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

膠州營的普通士兵,想要加入親兵營並不容易,其中途徑之一是升遷到隊副這一級別,各級的軍官會把平日裡訓練勤勉,戰鬥技術精良,並且死心塌地忠於李孟的士官和沒有參加過親兵營的軍官報上去。

另外一種情況是立下軍功,比如說有價值的建議,比如說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樣的普通士兵按照規矩也是在甄選之列。

上面種種的資料,都要層層上報,最後彙集到李孟的手中,由李孟圈定加入親兵營的成員。

圈定之後並不是馬上就能進入親兵營,山東鹽幫和靈山商行,現在應該是清查司,會去調查這名被圈定的士兵出身和背景。

一般來說,非山東出身的不會被考慮,而且山東境內登州、萊州、青州三府屬於優先被考慮的,家中最好是良善子弟,在五年內最起碼沒有破家的,如今亂世,因爲天災**,破產的貧民百姓相當多。

而在山東這五年內破產的,十有**是和膠州營脫不開關係,破家之後肯定是對這個體制頗有恨意,自然不會入選。

屯田戶出身的士兵入選的可能也很小,只有全家已經是因爲優惠政策改籍之後,纔有這個可能,而且處於慎重的考慮,屯田士兵能進入親兵營的往往是擔任了士官或者是低級軍官,有了一定的職務。

不過。目前把實驗營併入親兵營之後,對於整個膠州營系統地士兵來說。進入親兵營的道路寬闊了許多。

若是有人仔細地分析,就會發現這條路實際上變窄了,自從有了親兵營中衛戍大隊和實驗大隊並列。普通士兵出身的人也只能是進入實驗大隊,而衛戍大隊則是接納那些士官出身,表現優秀的軍人。

並且在實驗大隊和衛戍大隊之間,也有了升遷地制度,實驗大隊有定期的考覈,凡是考覈優秀的都可以進入衛戍大隊。

士兵進入實驗大隊。在這裡呆滿一定時間之後出去擔任士官,士官或者低級軍官進入衛戍大隊。呆滿一定時間之後出去擔任軍官。 шшш◆TTκan◆C○

實驗大隊地士兵可惜學習到膠州營地各種戰法和實戰地技巧。原本僅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專門地方面必然有所欠缺。進入實驗大隊則是給他全面地發展。而衛戍大隊除卻加強各項技能之外。還要學習指揮地技巧。和領會膠州營地戰術思想。

對於膠州營地士官和軍官來說。有這樣一個過程十分必要。因爲李孟地軍隊戰法和各種戰術思想。和時下地大明軍隊。甚至是整個亞洲大陸上地軍事部隊都有很大地差別。即便是從前當過兵。有過些軍事經驗地。這些知識也是毫無用處。必須要親身學習體會之後。才能成爲這個部隊合格一員。

除卻這個意義之外。親兵營是整個膠州營系統地精英集合。是目前膠州營地中下層軍官團。將來地高層軍官肯定也是出自這個團體。

這樣地團體必須要保證對李孟地忠心不二。親兵營作爲李孟地直屬部隊。每日戍衛國公府。享受著比普通士兵更高地待遇。和李孟一同訓練。這種方式除卻提高人地技能之外。最是培養人地忠心。

所謂同甘共苦。就是說這個。大明軍將對待自己地親信家丁也都是如此。這樣才換來了下面人地生死與共。

李孟所做地。和同時代地大明軍將。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人心揣摩把握。這是幾千年沒有變化地事情。李孟並不是超人。也只能是循規蹈矩。所謂不同。不過是這個親兵營等同於是個軍校。

就算是普通大明軍將的親兵家丁,那也是和一般軍官差不多的級別,甚至還要高一點,這李孟的親兵,放出來就是前途無量的年輕俊彥,山東上下在五六年前就是摸到了門道,凡是進入親兵的,那就一步昇天了,現在巴結上管保沒錯。

