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周洪勛的“武字營”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武字營”的前身,是駐在邛州的清巡防軍第八營。
趙爾豐抓捕蒲、羅會長以后,邛州各地村民揭竿而起,紛紛參加同志軍起義。
第八營管帶(營長)黃思瀚奉命帶領第八營,到各鄉鎮駐扎,以便鎮壓村民叛亂。
第八營書記官周洪勛是同盟會員,在知悉成都發生血案后,他要求把分駐在各鄉的巡防營弟兄帶回邛州。
實際上是準備在邛州起義,趁機奪取州府,黃管帶不予理睬。
周鴻勛即帶一個同盟會員,突然闖入管帶黃思瀚房中,要求他不要鎮壓同志軍,將全營開回邛州城,可是黃管帶堅決不同意。
周洪勛示意身后的會員開槍,殺死了黃管帶,繼又擊斃軍需官和教練官。
周洪勛立即宣布全營起義,大家推周洪勛為統領。
隨后,周洪勛率起義軍突然圍攻邛州,知州文德龍猝不及防,城門被起義軍打開。
周洪勛逼迫文德龍給第八營的兄弟發軍餉,文德龍只好交出庫銀八百兩。
周洪勛起義后,將原巡防軍第八營番號改為“武字營”。
邛州同志軍東路首領祝笨、西路首領馮利和、北路首領藍四管事,都率隊趕來與武字營會合,并接受周洪勛的節制,隊伍迅速發展到四五千人。
周洪勛將武字營拉到雙流前線,去參加保衛雙流和新津的戰斗。
話說田武魁的前鋒部隊,在辜家碾遭遇水淹,被同志軍打得落花流水。
他不甘心失敗,親率巡防軍,去攻打塔子橋下邊的板橋梓。
趾高氣揚的田提督,率清軍剛走到三里壩,忽聽“轟隆”幾聲炮響,從竹林里、草堆里、溝坎、田壩等處殺出數不清的大腳女同志軍。
她們打扮奇異,頭纏青紗,手臂上纏白布作標記。
手持大刀、鋼叉、梭鏢等武器,一個個精神抖擻,不要命地沖向巡防軍。
巡防軍大都沒有見過這種陣仗,嚇得拔腿就逃。
在經過一個山坡時,突然又沖出來一批女劍仙俠客。
她們有的頭包白絲巾,有的頭戴斗笠,圍腰束身,手臂上纏紅布作標記,手持清風劍,旋風般沖向清軍。
巡防軍被嚇得抱頭鼠竄,自相踐踏,狼狽不堪。
田武魁本來就很迷信,遭遇大腳女攻擊時就嚇破了膽,現在從山坡后面突然又殺出一群劍仙俠客,嚇得他魂不附體,一頭從馬背上栽了下來。
他用手摸了一下腦袋,感覺還在自己脖子上,便連聲呼喊“救命!”。
他所騎的高頭大馬受到驚嚇后,在田壩里亂竄,被大腳女殺死。
各位看官,這些大腳女同志軍和劍仙俠客,從何而來?
原來,在成都北門組織攻城的廖春雷,得知趙爾豐派精銳部隊出南門,去搶奪戰略要地新津。他深知新津保衛戰的成敗,事關趙爾豐的命脈。
由于北門戰事很緊,廖春雷抽不出兵力,便令妙音和王淑娟去召集婦女同志軍,配合劉自強保衛新津城。
妙音去青神縣,請來十三妹領導的大腳板女同志軍。
十三妹,屏山縣人,本名時三妹,二十五歲剛出頭,頭纏青紗,身材苗條精干,面容白凈秀麗。
她從小就像男兒一樣,刻苦習練武功,功成以后身手十分了得。
他崇拜紅燈教女英雄廖幺妹,心懷俠義心腸,好打天下不平之事。
逐步在江湖上有了好名聲,老百姓親切地稱她為“十三妹”。
十三妹原來有個兄長是袍哥舵爺,不幸被官府殺害。
她便接管了兄長的袍哥碼頭,成為著名的女舵爺。她積極發展女袍哥,立志要為兄長報仇,殺盡貪官污吏。
四川掀起保路運動后,十三妹以女袍哥為骨干,拉起兩千多人的大腳板女同志軍起義。
大腳板女兵頭纏青紗,圍腰緊束,黑布綁腿。個個身背利劍,手持大刀,英姿颯爽,清軍見了無不為之膽寒。
后來,十三妹又吸收了部分彝族和藏族的女性參加,轉戰于青神、犍為和峨邊縣一帶。
由于十三妹驍勇善戰,她的打扮和長相,又酷似原紅燈軍的女首領廖幺妹。
清軍見到十三妹時,嚇得不要命地逃竄,驚呼:“觀音下凡了!廖幺妹殺來了!”
