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華王國東陽城,作為漢華王國的都城所在地,其城池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建,就目前而言,人口早已經超過了十萬,而且每年還在以五萬的速度不斷增多,因此早先建造的城池早就無法滿足日夜增長的人口數量了。
對此,李江也是萬萬沒有想到的,當時他在設計城池時,覺得人口并不會增長的這么快,而且他當時想的是盡可能的將人口安排到東陽城周圍城鎮以及附屬的小城池之中。
然而隨著漢華王國不斷發展,東陽城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來此定居的人口也越來越多,盡管李江在城內居民定居這個問題上做出了重要指示,嚴格限制定居人數,但還是有著源源不斷的人口涌入城內。
就李江所知,目前城內就有許多所謂的“黑戶”,這些黑戶盡管都是漢華王國的百姓,擁有著漢華王國的戶籍,但是卻并未取得在漢華王國東陽城定居的資格。
.........
此時大統制府內,書房之中,李江獨自一人坐在桌案前,此時桌案上擺放著筆墨紙硯等各種文具,而擺在李江面前的還有一副輿圖。
這是一份東陽城周圍地形圖。
整個東陽城雖然大部分都是平地,但是卻也呈現出東高西地的趨勢,而西面乃是大海,而且原來的城墻限制,導致城市呈現出狹長形態,不得已,李江只能盡可能的將東陽城朝著南北兩個方向發展擴建,而且因為身后的山梁擋著,李江甚至都考慮過利用人工將其挖平,進一步擴展東陽城的城市規模。
只是這樣的工程耗費時間太長,且工程量也巨大,不適合目前的漢華王國,因而,李江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算了!如果真的不行!那就只能強制執行了!最好是將周圍的城鎮與小城再次擴建合并,盡可能的將人口分散開來!”
李江暗自嘀咕了一句,不禁微微搖頭。
片刻之后,隨著屬下送來一堆文書,李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盡管漢華王國擁有政務堂,政務堂的大臣也可以代替李江處理國家事務,但是也不知道怎么的,李江最近發現,政務堂似乎是形同虛設了,每天都有不少文書送到大統制府,讓他親自來處置。
說真的,對于這樣的生活,李江是極為反感的,他可不想跟那些封建帝王一般,天天處理政務,累的半死不活的,還吃力不討好,他想要的生活只是掌控這個國家的大方向,至于具體的事物與細節都由手下人去做這才是真正他所想要的。
為此,他盡可能的完善管制,設立政務堂,并且任命了總理大臣總理此事。
然而現在看來,這些措施似乎還不夠!
或者說,效果不大!
因為李江在翻了翻這些送來的文書之后,發現本來有許多是政務堂能夠處理的事情,政務堂都沒有代為處理,而是讓人全都送到了他這里。
就拿李江手中所拿的這份文書來說吧。
這是一份舊港送來的文書寫這份文書的乃是此時的舊港城城守,此人名喚江恒,年紀雖不大,但本事卻不小,尤其是在治理內政上,可謂是少年出英雄。
可今日他上書的內容卻讓李江有些直皺眉頭。
因為他在說上奏的文書當中建議李江將舊港周圍的漢華王國領土全都納到舊港城,設立舊港總督府進行管制。
簡單點說,江恒希望將原來的滿者伯夷國、黎代國、那孤兒國以及滿剌加、占城國南部等區域全都劃歸到舊港進行管理。
這個方案,乍一看上去,似乎就是極盛時期舊港宣慰司所管轄的區域,但其實還是有著本質區別,這區別就在于,設立這個總督府,只是管理民政,而軍事上不歸其管轄。
