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406章 太子誰屬?

bookmark

甘露殿內的李世民無力垂坐,儘管已經將李泰從太子之位上排除出去,但對方畢竟是他最寵愛的兒子之一,所以還是禁不住心中難過,只是在這難過之中,卻又攙雜著幾分愧疚和無奈。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從小一起長大,當初高祖李淵起兵之時,長孫無忌也竭盡全力的輔佐李世民,所以對他的性子自然是瞭若指掌,看到現在李世民的樣子,當下也不禁嘆了口氣道:“陛下,您若真的寵愛魏王,那麼就不應該將皇位傳給他!”

“爲何?”李世民聽後立刻擡起頭來,面帶驚愕的問道。這也就是長孫無忌,若是換成另外一個人敢對他說這種話,估計還沒等對方辯解,就會被李世民大聲呵斥了。

只見長孫無忌不慌不忙的答道:“魏王好文才,卻非治世之才,所以若是您真的寵愛他,那就不該將皇位傳給他,否則不但對國無益,甚至還可能爲他惹來殺身之禍!”

長孫無忌說到這裡時,忽然猶豫了一下,接著又低聲道:“況且現在齊王在外,而魏王一直與衆兄弟不和,若是他即位,定然與齊王發生矛盾,若是萬一兩人因此興兵,雖然那時魏王擁有全國之兵,但是以陛下對兩位皇子的瞭解,最後會誰勝誰負?”

長孫無忌的後面的話可就有些誅心了,畢竟好端端的,竟然假設兩個皇子生死相爭,若是放在其它帝王身上,估計早就把他拿下問罪了。不過李世民聽後卻沒有絲毫不愉之色,因爲他現在並沒有把長孫無忌當成臣子,而是當成一個無話不談的朋友,而且也只有真正的朋友。纔會對他說這些不太順耳的話。

只見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忽然長嘆了口氣,長孫無忌說的都是實話,他雖然寵愛李泰,但卻也知道,李泰和幾個兄弟相處的都不太愉快,甚至連一母同胞的李治都不喜歡這位四哥,更別說其它人。

現在李愔在外發展,雖然還要依靠大唐的支持。但是現在李愔的實力增長極快,已經打下了幾塊自己的地盤,人口雖然還有所欠缺,但只要有自己的支持,再加上他的才能。肯定能從大唐吸引不少人到他那裡定居。

算一算自己正當壯年,最少還有十幾年要活,以李愔的發展速度,到時肯定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若是真的與大唐發生戰爭,而皇帝又是李泰的話,那麼以李世民在心中的估算。李泰幾乎可以說是必敗無疑。這與兩方的實力關係不大,光是從兩人的才能和用人上,哪怕是三個李泰也比不上李愔,所以敗局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不過李世民卻並不擔心李愔回反過來對大唐不利。一來李愔性情寬厚。與大部分兄弟都能相處的很好,而且就算是關係不太好,但以他的性子,也不會太爲難對方。比如他另一個不省心的兒子李佑,以前就與李愔關係惡劣。甚至還發生過沖突,但李佑現在卻在李愔那裡做著什麼總督,雖然沒實權,但卻也是錦衣玉食。

所以不論將來誰即位,只要對方不主動對李愔不利,那麼李愔就會一直對大唐友好,而且還會幫著自己的兄弟將大唐發展的更加繁榮,甚至若是國中有人敢對李氏江山不利的話,那麼在外的李愔也會是一個極強的威懾,必要之時還可帶兵幫大唐平亂,可以說李愔正是李世民爲大唐江山傳承打下一個堅強後盾。

另外李愔手中的力量主要來自大唐,而且又與大唐內部的各豪門貴族利益相關,而這些豪門貴族則是以大唐爲根本,所以大唐的穩定纔是李愔最希望看到的,無論如何,他都不會主動挑起與大唐的紛爭,否則與他利益相關的那些人,則很有可能站在他的對立面,到時不用別人做什麼,李愔手中的力量就會大打折扣,所以這種蠢事李愔是絕對不會做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愔若是真的想要大唐的江山,以他現在的人望與影響力,任何一個皇子都不是他的對手,甚至連李世民也希望讓他繼承自己的位子,可是他卻對此表現的十分淡漠,所以恐怕誰都不會相信,以後李愔會爲了皇位而與他的兄弟們發生戰爭。

就這麼一會的功夫,李世民就想了許多東西,而且大部分都與李愔有關。一想到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他心中總算有了一些安慰,雖然大兒子不孝謀反,四兒子李泰又急著爭位,李貞和李治等幾人年紀又太小,但至少自己還有李愔這個懂事的兒子,另外李恪也不錯,聽說那座上海城已經建成大半,而且十分繁華,想必等到建成之後,肯定又是一座登州。

李世民想到李恪,忽然心中一動,在幾個成年的兒子之中除了李愔之外,就數李恪最有才能,而且在性格行事上,也最像自己,若是立他爲太子的話……

想到立李恪爲太子,李世民也頗爲心動,當下沉聲對長孫無忌道:“無忌,青雀就不用再提了,他只可爲王,卻不可繼承大統,這點我已經看清了。本來最適合做太子的是六郎,但他心不在此,所以也只能作罷,不過你看恪兒如何?他與六郎一母同胞,而且又有兄長之風,若他日後爲皇,定能與六郎等幾兄弟和睦相處,再加上他的才能出衆,若是爲帝的話,對我大唐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幸事!”

