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過後,派去之人折返了回來,在向柳升與一衆軍將彙報情況之後,當他們得知對方身份爲真時,也不禁興奮起來。
雖然援軍僅有五千人,但卻都是精兵,最重要的一點乃是對方本就是西洋當地人,比他們麾下士卒更加適應這西洋的溼熱氣候。
有了他們,衆將相信,大軍接下來的作戰將會更加順暢。
然而就當五千舊港宣慰司的大軍開入軍營,陳誠等人走入大帳之後,整個氣氛就變了。
陳誠竟然當場拿出了一封聖旨,宣佈他陳誠爲朝廷南征大軍的參贊,有權輔助總兵官柳升處理大軍事宜。
如此一來,雖然陳誠並不爲主將,但他有聖旨,而且還是多年之前出使過安南之人,資歷老,所以在場的大部分將領都有些畏懼他,唯獨只有坐於主位之上的柳升臉色極爲難看,他沒想到即將面臨大戰,卻突然出現了這等變故。
從聖旨旨意來看,聖旨上並未言明陳誠將作爲主將代替柳升,但聖旨卻言明瞭陳誠有權制約柳升的各種決策,也就是說陳誠這個職位有點像是監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否決主將柳升的決策。
“好了!本巡撫也不多言了,大戰在即,總兵官有何作戰計劃,說與本巡撫聽一聽吧!.....對了!這位乃是京師來的錦衣衛鄭副千戶!”
陳誠見柳升臉色難看,自然清楚他心中所想,所以他故意將鄭副千戶擡了出來,爲的就是讓柳升有所顧忌。
畢竟目前的錦衣衛雖然不像大明中後期那般勢力龐大,一般武官都懼怕,可是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比一般軍隊地位要高得多,而且對方乃是副千戶,又是京師來的,這就更讓柳升有所顧忌了。
當然,顧忌是顧忌,可他柳升是誰,乃是安遠侯,乃是大明的名將,在明初時期,武將可與文官爭鋒相對的,地位並未那般低下,所以他也並不懼怕一個小小的錦衣衛,他只是有所顧忌而已,畢竟對方站著的乃是天子,尤其是眼前這位巡撫使。
.........
大明宣德二年十月中旬的一天,大軍最終還是開拔了,這次並未如歷史那般,柳升因太過驕縱而過分輕敵,僅僅只率領兩百騎兵過石橋,而是率領著近三千精銳士卒跨過石橋,而後續人馬與舊港宣慰司的五千精兵也一起跟進,雙方隔的並不太遠。
所以此時在對岸離沼澤河灘不遠處的叢林之中,埋伏在那的三萬黎利叛軍只能眼睜睜的望著柳升率領三千精兵一點點通過石橋。
當柳升的三千精兵快要全部跨過石橋時,三萬黎利叛軍本來是不準備即刻動手的,因爲柳升等三千士卒並未完全過石橋,還不是動手的絕佳時機。
然而偏偏就在此刻,一隊百人士卒突然從後方殺了過來,而且動靜鬧得很大,甚至還動用了震天雷。
如此一來,埋伏在叢林之中的叛軍主將終於忍不住了,領軍主將深知如果此刻不動手,萬一柳升察覺到了埋伏,那就糟了。
而且,此刻柳升的三千士卒已經有一半人通過石橋了,如果再不能將柳升的大軍阻擋在支棱江邊,恐怕他等就再也沒有機會能夠阻擊了,因此在沒有通知二十里外進行埋伏的另外數十萬叛軍的情況下,三萬叛軍率先發動了突然襲擊。
一瞬間,喊殺聲四起,石橋對面,出現了數千弓弩手,他們排成整齊的數十排,彎弓搭箭,片刻間,就見石橋上飛射過來漫天箭雨,黑壓壓的一片。
“嗖嗖嗖......!”
那箭矢飛射過來與空氣擦出的爆鳴聲,頓時讓石橋上正在通過的柳升等三千士卒,即刻臉色大變。
“快舉盾!護住將軍!撤退!撤退!快!快呀!”親衛營見此,立馬取下揹著的虎頭大盾護住前方騎馬的柳升, www? TTκan? c o
要知道柳升所率領三千精兵最前方乃是柳升的親衛營,共五百人,騎兵兩百,弓弩手一百,還有刀盾手兩百,其中刀盾手皆都配備了對襟式長身明甲,手持虎紋圓形大盾,手中一柄由優質鑌鐵打造的雁翎刀,身上還揹著長弓與箭矢。
當敵軍萬箭齊發進行突襲時,親衛營瞬間護住了柳升,而且他們的速度很快,策略也極爲正確,那便是即刻撤退,往石橋對面撤退。
而後方的步卒見前方親衛營撤退,儘管有些慌亂,但畢竟是精兵,許多士卒在各自百戶,總旗、小旗率領下迅速往往回撤。
就這樣,儘管被敵人殺了個措手不及,可最終柳升所率領三千精兵還是安全脫離了橋頭,撤退到了石橋中間。
而這一刻,叛軍主將眼看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不禁怒火直冒,當即下令隱藏的投石機即刻開始拋擲擂石。
“快投!快!絕不能讓明軍那大將給跑回對岸去!”
“嗖.....!“
“嗖!”
“嗖嗖......!”
當數十臺投石機發射的同時,一排排弩箭機也被叛軍推了出來,上弦搭箭,粗大的弩箭瞬間朝著石橋中間飛去。
而在支棱江下,埋伏在江中的敵軍士卒更是從水面上冒了出來,將身上攜帶的爪鉤往石橋上一拋,很快他等便跟水猴子似的,靈巧的上了石橋橋面。
這些水鬼有幾百人之多,他們儘管並未穿鎧甲,可是手中鋒利的刀刃卻飛快的在大明軍卒之中劃過,片刻間就殺傷了數十人。
因爲這些水鬼是從石橋之下突然竄上橋面的,再加上他們個人格鬥能力都相當強,所以剛殺入大軍之中,就殺了大明軍隊一個措手不及,尤其是那些撤離的步卒,更是亂作了一團。
而他們這一亂,撤到石橋中間的柳升以及五百親衛營,就只能被堵在了橋中間,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
“散開!散開!讓將軍先走!快!快!”
一衆親衛見此一幕,也心急不已,可是因爲那些水鬼死死纏住撤退的大明步卒,因此石橋後路始終無法暢通。
“殺......!”
更爲不妙的是,就在這危急時刻,敵軍數千人從橋頭殺將了過來,這些敵軍一波接著一波,儘管親衛營拼死抵抗,可最終還是因爲寡不敵衆,被殺的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