刁難他,只是全國大部分地方的軍隊都在欠餉,遼東和陜西兩個打仗的地方軍餉都只能按月發放,張好古卻一開口就要三個月的,卑職要是答應了,這叫卑職怎么向其他軍隊交代?還有這糧草,遼東和陜西這些地方,每個士兵的口糧每天都是兩斤糧,張好古的屠奴軍卻要六斤糧,本來下面就怨氣沖天,指責卑職偏心偏袒,卑職再給他提前發放,這就更沒辦法交代了。”
“屠奴軍的糧草,要用來交換牛羊雞蛋,給士兵補充體力,這點咱家早就知道了,也答應了按小猴崽子的要求撥給。”魏忠賢用枯瘦手指敲打著桌子說道:“而且咱家還知道,張好古自上任以后,就沒克扣過屠奴軍士兵的一兩軍餉,一斤口糧,這猴崽子給咱家爭氣,咱家也不能辜負他。給他,甭理別人怎么說。”
“卑職遵命。”馮銓哭喪著臉答應,心里卻哀嘆人和人就是不同,別的軍隊要糧要餉,魏忠賢還要左算右算,生怕多給了一斤糧食一兩軍餉,惟獨張大少爺要錢要糧,魏忠賢是從不核算,要多少給多少,背地里還經常從內庫拿出銀子給張大少爺買武器買裝備,這份偏心,簡直已經偏到東海龍宮去了。猶豫了許久后,馮銓偷看著魏忠賢臉色,小心翼翼的說道:“九千歲,請恕卑職直言,屠奴軍組建至今,耗費的軍餉糧草,已經足夠組建一支十萬大軍還綽綽有余——可是九個多月來,屠奴軍卻一仗未打,寸功未立,一天到晚只知道伸手要錢要糧要武器,再這么下去,卑職挨罵倒是小事,只怕對九千歲你的聲名也不利吧。”
魏忠賢也沉默下來,良久后,魏忠賢才強笑道:“這不奇怪嘛,猴崽子本來就在遼東一戰成名,到薊門上任以后,科爾沁韃靼的兩萬大軍又被他打跑了,其他的韃靼小部落吃了豹子膽了,還敢來打薊門長城的主意?沒有敵人,你叫猴崽子怎么建功立業?花這些銀子糧草買薊門長城平安,值得!再說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猴崽子把兵練好了,以后的仗才更好打不是?”
“死老太監,你偏心就明說,找這么多借口干什么?”馮銓心中惱怒,臉上卻不敢流露出來。又盤算了片刻后,馮銓向魏忠賢低聲說道:“九千歲,卑職倒有一個主意,可以堵住下面的嘴巴。”
“什么主意?”魏忠賢不動聲色的問道。馮銓低聲說道:“既然韃靼軍隊不敢來打薊門長城,那不如把張好古的軍隊調往陜西,讓他去打陜西亂賊!這么一來,既可以協助孫閣老平定陜西賊亂,又可以讓張好古的屠奴軍建功立業,還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九千歲你在屠奴軍身上花費的心血不是浪費,豈不是一舉三得?”
“讓猴崽子去打陜西亂賊?”魏忠賢頗為動心,但考慮了一會后,魏忠賢還是搖頭說道:“不行,咱家和皇上都答應過小猴崽子,給他一年的練兵時間,現在還不到九個月,咱家不能對親兒子食言。調動他的軍隊平亂的事,再過幾個月再商量。”
“得,你老太監既然這么偏心,那我也沒辦法,反正是人都知道你和張好古的關系,挨罵最多的人還是你。”馮銓心中冷哼,嘴上答道:“卑職明白,希望張好古不要辜負九千歲對他的期望。”
“不會,咱家信得過猴崽子。”魏忠賢嘴上說得漂亮,心里卻著實有些心虛,“猴崽子,你可千萬別給咱家丟臉啊,要知道,皇上也知道你花錢大手大腳了。”
果不其然,馮銓咬著牙齒把張大少爺要的軍餉糧草和武器火藥撥往薊門后,文武百官對張大少爺奢侈浪費的不滿頓時達到了頂點,紛紛指責張大少爺空耗國力,勞民傷財又毫無功勛。各地軍隊更是怨氣沖天,“老子們的軍餉已經欠了這么久了,到現在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拿到手!你小子倒好,軍餉是我們好幾倍不拖不欠足額發放也就算了,竟然還有臉提前討餉,一要就是三個月的,國庫是你小子開的啊?”甚至就連張大少爺的老丈人熊廷弼和陜甘總督孫承宗也是十分不滿,惱怒張大少爺不知進退,明知國庫同時支撐兩個戰場已經十分吃力,你躲在后方光練兵不打仗就算了,居然還有臉向朝廷要這么多軍餉?不過還好,魏忠賢對此還有一點耐心,替張大少爺抗住了這些壓力,張大少爺才沒有被立即推到風口浪尖上。