結果現在的山東有著一個風氣,若是某人說是要進入親兵營了,那提親的人馬上是踏破了門檻。

最開始的那段時間,進入親兵營不過是本地的家境相當的人家過來提親,後來就是本地的富戶甚至是大族來提親,到了現在,誰要是進了親兵營,本地縣令和知州送女兒過門都是有可能的。

針對這個現象,膠州營甚至專門發出了命令,在親兵營期間除了在進入之前已經結婚的,不得成親,只能訂婚。

李孟身邊的親兵營在山東的特殊地位,外省的人根本無法想到,正是因爲這個親兵營的特殊,膠州營系統的高官親信,無不以有人進入親兵營爲榮,

但親兵營是從來不開特例的,直到現在,也只有一人進入這親兵營,因爲這個人的素質的確是合格,並且比其他人表現要優秀很多。

這個人進的還是衛戍大隊,他就是孫傳庭的二兒子,本來被送到登州軍去服役,誰想到虎父無犬子,這位化名孫習武的年輕人在登州軍就以表現優異被表揚,更是一步步的進入了親兵營衛戍大隊。

孫習武的表現王海是讚不絕口,幾次和李孟說,第一次看見親兵營內的士兵有如此清晰的頭腦和戰略思想,將來必然是膠州營的後起之秀。

李孟當然知道這孫習武是孫傳庭的二兒子,王海當日間也很少去過那個小院子,並不是太熟悉孫習武的相貌,而且這個小夥子參軍之後,身形壯碩了許多,人也是曬的黝黑,相貌變化很大,這誇讚地話。想必是出自真心。

真是家學淵源,明末最出色的人孫傳庭地後代。想必也是受到了不少薰陶,李孟也曾在和孫傳庭的談話之中,誇讚“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一向是沉穩自若的孫傳庭每次遇到這個話題就是得意非常,高興地很。

所以三人茶室密談,聽到李孟說陳永福的兒子陳德要來參加親兵營,孫傳庭和劉福來當即是明白了這話的含義。

幾千年的通例,把自己的兒子送過來作爲質子,表明自己的忠心。這是一種臣服地信號,就好比唐太宗和唐玄宗時候。宮內侍衛大都是大唐附近邦國和部落的王子之類。陳永福把陳德送來,也是這個用意。

孫傳庭朝前欠身。拱手祝賀道:

“恭喜齊國公,收復陳永福。此人我在河南時候也多有了解,是當下少有地武將。謹慎內斂,穩重規矩,麾下地兵馬當得是精兵了。”

這也算是了結了一件事,李孟笑著點點頭,舉起茶壺給身邊的劉福來又是斟滿,老太監對李孟地這種孝敬態度,儘管早就是習慣,可每次經歷都覺得好像是暢飲美酒,渾身上下都是舒坦無比。

沉醉了下,劉福來緩慢的開口說道:

“陳永福能叫這陳德來,想必也是真心,不過開封城周圍太平下來,還是早些派兵過去鎮守爲好,免得生變。”

開封城是有數地大城,又沒有被打破過,城防工事極爲完備,城內的人力和物資地儲備也算是充足,如果被人趁虛而入,關門自守,那還真是一個難啃的釘子。

畢竟,若沒有山東在一側不停的給流民大軍施加壓力,僅憑陳永福的九千多人很難守住這樣一座大城。

實際上隨著運貨的船隊開往河南,已經有士兵和相關的人員進入開封城,這些都是細務的安排,就沒有必要和老太監說明了,李孟只是笑笑,開口說道:

“伯父說的是,這邊都已經做了相應的安排,還請放

老太監之所以從陳德過來判斷出陳永福真心歸順,因爲這陳德也不是等閒人物,如果把陳永福和陳德父子拿到河南之外去詢問,知道這陳德的人恐怕還要比陳永福多些,原因無他,這陳德可是被崇禎皇帝親口稱之爲少年英雄的人物。

