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成功,彭濟和張寧都非常高興,帶領所有要員都來迎接張淳。
沒過幾天,張樑和張桓也被接了回來,張樑還帶著張桓親自登門道謝。這樣一來,張淳他們總算是冰釋前嫌了。
張淳心想,現在太平教國也建了,百姓也安穩了,自己的任務算是完成了呀,怎麼一直沒有夢到那老頭子呢?
這就好比玩遊戲,做完了一個任務回來,找不到NPC了,任務都沒法交。
沒辦法,張淳只當是還沒做到那老頭的要求,所以開始專心研究怎麼發展國家。
張淳通過研究發現,因爲受現在的生產力水平約束,國力和人口是緊密聯繫的。人口多,能耕種的土地面積就大,糧食產量就高,糧食產量高,能養的人就多,這樣就有更多的人致力其他的事情,而國力就會變強。
因爲不限制人口流動,所以坤國優厚的條件吸引了黃河南岸地區很多的人遷徙過來。相比之下,坤國的人口相比其他州郡已經是最多的了。
在政策上,坤國的各項基本國政都已經實施,而且效果顯著。
在張淳的建議下,張寧通過對《太平經》的理解,編出了一本講述教義的《太平經義》,用於幫助普通百姓簡單系統地學習太平道。而且還在裡面詳細規定了八十一條教條,要求教衆必須遵守,並且相互監督,有違反者就會受到懲罰。
僅僅兩年過去,坤國百姓家家戶戶都有《太平經義》,並且對裡面的教條嚴格執行。許多地方已經實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安樂環境。而且人人學習張寧的《太平氣訣》,整個坤國百姓的體質,都大大增強。
不但張寧編書,張淳把自己腦子裡的所有科學知識也都編著成書,先教會張寧手下的傳道師,再讓傳道師教給其他人。
有了印刷術的支持,全國各地都興辦學校,信都還設立太學院,只要考試合格的人,都能進入太學院學習高級知識。
張淳還主持成立了一個科技局,設立在工部轄下。招了些能工巧匠,專門搞各種發明。一些現成的東西張淳直接教他們,一些張淳只懂皮毛的就給他們說個大概,讓他們自己去研究。
比如軸承,張淳只和王能畫了一個大概的圖形,說明裡面的構造情況,王能沒花三天時間就給他做出來了一個,而且裝在馬車輪上效果顯著。
最耗費張淳時間的是製作火藥,張淳只記得火藥的材料是硫磺,硝石和木炭,但是怎麼配比他卻不知道,足足試了半個月,才找到了正確的配比。
得到火藥的那一刻,張淳都高興瘋了,以爲馬上就可以造槍造炮,稱霸世界。但是現實狠狠給了他一個耳光。首先製造出來的火藥根本沒有足夠的衝勁,打出去的子彈沒有太大的殺傷力。再一個製作的鐵管只要用到十多二十次就會燒通或者變形,根本扛不住高熱量。而且火藥難以保存,動不動就上潮,存放時間稍微長一點就點不燃了。
受到打擊後張淳纔算是認清現實。歷史上唐代就發明的火藥,爲什麼到了明朝纔算是成熟地進行武器化。是因爲古代人傻嗎?不是,是因爲火藥要發展成武器,還需要許多額外的條件,比如冶煉技術,採礦技術......
不過張淳並沒有放棄,專門在科技局設立了火藥小組,負責天天研究怎麼把火藥變成武器。
除此之外,張淳還成立了一個蒸汽小組和一個電力小組。他認爲科學技術最重要的是萌芽,只要他開了頭,哪怕是隻提出一兩個字,有人不斷研究就會不斷有新發現。
也是穿越過來直到現在,張淳纔算是把他所有的知識都奉獻了出來。這兩年來坤國太平安康,張淳也不用操心軍事,所以基本都是在科技局裡搞發明。
小到農民用的鋤頭耕具,大到攻城用的鐵甲衝車,都是科技局的成果。
由於突飛猛進的發展,信都人滿爲患,張寧開始在鉅鹿興建新的都城。
而天下變化的不止是坤國。漢朝與坤國簽完和約之後,讓董卓戴罪立功,領軍進入涼州平叛,董卓大勝。接著皇帝同意曹操他們的上奏,削減宦官的權利,提拔重用許多黨錮之人。又廢刺史,在各州設州牧,允許各州各郡自己建立軍事力量,守衛地方。
這樣一來,許多打著黃巾軍旗號造反的人,也紛紛逃進坤國避難。坤國一下招攬了不少人才。
可惜並不是事事都順利,坤國越是富庶,鮮卑南下劫掠的次數就越多,短短一年之內,侯猛和董全已經上報了十餘次與鮮卑的對戰。這還是被遇到的,沒被遇到的次數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代郡和上谷簡直不堪其擾,於是這年二月,劉焉上奏張寧,請求出兵討伐軻比能。
張寧召集各位議員,開始商議對策。
張樑先開口:“那鮮卑蠻族,膽敢襲擾我國邊境,必須派大軍清剿,將它們趕出邊塞!”