小冰河期帶來的影響還在擴大,自從時間進入天啟七年后,四個多月時間過去,陜西、河南、山西和甘肅這些饑荒重災區居然滴雨未下,可怕的饑荒還在迅速擴大加重,災區難民的起義與叛亂也是此起彼落,野火燎原。陜甘總督孫承宗和陜西巡撫洪承疇雖然極力鎮壓,卻也是顧得上東顧不了西,根本無法對多如牛毛的起義軍隊伍形成致命一擊。而且因為國庫拿不出銀子和糧草賑濟的緣故,即便鎮壓成功,卻也無法安撫當地饑民,官軍前腳剛走,饑民后腳又反,陜西明軍疲于奔命,卻始終無法扭轉局面,陜西的情況仍然在急劇惡化,根本看不到半點平息希望。
面對這樣的局面,魏忠賢急得是徹夜難眠,無數次都想聽取百官意見,調張大少爺入陜平叛,被逼無奈之下,魏忠賢只得打起了各地藩王的主意,向明熹宗請旨,號召皇室藩王捐款捐糧,協助官軍平定叛亂。不曾想明熹宗這道旨意剛剛頒布下去,絕大部分的藩王都罵上了娘,都說老子沒錢也沒糧,要錢要糧沒有,要命有一條!更有不少藩王拿張大少爺說事,說張大少爺的軍隊開支這么大,每個月拿大把大把的銀子糧草養著,卻到現在一仗沒打,一功未立——養條狗也比這管用吧?最后吵來吵去,明熹宗的這道旨意,總共只募集到了五萬兩白銀和兩萬石糧食,杯水車薪,根本于事無補。
內憂外困的煎熬中,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天啟七年六月初,一個好消息也終于傳來,魏忠賢聽取張大少爺建議強行推廣種植的狗薯,在北方干旱的情況下普遍取得豐收,平均每畝地能夠達到一千五百斤的收獲量,雖然種植量不大,還沒辦法徹底改變北方糧荒的局面,收獲的紅薯也要留做種子來年種植,但也讓魏忠賢看到了徹底平息陜西賊亂的希望。大喜之下,魏忠賢趕緊用邸報明發各地,號召全國州府縣城都推廣種植狗薯,扭轉饑荒帶來的影響。同時喜氣洋洋的沖進皇宮,向明熹宗稟報這個喜訊。
“平均一畝地能收一千五百多斤糧食?真的?”聽到魏忠賢的報告后,正在做木匠活的明熹宗也是大喜過望,簡直都有點不敢相信。魏忠賢則笑瞇瞇的答道:“皇上,恕奴婢直言——地方上那些官員,什么事都敢撒謊,就是這豐收他們不敢撒謊!皇上不要忘了,他們的糧食如果報了豐收大熟,朝廷也要向他們多征賦稅錢糧,他們不會傻到給自己找麻煩的。所以奴婢敢斷言,這個數字只會更多,而不會有假。”
“那可太好了,忠賢,你這次可又給朕立了一個大功了。”明熹宗大喜說道:“到了明年,你還得讓地方官府繼續加大種植,有了糧食,我們就不用這么緊巴巴的了。”魏忠賢微笑答應,明熹宗則想了想,又問道:“對了,忠賢,最近有御史彈劾張好古濫殺韃靼無辜百姓,有意挑起薊門戰事,你知道詳細情況嗎?”
“奴婢知道。”魏忠賢恭敬答道:“據奴婢所知,張好古殺的不是韃靼無辜百姓,而是一些罪有應得的韃靼蠻夷,他們不僅向建奴私販糧草,還向建奴購買漢人女奴,殘暴凌辱,張好古向他們開戰,已經解救了數十人。”
“那就好。”明熹宗點頭,又說道:“不過最好還是讓張好古收斂一些,別把事情鬧得太大,朝廷現在向陜西亂賊和遼東建奴同時開戰,國庫已經不堪重負,要是韃靼也打過來,國庫就更吃不消了。不管怎么說,聯合蒙古打擊建奴,也是天啟二年就定下來的國策,別把那些中立的韃靼逼到建奴那邊去。”
“奴婢明白,奴婢會教訓那個小猴崽子的。”魏忠賢點頭答應。可就在這時候,一個小太監卻忽然跑來稟報,說是兵部尚書王永光有緊急軍情陳奏,明熹宗不敢怠慢,當即同意接見。不一刻,王永光被領進景仁宮,剛行完禮就滿頭大汗的說道:“皇上,魏公公,大事不好了,薊門巡撫張好古六百里加急送來奏報,他在蒙古草原的細作發現,科爾沁土謝圖偽汗奧巴聯絡科爾沁諸部韃靼,還有聯合土默特和布石圖汗等內喀爾喀諸部韃靼,意圖發動一次針對薊門的大規模進攻。另有準確消息,土謝圖偽汗奧巴還向建奴派出使者,請求建奴也出兵相助。”
“這怎么可能?蒙古林丹和科爾沁韃靼仇深似海,科爾沁韃靼怎么敢來打薊門?”明熹宗和魏忠賢異口同聲驚叫道。王永光愁眉苦臉的答道:“剛收到消息,漠北的喀爾喀車臣汗碩壘也不知道聽了誰的蠱惑挑唆,決心出兵為被林丹奪走草原的韃靼烏珠穆沁部、蘇尼特部素、浩齊特部與阿巴噶等部報仇,已經在克魯倫河一帶與林丹的軍隊打上了,一時之間根本無力顧及科爾沁韃靼,所以科爾沁韃靼才敢這么肆無忌憚向我大明開戰,打出的旗號還是為飽受張好古荼毒的喀喇沁部落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