所以這個方案聽上去似乎很不錯,畢竟舊港所在的周邊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圍繞舊港所在區域發展起來的,可以說舊港這個地方便是周邊地區的紐帶,而且隨著鄭和數次下西洋,舊港城也越來越繁榮,后來雖然幾次遭遇了兵災,但是隨著漢華王國軍隊接管此地,商貿迅速恢復了起來,而人口也自然越來越多,變得更加繁榮這是肯定的。
只是,就目前而言,舊港雖然管轄著大片區域,但是一些地方,比如占城國南部海域滿剌加地區,都是一些零散的殖民點,并未徹底掌控。
而滿者伯夷國所知區域,因為地廣人稀,再加上之前當地的許多土著都被移民到了澳洲,因此那地方根本就沒有多少人。
所以這么多土地并到舊港進行管轄,是不是太過臃腫了,畢竟目前漢華王國任何一個府都還沒有管理這么大區域。
思來想去,李江始終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將這個問題放到了一旁,繼續查看送來的文書,在翻閱了十幾分文書之后,他拿到了最后一份文書。
這是一份蘭芳社送來的文書,似乎還是藍英親自書寫的。
信中的內容是有關目前緬甸等靠近大明邊境地區土司的一些情報。
據蘭芳社的情報顯示,目前緬甸境內的許多土邦小國以及土司部落似乎有聯合的跡象,而其目的不詳。
對于此事,按理說并不知道藍英如此重視,親筆書寫文書來向李江稟告,可是李江深知藍英不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人,所以耐心的將上奏文書全部看完。
果然,在文書的最后一段,藍英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據他所說,他之所以如此重視,是因為他發現云南境內的許多土司似乎有反意。
沒錯!
作為黔國公鎮守的云南,土司眾多,而勢力也是極大,幾乎能夠與沐家抗衡,而且他們都是當地人,天生就占據著地利條件,再加上土司所占據的區域山高林密,易守難攻,所以沐家乃至是背后的大明都是采取羈索這種土司制度來管理當地百姓。
可是現在,也不知道這些土司是不是哪根筋搭錯了,還是其中另有人煽風點火,這些土司居然開始暗自聯合起來,想要造反,這著實讓李江都嚇了一跳。
這些家伙有多難纏,李江是知曉的,前世李江就曾經看過位于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的紀錄片,當時播州才多大,兵力也沒有多少,可是卻硬生生的讓萬歷近派了十萬精兵數月攻打,而且耗費巨大。
而云南的土司更多,再加上背后還有緬甸許多土邦小國,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當然,這對于漢華王國而言,其實影響并不大,但是對于大明就不同了,李江不知道此時大明知曉不知曉此事,但是此時事關重大,李江覺得還是通報一下大明,免得大明被打的措手不及。
想做便做,李江隨即寫了一份文書,讓人迅速送到位于臨高縣的張懷普手中,讓他即刻交給大明南洋大臣于謙。
..........
七日之后,大明瓊州府崖州縣!
哦!不!應該叫崖州特區了!
此時的崖州特區府衙之中,南洋大臣于謙正好在此巡視。
忽然,一道人影匆匆而來,在于謙耳旁嘀咕了幾句之后,即刻將一份文書遞給了于謙。
“此事當真?”
“大人!此事千真萬確!此文書乃是漢華王國大統制親筆所寫,你看這有著漢華王國王印了!而且漢華王國使者親口說了,這事做不得假!”來人乃是于謙的心腹之一,他是特地從臨高趕過來的。
“哦!如果真如你所言,那此事還真必須引起重視,這樣,咱們即刻返回臨高縣!”于謙想了想,隨即說道。
很快,他們就返回了臨高縣,而與此同時,一份于謙親筆起草的奏折迅速送到了此時的廣東承宣布政司。
而此時的廣東承宣布政司也不敢怠慢,一邊將此消息通知云南沐府,一邊上奏朝廷。
而這一過程,整整持續了五日之久。
通過八百里加急,文書被送到了朝堂之上。
很快,整個朝堂便炸開了鍋!
