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

bookmark

歷史上的李世民去世時,才僅僅五十歲,至於死因,有些書上記載是痢疾,有些書上記載是服用了一種丹藥,這兩種說法都有可信和可疑之處,所以誰也說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在李世民在位的最後幾年,身體的確很差,動不動就會生病。另外在歷史上的晉陽公主去世時,李世民竟然悲痛的數日不能上朝,雖然這說明他們父女的感情很深,但卻也從側面說明,當時李世民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

李世民十八歲時,就隨父兄起兵造反,人生中最美好的那幾年,他幾乎都是在軍隊中度過的,而且在軍中的他不但學會了行軍打仗,更體會到民間的疾苦,另外也給他帶來一副好身體,哪怕是在四十歲時,還經常外出打獵。

可正是身體如此強健的李世民,卻忽然在貞觀十七年後,身體急轉直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還開始服食一些對身體有大害的丹藥,這更加劇了他健康的惡化。最後也許是一場小病,也許是服用了一種劇毒的丹藥,結果壯年還沒有過完的李世民就此喪命,實在讓人感到遺憾,若是他能多活幾年的話,也許大唐將比歷史上的更加強盛。

那麼現在就有一個問題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李世民在貞觀十七年時,身體開始急轉直下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看看歷史上的貞觀十七年發生了什麼就清楚了。在那一年,最開始是李佑謀反,然後被李世民賜死,之後又牽扯出李承乾謀反案,結果讓李世民傷透了心,而李承乾也被貶出長安,並且沒兩年就死了。然後李泰又急於爭位。暴露了自己刻薄的本性,結果太子之位沒得到,同樣也被貶出長安。

兩個兒子的謀反,以及最寵愛的兒子的欺騙,讓身爲父親的李世民大受打擊,哪怕是以他的帝王心性,恐怕也受不了這一連串的打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佑和李承乾謀反的第二年,最受李世民寵愛的晉陽公主。也就是才年僅十二歲的兕子也因病去世了,這下讓李世民的精神徹底垮了,好長時間才提起精神上朝。不過從那以後,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最後竟然開始像秦始皇那樣服用丹藥,結果才五十歲就去世了。

李世民是李愔這一世的父親,同時也是他向外開拓的最有力支持者。現在的李愔之所以能在海外闖下這麼大的局面,除了他身爲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李世民的無條件支持,雖然有時候李世民也會算計一下李愔,從他那裡拿一些好處,但是李世民也給了李愔一種極大的信任。只要是李愔提出的合理要求,他就絕對不會拒絕,哪怕是在大唐人口也不多的情況也。也同意李愔從大唐移民的請求。

李愔也很清楚的知道,現在自己雖然發展的不錯,但卻還離不開大唐的支持,甚至在未來的十幾年內,他都需要不停的從大唐引進人口。李世民是李愔的父親。而且他一向又最寵愛李愔,所以可以無條件的支持他。但若是大唐換了一位皇帝,哪怕對方肯定是李愔的親兄弟,但恐怕也做不到像李世民這樣支持自己。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李愔希望李世民能比歷史上活的更加長久,哪怕是活不到八十歲,但至少也得再活個幾十年,別像歷史上那樣,在壯年就去世了。所以他才收留和李佑和李承乾,而且儘量的幫他們解開心結,讓他們有活下去的勇氣,這樣李世民雖然生氣兩個兒子的謀反,但至少不用再經歷喪子之痛。

明白了以上這些,也就明白了爲什麼李愔會如此在意李承乾的死活,別看李承乾被廢,但他畢竟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長子,也是他們兄弟的大哥,對方在李世民心中有著極重要的位置,若是他一死的話,恐怕李世民會真的痛苦無比,甚至會成爲他解不開的心結。

所以李愔這次剛一到上海,立刻就向李恪詢問李承乾的情況,結果當知道對方竟然在上海尋了個修鐵路的差事,雖然他開始時並不懂怎麼修路,爲此還鬧出不少的笑話,不過李承乾卻十分肯學,慢慢的乾的有聲有色,而且已經成爲主持鐵路修建的主要官員之一時,李愔終於放下心來。李承乾既然有心情幫著李恪修鐵路,那也就是真的放下了之前的一切,而且在李恪這裡又不會受到什麼委屈,若是不出意外的話,肯定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抑鬱而終了。

當然了,李愔盡力延長李世民和李承乾的壽命,雖然有些功利的目的,但其中的親情也佔了一大半,畢竟再怎麼說,他們也是自己的親人,特別是李世民,對他的關愛絕對是出自一個父親的真心,所以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李愔都不希望看到李世民早逝。

李承乾不再消沉,李愔和李恪又都是事業有成,再加上三兄弟好不容易相聚,所以這一晚上他們三人是喝的酩酊大醉,最後李承乾被妻子蘇氏指揮著人擡回府中,而李恪更是打著醉拳回到了王府內院,李愔的酒量好一些,但也沒好到哪去,吐的滿地都是。結果到第二天早上,他們三個沒一個能起來牀,全都躺在牀上捂著腦袋呻吟了半晌才能起來。

