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張遼、王飛、黃權、廖化擊破洛陽,大獲全勝,雖然使得周智聲名敗壞,可對整個戰局來說,卻是決定性的一擊。
尚且停駐穎川陽翟的陳到、李嚴、黃敘,隨之率部進軍,左路軍全部主力與張遼的白虎軍團,終於在洛陽全面匯合,十幾萬大軍迅速兵分六路,於四月初一渡河北擊,殺至河內。
只有王飛和黃權帶著少部兵士留在了河南,並進駐虎牢關,防備東邊陳留的曹軍偷襲,保住楚國大軍的歸路。
本來留下黃權一人已是足以應付,而王飛留下,則是因爲他太累了!
作爲本屬於右路軍的將領,他在攻取汝南後,隨之得到周智傳信,請求他率一萬鐵騎千里奔襲,折轉穎川,助其破轘轅。
此舉甚至越過王旭,直接由前線將領間交流互助。
這種情況雖然不提倡,可在這個時代的戰爭中,卻很常見,若事事稟報,來回耽擱,那就什麼菜都別想趕上,誰讓沒有電話呢?
周智當時在信上解釋了他的意圖,指出偷襲轘轅需要隱秘,需要矇蔽敵人,需要突然!
可當時左路軍剛打至穎川陽翟城下,時刻都處於洛陽曹軍嚴密的監視中,若調動過多兵馬,必被早早察覺,因此這才懇請右路軍團的王飛協助,千里奔襲,從汝南日夜兼程奔赴穎川,再秘密潛至轘轅附近,與其合力共擊!
當時王飛與趙雲等人商議後,皆認爲可行。便隨之率部出發!
奇襲轘轅關那麼順利。導致洛陽曹軍幾乎反應都沒有。便陷入腹背受敵之境地,從而被迫全線收縮,退守洛陽孤城,可以說王飛的功勞也非常大。
從南部戰線奔襲到北部戰線,別說當時洛陽的鐘繇、徐榮等人想不到,就連王旭這個己方統帥都壓根兒想不到,直到報捷之後,詳細戰報傳來。這才知曉前因後果。
可這麼做雖好,但王飛所率一萬鐵騎卻是苦不堪言,短短的日子內,不但奔波千餘里,還又經歷連番惡戰,已是強弩之末。
因此,他只能與黃權一起留在洛陽,駐紮虎牢關等要地,這既是防備陳留曹軍,保護左路軍側翼。同時也是休息!
…………
張遼、周智等將率左路軍渡河北上,士氣更是旺盛到極致。全軍上下都叫囂著,要直接打至冀州鄴城,攻破魏國國都。
只是,連續兩個月的激戰,全軍將士終究已是極度疲憊,後勤補給也完全跟不上了,在攻破河內郡府懷縣,及其周邊數縣之地後,眼見已經站住腳跟,左路大軍終於暫時停下腳步,原地駐紮休整,並等待後勤補給送達!
這一天是四月初六!
楚國宣佈揮師北伐,是二月初十!
當初出征時,楚國大軍由於集結方式另類,又是突然起行,混雜在一起,調度安排略顯緩慢,因此三路大軍,先後抵達南陽宛城的日子,是在二月十八至二月二十二!
這段時間,也是楚國左路軍與右路軍,先後從宛城出征的日子!
若從這個時候算起,那麼至今可以說僅僅才過一個半月!
結果,卻是左路軍殺至黃河以北,入駐河內郡,距離魏國都城鄴,若算直線距離,幾乎已只有一千多裡!
中路軍則是殺進兗州陳留,動搖曹操起兵的根基之地!
右路軍雖然戰果較小,可卻在豫州汝南死死壓制住曹魏在淮河的主要兵力,始終不敢動彈!
這是怎樣的速度?這是怎樣的奇蹟?這是怎樣的不可思議?
別說魏國、吳國、西涼的文武發懵,就連楚國後方文武,同樣日日處於發懵狀態!
沮授等重臣每日接到的不同戰報,幾乎全是又推進了多遠,又攻破了哪兒,又佔據了何處。
這些戰報經過他們細心整理後,隨之又要商議善後處理手段,並且需轉呈徐淑,再具體執行,可謂繁勞!
結果就是,楚國朝中很多要害部門的大臣官員,最後都直接搬進南宮,辦公休息都在那兒了,家都不用回!
只因爲每天的複雜事務多達數百上千,無不是急待他們迅速處理,這也都是被逼的啊!
將軍在前線打仗,確實不容易!
可前線每推進一地,後方所需要提供的支持,需要處理的問題,那都是海量的!
這不是打架,打贏對方就行,這是戰爭,是兩個大國之間的全面決戰,繁複的內政工作纔是基石,打得是經濟,打得是積累!