一年前闖營圍攻開封,闖王李自成靠近城牆查看明軍防務,卻被躲在城牆後面的陳德一箭射中臉頰。

流民大軍全軍驚恐,不得已退兵,有這一箭,當日還只是守備的陳德頓時是聲名大噪。在這次闖軍扯圍離開之後,立刻被超拔兩級,升爲遊擊,陳永福三個兒子,只有這陳德讓他最爲得意。

從那以後,開封城的防務基本上就是陳永福和陳德兩個人來主持了,這九千多豫兵中的四千多馬隊也是交給陳德來統領。

這陳德儘管剛剛二十歲,地位不過是個遊擊,可實際上說是河南副總兵,倒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陳德這樣的少年英傑,又是在崇禎皇帝那邊簡在帝心,就算是在大明也是前途無量,卻被陳永福派來投奔親兵營,這的確是能說明陳永福的對李孟表示了徹底臣服的態度。

但有意思的是,陳德等於是放棄了自己身上的職司官位過來白身投奔,本以爲加入親兵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過卻親兵營是山東的後備軍校,軍官和士官的培養基地,對招收每一名新成員都是按照標準和規矩執行。

如果不這樣,恐怕親兵營就要被山東兩淮的親貴子弟塞滿了,不過這個舉動,卻被陳德誤會了。

陳德來前被他的父親叮囑過,這次從河南來山東,是爲了咱們陳家的存亡,要把在河南養成的那種驕傲和矜持丟下,一定不能和對方發生了衝突,畢竟這次來,可是來求對方收留的。

不管是陳永福還是陳德,對膠州營的系統並不太瞭解,充其量也就是知道下面的幾名大將和大概的兵力而已,他們自然以爲這親兵營不過是李孟身邊的親信護衛,和他處的家丁一個性質。

自己來參加這個親兵營。就算是把自己擺在對方地面前,請對方就近監視。明明白白的起個人質地作用。

讓陳德沒有想到的是,這親兵營居然把自己拒之門外,理由更是讓他不可思議。說是他並沒有達到親兵營的標準,就算是來前,河南總兵陳永福再怎麼叮囑不能生氣,要心平氣和,聽到這個理由之後也是火冒三丈。

陳德剛剛二十歲,正是所謂年輕氣盛地時候。讓他爲了大局忍辱負重可以,可卻不能讓人小瞧。

而且出來接待的這位親兵營把總說這話的態度。明顯不是敷衍。也不是因爲他是河南總兵的兒子,倒像是公事公辦。就是因爲他沒有達到標準,才這麼說的。越是這樣。就讓陳德越發的火大,他向來自詡弓馬嫺熟。武藝了得,心想山東兵馬再怎麼精銳,也不至於親兵都要比我這個層次地要強。

怒火上衝,也就有些不管不顧了,既然公事公辦,那就要給個公平的說法,爲什麼我進不去這親兵營。

這種情況下和他解釋什麼,比如說親兵營地士兵不能直接加入,而只能是在膠州營部隊中那些表現優異地士兵們和士官中選拔,顯然是不合適了。

河南總兵陳永福的兒子,放棄自己在河南地官位富貴白身投軍,這種種因素加在一起,的確應該是特殊對待。

不過這個特殊對待卻也不是破格地錄取,而是讓這個陳德和親兵營中的士兵進行比試,這個比試倒也有檢驗和展示親兵營地戰力的目的。

陳德對這個方法也沒有什麼意義,是否真金白銀,一比試就知道,原本陳德以爲,這等比試,肯定是馬上馬下的廝殺,弓馬刀槍的本事。

誰想到第一個科目是體能,什麼繞著校場跑多少圈,然後抓住某個槓子單單用手臂拉扯身體離地等等。

這一項上,陳德倒是沒有太差,畢竟身爲武將,這幾年又都是在戰場上,每日裡打熬身體,這方面倒是不遜色。不管是跑還是其餘的測驗,他都是相對順利的通過,不過陳德也是驚訝的發現,跟自己比賽的那名士兵,同樣是完成了不說,而且完成的還要比自己輕鬆。

