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

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

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海船離開夷州,一帆風順,駛入浩瀚的太平洋,古稱東巨洋,無人能夠越過。大海船繞過群山交錯的閩越地區,航行的路線折而向北。陳龍望著東面似乎空無一物的海面,那邊不遠,就應該是著名的釣魚島。

海船雖慢,卻有著陸路不可比擬的優勢。在陸地上隔著千山萬水的兩地,從海路過去,卻是一馬平川。相信夷州對面的閩粵地區,也生活著一群土著,可能比夷州的土著稍微開化一點,但夷州有了陳龍的科技,將來很快就可以席卷閩越,建立起新的政權。

冬日的大海平平靜靜,西南向的信風懶洋洋的在大洋上吹拂,將陳龍的大海船吹入東海。沿海路北上不過五六日,就已經到了寧波與杭州灣外海區域,確實比陸路要快捷多了。

東海的風浪罕見地比大洋上還要大,特別是船只進入了岱巨洋之后。岱巨洋,是后世岱山和巨山間洋面統稱,以風大浪高著稱,小型的海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淺灘礁石密布,大大增加了航海的難度。

在這樣的環境下,深夜船老大也不敢貿然行船。此夜海船停靠在一個小島邊上落錨。海面上開始刮起了大風,烏云漸漸掩蓋了滿天星辰,竟是罕見的冬季風暴。

風暴緩緩移動,風力隨著烏云移動的速度漸漸加強,波濤忽而卷向這邊,忽而卷向那邊。大海船隨著波浪漂向這邊,搖向那邊,讓船上的人吃盡了苦頭。桅桿下的船艙開始灌入了海水,海浪如同瀑布般從甲板上來回掠過,雖然帆鎖早已降下,卻仍被狂風吹的破破爛爛,裂開一個個大口子。

前浪過去了,后浪又涌上來,大海船似乎在拼命地掙扎,忽然呼啦一聲巨響,拉錨的巨繩顯然不堪重負,被風暴拉斷了。大海船拼命的搖晃起來,隨著波浪,追逐海流,不知道飄到什么地方去了。

陳龍光腦中的海圖,紅線拼命的向東北方延伸。顯然大海船隨著風浪已經向遙遠東方的大洋深處飄去。陳龍無可奈何的看著紅線延伸,心想,如果紅線延伸到日本,難道自己要先去統一日本列島?

陳龍將甄宓綁在船艙里的床榻上,憑借著絕世的輕功,冒險出艙上了甲板。狂風暴雨和漫天巨浪瞬間打濕了陳龍的衣服,澆的如落湯雞一般。陳龍左右環顧了一圈,卻發現自己完全無能為力,只能任海船漂流。在大自然面前,人力有時而窮,只能聽天由命。

在風暴的席卷下,他們的船在大海中瘋狂搖晃,似乎隨時都會傾覆。海水開始在船艙漫溢,眾人的處境變得十分艱難,陳龍只好把甄宓和一眾女眷搬到最高的艙室,其他層艙室幾乎都是下半身都泡在水里,大兵們苦不堪言。新造的大海船經受了巨大的考驗,全靠結實的鐵釘加鉚隼結構對抗著風暴的拉扯,居然完全沒有散架。

終于熬過了這狂暴一晚,轉天早晨雨住風收,晴空萬里,整個大海恢復了平靜,空氣清新,美景如畫。空氣清澈得似乎像透明一樣,大家卻都已經無力起身來欣賞這美景。陳龍自己奮力起身,被緊緊的綁在床上的甄宓仍然昏迷不醒。陳龍出艙,將艙壁漏水的地方用布堵嚴實,中間呂常等人終于掙扎著來幫忙,后來能幫忙的人越來越多,船老大把破破爛爛的帆鎖找出來,想辦法修修補補,終于重新升起了船帆。

