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李存真打破了沉默說道:“要不……你回滿清那邊去吧,你走吧。”
“啊?殿下,放下官……放草民走,草民沒聽錯吧?”
“沒有!”李存真說道,“你回去吧,我捨不得殺你這樣的人才。可能別人沒覺得你是個人才,可是我知道你是。”
李存真的話這麼一說,讓周培公非常詫異。
“我周培公乃是州府小吏,殿下是如何知道我是人才的?”
李存真說道:“老天爺告訴我的。”
周培公根本就不信什麼鬼神,聽得李存真如此說法便更加不信了。
“我知道說了你也不信。但是你想想吧,你是個小官,我是從南洋來的海盜,我怎麼可能會知道你呢?而且你也沒有什麼驚人的事。但是,我就是知道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才千方百計把你弄來。你就當時劉備預見單福吧。”
一番話說得非常合理,其實這也是周培公一直納悶的地方。確實,自己認爲自己很有才華,可是長期以來沒有過任何機會表現,怎麼會被吳王看上?
“你這就回去吧。”李存真說道,“你放心,我也不會害你的。你就回去滿清那裡去做你的小官。如果人家問你,你就說,你從我這裡跑了。不會惹人懷疑的。你本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
周培公不知道李存真葫蘆裡面買的什麼藥,竟然一直也沒動。
李存真卻說:“周培公,我知道你恨李自成,不過,我不是李自成,咱倆沒仇。你自己也好好想一想,現在明清爭霸,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我便是大明的支柱,我看中了你,其實正是你的機會一展抱負。這天底下能有多少認有這樣的機會?
難不成你認爲北京新登基的那個康熙皇帝能看得上你?或者是索尼、鰲拜、蘇克薩哈,或者就是一身羶味的蒙古女人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這些人能看得上你?你是個極富謀略的人,這些都不用我多說。
而且,現在天下大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也不用我多說,我認爲你周培公肯定是瞭如指掌。如果我說我最後會帶領大明取得勝利,滿清胡虜不要說百年之運了,怕是入關之後二世都挺不過去必然滅亡,你信不信?”
周培公默不作聲。
李存真繼續說道:“這些事情我認爲你都想過了。我關了你這麼長時間,你肯定想得很清楚了。其實有人就在你之前投靠大明瞭。說投靠其實也不對,畢竟都是漢人。我不知道你爲什麼一直也不願意爲大明效力。不過,我可以非常明白告訴你,讓我李存真三顧茅廬那是不可能的。第一,沒有人如同諸葛武侯那樣有本事,你周培公也沒有那個本事;第二,我李存真自認爲有些本事,不是劉備那種笨蛋,我不需要諸葛亮照樣能打下半壁江山。我李存真需要的是朋友,夥伴,兄弟。可不是滿清那種,需要的是奴才。如果你問我有什麼追求,那就是在武功上學習明太祖,在爲帝上學習漢光武,願意和我的朋友、夥伴和兄弟們善始善終。”
周培公拱手說道:“草民佩服!”
李存真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我也挺佩服我自己的。”
聽得如此言語,周培公字再一次不知道怎麼往下接。
李存真繼續說道:“你這就走吧,本來我覺得你是個人物。但是這麼多天我看你也不投降,我想了想,算了,放了你算了。”
周培公一陣錯愕。
“對,放了你。”李存真說道,“你以清臣自居我知道,但是你畢竟是漢人,人家大清朝是滿人當家做主,漢人不過是包衣奴才。你在我這裡住了這許久,我要是殺了你,你也不可能名垂青史。畢竟你是個漢人。如果你是滿人,你還真沒準能名垂青史。這其中的道理不用我多說。我和你沒仇沒怨,把你從湖北綁架過來,關幾個月,然後殺掉,沒意義,更沒意思。
而且,我想了想,你好像對我也造不成什麼威脅。我給你面子,想要招攬你,你不同意,那就算了。反正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不要,我也沒辦法。你是個人才,但是滿清能不能重用你還是未知數。就算重用你了,又能如何?你把我打敗了能怎樣,不過是第二個范文程、洪承疇、秦檜這樣的角色,充其量就是張弘範唄,很光彩嗎?
人總是要死的,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意義不同,爲天底下老百姓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滿洲貴族主子賣力,替剝削老百姓和壓迫老百姓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沒準死了之後人家還要指著墓碑說,看,奴才。
這一點,我李存真早就想明白了。我不是神仙,早晚會死的。不過不管怎樣,丹書鐵筆,我李存真死的意義那肯定是重於泰山的。滿清就算佔據了中國,過個八九十年也要被漢人重新奪回江山,胡虜無百年之國運。退一萬步講,滿清能過了一百年,我問你,周培公,你認爲天底下的漢人最後都會變成滿人,還是滿人變成漢人?怕是會變成漢人吧,到了那個時候,你周培公會怎樣,你的子孫會如何?
行了,言盡於此,你愛聽不聽吧。你走吧,不過我告訴你,如果你想通了,隨時可以回來。四品大官不可能給你了,五品六品還是沒有問題的。”
說罷,也不讓周培公回話,李存真擺手讓周培公出去。周培公行了禮便走了。
“殿下,真的放他走?”常琨問。
“不然呢?你打算半路幹掉他?我告訴你,千萬不要。”
“爲啥啊?”常琨問。
“周培公不是姚啓聖,兩個人完全不同。你放心吧,周培公還會回來的,不過到時候他得給我一份大禮才行!”說完,李存真笑了笑便又去忙別的事情了。
當下,明李大軍的船隻在長江上徘徊。周培公卻與滿清大員張長庚、李國英談笑風生,主要還是因爲周培公進過明朝南京的大牢,見過李存真,然後又“逃出來了”,很是傳奇。
張長庚、李國英二人見周培公能夠被李存真相中,認爲他定然是個人才,便將周培公引入身邊。二人不是沒想過周培公可能成爲李存真間諜的可能性,但是仔細審視又詳加思索一番認爲,這個想法實在太過荒謬。
不要說周培公是州府小吏人微言輕,即便是州府大員,在當前形勢之下也很難了解滿清的軍事動向,如何去給李存真當奸細?再說,李存真又不是諸葛亮,難不成算定了周培公一回到湖北就會被重用而不是砍頭?這種事只會出現在戲裡。
既然周培公是吳王看中的人,那說不定真的有兩下子,聽聽他說什麼也是好的。於是,張長庚和李國英便謙虛起來,對著周培公“不恥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