接下來的比試就比較讓陳德爲難了,在一炷香燃盡(此處一炷香按照十五分鐘的短香來計算),火銃打出至少十八發子彈,陳德練的一直是弓箭,這火銃儘管會打,卻不純熟。

考覈的事情到這裡,已經成了個不小的熱鬧,膠州營在濟南城中的閒人都是過來觀看,這陳德也算是明軍將領中的佼佼者,親兵營自然是膠州營之中的精英,雙方的比較隱隱有些明軍和膠州營分出高下的意思來。

陳德自己心中倒是有數,和自己比試的這名士兵是由自己隨意挑選出來的,膠州營已經是公平開放到了極處,也是極爲有自信。

而且在比試前,膠州營給他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就是先參加普通的膠州營部隊,然後選拔進親兵營的次等部隊實驗大隊,然後看錶現入選衛戍大隊,但這時候,陳德已經是爭在了興頭上,根本沒有想到讓步。

當然這也是陳德想要看看山東兵馬到底強到了什麼程度,這支想要自稱局面,並且吞併河南兵馬的膠州營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想必從這精英的親兵部隊中能夠看出一二。

比到火銃射擊的時候,陳德可就爲難了,按照山東兵馬對火器的使用來說,這個規格肯定不會是故意難爲自己,只是操控火銃對他來說本就是很生疏,更不用說在那短香燃盡打出十八發鉛丸。

陳德遲疑了下,卻想出來了個主意,那就是用弓箭和火銃來比試個高下,反正雙方都是遠程的兵器,並且還要求和對方比試準頭。儘管對火銃操控不熟,但在開封城中的豫兵也有使用火銃作戰的,這個兵器的準頭實在是不值一提。

這也算是佔佔對方的便宜,親兵營本來就準備贏這陳德個心服口服,對於對方提出的條件都是全盤接受。

比賽是五十步地距離上。豎立一個多重圓環的靶子,等短香燃盡之後。按照射中靶子地弓箭和鉛子來計算成績。

在比賽前陳德信心滿滿,心想自己肯定能贏,不過結果卻很出乎他的意料。這局的比試結果是他慘敗。饒是陳德曾經苦練過,一炷香地時間內,他張弓十四次之後,肩膀就開始痠疼。

開始的十一箭都頗有準頭,命中紅心或者差不多,可接下來射出來的箭可就沒有什麼準確性了。手臂和肩膀的痠痛讓弓箭的根本沒有準頭,甚至在第十六箭的時候脫靶。畢竟在這麼短地時間開弓這麼多次。太消耗體力了。

陳德射完了十六箭,那名和他比試的親兵營親兵打完了十九槍。在這個距離上,槍槍不是命中紅心也是距離不遠。

接下來地騎術上。陳德略站上風,可拿對方地下馬步射一點辦法沒有。最後考察的是指揮技術,假設每個人手中有一定人數地部隊,在某個地形遭遇,然後由他們指揮作戰,這個比試也是陳德最爲鬱悶的。

雙方都是拿著火器長矛地部隊,但對於陳德來說,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這樣的火器和冷兵器部隊。

在河南地那些豫兵之中,作戰能不用火器,就儘量不用,畢竟火器的質量低劣,與其拿著火器站定了亂放,還不如手中拿著刀槍,衝上去拼。

結果幾個地形的推演,陳德指揮的部隊都是被對方的部隊或者是用火器射擊崩潰,或者是長矛沖垮。每次陳德都是很用心的取學對方那些新的戰法,可膠州營這種火器和冷兵器結合的戰法,可不是他聽一會就能聽懂的,很多名詞和戰法,他都好像是在聽天書一樣。

在這次的比試之後,陳德終於是心服口服,終於知道,山東兵馬並不是浪的虛名,他也決定聽從對方的安排,先從普通的士兵坐起,一步步的學習,畢竟膠州營的這套戰法,包括他的指揮體系,如果沒有基層部隊的經歷,根本不可能充分理解。

