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杜甫放下筷子,擦了擦嘴邊的酒水,雙目迷濛看著王源開口道:“王小兄是聽到春選之事無人得中的消息纔來探訪安慰我的吧。”
王源輕輕點頭道:“確實如此,梨花詩會一別,我自己也遇到了不少事情,所以雖想來拜見杜兄,可惜身不由己。今日上午,我聽到了逸才選拔之事,想起杜兄也在選拔之中,這才趕忙來探望杜兄。”
杜甫微笑道:“多謝你了,在長安城,唯有你還記得我杜甫,你是來探望我的第一人。”
王源道:“這次的事情有些蹊蹺,以杜兄之才,怎會屢試不第?李林甫主持這次春選必有貓膩,老賊妒賢嫉能,自己不通詩文,也不讓才能之人入仕,我聞之甚是氣憤。”
杜甫輕嘆一聲道:“哎,杜某已經心灰意冷了,本懷一腔報國之志,無奈報國無門。王小兄也看得出我現在的落魄模樣,可憐我妻兒跟著我連溫飽都難足,我實在愧疚不已。”
王源舉起酒碗道:“杜兄莫要灰心,人生際遇殊難預料未必便沒有機會了。”
杜甫淒涼一笑,喝了半碗酒,口中吟道:“聖朝優賢良,草澤無遺族。人生各有命,在餘胡不淑。一生但區區,五十無寸祿。衰落當捐棄,貧賤招謗讟。”
王源微笑道:“這是杜兄新作麼?看來確實是悲憤難當,心境淒涼啊。”
杜甫呵呵笑道:“是啊,心境確實很低落了,李林甫一句‘野無遺賢’,我們這數千人便全部要打道回府了。前途渺渺,我實不知將來如何。”
王源道:“杜兄有何打算?”
杜甫輕聲道:“我也不知道,在長安我或許還有些詩名,也許再找機會投卷,或許賣文寫字,或許便攜妻兒離開長安城回鄉務農罷了。總之,我現在毫無方向,也不知該怎麼辦。”
王源道:“杜兄,你且留在京城,我給你想想辦法。”
杜甫笑道:“王小兄是要將我引薦給李適之麼?那還是算了吧,我曾在梨花詩會上位李林甫效力,李適之豈會容我。我知道李適之的爲人,他器量不大,我還是不去自討沒趣了,也免得你被他訓斥。”
王源笑道:“我早已不在李適之府中了,梨花詩會之後我便離開左相府了。”
杜甫訝異道:“怎麼?李適之不是對你挺好麼?”
王源笑道:“說來話長,以後慢慢跟杜兄說。不瞞杜兄,我今日剛剛得到陛下的召見,陛下已經擬製召我入翰林院做學士了。”
杜甫一驚,差點打翻了酒碗,愕然道:“真有此事?”
王源點頭道:“我不是要跟杜兄面前顯擺,但事實確實如此,所以我剛纔說,人的際遇難以想象。之前我和杜兄一樣,還在苦苦的尋覓,轉瞬間機會便來了。”
杜甫喜道:“恭喜恭喜啊,我哪有絲毫嫉妒之心,真心的爲你感到高興,起碼能讓天下士人看到還有晉身朝堂的機會。也難怪,你詩才遠勝於我,能有今日也是應該的。只是我不明白,你既離開了李適之府,又那來機會得到陛下的召見,而且授予翰林學士之職?”
王
源道:“是得楊釗舉薦,所以纔有機會。”
杜甫皺眉道:“楊釗?貴妃的堂兄,戶部度支郎楊釗麼?”
王源道:“就是他。”
“這怎麼可能?他不是和李林甫沆瀣一氣麼?你梨花詩會上讓李林甫失敗,他很生氣,怎會同意楊釗舉薦你?”
王源笑道:“這便是微妙之處了,還是說來話長,但此中之事著實非你所想的那樣簡單,今日也不多說了。我今日來拜見杜兄,便是想知道杜兄現狀如何。若杜兄自己有門路的話,我也不多嘴了,若杜兄暫時沒什麼門路,我建議杜兄留在京城尋覓機會,我這裡也會替你想辦法。通過科考之途怕是沒機會了,要想進身,須得另闢蹊徑,否則真的沒什麼希望。”
杜甫道:“王小兄原來是可憐我來了,我看算了吧,還是我自己想辦法的,實在不成,便帶著妻小離開京城了,我也心灰意冷了。再說了,你要幫我,肯定也是要借楊家之勢。我卻對楊家沒什麼好感。楊家姐妹驕奢淫.逸,仗著裙帶之勢上位,正是我最不滿的一類人,我豈會受他們恩惠?”