十三妹將大腳板女同志軍開赴雙流后,劉自強將她的部隊布置在黃水河一帶,阻擊進攻新津的清軍。
當劉自強把清軍引入到三里壩埋伏圈時,十三妹突然帶領大腳隊沖出來,殺得巡防軍屁滾尿流。
妙音又從青城山和峨眉山組織起一批,主要由道姑和尼姑組成的女俠隊伍,連夜趕到雙流的同志軍陣地。
女俠與劉自強會師后,作為奇兵預先埋伏起來。
劉自強先讓十三妹的大腳板女兵打頭陣,在巡防軍敗退過來時,妙音指揮女俠突然殺出。
巡防軍措手不及,死傷不計其數,大敗逃回縣城。
據說田武魁被嚇病了,全身癱軟,在逃跑時被人扶在馬背上,又摔了下來,只好由部下找來竹滑竿抬回雙流縣城。
清軍被同志軍零敲碎打,舉步維艱。
由于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清軍在黃水河一帶,被同志軍分割包圍,馬步炮都展不開,經常被整哨圍殲。
于是,田武魁又從鄰縣調來巡防軍六十八標,朱波瀾又調來新軍十七鎮的馬標,外加步炮一營前來增援。
清軍與同志軍在西至金馬河畔,東至楊柳河畔的廣闊地帶,大戰十余天,互相形成拉鋸戰。
朱波瀾決定調整戰術,改用馬標的戰馬打先鋒。這些軍馬訓練有術,軍官通過軍號的音調,來指揮馬隊作戰。
在戰斗時,騎兵在前面沖鋒陷陣,沖殺非常迅猛,同志軍措手不及,死傷慘重。
在同志軍防守最困難的時候,王淑娟從大邑縣,帶領王三娘的大刀隊來參戰。
王三娘,大邑縣著名女袍哥。她的丈夫曾被趙爾豐以亂黨分子殺害,她心懷仇恨,加入袍哥誓死反清。
在成都發生血案后,王三娘率領所部二千多人,攻打成都西門外的清軍。
她身背大砍刀,袖子挽的“龍臺頭”,率領女同志軍,砍得清軍腦漿四濺,尸橫遍野。
王三娘對部下說道:“趙爾豐屠殺請愿學生和市民的情景就是這樣的,我們要報仇。不殺死趙爾豐,我們誓不收兵。”
王三娘跟隨王淑娟,帶領女同志軍趕到雙流前線參加會戰。劉自強把王三娘的大刀隊,布置到金馬河畔設下埋伏。
面對清軍兇猛的馬隊,如何才能克敵制勝呢?
十三妹發現馬隊的進退,是由軍號音調的變化來指揮的。
于是,找了一些當地的同志軍到山上砍來竹子,先將竹子鋸斷成一節一節的竹筒。
然后再將竹筒按照一定的方法串聯起來,做成特制的“過山號”。
它能模仿軍號的音調,吹出幾乎與軍號相同的聲音。
王三娘又將農家的竹曬席,卷成又大又長的筒子,涂上黑顏色,偽裝成高高架起的“大炮筒子”。
當清軍的騎兵再次沖來時,整個鄉間的房前屋后,田間地角都響起了自制的“過山號”聲音。
軍馬聽到這么多軍號,音調又各不相同,不知道該聽誰的號令,于是到處亂竄,騎兵根本無法控制軍馬的行動。
同志軍在“大炮”旁邊,將炸藥和鞭炮點燃,爆炸響聲如同炸雷,同時伴有大量的鳥銃和箭矢齊射。
清軍以為同志軍有啥子先進武器,嚇得亂成一團。
這時,十三妹率領大腳板同志軍,王三娘帶領大刀隊,一起沖進清軍隊伍里,如入無人之境,連人帶馬一起砍殺。
這一仗,同志軍大獲全勝,繳獲槍械和物資無數。其中,獲得的馬肉,供同志軍連吃了十幾天。
卻說趙爾豐坐在總督府里,不斷接到南路清軍失敗的消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同志軍圍攻成都已經接近一個月,城內生活物資斷供,軍心很不穩定,堅守成都會非常困難。
他急需占領新津,打通往南或往西的通道。
趙爾豐橫下一條心,派馬飛龍帶領一個炮隊,攜帶從國外進口的洋炮,殺開一條血路,搬掉去新津道路上的釘子。
在清軍新式武器的猛烈轟擊下,同志軍設在黃水河和花橋梓的防線被攻破。
趙爾豐分別命令統制朱慶瀾、提督田振幫從左右兩路進攻新津,誓要一舉奪取縣城。
為了縮小戰線,集中兵力對付強敵,侯寶齋命令同志軍撤退到新津縣城周圍防守,周洪勛也率武字營開赴到新津城外。
由于周洪勛的武字營武器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成為南路同志軍中戰斗力最強的骨干力量。
侯寶齋、周洪勛和劉自強領導同志軍,并肩戰斗,眾志成城,拉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津保衛戰。
為了便于統一作戰指揮,侯寶齋將參加新津會戰的各路同志軍,統一改編成川南同志軍。
大家公推侯寶齋為川南同志軍統領,周鴻勛和劉自強任副統領。
在新津縣城及其周圍,川南同志軍士氣高昂,利用復雜的有利地形,與清軍進行聲勢浩大的攻防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