聽到李世民先誇李愔,接著又提到想立李恪爲太子,這讓長孫無忌的目光一沉,臉上猶豫了片刻後,這纔開口道:“陛下,所謂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我大唐的太子人選,自然要在嫡出的皇子中挑選,吳王雖然不錯,但卻是楊妃所出,身上又有著前隋皇室血脈,所以若是立他爲太子的話,恐引起羣臣不服,還請陛下三思!”

看到長孫無忌反對,李世民在心中暗歎一聲,其實他又何嘗不知長孫無忌的心思,他身爲皇后的哥哥,自然希望自己的親外甥繼位,所以只要是庶出的皇子,長孫無忌都會反對,甚至連李愔也一樣,畢竟這關乎到他們長孫氏一族未來的地位,只不過若是李愔真的想做太子的話,只憑長孫氏的勢力恐怕也壓不住。

而長孫無忌既然已經說出嫡庶有別的話,接下來也就不再隱藏自己的心思,只見他咬了咬牙上前道:“啓稟陛下,晉王殿下雖然年幼,但是他的性情一向寬厚,與各位皇子公主的關係都十分親密,特別是齊王也十分喜歡晉王,所以微臣以爲,不如立晉王爲太子,然後擇嚴師教之,等其成人之時,必定是一位不輸於齊王的皇子!”

長孫無忌終於把自己支持的人選亮了出來,而李世民聽後卻是有些猶豫。他和長孫皇后一共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李承乾謀反被廢,四兒子李泰剛剛被他排除在外,那麼就只剩下今年才十二歲的李治了,不過李世民雖然也十分喜歡這個兒子,但卻又覺得李治的性子有些懦弱,與他這個父親不太像,擔心若是由李治繼位的話,會導致大權旁落,所以才舍李治而考慮李恪,可是現在長孫無忌擺明了支持李治,這讓李世民不得慎重考慮。

看到李世民露出深思的表情,長孫無忌沒有再說話,因爲他知道,自己今天已經說的夠多了,至於該怎麼決定,那就是眼前這位陛下的事了。

只是立儲這件事實在太過重大,連一向果決的李世民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特別是在立李治爲太子這件事上,更是讓李世民十分慎重,所以他考慮了好長時間,也沒能下定決心。等到華燈初上時,他才發現長孫無忌還一直陪著他,沒有出聲也沒有離開,這讓李世民心中有些感動,急忙讓長孫無忌回去休息,至於立儲的事,他則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既然李世民都如此說了,長孫無忌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依言離開。不過當天晚上李世民卻連晚飯都沒吃,一直把自己關在房中權衡,一直到三更時分,周圍一片寂靜,但李世民卻還是沒能下定決心立李治爲太子。不過也就在這時,李世民忽然想起遠在千里之外的李愔,不知道在他早已經休息了?

想到李愔,李世民忽然感覺靈光一閃,立儲雖然關乎國家興亡,但卻也算是皇家的家事,既然自己一直猶豫不決,而朝中的意見也無法統一,至於後宮之中的長孫皇后等人,她們都要爲此事避嫌,根本不能發表任何意見。

另外無論是朝內還是朝外,他們在立儲一事上的都有自己的立場,也都有自己的私心,所以對於這些人的意見,李世民並不敢全都聽信,甚至連長孫無忌,李世民也抱著幾分戒心。

既然上面的人都不可信,那麼李愔就成爲了李世民最可以信賴的人,至少在立儲這件事上就是如此,畢竟李愔對皇位根本不感興趣,而且還主動放棄了皇位,那麼現在對於立儲一事,李愔應該是最沒有私心的,既然如此,那何不徵求一下李愔的意見,看他看好哪個兄弟?雖然自己不一定會聽,但做個參考也不錯。

想到這裡,李世民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喜色,當下立刻命人研墨,他親手拿起筆給李愔寫了封信。只可惜李世民並不知道,看到他這封信的,並不只有李愔一人。(未完待續)

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47章 淵氏之謀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610章 三姐妹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106章 鬧洞房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194章 黑馬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288章 風癱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428章 飛來器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91章 終於走了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81章 碧玉指環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619章 莫力城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142章 搶銀行?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704章 政變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218章 度量衡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56章 受傷第111章 工商論第351章 試槍(下)第302章 逃民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17章 追擊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
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47章 淵氏之謀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610章 三姐妹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106章 鬧洞房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194章 黑馬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288章 風癱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428章 飛來器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91章 終於走了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81章 碧玉指環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619章 莫力城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142章 搶銀行?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704章 政變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218章 度量衡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56章 受傷第111章 工商論第351章 試槍(下)第302章 逃民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17章 追擊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石棉县| 宜州市| 张家港市| 宁河县| 上饶县| 泰州市| 股票| 宁远县| 广灵县| 彝良县| 新乡县| 磴口县| 临城县| 牡丹江市| 英德市| 彰化县| 崇文区| 田林县| 杭锦旗| 阿瓦提县| 旬邑县| 遵义县| 威宁| 哈尔滨市| 瓮安县| 色达县| 靖西县| 家居| 彩票| 开化县| 安泽县| 东丽区| 宁津县| 芜湖县| 桂东县| 和龙市| 方城县| 禹城市| 合作市|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