王源微笑道:“杜兄,你自尊心強我是知道的,但你可別忘了你的報負,你是想爲天下老百姓做些事情的,回家種地可沒法爲百姓謀福。”
杜甫搖頭苦笑道:“我自身都難保了,還談什麼報負。”
王源正色道:“你切莫這麼想,否則滿腹詩書豈非白讀了。再說了,遠的不說,就說嫂夫人和兩個孩兒,我唐突說一句,你就算沒有造福天下之心,難道也絲毫不想讓嫂夫人和兩個孩兒今後的日子過得好些麼?你忍心讓他們永遠跟著你顛沛流離的受苦麼?我若是你,我便絕不會這麼無情。”
杜甫默默喝酒,沉默不語。
王源道:“我一直認爲,我大唐的讀書人都是好高騖遠,譬如你我,心中都覺得要幹一番大事業,卻不能靜下心來踏實做事。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讀書人雖要懷報國造福百姓之志,但也要首先放下高傲一步步的實現。譬如先讓自己的生活無憂,先惠及身邊之人,再一步步的想後面的事情,甚至有時候爲此要犧牲自尊,因爲你是要爲了最終的目標的實現,若過於斤斤計較,在如今的大唐,怕是要處處碰壁了,更別提你心中的所謂報負了。”
杜甫眉頭緊皺,似乎有些爲王源的話所打動。王源口中的實用主義的這一套,是杜甫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辭,也是他從未想過的。
“我可否冒昧問一句王小兄,你的報負是什麼?”
王源微笑道:“我的報負沒有杜兄那麼遠大,我其實只想做一個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我不喜歡自己的命運被人操控,不想成爲一個風中之塵,不想成爲身不由己之人。”
杜甫愕然道:“掌握自己的命運麼?這如何能做到?”
王源道:“如何做不到?三個月前我還是永安坊的坊丁,諸多的機緣巧合,諸多的選擇和努力之後,我也有些進展。最起碼我不是永安坊中那個連坊正都能呼來喝去之人了。甚至到了今天,很多人已經無法對
我呼來喝去。難道這不是掌握了部分自己的命運麼?或許你認爲我依附於楊釗,是你不能忍受的。但其實依附於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沒有以爲依附他便做出什麼壞事來,這就叫做借勢而爲。當今大唐,你想孑然一身出污泥而不染,那也只有去山林之中隱居,終老一生了。”
杜甫緩緩點頭道:“說的在理,杜某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不得不說,王小兄比杜某要識時務的多。”
王源笑道:“我也不想這樣,我也想通過自己的本事科舉入仕,然後達到自己的目標。然而這可能麼?且不說你滿腹詩書,卻屢試不第。就算是李太白那樣的人,最終的結果又如何?你若以爲太白自己願意離開京城,自己願意寄情山水那便錯了。說句難聽點的話,他以爲陛下英明,希望朝政清明,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爲能改變這一切,但這些又怎能做到?離開長安,雖然清名依舊,寫下無數讓人讚歎不絕詩篇,可這又有何用?能爲百姓造福麼?能改變他看不慣的一切麼?所以,我雖敬仰太白,但我卻並不認同他的作法。”
杜甫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口中一口一口的喝酒,終於喝的伶仃大醉。王源緩緩起身之時,杜甫已經醉的閉眼伏在案上,王源不願打攪他,緩步來到屋子裡。簡陋的堂屋裡,一張小桌上擺著帶來的燒鵝牛肉等物,兩個孩童吃的津津有味,嘴邊全是油漬。杜甫的夫人楊氏和李欣兒站在一旁,笑瞇瞇的看著他們。
見王源進來,楊氏忙行禮,探頭看著外邊醉臥的杜甫,皺眉道:“夫君實在無禮,怎麼當著客人的面就睡了,奴去叫醒他。”
王源擺手道:“讓他睡,杜兄太累了,難得能大醉一場。我們也該走了,就不向杜兄告辭了。”
楊氏忙道:“怎麼就走了。”
王源道:“晚了關了坊門便麻煩了,嫂夫人轉告杜兄,他想好了便來尋我。我住在靖安坊東南隅,獨門獨戶,一去便能見到。”
楊氏道:“奴記住了。”
王源朝李欣兒使了個眼色,李欣兒伸手從腰間接下錢袋來,塞到楊氏手上道:“楊大嫂,這裡是十貫錢,留著給孩子們買些吃的,全家做幾件新衣服。”
楊氏驚慌推辭道:“不成不成,這可不成?夫君若知道了,豈非要罵死奴了。”
王源道:“留下吧,莫推辭,你可以不用告訴杜兄。這是我給兩個孩兒的見面禮。給他們扯幾身衣服,你和杜兄也扯一身衣服,買些米糧,起碼可以對付幾個月。你不爲大人想,也看看孩子,孩子這麼小,豈能不吃飽肚子。你若推辭便是看不起我們了。”
楊氏性子憨厚,結結巴巴的不知說什麼好,眼裡掉下淚來。
王源俯身摸了摸兩個孩童的頭,起身來拱手告辭。出的門來,滿目春光耀眼,棗樹上幾隻鳥雀蹦跳鳴叫,身邊蜜蜂嗡嗡飛舞,春光薰然,一切都那麼美好。杜甫趴在桌上睡的正香,就算在睡夢中,他黑黝黝的臉上也滿是愁容,兩根眉毛擰在一起,似乎也不能放鬆。
王源暗歎一聲,和李欣兒快步出門,緩緩離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