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 等待時機

兩位老臣不愧是老油條,將皇帝的心思猜了個**不離十。趙檉在接連收到宗澤和合不勒的死訊後,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已到中年,而在古代人的壽命是很短的,這纔有了‘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老話,即使是天天被稱爲‘萬歲’的皇帝也不例外。老趙家的長壽基因似乎也欠缺,少有長壽之人,多在五六十歲便撒手人寰,尤其是神宗之後都是早逝,反而是他爹現在打破了‘早夭’的噩夢。

隨著年齡漸長,趙檉也面臨著選擇,他想給兒孫們留下一個清平世界,一段輝煌的歷史,但是趙檉十分清楚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世界上沒有不滅的王朝,更沒有萬世基業,數代而終的短命朝代歷史上比比皆是,自己不過是延續了大宋的國運,沒有了女真人,沒有了蒙古人,還會有其他民族的崛起和入侵,甚至是出現個把不肖子孫,敗光了祖上的家業,更將被歷史的進步所淹沒。

趙檉也明白世界上沒有攻不破的城池,過不了的河,即使建造一座銅牆鐵壁的洛陽城也難保不被攻破,將整個國運寄託在一座城池之上更是個笑話,當年的秦始皇修築長城也沒有能擋住外敵的入侵,近代的馬其諾防線更是難擋納粹的坦克的碾壓。因此遷都洛陽並不只是從防衛的角度考慮,而是根據現在的局勢發展,他不過是做好眼前的事情,至於以後自有後人操心!

黃河被稱爲母親河,但也是條災害頻發的河流,歷史上引發過無數的災難,吞噬了無數人的生命。開封靠近黃河享受著漕運帶來的便利之時,同樣時刻面臨著被淹沒的危險。僅據趙檉所知開封歷史上就曾被數次淹沒,以致留下了‘城上城’的奇觀。而宋朝在開封城留下的除了史籍的記載和傳說,在他的前世只留下了一座被稱爲龍亭的土墩和繁塔。

趙檉繼位後,專門撥出專款動員大量的民夫、軍隊,加高堤壩、疏浚河流以保證京師免受水患之苦。可他知道以這個時代的科技是無法徹底消除水患的。自己及前人的努力不過是延緩災難的降臨。那剩下的選擇只有‘惹不起躲得起’了,雖說這很丟一個‘萬能’穿越者的臉。

再者此時的汴京已經擁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這古代已經可以稱之爲超大型城市,和現代的大城市一樣擁有著交通擁堵、發展空間狹小、消費性支出龐大等等弊端,而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開封周圍貧瘠的土地遠遠不足以供養這麼大的人羣。尤其是糧食和資金嚴重依賴東南地區,導致富了首都窮了東南,造成南北發展差距過大。

只過了不到百年,江南民力幾乎耗盡,富庶的長江下游地區經濟發展停滯,宋政府經常入不敷出,龐大的軍費開支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過氣來。財政上的“積貧”和軍事上的“積弱”成爲不可挽回的趨勢。如今趙檉開海通商,大力發展手工業,使得江南才得以恢復,而遭受靖康之亂北方卻元氣大傷。使得財政依然要靠江南供給。

現在隨著趙檉擴張的軍事路線實施,宋朝已經收復燕雲十六州,並遠達漠北地區,金國雖然尚存,但北部的軍事威脅大大減輕,中原地區已經成爲後方,向北部的洛陽遷都不僅能避免財政過分依賴江南,還可以促進中原經濟的發展,以此帶動整個北方經濟的復甦……

自立國以來其實有兩次機會是遷都的最佳時機,一個是太祖建國之時以‘辭舊迎新’的名義以洛陽爲都,但是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太祖最終屈服於羣臣的反對而沒有能成功;再有就是靖康之變後,趙檉繼位之時,那時汴京失陷任誰也明白此處爲都並不是什麼好地方,讓女真人兩次兵臨城下。

但趙檉沒有遷都,一者因爲洛陽殘破,土地荒蕪,事出倉促難以成行;二者便是出於穩定人心,在兩君北狩、黃河以北淪陷之時,收復都城有著現實的意義;第三就是趙檉不想揹負‘膽小鬼’的名聲,他要在擊敗女真人,將其滅國之後在堂堂正正的遷都,免得讓天下人恥笑其因爲害怕當了皇帝后馬上遷都躲了起來。所以趙檉繼位之後,局勢稍定便遣景王趙杞以安置皇族子弟的名義修繕城池,整修宮舍,疏通運河,發展經濟,以備將來時機成熟之時遷都。

而遷都可以說是國之大事,需要龐大的開支及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大家肯定不會全部表示同意,對此趙檉也做了全面的準備。他仔細研究了太祖遷都之時羣臣的反對意見,綜合起來以當時的起居郎李符的‘陳八難’和李懷忠的進言最具代表性。

李符上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李懷忠進言所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和李符的理由都是很充足和現實的。

但現在洛陽經過趙檉十多年的經營,這些問題都不是什麼問題了,主要的阻力將是來自像太宗那樣的利益既得者。雖然趙檉還沒有確定繼承者,但汴京成爲大宋的都城已經近二百年,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地方勢力,他們和皇族及朝廷官員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遷都將妨礙他們的利益,也將招致他們強烈的反對。

而當年太宗勸服太祖的‘在德不在險’也在儒教盛行的大宋擁有很大的市場,他們認爲‘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時代三苗氏德義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所以說安邦治國在德不在險。’以爲單純的依靠德政就能江山永固。