本來李愔只打算在上海休息兩天,計劃今天參觀一下上海,然後明天就離開,可是現在他這個樣子,根本不能參觀上海,看來只能在上海多住一天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李愔感覺頭疼輕了許多,當下又在文心的服侍下喝了碗熱粥,然後又在對方的抱怨聲中,再次發誓以後再也不這樣喝酒了。不過他這個誓言的可信度並不怎麼高,最多也就和文心她們不去皇家島游泳的誓言半斤八兩。

喝完粥後,李愔又到花園裡轉了兩圈,這才感覺自己恢復了七八成。剛好這時惜君帶著人從外面回來,看到李愔在花園時,立刻趕過來關切的問道:“夫君,感覺好些了嗎?”

“好多了,你們這是幹什麼去了?”李愔笑呵呵的拉著惜君坐下,然後開口問道。

惜君身後跟著五個女子,其中四個年紀大一點的是王府的商業管事。因爲惜君主管著王府的商業,平時需要與外人打交道,但她畢竟是李愔的嬬人,不方便見外人,所以她就培養了四個女管事,幫她處理商業上的事。另外一個年輕女子李愔也認識,正是馮石介的妹妹馮漱玉,本來她被帶到王府後,是做爲李愔的私人廚師的,但是後來惜君與她很談的來,而且惜君又感覺對方聰明伶俐,是個值得培養的幫手,所以就經常帶她在身邊,讓她也幫著處理一些商業上的事,相當於惜君的商業秘書,惜君在背後可沒少誇她。

只見惜君端起李愔的茶碗喝了一口道:“還能幹什麼,不就是發行銀幣的事嗎?上海是公交於登州的大港口,這裡也有著大唐銀行的幾個分行,而且規模都不小,咱們既然來了,我自然要去檢查一下,看他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同時也能聽一聽下面這些人的意見,有什麼不足的話,我也好及時讓人改正。”

聽到惜君去考查發行銀幣的事,李愔也不禁來了幾分興趣,當下開口問道:“怎麼樣,上海這邊準備好了嗎,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惜君聽後卻是皺起眉頭道:“準備倒是準備好了,但是夫君你準備的銀幣是不是太少了,到發行之日算起,也才四十萬枚,按每枚一貫的價值來算,那麼也才四十萬貫,而且還要分別在長安、登州、上海和廣州四個城市同時發行,這樣算起來,每個城市也纔不過十萬貫,這點錢對於咱們大唐的商業總量來說,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惜君覺得第一批發行的銀幣太少,這讓李愔也不禁苦笑,他又何嘗不知道銀幣太少,但是大唐的金銀產量本來就不多,以前他雖然蒐集了一些,但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後來若不是佔據了倭田的石見銀礦的話,他根本沒銀子鑄造銀幣。不過現在就算是有石見銀礦的白銀,卻也還是不夠,畢竟銀礦纔剛剛起步,遠沒有達到最大產量,更沒有什麼積累,所以李愔只能暫時先發行這麼多了。

想到這裡,李愔嘆了口氣對惜君道:“現在銀子的產量不足,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幸好咱們也只是將銀幣當成一種大面值的輔幣,以後幾年裡,銅幣還是主要的流通貨幣,所以銀幣少一些也沒關係,以後每月都會有新幣投入市場,總有一天能滿足現在的需求,另外我聽說呂宋那裡有銀礦,若是能開採出來的話,倒是可以增加咱們的銀幣發行量。”

惜君自然也知道這些,剛纔不過是向李愔抱怨一下罷了,不過她卻也不僅僅是抱怨,而是有一個自己的想法,所以只見她笑道:“夫君,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以暫時彌補一下銀幣的不足!”(未完待續)

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37章 女王薨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444章 歸來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429章 藍寶石?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85章 華服美人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癥第431章 狗頭金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366章 風議郎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610章 三姐妹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85章 華服美人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14章 賺錢大計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566章 海貿中心
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37章 女王薨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444章 歸來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429章 藍寶石?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85章 華服美人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癥第431章 狗頭金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366章 風議郎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610章 三姐妹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85章 華服美人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14章 賺錢大計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566章 海貿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北流市| 神农架林区| 同江市| 天全县| 紫金县| 汉源县| 汾阳市| 义马市| 临猗县| 密山市| 阿勒泰市| 绍兴县| 西华县| 深州市| 任丘市| 高州市| 宣城市| 来凤县| 兖州市| 明星| 信丰县| 德惠市| 南川市| 深圳市| 新巴尔虎左旗| 湖口县| 海门市| 广州市| 游戏| 天全县| 上蔡县| 呼图壁县| 日喀则市| 杭州市| 揭阳市| 临澧县| 蓬安县| 濉溪县| 额尔古纳市|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