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繼承的這所四合院,卻是那種大型四合院,占地近五千平方米……有前院、后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馬號、一進、二進、三進……等等,院內均有抄手游廊連接各處,占地面積極大,這種房子在建筑格局上極為講究,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都是達官貴人的住所。
在菲揚地產成立之后,蘇菲對于固定資產生了很強烈的擁有意識,在倫敦、夏威夷等地都陸續買了房子,而且她在紐約的曼哈頓等地方又買了一些地皮,這些地方在八、九十年代之后,都是炙手可熱的地區……如今的菲揚地產,已經不再是初出茅廬的菜鳥,在香港地產界,也是嶄露頭角的新貴,蘇菲已經著手制定了菲揚地產進軍美國和未來進軍大陸的計劃,而她頻繁來大陸,同樣也是一種公關活動。
僑聯的人做事很周到,盡管他們自己用車也很緊張,卻還是給歸國僑胞留個好印象,專門派了一輛上海轎車接送。因為政治運動帶來的風波已經漸漸平息,雖然社會上的一些閑散人員依然有潛在的危險,可中國人對于官警,向來有著根深蒂固的畏懼,所以蘇菲并不擔心安全,將貝鐵林等人留在賓館幫襯潘玉良,她和劉正昌在一名叫管軍的僑辦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那座四合院。
蘇菲在第一次來到北京的時候,就喜歡上了這里。雖然這里缺少高樓大廈和現代化的氛圍,但這里的雄偉、古樸和大氣,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備的。
汽車駛也一條街道,兩旁都是一些三層小樓,這些小樓規劃的很整齊,而且還有一些譬如糧店、門市部、飯館之類的店鋪,字頭前面無一不寫著‘國營’兩個字,基本上沒有汽車從這里經過。當她們的路過的時候,引來不少好奇的目光。
汽車再入往前行,周圍的建筑便有些古老,蘇菲發現。從這段路開始,要比外面安靜許多,到處都是胡同巷子,青磚黃瓦,宅院門口的上馬石,巷子里裂開的縫隙中那鮮綠色的青苔,處處透露出一種歲月滄桑的感覺。
“這里的建筑保護的還不錯,你那座四合院本來住著革委會的一位領導,在聽說政策之后,主動返還了這套宅子。”管軍示意司機停車。招呼二人下車。
“那豈不是給那位領導帶來很大的麻煩?”蘇菲有些擔心地問道。
“不麻煩。蘇老先生是愛國華僑,他的私人財產理應受到保護。國內這幾年的情竘恐怕你們在外面也有所了解,有些同志對于政策的理解有些偏頗,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祖國對于流離在海外的兒女,一向是歡迎的。你們隨時可以回,這里就是你們的家!”管軍的口才很了得,讓人聽著很舒服。
這是,迎面走來兩來兩個女人,一個大約四十來歲,另一個卻只有二十多歲的樣子,在看到她們一行人后。立即滿面笑容的迎上來。
“管主任,這位就是那位蘇小姐吧?”
跟管軍打過招呼之后,那個四十來歲的女人微笑著看向蘇菲,眼中卻有著一絲好奇。
管軍點了點頭,介紹道:“蘇小姐,這位是居委會的林主任。這套宅子就是屬于她們街道的,讓林主任給你介紹一下吧。”
管軍說話的時候,眼睛根本沒有看著那位林主任,至于林主任旁邊的人,他連介紹都沒介紹。架子擺得十足。
“有勞林主任了。”蘇菲還真不知道居委會主任的職權到底有多大,但這片地區既然都是她管,似乎也不能夠得罪的。
“沒關系,我們是人民公仆,海外僑胞也是人民嘛。這位也是我們居委會的,譚麗梅同志,當初為了做通那戶人家的工作,可是費了不少力氣……”那個二十多歲的女子顯然跟這位上司關系不錯,林主任這是在給她造勢呢。
幾個人一邊說著,一邊來到那套四合院前,蘇菲目光游移,開始打量這套‘新居’……這可是真氣派啊!