沒人去佔領區處理善後,沒人去運轉調度,沒人去調配後勤補給,沒人去處理層出不窮的問題,那還不亂成漿糊纔怪!
至於坐鎮襄陽的徐淑,更是睡不上一個好覺,每次抽空休息,無需多久,必有人呈報要務,請求批奏。以至於她不得不把蔡琰、顏明都拉來幫忙,至少她們也可以幫著起草些政令。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淑逐漸從最開始的驚喜,慢慢變得茫然,變得麻木!
幾乎每次面對沮授傳來的最新戰報,她都會重複同樣類似的話語。
“你確定他們不是一路跑過去的?”
“你確定曹軍在抵抗?”
“你確定前線將士是一路打過去,不是魏國臣民爭相迎接?”
當然,徐淑知道自己這麼說有些誇張,可她實在是難以相信!
經歷過很多戰爭的她,深深明白這是怎樣的驚人戰役,她既是在質問,也是在驚歎……
事實上,魏國文武雖然被打懵了,但反應一直就很快!
從楚國出征開始的最早半個月,魏國就完成了從得到消息、確認消息,再到商討對策,並迅速下令調集兵將錢糧的過程!
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候,他們用最短的時間集結起兵力和糧草,並派出第一波援軍出征,淮河防線的主力曹軍,也分兵回撤!
可楚國太快了,曹仁、于禁等將分率四萬人,總計八萬人剛剛進駐陳留,營造決戰之勢的時候,形勢又已經突變,洛陽告急。
曹操隨之又讓曹洪、夏侯淵各率三萬將士奔赴救援。
誰能想到,足足六萬人,星夜兼程前往救援,卻又在旦夕之間被張遼和周智先後擊潰!
這讓曹操能怎麼辦?
此時的他瞬間醒悟,魏國文武已經被打懵了!
這個打懵不是真的懵,是指亂了方寸,徹底處於被動!
魏國沒有完整的軍力部署,沒有統一的指揮調度,沒有細密的謀劃,沒有妥善完備的後勤安排,就連情報也零零散散,今天說敵人在這裡,明天說在那裡,完全沒有持續性。
這種情況下,就算他源源不斷往前線派兵,那也就是去一個死一個,去一萬死一萬,去三十萬又能如何?什麼都搞不清楚,什麼都沒摸透,總是被楚國牽著鼻子走,那麼隨便中幾個計謀,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若說唯一做得最好的,就是司馬懿,暗理說其本該急於北上營救,再不濟也該急於擊破楚國右路軍!
可他的過人之處就在這裡,曹操知道的,他也都知道,因此壓根兒就不動,就那麼拖住楚國右路軍,以不變應萬變,等待楚國最強的鋒芒過去,進軍速度減慢,魏國開始穩住的時候,再謀對策。
這就好像一拳打出,無論力氣多大,總有力盡的時候,需要蓄勢才能再度揮拳。
其這招就是先保證自己不被打倒,再尋辦法對付別人。
這無疑是正確的,當楚國左路軍在河內短暫休整,中路軍與曹仁等部鏖戰,右路軍被司馬懿死死拖住的時候,曹操終於喘過了那口氣,他明白反擊的時機到了!
四月初七,曹操展現出他遠超常人的魄力,儘管從幽州、幷州邊境調回的軍隊,絕大部分尚且沒能趕到,可他還是果斷率領目前可以出戰的三十多萬主力將士,迅速出征!
總計兵分兩路,一路由夏侯惇統帥,並曹真等大將十餘員,戲志才、程昱參其軍事,共十五萬大軍,西進河內,剿滅楚國左路軍!
另一路則是曹操親自領軍,發兵二十萬,南渡黃河,過白馬,進軍陳留!
至於楚國的右路軍,曹操並未急著理會,因爲那邊無法威脅到魏國腹心之地,他更明白楚國派出這支右路軍的意圖,本身就是牽制他在淮河沿線的主力,那麼現如今的局面,就是最好的。
作爲一個軍事天才,他很清楚的明白,王旭的中路軍雖然看似還陷在陳留,可這裡纔是真正影響魏國命運的地方。
如王旭勝,那麼可隨之兵進白馬,渡過黃河,與左路軍彼此呼應,勢如破竹,直襲鄴城!
如他勝,那麼西進穎川,收服洛陽,截斷楚軍歸途,待糧草補給斷絕,久戰之後,楚國大軍不戰自潰!
當然,這只是一種設想。
通常情況下,若楚國中路軍戰敗,那麼左右兩路大軍必定會在最短時間內,不惜一切代價,搶在他進入穎川之前就撤退。可不管這兩種情況究竟實現了哪種,都意味著魏國成功禦敵。
這一刻,楚國第二次北伐,終於進入新的階段!
一連串新的驚世之戰,徐徐拉開了帷幕,波及整個華夏大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