陳龍在新舊海圖上對比目前的地點,竟然發現海船已經處于日本九州島和大漢青州之間的大海正中。陳龍強壓下把海船開到日本去的沖動,利用破爛的船帆向西航行而去,終于把船開進了一個安全的天然港灣。一個個女眷終于走出了船艙,最后,小李師師蓬頭垢面瘸著出來,第一句話都是:“我再也不要坐海船了!”倒把眾人都逗笑了。

港灣景色優美,陳龍在光腦里的地圖上查看,這個港灣就處于后世的煙臺市附近。而三國時期,離這里最近的郡縣應該是青州北海郡東萊縣。看見東萊這兩個字,陳龍雙眉不由一軒,立刻想起了三國里武藝排名前列的東萊太史慈。

看來這場風暴,是上天注定自己先到了青州。暫時遠離中原戰亂的計劃,被上天就這樣打亂了,既然如此,既來之則安之,陳龍決定在東萊登陸,看看能不能有緣與名將相逢于草莽。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自小弓馬熟練,尤其箭法精良。身長七尺七寸,一副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就胸有大志,十分好學,后來經縣民推舉,擔任奏曹史,時年僅二十一歲。北海相孔融奇之,于是數次遣人動問太史慈的母親,并奉送贈禮作為致意。適逢孔融為對付黃巾軍,出屯于都昌,卻被黃巾軍將領管亥所圍困。太史慈出外返家,母親對他說:“雖然你和孔北海未嘗相見,但自從你出行后,北海對我贍恤殷勤,比起故人舊親,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如今為賊所圍困,你應該赴身相助。”于是太史慈留家三日后,便獨自徑往都昌而行。當時賊圍尚未太密,于是太史慈乘夜伺隙,沖入重圍見孔融,更要求他出兵討賊。孔融不聽其言,只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而賊圍**。孔融乃欲告急于平原相劉備,可惜城中無人愿出重圍,太史慈便自求請試一行。孔融便道:“現今賊圍甚密,眾人皆說難以突圍,你雖有壯志,但這始終是太艱難的事罷?”太史慈答道:“昔日府君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府君恩遇,方才遣我來相助府君之急;這是因為我應有可取之處,此來必能有益于府君。如今眾人說不可突圍,若果我也說不可,這樣豈是府君所以愛顧之情誼和家母所以遣我之本意呢?情勢已急,希望府君不要懷疑。”孔融這才同意其事。

于是太史慈嚴裝飽食,待天明之后,便帶上箭囊,攝弓上馬,引著兩騎馬自隨身后,各撐著一個箭靶,開門直出城門。外圍下的賊眾皆十分驚駭,兵馬互出防備。但太史慈只引馬來至城壕邊,插好箭靶,出而習射,習射完畢,便入門回城。明晨亦復如此,外圍下人或有站起戒備,或有躺臥不顧,于是太史慈再置好箭靶,習射完畢,再入門回城。又明晨如此復出,外圍下人再沒有站起戒備,于是太史慈快馬加鞭直突重圍中顧馳而去。待得群賊覺知,太史慈已越重圍,回顧取弓箭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因此無人敢去追趕。

不久,太史慈抵達平原,便向劉備游說:“我乃東萊之人,與孔北海無骨肉之親,亦非鄉黨之友,只是因為慕名同志而相知,兼有分災共患之情義。方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久聞使君向有仁義之名,更能救人急難,因此北海正盼待貴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險,突出重圍,從萬死之中托言于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劉備乃斂容答道:“孔北海也知世間有劉備嗎!”乃即時派遣精兵三千人隨太史慈返都昌。賊眾聞知援兵已至,都忙解圍散走。孔融得濟無事,更加重視太史慈,說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事情過后,太史慈還啟其母,其母也說:“我很慶幸你得以報答孔北海啊!”