對開的兩扇大門,寬高均超過了三米,就像一道圍墻似地,門樓,門檻、門框、門釘、門枕、抹頭、獸面門鈸等等,還有兩側的門聯,可謂是一樣不缺,蘇菲可以想象,在古代的時候,蘇家先祖出行從這大門內走出時,那前呼后擁的情形。
大門四周是磚砌的墻,上面涂抹了顏色,在梁柱門窗及檐口椽頭還有油漆彩畫,只是可能很長時間沒有人住了,顏色已經脫落變淡了,看起來稍微顯得有些破舊……有些美中不足的是,上面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標語和大字報。
“管主任,蘇小姐,請進來看吧……”
林主任拿著一把古色古香的銅鑰匙,將大門上的那柄老式銅鎖打開,很吃力的推開半邊厚重的實木門,將眾人讓了進去。
進到大門里面,迎面是一個小院子,而通過院子進入里面的中門,是個制作的很精致的垂花門,造型玲瓏,相當華麗,在垂花門后面檐柱處,還設有一處門扇,稱屏門,也稱作是中門,作用類同儀門,平時關閉,人由門前左右廊道繞入,遇大事或貴客蒞臨才開啟。
這屏門檐口椽頭椽子油成藍綠色,望木油成紅色,圓椽頭油成藍白黑相套如暈圈之寶珠圖案,方椽頭則是藍底子金萬字絞或菱花圖案。前檐正面中心錦紋、花卉、博古等等,兩邊倒垂的垂蓮柱頭根據所雕花紋更是油漆得五彩繽紛。
大約是年代過久,也沒有經過認真的修繕,這些建筑上的色彩稍微有些褪色,不過依稀可見當年勝景……這里也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興衰起落。
看到蘇菲打量那扇門戶,緊跟在她身后的那個譚麗梅開口說道:“蘇小姐,這是中門,一般是不會開的,其實就是應個景而已,在古代的時候,有圣旨傳來或者貴客臨門,所謂的大開中門,就是打開這個門,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禮節……”
“那種門叫做垂花門,在四合院里,所有連通各院的門,都是垂花門,這做法也是仿造牌樓子的形狀,很華麗也很實用。”
譚麗梅對這些建筑和歷史典故什么的似乎很清楚,一邊在前面帶路,一邊給眾人解釋著,看上去不像是政府工作人員,倒更像是個導游,對于這套四合院了如指掌,大到院子的風水格局,小到垂花門上的一個不起眼的裝飾,都能引經據典,娓娓道來,讓蘇菲等人聽得津津有味。
“解放后這座院子換過好幾位住戶,雖然因為財力方面的原因,未能對這套院子進行修繕,但都非常愛護,基本上沒有什么損壞。”譚麗梅說道。
“這位譚同志對這些古建筑很了解啊?!”蘇菲有些驚訝地看著她。
“小譚是北京大學建筑系畢業的,專攻古建筑方面,是高材生,到我們居委會工作,那可真是屈就了。”林主任笑道。
“怪不得……”蘇菲覺得還真是小覷了那個譚麗梅。
穿過制作精致的垂花門和門房之后,這就是前院了,很普通的小型四合院的格局,正房,東西廂房,東邊一道垂花門直通中院,進入中院之后,卻是一個占地很大的花園……比較滑稽的是,這個花園里的花草不是很多,倒是種了不少的蔬菜和辣椒之類的,成了一塊農村的自留地,讓人啼笑皆非。
過了中院還有后院,這三個院子,都是給人居住的地方……這在過去都是有講究的,一般是下人住在前院,晚輩住在中院,而輩分最長的住在后院,有些廂房更是被改成書房、客廳還有廚房,古時候的大家族都是各房單獨開伙的,是以廚房都有好幾個。雖然這些建筑大多保持完好,但有些門窗顯然已經不行了。
蘇菲這一路走來,大致的算了一下,這能用作住人的房間,足足有二十多個,而這些房間只是整個四合院的一半,在前后還各有一個花園,里面有池塘亭榭,可見古代那些官吏的生活,是如何的奢侈了。
“蘇小姐,房子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了,不知道你是不是常住?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請盡管說,我們居委會一定竭盡所能幫助你……”
林主任其實不是很清楚其中的緣由,前兩年有海外關系的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但這兩年的風聲似乎開始漸漸地變化了,尤其是那四人幫被打倒之后,這海外的華僑都成了統一的對象,這套四合院據說都驚動了國家那個層面上的領導,雖然原本住在這里的那個革委會頭頭百般不愿意,最后還是老老實實的搬走……這個時候不服從上級,不服從大局,那立馬就是一頂帽子扣下來,不死也要脫成皮,尤其是那些曾經的革委會干部,更是被無數雙眼睛盯著,隨時可能被拉下馬,扣上四人幫同黨的帽子。
“謝謝。林主任,你知道我不經常回來住,但這套宅子我也不想租出去,你能不能幫我聯系一、兩個沒有工作的人看著這宅子,我可以支付她們工錢……”蘇菲沉吟了一會兒,跟林主任商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