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老太太正是陳阿福在定州玉麒麟銀樓看到過的老太太——陳世英的老娘。
前天,陳阿福專門把羅掌柜拉著說了一陣話,打聽陳世英家的事。她的理由是,知己知彼,才好防范。 Www?тт kΛn?C 〇
羅管事也這么覺得,便毫無保留地說了他知道的所有陳府的事情。
陳世英有一妻兩妾,妻子江氏,生一女一子。女兒行二,閨名陳雨晴,十三歲。兒子陳雨嵐,十一歲,也是陳世英的獨子。唐氏是貴妾,生有一女,行大,叫陳雨暉。還有一個妾是綠姨娘,曾是江氏的丫頭,生一女,今年才七歲,叫陳雨霞。
當年,就是唐姨娘的父親看中了陳世英,在陳世英還在省城石安府的時候,就找上了陳世英老娘的族弟,也就是現在的趙里正。
不知道唐父和趙里正是如何跟陳老夫人說的,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逼迫王氏的,王氏竟然同意回娘家。回了娘家后,繼母丁氏又逼迫王氏半旬之內必須嫁人。王氏不僅同意了,還主動挑了快病死了的陳名……還好王氏挑了陳名,因為丁氏已經找好了下一家,若王氏再沒人要,便會把她賣給一個嶺南的腳商……
不知道唐家給了趙里正和丁氏多少銀子,反正之后的一年內,趙里正家購置了二百畝地,又成功地把原里正拉下馬,他當上了里正。丁氏不止購了十畝地,還把茅草房翻修成大瓦房……
半個多月后,陳世英回鄉才知道陳母已經把王氏攆走,又口頭跟唐家作了親,大怒。跑去王氏娘家想再把她接回來,可那時王氏已經另嫁。陳世英不好把母親怎樣,但牽怒唐家,堅決不娶唐氏。陳母又以死相逼,讓兒子必須娶唐氏。
而正在這時,時任湖安省襄州知府的江大人托同年,也就是時任三青縣縣令的吳大人為自己的二閨女江曉漁說合親事。那陳母一聽是知府大人的閨女,大喜過望,也不逼兒子娶唐氏了,而是同意改聘江家閨女。
陳世英權衡利弊后,也覺得娶江家女對自己的仕途大有幫助。再說王氏已經嫁作他人婦,便同意跟江家作親。
或許陳母做了什么事被唐家拿捏,陳世英最終同意納唐家女為妾。唐家知道自己是商人之家,爭不過官家,就退而求其次,同意自家閨女當妾,但必須是貴妾。
于是,陳家用突然多出來的一筆錢在三青縣城購買了一個四進宅院。三個月之后,嬌妻美妾便先后進了陳家門……之后,陳世英去京城趕考,竟然一鳴驚人,被圣上欽點為探花郎……
陳阿福不可思議地說道,“那時陳世英不過是個窮舉人,江大人怎么會容忍他同時納貴妾?”
羅管事又說道,“聽說,江大人的二閨女,也就是現在的陳夫人,她之前克死了兩任未婚夫,再加上長相平平,十七歲了還沒有聘出去,一家人都十分著急。陳大人在石安府考舉人的時候,江大人正好在石安府,見了他一面。之后,江大人便請他的同年王大人打聽,若是陳舉人沒成親,人品還成,就幫著說合說合……”
又說,陳夫人的風評還不錯,雖然長相平平,但端莊賢淑,與瀟灑俊朗的陳探花舉案齊眉,夫唱婦隨。因為陳家子嗣不豐,還主動把自己的丫頭給陳大人作了姨娘……
陳夫人的父親江大人也算官運亨通,現如今在京城任從三品的太仆寺卿。
……
陳阿福收攏飄遠的心思,抬腳向屋里走去。
陳老太太穿著深棕色提花錦緞長棉袍,豆綠色裙子,灰白色的頭上插著碧玉雙簪,戴著松花色鑲珠抹額。她的薄唇抿成了一條逢,顯得法令紋更深,也更顯嚴肅和厲害。
她的下首坐著一個十四歲左右的姑娘,也是在銀樓看過的。她,應該就是唐姨娘所出的陳家大姑娘,十四歲的陳雨暉。
陳雨暉的下首,坐著一個滿頭珠翠的婦人。這個婦人三十歲左右,應該就是唐姨娘。
唐姨娘長得并不丑,還可以說頗有幾分姿色。陳雨暉卻是隔代遺傳,沒有繼承爹媽的好模樣,特別像陳老太太。容長臉,小三角眼微微向上挑,嘴角下垂,哪怕施了粉黛,打扮得很是光鮮,也勉強算是中人之姿。
老太太的身后還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四十幾歲的婆子,一個是十幾歲的丫頭。
陳阿福沒搭理愣在那里的幾個人,直接問陳名道,“爹,你沒事吧?”
陳名起身走到陳阿福面前,低聲說道,“爹沒事,那個……”
一個極其威嚴的聲音響起了,是陳老夫人。她皺眉說道,“阿福,見著我,也不知道行禮。那王氏是怎么教導你的?”
陳阿福沒理老太太,輕聲跟陳名說道,“爹莫緊張,有女兒在,無事。”又在他耳邊輕聲問,“我娘呢?”
陳名的眼神向臥房的方向瞥了一眼,意思是王氏在臥房里。
陳阿福點頭,她可不愿意讓王氏當面被陳老太太羞辱。
之后,陳阿福才側臉對老太太說道,“我爹娘把我教導得好得緊吶,別人都夸我才貌雙全,蘭心蕙質。”
聽得那幾人都撇了嘴。
老太太氣得一噎,罵人的話剛想沖口而出,但想到今天的目的,又把火氣強壓下去。說道,“阿福,你知道我是誰嗎?”
陳阿福說道,“我第一次見著你,咋會知道你是誰。”
老太太又道,“也難怪你不知道,這是咱們祖孫倆第一次見面。我是定州知府陳世英大人的娘,也就是你的親祖母。阿福,你應該叫我一聲奶奶。”說完,臉上的表情也變得慈善起來。
在她看來,貧寒人家的小姑娘,乍一知道自己這個出身,肯定會驚喜若狂,馬上給她磕頭見禮,認祖歸宗……當她一看到進來的這個小姑娘,那容貌跟兒子竟然有八成相似,也是吃驚不已。當初是自己急躁了,這么好的小模樣,若真配給了泥腿子,還真是可惜了一顆好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