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城因地勢之故,其繁華難及荊州諸郡,是以城中並無幾家士族,而這幾家士族又以申家爲首,初時申家見袁紹勢大,縱是己方幾家大族盡起家兵、郡兵亦難擋之,遂大開城門將袁紹迎入城中。
隨後又多使藉口安排族中子弟入袁紹麾下擔任要職,其中又于軍中安排衆多,藉以架空袁紹,尋機以奪袁紹大軍,卻不想爲李嚴所識破,於是雙方與城中大戰數月之久。然申家久據上庸,而袁家雖四世三公,門生遍佈各地,然民心終究多向於申家;而兵力之衆之精申家又不及袁紹大軍。最終雙方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只落了個兩敗俱傷的結局—申家等上庸士族勢力大減,袁紹見城中百信多向申家,無奈下只好引軍撤出上庸西投佔據漢中的張魯。
張魯見袁紹勢窮來投,自是歡迎無比,當下便打開城門而迎。卻不曾想這一迎竟迎來一頭擇人而噬的餓狼。
袁紹投於張魯麾下後,吸取了上庸城的教訓,採用李嚴所獻之計初時深居簡出,又派人探查城內士族對袁紹的看法。在得知張魯麾下親信乃一貪財小人後,便常送金銀等物賄賂楊松,請其於張魯處多家美言,楊松既得好處自是極力相助。
如此過得年餘時
,張魯及麾下第一謀主閻圃對袁紹戒心終去,並委以重任,袁紹恐此爲張魯之計,正
推辭,卻得李嚴進言,遂應了下來。此後又同西蜀劉璋大戰多次,少有敗績,加之常將戰功分於張魯原首席大將楊任及部將楊柏等人,故而楊任、楊柏等人於私下中同袁紹私交甚厚,再得知袁紹
奪張魯之權時皆表態竭力相助。於是,在楊任、楊柏等軍中大將暗投袁紹並竭力相助下,不知不覺中張魯幾被徹底架空,若非其祖父張道陵所傳之鬼卒,張魯手中已無一兵一卒。
這
,袁紹見張魯麾下文臣武將中出去閻圃、族弟張衛及鬼卒中將校已皆盡投入自己麾下,認爲奪權之機以至,遂命親信去請李嚴,商議奪權之事。李嚴聞袁紹召見,不敢怠慢,遂放下手中兵書朝袁紹府邸行去。
待至袁紹府上書房,李嚴抱拳見禮道:“李嚴見過主公,不知主公喚嚴來是爲何事?”
正坐於案幾後翻閱兵書的袁紹見李嚴至,遂放下書籍,面帶威嚴道:“李嚴啊,自某兵敗冀州,引敗軍投張魯已有多年;而自投於張魯處,汝便獻‘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令某深居簡出,暗中結交張魯麾下大將、文臣,藉以控制其軍。今張魯麾下除閻圃及鬼卒不不曾歸順於某,餘下之人皆已暗投於某!不知奪權之機可至否?”
李嚴聞言沉思道:“主公,今張魯有軍十萬,此中鬼卒四萬,餘下六萬大軍分於諸將之手;而此六萬大軍,其弟張衛又佔一萬。故主公所掌之軍出昔
所領之精銳外,僅有五萬將士!”
頓了頓後,接著說道:“張魯見主公深居簡出,隨已不曾防備主公,然精良軍械卻直髮放於麾下鬼卒及其弟張衛所掌之軍,故此餘下大軍之軍械多有損壞或佈滿鏽跡者;今主公雖暗掌五萬餘大軍,精銳更多於張魯,然戰力卻不過同張魯持平爾!若此時奪權,只怕……”
“啪!”
“哼!”不待李嚴說完,袁紹便拍案而起,冷哼打斷道:“自某兵敗冀州,鄭峰小兒已盡掌河北之地。而今又挾天子以令天下,手中更有百萬精銳大軍!然某此此時卻仍居於人下,瞧他人面色行事!如此,某何時方可引軍北上以報大仇?如此成就霸業?”
李嚴見袁紹聞尚不能奪權,頓時暴怒猶如雄師一般,不由嚇了一跳,又見袁紹因兵敗鄭峰之手而憎恨鄭峰,卻不曾細思爲何會敗,當下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起了辭官而去的心思,然卻又獻出一策:“主公,屬下有一策或可輕取漢中!”
袁紹見李嚴有計,頓時大喜,但卻又竭力保持臉上的威嚴,緩緩坐下道:“張魯與某實力相近,不住正方有何策可敗張魯?”
“主公,張衛引軍在外,若主公
起兵盡奪張魯之權,當首除此人!”李嚴於房中踱步道:“然此人出門
遭必帶二十餘軍士,暗中更有百餘軍士相護!主公
殺此人,可譴人以張魯筆記仿一書信召回張衛,並與途中設下重兵,待張衛至埋伏,便萬箭齊發,如此張衛縱有呂布之勇,亦難逃一死!”
“言之有理,此計可行也!然張衛若離,張魯必知之,吾等又何以瞞下此事?”袁紹聽後,點頭表示贊同,但隨即卻又提出心中疑問。
“此事易爾!”李嚴自信的笑了笑道:“主公可令楊柏等人於家中設宴,盡請城中大將、文臣千餘飲宴,同時將張魯亦請之!待張魯至,於張魯、閻圃酒水中下那蒙汗藥,再令形似之人假扮張魯、閻圃!如此可盡奪其權!至於那鬼卒……
後可徐徐圖之!”
袁紹聽完,頓時大笑而起,道:“果然好計!某得正方,如高祖得張子房也!此二事皆交由正方汝來辦,不知正方可願否?”
“爲主公辦事,在下之幸也!在下必不負主公所託!”李嚴笑道:“主公,奪權之事宜早不宜遲,在下這邊同衆位同僚細商、安排諸多事宜!”說罷,朝袁紹躬
施了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待回到自己府上,李嚴便急令親信招來荀諶、郭圖、高幹、楊柏、楊任等人自府中商議奪權大事。待至晚間,衆人議定諸多細節後,李嚴便依張魯筆記寫下書信,命人送往遠在劍閣防備劉璋的張衛,同時令高幹引一千軍士善
之人及五百好手往途中設伏;接著又令荀諶、楊柏聯繫城中暗投與袁紹之人,而楊任等餘下之人則尋機奪得城防。
明後兩天考試,更新可能會斷,各位讀者大大原諒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