“聽聞軻比能的部衆,多達數萬騎,想要打敗他們,可不是易事。”孔牧顧慮道。
“聖君勵精圖治,如今坤國雖不算國富民強,但是打這一仗的錢糧還是足夠的。微臣只怕若是我們舉大軍北上,而漢室從河南突襲,我們腹背受敵,就危險了。”郭倫也非常謹慎。
“不怕,上谷和代郡都有長城作爲屏障,只需給我五萬大軍,我就可以把軻比能趕出幽州!”張樑大聲說道。
“王爺,長期以來,匈奴一直是秦漢兩朝的心頭大患,簡單的把他們趕出邊塞,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除非和當年漢武帝一樣,把他們趕出漠北,遠走千里才行。”說話的人是田豐。因爲他提出新政有功,被調到信都,後來一位議員因病辭職,張淳就把他推薦了上來。
“以我們目前的兵力,恐怕難以出塞追擊。而且軻比能只是鮮卑中的一支,即便把他逐出漠北,其他部族也會代替他現在的位置。鮮卑之所以難於清剿,在於他們居無定所,在草原上隨意旅居。而且人口分散,部族星羅密佈,難以傷其根本。”彭濟也覺得出兵討伐的難度太大。
“剿滅他們固然困難,但是也不可能放任他們吧?加強邊關守備,再派一支精騎,發現鮮卑再南下襲擾,就圍而殲之,只要他們吃了幾次苦頭,就不敢再來了!”張寶提議道。
“嗯,三叔說的不錯,即便不能把他們趕走,也該讓他們受點教訓,免得讓他們以爲我們坤國是好欺負的!”張寧同意張寶的辦法。
“其實自古以來對待匈奴就是如此,小擾不管,大擾必懲。只是現在才二月,天氣寒冷不宜出兵,最好等到四月以後,天氣轉暖了再揮軍北上不遲。”說話的這人是吏部尚書,司馬璋。
“聖君,其實還有一計,可以不費兵卒就能將軻比能逐出塞外。”田豐就是有各種壞心思多,這也是張淳欣賞他的地方。
“田大人有什麼計謀,快快說來!”聽說有這麼好的辦法,張寧怎麼會不激動。
“鮮卑如今因爲王權之爭分成了三部,軻比能只是其中一部,西邊太原和雁門地區有一部,首領爲步度根,而東部鮮卑又分爲三部,其勢力弱小以不足爲慮。”
“步度根與軻比能向來對立,常有徵戰,我們只需向步度根示好,支持他東進征討軻比能,開放幾個小城給他用作補給,再支援些錢糧。我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不得不說田豐這個計策真是毒,但是對於張淳他們來說卻是妙計。
“不錯,微臣同意田大人的辦法,只要派個善於遊說之人前去,此計定能實行!”彭濟也覺得田豐的辦法好。
“我也同意田大人之計,況且現在才二月,我們拿兩個月的時間來試試,如果不行,再出兵也剛好撒?”張淳見時機正好,也趕緊表態,免得一個會議開下來別人發現他一句話不說。
“那好吧!既然哥哥願意當此大任,那就派哥哥出使鮮卑,務必說動步度根,讓他出兵討伐軻比能!”張寧一本正經地說道。
“呀!聖君,我沒說我要去啊!”張淳弱弱地申訴道。
“是嗎?難道是我聽錯了?那衆位愛卿,覺得派誰去最爲合適呢?”張寧朝其他人問道。
毫無疑問,堂上九個人的眼睛都齊刷刷地看著張淳。“聖君,景王絕對是出使的不二人選!”
“呵呵......哥哥,莫非是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張寧笑道。
“啊......既然衆望所歸,那我就謹遵聖諭,即日啓程前往雁門!”張淳無奈道。
商量完事情,大家走出大堂,正在下臺階的時候,彭濟開玩笑道。
“哈哈,景王,前次去洛陽,你馬車裡裝了八個倭國貢女,此番出使鮮卑,不知道要帶多少美女回來啊?”
“額......上次是她們要跳河,我救起來的,根本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張淳急忙解釋。
不過解釋歸解釋,但是好像沒人相信他。
“哎......王爺,自古英雄多風流,王爺年紀輕輕,多收幾個美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惜老夫年老體衰,心有餘而力不足咯!”彭濟笑道。
“哈哈,我看彭大人老當益壯嘛!怎麼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呢?”孔牧也參與進來了。
“哈哈哈......”衆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