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712章 回長安

bookmark

李恪、李愔、李貞和李惲四人,都已經登基稱帝,而且平時事務繁忙,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國家的興亡。李世民同樣身爲皇帝,自然比誰都清楚這一點,因此一般來說,若是沒有什麼太過重大的事,他肯定不會將幾個兒子召集回長安。

但是這次他給李愔四人的消息中,卻直接說自己病重,召集幾個兒子回長安,雖然消息中並沒有過多描述他的病情,但是接到消息的李愔卻是心中一驚,同時心中涌起一陣不祥的預感。

李愔根本沒時間猜測李世民的病情,在確認消息無誤後,他立刻通知王安等文武百官,安排國內的一切事宜,同時讓文心準備一下,因爲這次他們全家都要回去。

按照路程,李愔應該是第一個接到消息的,李恪肯定是最後一個,考慮到四人之間距離太遠,所以李愔也沒有等李貞他們,在接到消息的第三天,就安排好一切啓程離開臺灣,不船隊中不但有李愔一家,另外昇平、思唐和高陽等幾個公主也都在船上,身爲女子,她們也本能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蒸汽船在大唐和大齊已經十分普遍,而且蒸汽船的技術也已經日趨成熟,不但蒸汽機的效率越來越高,蒸汽船的體型也越建越大,同時速度和安全性也在飛速提升,僅僅用了七天時間,李愔就從臺灣到達渤海灣,然後在那裡換乘河道用的蒸汽船,以最快的速度沿著黃河向上遊駛去。

等到李愔經過魏州時,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同時也知道李世民病重的原因,竟然是李世民在打獵時從馬上摔了下來,結果導致受了重傷。再加上年紀大了,受傷後又引發大病,現在整個人不但癱瘓在牀,而且神智也不太清醒,已經無法處理朝政。

因爲這件事太過突然,大唐朝局都快亂了。長孫皇后和楊妃擔心李世民挺不過去,所以才以李世民的名義,急命李愔四人回長安,第一是見李世民最後一面。第二是鎮壓朝局。

在知道李世民是因爲打獵而受傷引發的生病後,李愔卻不禁有些自責,因爲當初楊妃曾讓他勸過李世民,年紀大了打獵方面就需要節制,可是當時他並沒放在心上。只是寫了份奏摺上去,結果不出他的所料,李世民並沒有回信,從那以後,李愔也沒再勸過,本以爲這只是一件小事,沒想到竟然會引發這麼嚴重的後果。

在知道李世民的病情緊急後。李愔立刻加快速度向長安趕去,就在他剛剛趕到鄭州時,接到臺灣傳來的確切消息,李貞和李惲已經從天竺趕到臺灣。馬上就要動身回大唐,另外李恪剛接到消息,也正準備從羅馬趕回來。

李愔在鄭州坐上火車,幾年前關中地區就修建了鐵路。其中第一條就是長安到鄭州的鐵路,這條鐵路使得長安和黃河水道連接起來。更加方便出行與貨物的運輸。

就在李愔他們的專車經過洛陽時,他立刻感到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息,整個洛陽車站已經被軍隊戒嚴,而且他名義上的岳父蕭錯也早在車站等著迎接他。等到蕭錯上了車後,李愔這才詳細的詢問了一下李世民受傷的經過。

原來按照李世民的習慣,每年春天時都要進行一場打獵,稱之爲春搜,只是最年幾年李世民的年紀大了,精力也大不如從前,所以對於打獵這種事,無論是後宮中的長孫皇后和楊妃,還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是持反對的態度,當初楊妃就讓李愔勸誡過李世民。

但是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繁忙的政務中,打獵已經成爲李世民爲數不多的愛好之一,同時也是他向別人證明自己還未老去的機會,因此對於別人的勸誡,他根本沒放在心上。另外打獵這種事也不像服食丹藥那麼荒唐,李愔他們也拿不出什麼有力的理由勸誡,因此哪怕李世民都快六十歲了,但依然每年都要去打上幾次獵。

春搜的規模的很大,剛剛從冬眠中醒來的動物紛紛外出尋找食物,運氣好的話,可能還會遇到熊這種大型獵物,因此李世民對春搜一向十分感興趣,這次更是調集了五千騎兵,在長安西郊的獵場進行圍獵。

其實帝王的這種打獵活動並不僅僅是爲了娛樂,同時也是一次練兵和展示武力的機會,所以在春搜時,不但大唐的官員會參加,同時也會邀請一些在長安的它國使者,比如像吐蕃、波斯、羅馬等國的使者,他們都參加了這次的春搜。

本來這次春搜在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在李世民的親自指揮下,五千騎兵在獵場四周縱橫馳騁,很快就將獵物驅趕到一小塊區域,然後年近六十的李世民老當益壯,飛身上馬一連射出數箭,當場射殺兩頭雄鹿,使得在場在衆人都是高聲叫好。

