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等於是讓大明用銀子,幫自己養了一隻寶軍的後備軍隊,寶軍警備司令部級別的預備隊。
韋寶其實很清楚魏忠賢是怎麼想的,對於盡數撤去關外兵馬,進一步裁撤明軍,韋寶其實無所謂。
憑著寶軍的強大實力,駐守山海關,後面又有遼西和韋家莊爲堅強的後勤保障,建奴一點辦法都沒有。
更何況,在原本的歷史中,後金一直到大明倒閉也沒有能夠拿下山海關,還是吳三桂把山海關送出去,建奴才入關。
所以,韋寶對於魏忠賢的策略是無所謂的,並不會損失自己的利益,而且已經控制了山海關,山海關的寶軍警備司令部級別的大軍,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既然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損失,韋寶就不想參與。
至於東林黨想在關外增兵,想擴大關寧錦防線,高喊剷除建奴的口號,韋寶就更無所謂了。
反正大明又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大明,想增兵,無非就是增加軍費,沒有軍費,無非就是增加賦稅。
wWW● ttka n● c○
反正大明老百姓已經那麼可憐了,再增加賦稅無非就是更加可憐,提前將幾百年後的賦稅都交出來唄。
收不收的上來是一回事,東林黨有本事收上來,也就無非是逼的老百姓提前大規模造反罷了。
韋寶都無所謂!
甚至還覺得那樣更好。
韋寶算是發現了,大明越亂,對自己的好處就越多。
現在韋寶著急的是,知道建奴喜歡放在正月新春,漢人的傳統節日裡面對明軍發起進攻。
而且知道現在只要去守衛寧遠城,就能撿到一個天大的功勞,憑著打退建奴,重傷努爾哈赤這麼大的功勞,袁崇煥這樣的小吏能一躍而成爲遼東巡撫,將來甚至能成爲薊遼督師的深厚資歷和決定性條件。
如果這個功勞落到韋寶的頭上,更加不得了,別說是一個海防總督,就是薊遼督師,甚至直接在十六歲這樣的年紀入閣都指日可待了。
但現在的難題是皇帝已經許諾把海防總督衙門這一攤子的事情交給韋寶,韋寶也已經將六百萬兩紋銀交給了朝廷。
雖然朝廷還沒有正式免除韋寶薊遼總監軍的職銜,但薊遼的事情,估計是和他韋寶沒有什麼關係了。
就算韋寶參與進討論是否要從關外撤軍這件事,也頂多是參與,韋寶沒法告訴別人建奴在這個月就要對遼東用兵了!
總不能說自己是重生穿越巨,什麼事情都能未卜先知吧。
就算能說自己獲得了消息情報,就算皇帝相信了他的話,他一個監軍文官,朝廷也不可能派他韋寶去守衛寧遠城啊。
估計皇帝要是知道實情,更捨不得讓他韋寶去擔風險了。
該怎麼辦?
自己要怎麼樣才能趕緊到寧遠城去蹲守這天大的功勞呢?
