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戰鬥打起來是很亂的,這套指揮系統在開戰之後直接讓雙方達成了一鍋粥,聯合護盾系統僅僅是作爲靶子存在,配合十幾萬艘火力船在一邊讓對方打著玩的,吸引一些對方的注意力,面對如此多的船隻這靶子也撐不了多久就得跪掉。實際上絕大多數船隻都直接進入到對方陣型當中進行穿插。
當然相對於這套指揮系統而言,只要在處理範圍之內,越亂越好,因爲對方從未發現有類似的指揮系統出現,作戰的時候延遲有一些,指揮也沒有精確到艦船。所以相比己方所遇到的問題,亂成一團之後對方所要遇到的問題一樣嚴重。
而最令文海蛋疼的是,三艘沒完工的那船,直接衝上去和作爲目標的三艘星球戰艦貼臉撞上了,雙方相撞部位的裝甲板直接完蛋,往後一百來公里的內層區也毀傷不輕。緊接著登陸部隊開始交戰,變成了很原始的接舷戰。
倒是水晶號這邊是最快完成任務並且撤離戰場的,文海在白晶的建議之下,直接跳到對方星球戰艦極近的位置進行攻擊。
充能,開火,無形的引力波將對方的船體上開出了貫穿性損傷,損壞了沿途的所有裝置,順帶四散的碎片還損壞了周邊的一點點其他裝置,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破壞。當然了,一輪攻擊下去實際上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傷,這種超大型船隻,即使是反應堆也有多個備用的,一個被打壞了也不至於整體失去戰鬥力。不過這就架不住文海頻繁的使用了。第一次攻擊之後,文海大致估計了一下這個星球戰艦的引力波防禦能力,然後果斷的降低了武器的攻擊時間以增加射擊次數。
在調整了武器功率之後,文海讓艦船開始隨意指向攻擊,以每兩秒一發的速度在對方上面開了一堆洞,然後果斷從一個比較大的洞裡鑽了進去。
至於這艘船已經裝備的護盾系統和裝甲防禦系統?面對強勁的引力震盪波武器,雖然有一點點輕微的抵抗,但是實質上沒有造成什麼傷害縮減,更何況第一次攻擊之後,護盾系統基本上就燒乾淨了。倒是引力引擎還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攻擊強度。當然,引力引擎這種精貴東西星球戰艦上也不會有太多的備份,攻擊後半分鐘就已經癱掉了。
至於文海把船開進去?直接從內部進行爆破比外面再打一堆洞要方便多了,進入到星球戰艦內部之後,直接以三百六十度全方向啓動武器就可以了,接著就可以笑看這艘星球戰艦被撕爛的全過程。
按照這套流程,基本上一分鐘就能讓星球戰艦成爲龐大的碎片,七分鐘之後七艘船就徹底沉默掉。
至於剩餘的殘骸某些地方還有模塊化的結構可以獨立運行,這點已經不重要了,對於剩下的船隻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當然這批星球戰艦也不是沒有發揮出來什麼作用,在此之前龐大的表面武器系統讓艦隊損失慘重,就這點時間配合其他作戰船隻進行攻擊,二十多萬艘船就跪了。還好碎了七艘船之後,導彈船可以派上用場了。
不知道指揮系統是怎麼分配的,最後導彈的戰果比文海預計的要少很多,僅僅造成了不到五萬艘船的敵方損失。至於因此導致的局部優勢?很抱歉文海不是超級計算機,現在達成一團亂麻誰也沒辦法給出更好的情況估計來,只有指揮系統本身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打。
話說回來,之前的撞擊當中,指揮系統真的沒有撞壞麼?兩艘鉅艦相撞的時候的能量可是很大的,要不是直接撞擊部位的裝甲系統兩遍都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話,估計撞擊點出個聚變反應都有可能。
搖了搖頭,文海將關於指揮系統的念頭從腦袋裡甩了出去,然後開著水晶號,頂著無數攻擊開始在戰場邊緣遊蕩,順帶的吸引不少火力。作爲單艦幹掉七艘星球戰艦的船隻,水晶號所受到的關注可是相當大的,開始的一小段時間裡幾乎所有能夠打到水晶號的火力都沒有往其他地方招呼,水晶號的護盾系統甚至在令人腿顫的火力當中連一秒鐘都沒有堅持下來就直接過載掉了,相對應的相位裝甲支持的時間更短,不過損傷定義系統還是正常工作的,所以直接對結構進行攻擊的時候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傷。
在吸引了幾分鐘火力之後,對方也總算是發現水晶號不是他們能打得動的,所有調轉了火力開始攻擊其他船隻,不過這時候艦隊已經如同之前所說的那樣攪成一團,對於對方來說只能瞎打了。
在發射完導彈之後,很多退役的舊型號導彈船便成爲了自殺式襲擊船隻,直接就朝著目標躍遷衝過去。裝在燃料艙的起爆裝置,會讓這艘船變爲一個相當不錯的大炸彈,爆炸效果挺好。不過從文海這邊看,只能看到不到三分之一的船隻成功撞上了目標,剩下的都被半路打爆了。老船隻的防禦能力相比之下慘不忍睹,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導彈船隻的補給作業在發射完畢之後立刻開始,不過短時間內第二波火力支援至少是來不了的了。
不過沒有火力支援對於艦隊來說,短時間內的影響不大,至少艦隊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下一波次的攻擊。觀察這套指揮系統的工作,文海很快發現了指揮系統的優勢,己方的攻擊依舊保持著高度的擊中,對方的船隻要麼不被打,要麼就是過量的攻擊直接把目標所處位置淹沒掉。相比之下,己方所要承受的攻擊很多都是被打兩下,就已經離開了對方的射擊角度,躲進別的船隻後面了。這就導致了混戰當中,對方的艦船被擊毀速度在某種程度上高於己方,在混成一團的情況下,可以說優勢不小。
按照這個算法、沒準能差不多打平?這是怎麼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