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3月3日
金辰在紹興城外的校臺上,主持了建國儀式,便正式向整個華夏宣佈漢國建立!
閱兵儀式完結之後,金辰在紹興的鴻圖樓招待了各國友人。酒宴結束之後,漢國外交部部長趙忠國與各國友人開始了密談。
其中的內容包括,西班牙等國對漢國主權的承認,同時簽訂了一封更加詳細的貿易合同。
南洋諸國中新羅是直接宣佈臣服的,還表示願意向漢國納貢。因爲新羅人對英國人的強大有著貼身體會,新羅使節看到漢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後,認爲只有依靠漢國這塊大山,纔可以活的更安全些。
除此之外,南洋諸國中,有很多面孔都是身穿韃子長衫和馬褂的南洋漢族的小國使節,這些使節基本上都是南洋地區,在一些島上建立的小國家。
其中安南的態度是最恭敬的,因爲他們已經跟漢國西南面的邊境接壤,態度不好不行。
至於柔佛這個國家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英國人已經將其收爲保護國,遲早會將其吞併。
而蘭芳共和國,早在施涼化作海盜縱橫南海的時候,就打過交道。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蘭芳共和國!
這蘭芳共和國的國土面積在整個南洋也算比較大的了,整個婆羅洲大半都是蘭芳共和國的國土和勢力範圍。
按理說,蘭芳共和國在南洋應該算比較強大的勢力了。可自他成立以來,一直遭受到荷蘭人的打壓,若不是荷蘭人顧忌韃子王朝的勢力,恐怕早就將其吞併了。
這蘭芳共和國的體制也不是中央集權制度,而是類似於內閣,元老會一類的制度,分別有幾個強盛的大家族和無數中小型家族把持朝政,有威望最高的大族族長作爲總長。
漢國的意外崛起,也讓蘭芳共和國內部產生了矛盾。一些人認爲漢國乃是金賊,韃子纔是正統,漢國不可能持久,應該堅決抵制。這一種思想,在前期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也有人認爲,漢國已經佔據了整個南方,實力已經相當的強大。而蘭芳共和國面對荷蘭人和英國人強大壓迫,已經越來越乏力,只有藉助漢國的實力才能夠讓蘭芳繼續生存下去。
除了這兩種思想外,也有騎牆派和中立派,他們認爲可以同時向韃子和漢國稱臣,得到保護,反正隔著個大洋,也不怕兩面不討好。說起來,這韃子王朝也從來沒有承認過蘭芳共和國。
相對南洋諸國對漢國的態度,漢國對南洋諸國的態度也有些說不清楚。
金辰對那些身穿長衫和黃馬褂的小國使節很不痛快,連帶著看蘭芳人也不順眼。
若不是漢國剛剛建立,恐怕金辰會直接將這些討厭的傢伙扔到海里去餵魚。
宴會過後,金辰曾經私下說過這麼一句話。
“來我漢國,身爲漢人,身穿夷服,不當爲漢子。”
意思是說,你們身爲一國使節,在自己國家裡穿什麼都無所謂。可你來到我的漢國,身爲漢人,竟然還穿著韃子的服飾,沒有資格當漢人了。
這句話後來傳到了南洋各國的使節那裡,一時間,讓他們誠惶誠恐。他們背後的王國中有些不過佔據了芝麻大的地方,人口幾萬,兵不過千。有些乾脆就是來湊個熱鬧,根本沒想到這漢國還有這麼一個講究,要是惹的金辰不高興了,說不定就派人將他們給滅了,那絕對是相當輕鬆的事情。。
這些小國裡,不乏跟海盜有直接聯繫或者乾脆就是上了陸地是小國正規軍,下了海就是“無業遊民”,對漢國海軍大臣施涼,這個殺光、搶光、燒光南洋海盜王的大名,那是“久仰久仰”啊!
還沒等他們緩過氣來,就有使節吃了閉門羹,守門的衛士說不接待韃子。
這消息一傳來,那裡還不明白啊,當下直接都換了衣衫,穿上了漢服,這次到沒人攔他們了,可接待員對他們的態度也是不冷不熱的,一時間,便有人感嘆,這小國使節就是沒有尊嚴啊。。。
漢國建立後在整個華夏和東南亞地區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和影響,尤其是韃子本族的子弟們,都是相當惶恐,生怕那一天漢人打進京城將他們全殺了。
這出來混的,始終要還的。
韃子入關殺了這麼多漢人,而且對漢人的態度一直都是對待牲口的態度,以己度人之下,他們也認爲自己要是漢人,肯定不會放過韃子。
更何況,韃子們早就知道漢國對韃子趕盡殺絕的政策,試問,他們能夠安心的下嗎?