韋寶真的是絞盡腦汁。
韋寶在紙上寫寫畫畫,半天得不出個結論。
爲了換換腦子,韋寶決定不再一個人想,將張美圓、吳雪霞、王秋雅,貞明公主,以及幾名總裁秘書處的主要機要秘書都叫了過來,另外還有兩名總裁秘書處對寶軍的聯絡參謀。
韋寶把情況大概說了一番。
一羣人很疑惑,不知道韋爵爺韋總裁爲什麼能斷言建奴會在正月進攻寧遠城。
甚至,韋總裁都能斷言建奴會在月中進攻,據此半個月時間。
這麼準確的情報,但吳雪霞和兩個聯絡參謀一點消息都沒有,一定不是統計署傳來的消息。
他們不知道韋總裁是不是還有單獨的消息來源。
韋寶也懶得解釋,只是道:“消息非常準確,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會實現的,現在關鍵怎麼樣能把這個大功勞裝到我的口袋裡。”
於是,衆人陷入了沉思。
還是吳雪霞的思維更加敏捷,過了約莫半個小時,吳雪霞首先發言。
“我們已經搞清楚了東林黨和閹黨分別想要什麼,閹黨想撤軍,藉以進一步縮編,他們的目的主要是省錢和藉以削弱我們寶軍駐防在山海關大軍的實力,想讓我們的兵力僅僅只夠用於防禦,無力對京師造成威脅。他們的難點是關外的大軍,都是遼東世家將門,而且被總裁裁撤過一輪之後現在的三萬兵馬,已經是他們沒辦法再縮減的人馬。我們主要是要考慮掌握了權力的閹黨,東林黨基本上可以不考慮,因爲他們純粹是唱反調,要想大規模擴軍,根本不可能,明廷拿不出那麼多軍餉,現在都拿不出來了。他們高喊擴軍,不過是噁心閹黨,顯得他們政治上正確,爲國爲民,博取眼球,博取名聲,反正喊一喊也不用花銀子。要是真的按照他們說的做,就只能增加賦稅,他們便立刻沒聲音了。所以,他們越是喊不容放棄一絲一毫的大明國土,越能噁心閹黨。連皇帝也沒有辦法駁斥東林黨的口號。”吳雪霞分析道。
韋寶點了點頭:“說的很好,直接說你有什麼辦法吧。”
“如果有誰能同時解決東林黨不放棄大明固有的,已經掌控的土地的述求。並且能滿足閹黨再裁掉一部分軍隊的述求,就最符合皇帝的心意。”吳雪霞道。
韋寶有點沒耐心了,“我不關心這些,我關心的是我們要在半個月內抵達寧遠城,把打敗建奴大軍的功勞裝在口袋裡。現在問題是沒有好辦法,讓我去寧遠城。”
“總裁不要著急,總裁可以提出關外再撤軍一萬,保住關外土地,這樣一來,既滿足了東林黨的述求,也給了閹黨臺階,雙方都能滿意。至於總裁有合理的理由前往寧遠城,可以讓統計署的人把朝廷要盡數裁撤遼東兵馬的消息傳到遼東各軍去。另外,派出統計署特勤人員煽動,領導遼東各軍譁變!讓咱們的特勤人員散播消息,只有總裁纔有能力平息譁變,遼東各軍便會提出見總裁。這樣,朝廷馬上能感到巨大的壓力!高第會立刻把這些情況申報給朝廷,並且請求總裁前去安撫。總裁便可以將寧遠城,以及寧遠城以北的遼東兵馬都召到高臺堡一帶,總裁帶兩萬寶軍前去寧遠城,這樣可以嗎?”吳雪霞道。
衆人聞言,都點頭說好。
“還是雪霞聰明,我怎麼想不到。”張美圓讚歎道。
“雪霞向來足智多謀,我覺得這個法子好。”王秋雅道。
貞明公主也點頭:“雪霞的主意很穩妥,只怕時間上來不及。”
“時間問題不大。”韋寶道:“只是有點複雜,環節太多,有一個環節不順利,就麻煩了。遼東軍也不見得能聽我的話,都退到高臺堡,乖乖讓出錦州和寧遠城。還有那個袁崇煥,他是寧前道,他賴著不走也是麻煩,現在孫承宗已經離任,他不見得會聽我的。”
“很簡單,請聖旨,皇帝讓總裁前往遼東,肯定要賜予尚方寶劍,肯定會賜予聖旨,總裁提前向皇帝請聖旨,說等裁軍完成,安撫好遼東各軍,再將遼東各軍發回各地。讓寧遠城的薊遼督師府統領的官員,都先撤回山海關的薊遼督師府,便可。”吳雪霞道。
韋寶點了點頭:“對,我可以請聖旨!袁崇煥和所有人都聽從聖旨的。”
韋寶說罷笑了起來,拍了拍腦門,感覺自己比吳雪霞笨多了。
韋寶來回走了幾步,問兩名聯絡參謀:“你們覺得怎麼樣?”
