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

bookmark

薛延陀是鐵勒諸部中最強悍的部落,自從東突厥被大唐滅亡後,漠北一度十分空虛,而薛延陀的真珠毗伽可汗帶著薛延陀部返回漠北,重新佔據了以前被突厥人搶走的漠北地區,建牙於都尉犍山北、獨羅河以南,正式建立薛延陀汗國。其轄區東至室韋,西到金山,南接沙磧,北界瀚海,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僕骨等部皆臣服,擁兵20萬,成爲繼東突厥之後,北方草原的又一霸主。

本來當初東突厥還在時,李世民爲了牽制頡利可汗,所以就將薛延陀部的頭領夷男封爲真珠毗伽可汗,可是沒想到這個夷男也不是簡單人物,十分善於抓住時機,現在已經成爲大唐北方的又一威脅。

東突厥的覆滅與薛延陀興起,讓李世民爲首的大唐高層清醒的認識到,對於北方草原這個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想要從根本上清除掉,就必須將這裡完全的納入大唐的掌控中,否則今天滅掉一個強敵,過幾年就會再出現一個,而且只要一遇到天災,這些草原人就會南下掠奪,而大唐爲此只得空耗國力,與其如此,還不如一勞永逸的完全解決掉這個麻煩。

也正是在這種戰略思想下,再加上水泥、火器新發明的應用,終於讓大唐在幾年前開始對草原動手,他們以自身強大的武力爲後盾,開始由南向北的在草原上修建水泥路和水泥堡壘,層層推進之下,搶佔和壓縮草原人的生存空間。

在這種戰略下,大部分的草原部落都選擇向大唐屈服,他們進入水泥路與堡壘之間的草場中生活,並且接受大唐官員的管理,另外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大量從中原趕來的漢商進入這些部落中,與他們展開各種貿易,這使得這些草原人與漢人的交流日益密切。而且已經在語言、風俗等方面,開始向漢人靠近,甚至大唐高層已經開始考慮,準備在這些歸順的草原人中推行漢化,就像李愔在三韓州和倭州那裡推行的漢化一樣。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初被大唐逼近的落雲等部族走投無路。後來被李愔運到海外,成爲他手中一把鋒利的戰刀。

不過草原人一向都是強者爲尊,願意歸順大唐的都是一些實力弱小的部落,另外像薛延陀這樣的大部落。卻並不甘心被大唐吞併,也正是因爲如此,以薛延陀爲首的鐵勒諸部,以及一些不原歸順大唐的部落聯合起來,推薦薛延陀可汗夷男爲汗王。結成漠北聯盟與大唐相對抗。

面對勢力龐大的漠北聯盟,大唐卻表現十分淡定,該怎麼修建道路還怎麼修建,統治範圍一點點的向北方擴展,好像根本沒有看到漠北聯盟的軍力一般。

而夷男的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在面對戰無不勝的唐軍時,卻還是有些心虛,因此根本不敢率先挑起爭端,對於大唐對草原的蠶食。也是一忍再忍,甚至還命令手下的各個部族,絕對不能擅自招惹唐人,以免給對方開戰的藉口。

不過任何退讓都是有限度的,薛延陀汗國每退一步。大唐都會前進一步,同時將國境線也就向前移動一步,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貞觀十七年的冬天,今天的冬天比往年要寒冷的多。而且漠北草原上遭到數次大風雪襲擊,導致各個部落都是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漠北聯盟終於忍無可忍,開始集結兵力,準備大規模南侵。

不過現在的草原各部早已經被大唐滲透,哪怕是在薛延陀內部,也都有大唐的臥底,因此在薛延陀的大軍纔剛剛開始集結時,大唐就已經得到消息,新豐縣立刻做出反應。

貞觀十七年十一月,薛延陀汗國組織同羅、僕骨、回紇等部族,共三十萬大軍,以夷男之子大度設爲帥,大舉入侵大唐的北方邊境。而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剛剛歸順大唐的那些遊牧部落,他們早就被大唐的邊境駐軍組織起來,藉著堡壘層層抵禦薛延陀的進攻。

不過這次薛延陀是真的被逼急了,一方面是這幾年來受夠了大唐的氣,二來每個戰士身後的部落都因爲風雪損失慘重,無數老人和孩子凍餓而死,他們的家人也都處於生死的邊緣。

懷著報復快感,以及生存的壓力,這次薛延陀的大軍顯得格外瘋狂,以歸順的遊牧民族組成的第一道防線,很快就被他們攻破。而相比於貧窮的漠北各族,在大唐統治下的草原各族頻繁與中原的商人交易,因此顯得十分富足,但是在戰爭中,這種富足並不是什麼好事,至少它激起了薛延陀大軍的獸性,所到之處全都被搶掠一空,無數歸順的部落被滅族。

面對如蝗蟲般的薛延陀大軍,本來一些並不真心歸順大唐的部落也都被激起了同仇敵愾之心,開始積極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其中一些受到薛延陀大軍搶掠的部落更是對其恨之入骨,幾乎傾盡全族之力來截殺對方。