正史中,揚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同郡,自太史慈離開遼東回來后,未與之相見,于是太史慈亦渡江到曲阿相視劉繇,未去而孫策已攻至東阿。有人勸劉繇可以任用太史慈為大將,以拒孫策,劉繇卻說:“我若用子義,許子將必會笑我不識用人。”因此只令太史慈偵視軍情。及至神亭,太史慈獨與一騎小卒同遇上孫策。當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皆是黃蓋、韓當、宋謙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懼上前相斗,正與孫策對戰。孫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馬,更攬得太史慈系于頸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直至兩家軍隊并至神亭,二人才罷戰解散。

其后太史慈守護劉繇敗奔豫章,遁走于蕪湖,逃入山中,而稱丹楊太守。同時,孫策已經平定宣城以東一帶,惟涇縣以西有六縣尚未平服。太史慈即進駐涇縣,屯兵立府,為山越所附。后孫策親自攻討涇縣,終于囚執太史慈。孫策見慈,即為其解縛,握著其手說:“尚記得神亭一戰嗎?如果卿當時將我生獲,你會怎樣處置我?”太史慈說:“不可知也。”孫策大笑,說道:“今后之路,我當與卿共闖。”即拜太史慈為門下督,還吳后授以兵權,拜折沖中郎將。后來劉繇喪于豫章,其部下士眾萬馀人無人可附,孫策便命太史慈前往安撫兵眾。左右皆說:“太史慈必北去而不還了。”孫策卻深具信心地說:“子義他舍棄了我,還可以投奔誰呢?”更替其餞行送別至昌門,臨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問:“何時能夠回來?”太史慈答道:“不過六十日。”果然如期而返。

太史慈的射術確是史上有名的。他跟從孫策討伐麻保賊,有一賊于屯里城樓上毀罵孫策軍,并以手挽著樓棼(城樓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更然貫穿手腕,更反牢牢釘在樓棼上,圍觀者數萬人,無不稱善。曹操聞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書信,以篋封之,內無多物,而放了少量當歸,寓意太史慈應當向其投誠,其見重如此。后來孫權統事,以太史慈能克制劉磐,遂委以南方諸大事。于建安十一年病卒,享年僅四十一歲。

太史慈臨亡之時,嘆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應當帶著三尺長劍,以升于天子階堂。如今所志未從,奈何卻要死啊!”孫權知道慈死,十分悼惜。其子太史享嗣任,享字元復,歷尚書、吳郡太守。官至越騎校尉。

陳龍閱罷太史慈的介紹,小船剛好來到了港灣的岸邊,一眾幾百人的隊伍,迅速上岸向著東萊方向而去,消失在海岸邊深深的野草之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一百二十章 風云變幻第四十章 陳群歸心第七十七章 母儀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一百章 輕取衡陽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五百九十章 黃須愛兒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水幫前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一百五十章 玄菟徐榮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三百五十四章 武圣顯威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八十五章 長安風云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禮來投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十四章 危險游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潛龍在淵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八百一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五百零一章 胡漢之分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龍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魚龍百戲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窺探內息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四百三十八章 五路強襲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二百一十四章 陳龍心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郊亂戰第三百八十章 滄州之盟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一百六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
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一百二十章 風云變幻第四十章 陳群歸心第七十七章 母儀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一百章 輕取衡陽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五百九十章 黃須愛兒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水幫前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一百五十章 玄菟徐榮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三百五十四章 武圣顯威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八十五章 長安風云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禮來投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十四章 危險游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潛龍在淵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八百一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五百零一章 胡漢之分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小沛屯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龍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兇嫌袁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魚龍百戲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窺探內息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四百三十八章 五路強襲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二百一十四章 陳龍心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郊亂戰第三百八十章 滄州之盟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一百六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启东市| 曲阜市| 璧山县| 灌阳县| 清新县| 启东市| 深圳市| 安国市| 益阳市| 体育| 灵宝市| 孟连| 合肥市| 宁南县| 洮南市| 黄龙县| 凉城县| 醴陵市| 睢宁县| 新郑市| 龙门县| 云霄县| 偃师市| 通河县| 同江市| 临猗县| 固安县| 乌鲁木齐县| 新兴县| 仙居县| 甘南县| 天祝| 平江县| 宜良县| 宁远县| 香港 | 揭阳市| 环江| 洪洞县|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