兩名聯絡參謀都說想不到比吳夫人更好的辦法了。
“那好,你們立刻謀劃,都按照雪霞夫人說的辦!記住,速度要快,此事要機密,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是我在背後謀劃的,對內部也要保密,屬於絕對機密!”韋寶遂道。
兩名聯絡參謀急忙答應,下去辦事去了。
現在開始,統計署得與時間賽跑,因爲事關重大,林文彪次日便親自返回遼東去謀劃了。
次日,朱由校果然又在下午召集韋寶和幾個閣臣議事。
這回朱由校沒有叫上張維賢,事實上,朱由校每回議事都沒有叫上張維賢,上回是張維賢帶韋寶來找皇帝。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幾位閣臣看韋寶的眼神都有點奇怪。
韋寶封了爵爺是不假,但韋寶在官場上還差的很遠,現在韋寶在官場只是正三品,還沒有到省級,更沒有到督撫級別。
可瞧著皇帝這意思,似乎已經將韋寶當成閣臣對待了啊。
幾位閣臣都知道找韋寶議事一定是皇帝的意思,魏忠賢沒有大本事決定皇帝找誰議事,換言之,皇帝不親自發話,韋寶就不能來。
而且,大家都知道魏忠賢最近與韋寶有嫌隙。
現在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幾位閣臣與韋寶的關係有些微妙。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是閹黨,或者偏向閹黨,他們看韋寶與魏忠賢有嫌隙,也不敢與韋寶太來往。
尤其是顧秉謙、魏廣微和黃立極都屬於隨時能致仕還鄉的年紀,他們本來覺得韋寶很有前途,還想依附於韋寶,以圖謀蔭及子孫。
誰知道韋寶這回被魏忠賢給討厭了啊。
這讓三個人現在很尷尬,這些天還在想著如何向九千歲表忠心,表示他們並不是韋寶的人呢。
而丁紹軾本來是想趁著韋寶與魏忠賢有嫌隙,趁機拉攏韋寶來著,可韋寶並不親近東林黨,這也讓丁紹軾挺煩躁的。
上回很多人攻擊韋寶,東林黨也參與了,人數也不少,雖然丁紹軾沒有領頭,但丁紹軾也沒有阻止一衆東林黨彈劾韋寶。
馮銓上回在韋寶推出新政的時候,完全沒有開口,但馮銓算是比較精明的人,又暗地裡依附於魏忠賢,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與韋寶來往。
可以說,這幾個閣臣,現在看見韋寶都很尷尬,不理不行,也沒辦法多說什麼。
“韋爵爺,今日陛下找我等來,估計是爲了遼東撤軍的事兒,這事你怎麼看?”顧秉謙小聲問韋寶。
幾個人都沒有說話,豎著耳朵聽,也很想知道韋寶對於遼東撤軍這件大事的看法。
這件事,其實不光是幾位閣臣,滿朝文武其實都知道薊遼軍務,有大半已經被韋寶控制了,吳家的兵馬,還不就是你韋寶的兵馬嗎。
而且上回你韋寶去遼東,撤軍也是你主導的,現在整個薊遼的軍事佈局,其實都已經是出自於韋寶的手筆。
現在屬於後孫承宗時代。
薊遼軍務屬於後孫承宗時代。
所以,韋寶是最有發言權的。
整個大明都想知道韋寶會怎麼發言,是偏向東林黨的方案,還是偏向於閹黨的方案,這是大明的大事。
甚至可以說是大明的最大一件事。
牽一髮而動全身。
“我沒法說,因爲我的意思,早就體現過了啊。”韋寶道。
幾個人都點了點頭,韋寶的意思很明顯,他的意思,的確已經體現過了,現在的薊遼軍事佈局,不就是韋寶的手筆嘛。
“可陛下等會兒肯定會讓你說的。”顧秉謙追問道。
“陛下問起,我就說我與幾位閣老的意思一樣,我都可以。”韋寶笑道:“肯定輪不到我先說。”
幾位閣臣不由冒汗,你太狡猾了,可閣臣裡面有魏忠賢一黨的,有東林黨一黨的,你到底跟哪個閣臣的意思一樣呢?
