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標題:那就放棄治療吧
“格里菲斯先生……”
“請稱呼我大衛!”
“好的,大衛。我能不能冒昧地問一下,你這次來找喬治-貝克先生有什麼事情嗎?”袁燕倏指了指富三代道,“說不定我們還能幫一些忙呢?”
而福爾摩斯不置可否地聳了聳肩膀。
“這個麼……”格里菲斯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其實我們此行是來尋求貝克先生的幫助的。”
“幫助?財務方面的幫助嗎?”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大導演先生只好點頭道:“是的。本人想開一家電影製片廠,所以……”
我們的袁大師突然一拍大腿,興奮地道:“大衛,你終於是明白了啊!”
接著他揮舞著手臂道:“好萊塢那些猶太……”
袁燕倏突然想起來了,路易斯-貝克先生是一位“身處資本主義地獄,仰望社會主義天堂”的左翼人士,立馬換上了一口標準的左派語言。
“嗯,好萊塢那些猶太資本家爲了眼前一點點經濟利益,完全無視了人類與生俱來的精神追求!”
他偷眼一瞧,果然看到福爾摩斯先生也是一臉贊同的表情。
“和所有的資本家一樣,他們搞的那套一切往錢看的製片人制度,還有剝削演藝人員的苛刻合同就像是奴隸主的枷鎖和鞭子,不但把你們這樣的電影人當做了剝削對象,也正在一點點地扼殺美國電影藝術。”
後來這些猶太資本家果然就把美國電影“扼殺”成吊打其他國家電影產業的“利維坦”了。不得不說,在某些產業,尤其是迎合人類低俗趣味的娛樂行業,資本主義是有其優越性的。
不行,這絕對不行!
一想到一百年後的世界電影產業格局,再想到天朝電影的鳥樣。那幫號稱“文青”實際上既不文又不青的導演,連三毛抄四、三流車手這兩位居然都能拍電影了。還有那些小鮮肉、塑膠臉和那位“毀戲不倦”的姐們,我們的袁大師都要把後槽牙給咬裂了。
而且一個人一旦樹立了某個宏大的人生目標,那麼他的心中會產生一種崇高的使命感,我們的袁大師如今也有點超(zou)凡(huo)脫(ru)俗(mo)來著。
媽了個蛋,老子睡不了後世那些女明星,難道還壞不了後世那些猶太佬的好事?
那麼要怎麼壞了他們的事呢?眼前不就有一位合適的人選。
看了n部好萊塢娛樂文的袁大師已經想好了,美國電影的成功因素之一……嗯,應該說首要因素就是其獨特的大製片廠制度。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好萊塢制霸全球之前,美國之外的全世界電影創作都實行“導演中心”制度。即導演是一部電影的創作主體,導演控制著電影製作的各個環節,導演也爲電影的完成品負全責。
可是在美國,導演頭上還有一位製片人。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製片人旨意的執行人罷了,拍攝的劇本是製片人指定的,選擇的演員是製片廠簽約的,導演本人甚至無權參加剪輯和後期製作。只有少數拔尖的導演才能掙脫這樣的藩籬。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拍攝於1939年的《亂世佳人》,這部片子居然是三位導演幾易其手才拍攝完成的。可是其風格相當統一劇情也十分完整,並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製片廠制度到底比導演中心制度強在哪裡呢?
強就強在……這麼做可以避免導演犯文青病啊!
一想到這個答案,前世寫過網絡小說的袁燕倏同學這氣就更加不順了。明明是那些讀者知識素養太差閱讀品味太low,只配去看無腦爽文,怎麼能說自己這種文筆好、腦洞大和知識儲備多到經常滿溢出來的作者是文青呢?
“咔噠”……他好像真的把後槽牙給咬裂了。
算了,飯要一口口吃。既然自己立下了改變美國電影發展方向還有把猶太人趕出電影業的宏願,那麼第一步就是想辦法奶一口大衛-格里菲斯,使之成爲好萊塢“導演中心”制度的異類……
不行,這絕對不行!
要是真的變成“導演中心”制度,那麼自己又有個毛用啊?
我們的袁大師根本在沒興趣1920年代的美國當導演,如果他晚穿個三四十年說不定還會想辦法去玩玩女明星……嗯,玩玩大聲公。現在這個職業太low了,完全配不上他這樣的穿越者。所以他想要建立第三種電影製作制度。
“大師球,你幫我搜索一下……”
他拿起“飲料”喝了一口,乘此機會看了看搜索結果,很快想好了自己的說詞。其實要說服這位老兄的關鍵就是他爲什麼要尋求財務上的幫助。
袁燕倏放下酒杯,直視格里菲斯嚴肅地說道:“大衛。恕我直言,從《黨同伐異》這部片子開始,你的票房表現似乎就有些那個不振啊。尤其是最近兩部片子,叫什麼來著……”
吉許小姐嫵媚地看了一眼“膩嗷”,接口道:“袁先生說的是《真心的蘇西》和《新英格蘭之路》吧?”
“是的是的,瞧我這個記性。不過吉許小姐你在裡面的表演實在太出色,真是讓人傾倒啊!”
“哪有袁先生說的那麼好?”
“尼奧,請叫我尼奧。你的表演就是這麼perfect。”
“那麼膩嗷,也請叫我麗蓮。你的嘴就是這麼sweet。”
“麗蓮啊麗蓮,你爲什麼要叫蛋撻……嗯,麗蓮呢?”
“膩嗷啊膩嗷,你爲什麼要叫膩嗷呢?”
他們這對三國版羅密歐和古埃及版的朱麗葉這麼當衆調情,就連思想“這麼left”的福爾摩斯也有點看不過去了,他忍不住把拳頭舉到嘴前,重重地咳嗽了幾聲。
我們的袁大師終於回過神來道:“啊,我說到哪了?對了大衛,讓我猜一猜,你是找不到投資人所以纔想另起爐竈的吧?”
格里菲斯大導演苦澀地笑了一笑,開口道:“我也不是找不到投資人,只不過、只不過……”
袁燕倏翹起二郎腿,點燃了一根camel,接口道:“只不過他們不願意投資你想拍的片子,是不是這樣?”
大衛-格里菲斯無聲地點了點頭。
實際上就像袁大師所說的那樣,從《黨同伐異》開始,這位“電影之父”的導演事業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黨同伐異》的製作費用是史無前例的190萬美金,要知道這可是1915年的190萬美金!不過票房慘遭滑鐵盧,連成本都沒有收回來。
而失敗的原因呢……哎,說來說去還不是那三個字,文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