陳德參加的幾次比試,李孟也是便裝跟著看了,對於最後的結果李孟頗爲的高興,高興的倒不是折服了這名年輕氣盛的將門世子,膠州營有了面子,而是爲自己的手下多了一個將來名將的可能而感覺到高興。

在膠州營這種體系中,每一名士兵甚至是每一名軍官都是整個部隊的一個零件,他只要按照預先設定的戰略套路進行就可以,膠州營需要每個士兵和軍官都要按部就班的接受訓練,讓他們成爲零件,可也需要有才華,有自己**思想的將領,偏偏這個體系中沒有這種名將成長的土壤。

不過這個孫傳庭的那位化名孫習武的二兒子和這位陳德,看起來都是膠州營將來的名將種子,看著這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加入自己的隊伍,李孟真是有當年唐太宗城樓上看進士的感覺天下英雄,盡入吾懿中矣。

在朝廷明旨沒有下達的時候,河南開封孤城之中的文武最高長官巡撫李仙風、總兵陳永福就做出了決定,陳德去往山東白身參軍的時候,巡撫李仙風和河南布政使整理出來了河南官員和土地的名冊,也是走水路送了過去。

河南上下做出的反應很慢,但卻沒有什麼抵抗,按部就班的把一切一切交到了李孟的手中。

順著黃河水路來到開封的不光是巨量的貨物,歸德遊擊袁時中率領部下三個團逆流而上,而是來到了開封城。

河南總兵陳永福卻並沒有和其他人預料的一般被李孟留在河南,而是率兵出了開封城,並且渡過黃河去往北岸。

河南總兵陳永福上奏朝廷,說是如今大軍雲集彰德衛輝兩府,山西空虛,恐塞外蒙古土蠻窺伺進犯,願意帶河南九千子弟邊關鎮守防禦。

朝廷感其忠義,齊國公未加阻攔,特下旨任命陳永福爲大同總兵,加爲大同徵西前將軍,總攬大同邊鎮。

崇禎十六年六月初,大同總兵陳永福自衛輝府啓程,去往山西大同御邊,天下皆讚歎其忠義不屈之心。

很少有人注意到,歸德遊擊袁時中手下有兩千左右的兵力已經是換人了,這些人都是陳永福的手下兵丁……

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370章 北邊第88章 簡單報復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63章 逼殺第370章 北邊第155章 猥瑣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319章 皇太極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323章 鋼鐵暴雨 殺人的時代第229章 屯田和垂簾第357章 再戰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173章 甲冑 馬具 傭兵第209章 收尾第216章 晉商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47章 自首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4章 掃除第174章 斧槍第51章 定價標準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44章 請校閱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28章 造福一方第239章 急報第145章 鼓譟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144章 請校閱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193章 閒事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71章 羞澀 憤怒第136章 忙年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220章 屯田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9章 起始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19章 起始第178章 回膠州第1章 穿越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158章 鈔庫街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495章 大潰敗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9章 驚變遭難第66章 惻隱第418章 漫天要價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14章 鉅款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章 穿越第25章 鹽竿子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
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370章 北邊第88章 簡單報復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63章 逼殺第370章 北邊第155章 猥瑣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319章 皇太極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323章 鋼鐵暴雨 殺人的時代第229章 屯田和垂簾第357章 再戰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173章 甲冑 馬具 傭兵第209章 收尾第216章 晉商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47章 自首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4章 掃除第174章 斧槍第51章 定價標準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44章 請校閱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28章 造福一方第239章 急報第145章 鼓譟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144章 請校閱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193章 閒事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71章 羞澀 憤怒第136章 忙年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220章 屯田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9章 起始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19章 起始第178章 回膠州第1章 穿越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158章 鈔庫街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495章 大潰敗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9章 驚變遭難第66章 惻隱第418章 漫天要價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14章 鉅款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章 穿越第25章 鹽竿子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