同時,那些爲韃子工作的漢奸們也同樣心驚,這漢國對漢奸走狗的政策同樣也是殺無赦,除非他們肯出售自己的田地以換取活命的機會。
這種政策,對漢奸們來說是不可以接受的。他們做漢奸,爲的是什麼?不就是名利嗎?
如果他們投靠了漢國,首先他們本身就有污點,除非像譚麒麟那樣大氣的將整個福建送給對方,不然,肯定是前途一片黑暗。
有了這樣的想法後,韃子朝廷內部終於統一,決定在蒙古招募五萬精騎南下,包括常年駐守在盛京的三萬旗軍。這三萬旗軍可都是騎兵,是韃子真正的核心主力。
以前之所以沒有動用蒙古或者盛京的旗軍,主要是因爲複雜的政治鬥爭和韃子**腐朽的反應速度,這才讓刑天軍成了氣候。
同時,南方多是羣山峻嶺、江河丘陵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運用。如今漢國勢力已成,肯定會想辦法向北擴張。
而中原地區,卻多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非常適合騎兵作戰。
想當年朱元璋也是先攻蜀川,在取秦嶺,在西北地區練就了精銳騎兵方纔將蒙古人趕出了中原!
在韃子們的認識裡,中原地區正是他們的用武之地!
在往後了說,無論是吳三桂,還是太平天國,都沒有攻取中原地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騎兵,沒有騎兵又如何在平原地區對抗韃子騎兵?那不是扯淡嘛!
也就在韃子王朝內部達成共識的同時,太平天國內部也不安穩。這洪秀全,楊秀清在加個蕭朝貴,整天裝神弄鬼,要不是攻下合肥這座大城,暫時緩解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恐怕很難說者太平天國會不會內訌,導致四分五裂。
好在除了這三個神棍外,太平天國能打的將領還有不少,像石達開,林鳳翔都是難得的將才。
他們已經開始向河南、湖北地區滲透,只是這兩個地區人口密度極大,韃子兵力雄厚,又有韃子名將駐守,可以說舉步艱難。
太平天國到了這個地步,實際上已經走在了鋼絲線上,隨即都有可能從天上掉下來,摔個粉身碎骨。
這其中的原因,跟內部因素和政治主張有直接聯繫。現在太平天國的不少士兵和將領都投靠了漢國,許多被強迫信仰拜上帝教的民衆也紛紛向南逃離。
整個太平天國的大部分力量其實已經被漢國給滲透了,這一點就連神棍洪秀全自個也明白的一清二楚。
最初,太平天國和刑天軍,就像兩個磁鐵,不斷吸納著反韃子的義士。
可隨著刑天軍不斷壯大,太平軍卻被牽制了發展,又沒有根據地作爲後勤基地,這磁鐵的吸引力大爲減弱。
反之,刑天軍因爲經營得當,步步爲營,一點點的吞噬韃子的血肉,壯大自己的力量,磁鐵的吸引力開始不斷增強。
到了漢國建立的時候,雙方形成吸力漩渦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上了。這太平天國充其量,只是“江湖”上的一個小漩渦,而漢國已經是大洋裡的超大漩渦,只需要一個回合,大洋裡的超大漩渦就可以吞了江湖裡的小漩渦,這是沒有任何僥倖的結果。
可以說太平天國已經沒有前途了,如此,最終導致了洪秀全宣佈建國,成立了太平天國,並且納了上百個貌美的妃子,整天醉生夢死。
反觀楊秀清和蕭朝貴就精明的多,他們早就跟漢國有了暗中的聯繫,進行了部分財產轉移,爲自己留了個後路,這太平天國要是垮了,最多逃到漢國去,最不濟也是個富翁。
連楊秀清和蕭朝貴這樣的人都暗中投靠了漢國,這太平天國內部的風氣可想而知,這些人之所以沒有立刻投靠漢國,一方面,漢國需要他們來分擔壓力,爲自己贏取發展的時間。一方面,他們內心也有些捨不得手中的權利,至少他們在太平天國還算個人物,可到了漢國,就什麼都不是了。
在這種風氣之下,就連石達開都看的開了。他已經認識到,無論太平天國如何,已經跟他沒有關係了,他畢生的目標,就是推翻韃子,至於誰做皇帝,已經不重要了。
而漢國初步成立之後,金辰也成了個大忙人,他時常召集手下高級軍官和文官進行商議,便將整個南方劃成了三個軍區,又下令新建二十個步兵師團,同時徵集數百萬的精壯,組成生產兵團和預備兵團,以及工兵團。
