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利根號”重巡洋艦主炮選擇了240mm這個在日本艦炮中十分非主流的口徑,胡衛(wèi)東自然忍不住要詢問緣由,而這事情其實還要從他當初奇襲豐臺并全殲重火力極其強大的日軍第十二師團說起
那一連串奇跡般的勝利之后,日本不但損失了數(shù)萬精銳,還失去了相當于三個野戰(zhàn)重炮兵旅團的重裝備,須知當時全日本也就五個野戰(zhàn)重炮兵旅團,為了確保陸軍有足夠的火力支援,重炮生產能力有限的日本只得暫時壓縮海軍艦炮的生產計劃,以騰出足夠的產能加速陸軍火炮的生產。本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xù)太久,誰知侵華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之后不久,日本陸軍又在山西損失了兩個野戰(zhàn)重炮兵旅團,而隨著侵華戰(zhàn)爭的不斷擴大,日本陸軍對于火炮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大,于是海軍艦炮的生產計劃自然一再壓縮和推后
本來日本海陸軍都具有極大的獨立性,對于這種嚴重損害海軍利益的做法,海軍方面完全可以嚴詞拒絕,偏偏這時海軍內部卻出了問題,新興的航母派急于奪權,甚至不惜和陸軍合作,而且在他們眼中,“巨艦大炮”已經過時了,航母和艦載機才是海軍下面投資的重點,因此除了保護航母與前線機場所必需的各種高射炮,他們對于那些大口徑艦炮并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還停留在紙面上的那些造艦計劃可以調整、甚至改變設計,可那些已經建成的戰(zhàn)艦炮管卻還是得定期維護和更換。而那些在建的戰(zhàn)艦也總不能不裝主炮吧?
其中前者實在是節(jié)省不了,更換炮種耗費巨大,如果只為了少造大口徑艦炮就這么做的話,絕對是得不償失。但對于后者,某位喊出過“新海軍只需要兩種軍艦——航空母艦和(配合航母的)輔助艦船?!钡娜市謪s想出了一個好點子,“日本近海沒有強敵,只要有了強大的航空部隊就足以御敵于海上。本土、臺灣、朝鮮和滿洲(對于太平洋上那些小島,要塞炮還是有價值的。)的那些海岸要塞(懾于遠東蘇軍的強大實力,陸上要塞卻是不敢撤除的。)現(xiàn)在已經毫無用處。早就應該拆掉以節(jié)省開支了。要塞炮太過笨重,陸軍基本用不上,正好裝到我們的軍艦上嘛!大家算算。我們的大口徑要塞炮足有一千多門,即使去掉其中那些太過老舊不堪使用的,也至少有幾百門不算過時的大口徑重炮,足夠裝備好幾十艘大型戰(zhàn)艦了”
結果“利根號”重巡洋艦及其還在建造中的姊妹艦“筑摩號”原定的203mm口徑l50主炮就換成了8門90式240mm要塞型重加農炮,由于90式240mm要塞型加農炮比原來的主炮更長更粗,如果按照原定設計方案建造,裝上之后該艦的炮塔估計就根本轉動不了了(注1)。但是位高權重的海軍大員怎么會低頭認錯?他立即指責說是該艦本身的設計不合理,結果硬是逼著設計師重做設計方案,這款重巡洋艦歷史上的獨特外形也因此胎死腹中
但在胡衛(wèi)東看來,設計回歸傳統(tǒng)的利根號重巡洋艦無疑比歷史上的原型更加強大。八門主炮可以充分發(fā)揮威力,與減少三架水上偵察機的損失相比,絕對是得大于失,而且90式240mm重加農炮雖然不是多么先進的產品,但性能卻著實不錯。遠比原定的主炮好用得多。首先,口徑擺在那里,對主炮來說,口徑就意味著威力,203mm的主炮想想也無法和240mm的相比,而且90式240mm重加農炮在繼承了日式火炮精度高、壽命長(代價是射速慢)的優(yōu)點之外。還有著令人匪夷所思的恐怖射程,即使發(fā)射的是普通240mm炮彈(非特殊造型、無額外裝藥、沒有助推裝置。),也可以輕松地打到50公里開外,而原來那款203mm艦炮雖然也有接近30公里的不錯射程,但和它一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了。艦炮、尤其是主炮是典型的“一寸長一寸強”,射程遠不僅僅意味著炮戰(zhàn)中可以先敵出手,如果速度有優(yōu)勢的話還能讓敵人只挨揍卻沒法還手,更重要的是射程遠的大炮一般彈丸初速也高,而這就代表炮彈穿透力強,而這在巨艦大炮時代簡直比什么都重要
可能有人要問,既然這款要塞炮那么好,為何日本海軍以前沒有將其用作艦炮呢?原來,一方面因為日本海軍的艦船以前沒有裝備這一口徑火炮的傳統(tǒng),如果突然引入這種新口徑,后勤會有很大的壓力;而更大的問題,則是這一口徑高不成低不就,和203mm艦炮一樣都打不穿戰(zhàn)列艦的主裝甲,而對付巡洋艦卻又有些浪費了,本來陸軍還對它有些興趣,但其超過五十噸的恐怖重量最終令陸軍望而卻步,幾乎沒法機動的大炮就算威力再大,對于陸軍來說也是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的。好在射程對于不需要機動的要塞炮來說十分重要,該炮這才免于下崗,但由于造價偏高,生產數(shù)量并不是很多,若不是由于出現(xiàn)較早(1930年投入現(xiàn)役),存貨的數(shù)量只怕根本不夠裝備幾艘大型戰(zhàn)艦
注1:歷史上利根級重巡洋艦的炮位設計十分奇葩,8門主炮全部配置在艦體前部,而艦體后部則布置成專門的水上飛機作業(yè)區(qū)。外觀在當時是比較特別的。這種配置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增加水上飛機的搭載量,并使飛機的起飛作業(yè)更加方便。此外還可以避免主炮發(fā)射產生的炮口火焰和暴風對飛機的影響。利根級這種配置不足之處是炮塔占用艦體甲板空間較大,主炮射界存在死角。
個人覺得這種設計相當超前,可惜炮塔不是導彈發(fā)射器、水上飛機也不是艦載直升機,以當時的海戰(zhàn)方式,這種設計絕對是得不償失,對于以炮擊作為主要攻擊方式的巡洋艦來說,水上飛機再重要,又豈能與主炮相比?(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