而直到這個時候,早就接到薛延陀大軍動向,卻一直遲遲沒有動作的大唐終於派出了真正的大軍。這次還是以李績爲主帥,率六萬大軍從正面出擊。

而安東都護張儉率著一萬鐵騎,以及三萬原來高句麗士卒,現在統稱爲扶余人,從東面向薛延陀包抄而去。本來以前安東都護府和營州等地還有不少契丹、奚人、靺鞨等胡族,但是這幾年他和李愔合作,暗中大力支持捕奴隊向這些胡族下手,結果使得契丹等族幾近滅族,少數幸運的也已經逃到了後世的西伯利亞地區,在那片凍土中爲了生存掙扎,後世強大的契丹或女真等民族,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另外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爲靈州道行軍總管,領兵四萬、精騎五千駐守靈武;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爲慶州道行軍總管,率兩萬人出兵雲中;涼州都督李襲譽爲涼州道行軍總管,率兵三萬包抄薛延陀西部。

數面出擊的大唐軍隊將薛延陀大軍三面圍住,但卻並不急於反攻,而是以固守爲主的政策,與薛延陀消耗時間。薛延陀這次主要是爲了解決大風雪帶來的物匱乏,可是現在被唐軍拖在原地,不但無法搶掠,而且每天還要消耗大量的物資,這讓薛延陀大軍根本消耗不起。

在這種情況下,薛延陀統帥大度設果斷做出決定,帶領三十萬大軍返回漠北,畢竟他們在前段時間已經搶掠了不少草原部落,雖然南方的漢人更富有,但是被李績的大軍阻隔,根本就衝不過去,因此與其在這裡消耗物資,還不如見好就收。

不過李績卻並不打算這麼放過薛延陀,而是沿著對方的撤退路線一路追擊,最後更是派出六千精銳騎兵,抄近道度過白道川,在青山下阻斷了薛延陀的撤退路線。大度設無奈之下,只得在諾真水擺開戰陣,準備與唐軍一決勝負。

面對這種情況,李績親率大軍與大度設展開決戰,最開始是由李績下屬的突厥人與對方交戰,但是卻首戰不利,突厥人被殺的大敗,後來李績的大軍趕到,正面與薛延陀展開一場血戰。

本來大度設以爲三十萬對六萬唐軍,肯定是必勝之局,但是沒想到的是,唐軍竟然放棄馬匹,然後排著緊密整齊的隊形,後方有火炮策應,打亂對方的騎兵隊形,然後以手雷等火器近距離殺傷,當短兵相接時,又以長長的馬槊應敵。

在這種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的戰法下,薛延陀的三十萬大軍竟然發揮不出人數的優勢,一時間兩軍僵持不下,戰場呈現一種膠著狀態。而李績能憑藉著六萬步兵與對方的三十萬騎兵殺的難解難分,也的確不愧是一代名將。(史實記載,李績以六萬步兵殺的二十萬薛延陀騎兵連連後退,當時還沒有火器的加入,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一個奇蹟。)

而就在兩方殺的能解難分之時,副帥薛萬徹率領的五千精騎繞過戰場,忽然從薛延陀大軍的背後殺入,這支奇兵的加入,讓薛延陀大軍的軍心不穩,而李績也抓住時機,指揮大軍全力攻擊,結果使得薛延陀兵敗如山倒,其中戰死一萬,七萬人被俘,另外還有不少軍隊被打散,大度設逃出去後,只收攏了不到二十萬軍隊,史稱諾真水之戰。

諾真水之戰是大唐與薛延陀戰爭中的轉折點,在強大的後勤保證下,張儉和張士貴、李襲譽各率大軍,從東西兩方抄了大度設的後路,切斷了薛延陀大軍與後方的聯繫。

薛延陀汗國這次是傾巢而出,絕大部分青壯都已經加入軍中,所以根本無力援救,最後大度設的二十萬殘軍退無可退,進又有強敵阻擊,最後在糧草耗盡之時,終於向大唐投降。

另外張儉在與張士貴的大軍匯合後,親率一支騎兵殺入薛延陀汗國,結果內部空虛的薛延陀被張儉攪的是天翻地覆,汗王夷男雖然氣的暴跳如雷,但卻沒有任何辦法,而當大度設投降的消息傳到他的耳中後,這位將薛延陀帶上頂峰的汗王竟然氣的吐血三升,最後一病不起,十幾天後嘔血而亡。

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636章 戰利品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3章 捕奴船隊第85章 華服美人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641章 李愔一家(上)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73章 煙花絢爛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121章 崔氏女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44章 歸來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99章 長安局勢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316章 逃跑了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42章 捕鯨船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63章 免費冰棍第603章 爪哇之殤
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636章 戰利品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3章 捕奴船隊第85章 華服美人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641章 李愔一家(上)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73章 煙花絢爛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121章 崔氏女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44章 歸來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99章 長安局勢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316章 逃跑了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42章 捕鯨船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63章 免費冰棍第603章 爪哇之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学| 吉木萨尔县| 永仁县| 宜兴市| 周口市| 克什克腾旗| 九龙城区| 华容县| 庆安县| 民勤县| 临邑县| 翼城县| 嘉禾县| 泗水县| 磐石市| 镇原县| 饶河县| 油尖旺区| 千阳县| 紫阳县| 江阴市| 商水县| 崇信县| 保靖县| 安多县| 噶尔县| 隆化县| 昆山市| 兴城市| 彭州市| 瑞昌市| 杭锦后旗| 鄂托克旗| 大邑县| 梁山县| 永兴县| 古蔺县| 铁岭市| 高州市| 平塘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