顧秉謙見韋寶不肯說,也懶得再問,等會兒就知道了。
其實這事,大家都不想牽扯進去,都不想發言。
甚至整個大明的官員都很清楚,閹黨的做法沒什麼壞處,但大家都會喊口號,都會喊增兵,喊收復失地,喊滅了後金,反正喊喊也不用花錢,還能被人高看一頭。
所以,這件事上面,閹黨天然就處於劣勢,不便直言。
根據韋寶分析,全面撤軍,魏忠賢一定是已經皇帝商量過了的,估計這就是皇帝的意思,天啓皇帝朱由校想一舉扭轉大明的財政困局。
衆人到了乾清宮暖閣。
朱由校今天沒有邊玩木匠活,邊與閣臣說話,而是正襟危坐,穿的很正式,彷彿上朝一般。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幾位閣臣和韋寶一起行禮。
朱由校道:“衆卿平身,這裡不是上朝,不用拘束,來,看座。”
馬上有太監端來椅子。
幾位閣臣和韋寶,謝坐之後,都坐了。
“本來今兒個是大年,除夕團圓之時,不該把大家叫來,但朕有一件事想不明白,想與衆卿家商議。”朱由校開門見山道:“韋愛卿以海防總督衙門名義籌集的六百萬兩紋銀,朝廷一兩都沒有留,全部送往邊軍將士去了。朕是想,關外將士常年辛苦,是不是可以撤回關內。上回韋愛卿裁軍,將關外十數萬兵馬裁撤的就剩下三萬,遼西還有五萬兵額,薊州有兩萬兵額,總數是十萬,是不是?”
顧秉謙點頭稱是,“兵部上給內閣的本子,是這麼寫的,正好韋爵爺一直擔任薊遼總監軍,裁軍的事兒,也是韋爵爺辦的,陛下可以直接問韋爵爺。”
朱由校便點了點頭,直接問韋寶:“韋愛卿,朕剛纔說的對嗎?”
“大致不錯,不過,上兩個月剛剛與建奴大打了一場仗,各部都有死傷,可能沒有這麼多人。但遼東各軍多數是世家將門,補充極快,估計也補上了,所以,大致不錯的。”韋寶答道。
“當時疏忽了一下,其實可以不用補充了,既然山海關的兵馬能打,就沒必要那麼多人。”朱由校道。
幾位閣臣和韋寶,一聽,心裡都是一個咯噔,暗忖來了,皇帝要說正事了。
朱由校接著道:“關外苦寒之地,現在已經盡數撤走百姓,只剩下幾座孤城。朕覺得,不如退一步,一面固守山海關,一面不時的派出大軍出關周旋,讓建奴分兵的同時,還容易顧此失彼,拉長建奴運送糧食的線路,我軍更容易找到機會。同時,還能縮減掉兩三萬士兵的軍費,三萬士兵,一年一個人六十兩紋銀,就是一百八十萬兩,將近二百萬兩紋銀啊!要是減掉四萬士兵,就是省出了二百四十萬兩紋銀了啊,朝廷就輕鬆了。”
“陛下,萬萬不可,此前撤軍,已經裁掉了一半兵馬,要不是孫督師與韋爵爺善於用兵,擊退了建奴,這個年,過不好,試想一下,舉國上下都知道關外丟失了大片土地,如何有心思過年。”丁紹軾道:“現在滿朝絕大部分官員都主張增兵關外,趁勝追擊,收復失地,陛下在這個時候若是要撤軍放棄大明土地,會讓天下寒心。”
丁紹軾說的義正辭嚴,鏗鏘有力,端的是很有氣勢。
連旁聽的韋寶都有點被丁紹軾一副好像隨時願意爲大明捐軀的精神氣給打動了。
“丁大人,你這麼說不妥吧?陛下何時說了要放棄關外土地了?陛下的意思是,縮減一部分兵馬,但並沒有說放棄關外土地!”馮銓立刻頂道。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立刻附和馮銓的話。
朱由校身後的客巴巴和魏忠賢也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