這關係到漢國整體的戰略部署,不可不慎重。
首先,浙江、江西、福建將被劃爲華南軍區,廣東、廣西、海南劃爲嶺南軍區,湖南、貴州、雲南劃爲西南軍區。
目前,這三個軍區的主官人員還沒有定下。
除此之外,金辰準備在湖南地區招募十個野戰師團,分佈在江西、湖南、貴州三省的長江沿岸一帶。其組成師團的組成部分由李義麾下的第四、第五、第六師團抽調基礎骨幹編成。
剩下的師團中,則在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這五個省,各自新建一個野戰師團,補充當地的軍事力量,威懾地方殘餘的世家勢力。
最後的五個師團,有第一師、第二師作爲骨幹,在浙江、江西、福建三省招募新兵組成,其中有兩個師早在福建剛被金辰拿下時,就開始招募,招募結束後,方纔開始訓練,已經訓練了半年左右,已經初步具備戰鬥力,只是金辰還沒有給這兩個師團正名,故而還處於預備軍團的狀態。
除了新軍的組建外,金辰準備在整個南方強行整編生產兵團,並明文規定,但凡滿十三歲的孩童,必須進入生產兵團兩年磨練,方纔算成年,可以自由的選擇加入軍方或者到社會上幹其他的事情。
初步估計,頭三年,將陸續整編五百萬精壯,分爲三個年齡段,十五、二十五,三十五。
然後,進行刷洗。體質優異者,可進入預備軍團進行軍訓,或入正規軍團或入軍事學院。
其餘則全部編入生產兵團,進行工作分配。
這些工作有紡織工廠、礦物業、農業。
表面上看,似乎跟一般的農民、礦工、工人沒有不同,可實際上差別很大。
以前的農民都是個體戶,自家種自家的田,你管你的的,我管我的,我的肥料是我的,我的水渠還是我的。
現在,經過分配以後,將大家的肥料集中起來,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配,水渠也是如此,大家每天作息的時間,農具等都進行統一的安排和分配。
工廠也是如此,如果按照以前,依據這個時代南方紡織廠的規模,一個紡織廠幾十人就不錯了,而百人以上也算大工房了。
可進行了分配以後,千人、萬人的大型紡織工廠將出現,這不但加快了效率,同時也將集中衆人的智慧,更好的發明和改進舊的或者新的技術。
其中,也包括了礦物業,有國家出資,建造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大型採礦廠,同樣進行分配挖掘礦物。
如此以來,漢國就需要大量的財政和管理人員來進行操作,然,漢國草創,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官員來進行操作,怎麼辦呢?
最後,在金辰於衆軍官和文官們的商議下,決定將部分產業交給那些世家地主們經營,同時有國家監督。
等三、五年後,在看看效果如何。
金辰的眼光很高,他知道一個國家的崛起,是建立在輕工業的基礎之上,所以他便不準備馬上擴建和新建軍火工廠、**工廠、鍊鐵廠、火炮廠等軍工業。
漢國目前的軍事力量足以自保,應該以整個戰略大局爲重。
所以,漢國首先應該大量發展農業、紡織和礦物業這三個領域,讓百姓們都有飯吃,都有衣穿,讓軍工業的基礎,各種礦物有足夠充裕的儲備之後,才進行大規模的發展。
不過,爲了滿足三十萬師團的槍支和彈藥需求,金辰還是準備在江西建立幾個大型的工廠,以應付缺口日以擴大的軍需補給。
這些問題都有了統一的思想後,金辰又下了命令,將前段時間開赴西南地區的所有預備軍團簡化、分割後,成爲當地的治安守備部隊,以及建立類似監督、巡查的機構。
這些西南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看似二十幾萬的預備軍不少,但分割下去,其實每城每縣,也沒多少人。
總的來說,在政治上,漢國將以發展農業和經濟爲主。在軍事上,則採取戰略防禦的狀態,以太平天國爲擋箭牌,不求什麼,只要能抵擋個三、五年的時間,等漢國有了一定基礎,金辰相信華夏這個天,必將姓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