即便本朝的有識之士也意識到了以汴京爲都的缺點。名臣范仲淹說:“洛陽險固,汴爲四戰之地,太平宜居汴,既有事必居洛陽。”名將韓琦也曾建議說:“北戎勢重,京師坦而無備,若一朝稱兵深入,必促河朔重兵與之力戰。彼戰勝,則疾趨澶淵。若京城堅固,戒河朔之兵勿與戰。彼不得戰,欲深入則前有堅城,後有重兵,必阻而自退。退而邀之,擊之,皆可也。”可惜他們的意見沒有引起最高統治者的重視,或被人勸阻,以致遺禍後代。

後世顧祖禹總結的好,他說:雖恃德不恃險,而設險重閉之義,亦未可略而不講也……汴四戰之地,受敵最深,樑末帝之禍甚於王假,靖康之辱幾於石晉,況滔天之浸近在咫尺之間,言建都者,其亦有鑑於往事哉!

趙檉對於‘德險之說’也是另有看法,就德治和設險守國而言,德治固然應當放在首位,但設險守國絕不能忽視。但與敵人談道德和與虎謀皮無異,滿口仁義道德的嘴是無法戰勝兇殘的敵人手中的刀的,道德只對講道德的人有用,對侵略者來說連屁都不是,想來女真人給大宋響亮的耳光大家不會這麼快就忘記的……

…………

此刻在東都苑狩獵的趙檉並不知道李綱和陳遘兩位首輔所言,他白日剛剛獵到兩隻鹿,交給廚子們去打理,自己溜溜達達的出了御帳出了營地想散散心。見皇帝想出門,立刻有一隊值守的近衛軍上前隨行護衛,趙檉擺擺手讓他們退下,只有旺福帶著幾個內衛跟上。

東都苑是豹將的駐地,皇帝到此遊獵他們自然早就佈置了警戒,將整個東都苑圍了起來,禁止閒雜人等進入。而隨扈的近衛軍則負責營地的安全,在御帳周圍五里佈置了第二道防禦圈,內衛大隊則負責核心部分的防守,也就是皇帝及其一家人的安全。這是在國內,周圍又都是精銳,所以大家放心的任由皇帝出了營。

“今日是你值守?”趙檉行了一段看到路邊有豹將士兵設立的執勤點,他對一位站崗的小兵說道。

“是的,陛下!”那個小兵也就十六、七的年歲,臂章卻是洛陽武學的,他聽到皇帝問話,立刻舉手敬禮道。

“讓他陪我走走可以嗎?”趙檉回了禮,又對旁邊一位掛著中尉銜的軍官說道。

“陛下,當然可以!”那軍官哪裡敢不答應,立刻上前接過小兵手中的長槍示意他跟皇帝走,而小兵似乎還不大樂意,嘟著嘴摘下身上的裝備,磨磨蹭蹭的不願意去。當著皇帝中尉又不敢發火,心中暗罵他真不識好歹,能陪著皇帝說話是多大的榮耀啊,也不知這小子抽什麼風呢……

第68章 主政三十八章 各有難處第229章 嫉恨第454章 ‘通風報信’第316章 歸來第135章 難題第370章 崩潰第90章 不安第50章 伏兵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61章 願打願挨第293章 遏制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34章 無功受祿第70章 奢望和平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42章 五姑娘第41章 討人嫌(二)第十三章第58章 思索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227章 亂中取勝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122章 做好事第157章 推進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275章 落幕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283章 混戰第422章 難堪第15章 殺神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528章 和戰雙開第41章 過年(二)第15章 殺神第56章 若無其事第191章 察哥的噩夢第35章 你死我活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395章 敲詐第17章 威脅第209章 錢是我的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67章 策反第195章 單于夜逃遁第38章 拉他一把第225章 車陣第71章 營造繁榮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180章 間離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24章 知府請客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25章 招惹第93章 翼騎兵第169章 截殺第85章 獵騎兵第92章 軍號第361章 收場第233章 善闡城第537章 借刀殺人第213章 滿載而歸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488章 授首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87章 挖出來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101章 破敵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79章 多事之秋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58章 滄浪之密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181章 登陸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316章 歸來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184章 緊迫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26章 附議第128章 難題第68章 主政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35章 規劃未來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
第68章 主政三十八章 各有難處第229章 嫉恨第454章 ‘通風報信’第316章 歸來第135章 難題第370章 崩潰第90章 不安第50章 伏兵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61章 願打願挨第293章 遏制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34章 無功受祿第70章 奢望和平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42章 五姑娘第41章 討人嫌(二)第十三章第58章 思索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227章 亂中取勝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122章 做好事第157章 推進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275章 落幕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283章 混戰第422章 難堪第15章 殺神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528章 和戰雙開第41章 過年(二)第15章 殺神第56章 若無其事第191章 察哥的噩夢第35章 你死我活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395章 敲詐第17章 威脅第209章 錢是我的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67章 策反第195章 單于夜逃遁第38章 拉他一把第225章 車陣第71章 營造繁榮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180章 間離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24章 知府請客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25章 招惹第93章 翼騎兵第169章 截殺第85章 獵騎兵第92章 軍號第361章 收場第233章 善闡城第537章 借刀殺人第213章 滿載而歸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488章 授首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87章 挖出來第81章 緊鑼密鼓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101章 破敵第348章 監軍‘無能’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79章 多事之秋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58章 滄浪之密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181章 登陸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316章 歸來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184章 緊迫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26章 附議第128章 難題第68章 主政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35章 規劃未來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