這才多久,大明南方就開始不安定了,而且這次還是土司。
這些大臣可不都是蠢蛋,比起流民還有那些山民侗民來,這些土司造反的哦危害性更大。
何況此時還牽涉到了緬甸的土司土邦以及許多小國,這顯然是背后有人在預謀慫恿。
于是,文臣勢力與武勛勢力以及李太后三方一合計,決定一邊派出錦衣衛進行查探,一邊下令沐府的黔國公立即備戰,并且讓云南承宣布政和使司進行配合。
除此之外,幾分圣旨還分別送往了四川、廣西、廣東以及湖廣等地,讓當地駐軍即刻備戰,隨時應對這次土司預謀造反大事。
與此同時,朝廷還下令駐守在福建、廣東、瓊州的水師隨時準備出戰,從背后襲擊緬甸。
只是后者在水師一眾戰將看來,這簡直就是瞎胡鬧,駐守在當地的水師強大是不假,戰船數百艏也是不假,但比起鄭和時期下西洋的艦隊來,可要差遠了。
如今的這些艦船可大部分都沒有進行過遠海訓練,而且軍官也大多沒有長時間跨海作戰的經驗,最為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合格的統帥。
何況,在他們看來,這實在沒有必要讓他們水師出戰,因為他們覺得依靠大明陸戰士卒就完全可以將那些土司兵給滅掉了。
只是他們哪知道此時的北天竺德里蘇丹國與北部的帖木兒帝國都在對大明虎視眈眈,而且這次土司造反,在背后搗鬼的就是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德里蘇丹國。
事實上,德里蘇丹國此時統治者天竺北部,而南部天竺則有巴曼王朝,也就是所謂的巴赫曼尼素丹國統治。
這兩個國家,可以說雖然都是突厥貴族創建的,但是關系并不好。
這不,當德里蘇丹國在暗地里打大明主意的時候,此時的南天竺巴赫曼尼素丹國也正在密謀攻打北天竺。
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時的南亞、東南亞都在蠢蠢欲動,而大明也在積極備戰。
唯獨李江的漢華王國這一次并未有什么動靜,似乎在等待著看戲。
而李江真的只想看戲嗎?
當然不會!
這次李江會插手但不是現在,而且其目的除了金銀外,還有人口,大量的人口。
他想需要眾多人口來填充澳洲將當地土著消耗掉。
事實上,自從最近一段時間,巡視的艦隊不斷有消息傳到李江耳朵內之后,他就有了此打算。
如今隨著漢華王國在澳洲建立新蘭府、寶慶府,當地土著似乎也覺察到了漢華王國的野心,時不時的就開始聯合起來襲擊這些地區,尤其是沿岸的一些殖民點,時不時就會遭到那些土著的襲擊。
而且,那些土著似乎也變得聰明了,開始學著聯合當地歸化的土著進行里應外合。
雖然大部分襲擊都被鎮壓擊退了,但是損失也不小,這讓李江很是苦惱。
如今,戰事將啟,李江如何會放過這等大好時機。
因此,他一邊下令,全國秘密備戰,一邊召集眾將開始商議。
..........
時間一點點過去,一晃便到了正統元年三月份。
此時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內。
諸將以及布政使司的各官員都坐在了下方,而坐在主位之上的,當然是此時的黔國公沐晟。
作為沐英的次子,黔國公沐晟可謂是完全繼承了自己父親的軍事才能,他作戰極為厲害,是天生的統帥,因為早年征戰交趾有功,所以被封為了黔國公。
只是如今的他也年老體衰了,再加上之前率領軍隊對抗柳升的叛軍,因而心力交瘁,早就沒有了當年的勇武。
但作為沐家的當代家主,此時的沐晟還是知曉輕重緩急的,這次云南當地土司與緬甸等地的土司小國、土邦聯合,他在得到消息之后,迅速派人進行了秘密查證,很快就查到了許多蛛絲馬跡,再加上圣旨已經下達,他更是知曉這次只怕又要率軍出征了。
“哎.......!”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之后,沐晟不禁看向了自己的兒子沐斌以及自己三弟沐昂。
作為沐晟的左膀右臂,這二人自然是他最為信任的人之一,之前,兩人就跟隨他南征北戰,可以說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次,恐怕又需要他們一起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