接下來就是一連幾天的狩獵,李世民雖然年老,但是打獵經驗卻是無比豐富,連一些自負箭法超羣的年輕貴族都比不過他,光是被他親手射殺的鹿就達到了十七頭,其它獵物更多,可謂是收穫豐富,除了少數幾年以箭法出名的壯年武將外,還真沒人能超過他。

但是就在春搜的最後一天,李世民卻發生了意外,在追逐一頭野豬的過程中,李世民是一馬當先,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打獵時的喧譁聲讓一頭躲在樹林裡的黑熊受驚,猛然從李世民的馬頭前的樹林裡竄出,這使得馬匹受驚,當場人立而起,而李世民則一下子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整個人也是昏迷不醒。

發生這種意外,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幸好李治一直跟著李世民,他第一個反應過來,立刻命御醫爲李世民當場施救,然後經過簡單的處理後,這才擡著他回到行營中診治。同時也在第一時間封鎖了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動盪。

但是接下來從御醫那裡傳來的消息並不樂觀,李世民的大腿和肋骨出現多處骨折,而且斷裂的骨頭倒到內臟,用後世的話講就是出現了內出血,情況十分嚴重。甚至李世民的腦部在落地時也受到重創,這也是他一直昏迷不醒的原因。

李世民在受傷之後不易移動,所以李治立刻派人回長安召集最好的大夫,以孫思邈爲首的醫學院衆人幾乎全都到了,他們經過對李世民的會診後,立刻著手爲他治傷,幸好這些年醫學發展極快,對人體的瞭解也越來越多,所以在經過孫思邈這些大國手的搶救後,李世民終於清醒過來,暫時沒有了生命危險。

只是有一個很不幸的消息,那就是李世民的年紀大了,骨頭比年輕人要脆的多,這也是他身上出現多處骨折的最大原因,用後世的話講,就是骨頭鈣化嚴重,這使得骨折部位很難癒合,特別是他大腿的骨折部位,幾乎不太可能恢復,也就是說,李世民日後恐怕不能再正常行走了。

這個殘酷的現實讓清醒過來的李世民大受打擊,甚至不顧自己虛弱之極的身體,多次對李治等人發火。雖然孫思邈等人勸他止怒靜心,這樣才能更好的養傷,但李世民卻根本聽不進去,結果引發了更加重要的後果。

李世民都已經五十七歲了,而且多年繁重的政務讓他的身體健康並不是十分樂觀,現在又受到重傷,身體已經虛弱之極,再加上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易怒易燥之下,使得他本來就有的心臟問題更加嚴重,最後更是引發更加嚴重的病癥,整個人時昏時醒,神智也變得有些模糊不清,對此孫思邈等御醫也是束手無策,只能儘量的減輕李世民的痛苦。

晃動的火車車廂裡,李愔聽完了蕭錯講述的經過後,雙目看著火車窗外急速後退的樹木,久久沒有言語,過了好長一會,他這才長嘆了口氣道:“岳父,對於父皇病重這種事,朝中文武都有何反應,九弟他又是怎麼做的?”

蕭錯現在已經升任禮部尚書,也算是大唐的最高層之一,對朝局自然最清楚不過,只見他一臉鄭重的開口道:“殿下,現在大唐同樣也是文武分治,武將不得干政,所以除了幾個老將十分悲痛外,其它將領都是堅決執行陛下與太子的命令,加強長安等地的守備,至於文臣那邊……”

蕭錯說到這裡看了看李愔平靜的臉色,然後一臉堅定的開口道:“之前文臣一方分成兩派,其中一派主張召集各位皇子回長安,只是這一派的人數不多。另外一派以長孫大人爲首,他則主張封鎖陛下重病的消息,等到一段時間過後,再通知海外的各位皇子。”

“哼,好一個長孫無忌,我看他是想等父皇駕崩,然後讓九弟登基之後再通知我們吧!”李愔氣的冷哼一聲道。

長孫無忌之所以要封鎖消息,其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他看來,雖然李愔幾人已經在海外立國,但是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在李世民重病時,會起什麼其它的心思,所以爲了避免節外生枝,這纔打算封鎖消息。只是這樣一來,李愔幾人不但見不到李世民的最後一面,甚至可能連他的葬禮都無法參加。

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18章 度量衡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72章 表兄張儉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133章 採訪(下)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290章 解剖學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302章 逃民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619章 莫力城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614章 動物園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10章 經典船型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290章 解剖學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36章 巧遇牛人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72章 獻壽禮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434章 醜醜姐弟的遊樂場第550章 好姐妹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418章 搬遷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620章 大堡礁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61章 人人逐利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
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18章 度量衡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72章 表兄張儉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133章 採訪(下)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290章 解剖學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302章 逃民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619章 莫力城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614章 動物園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10章 經典船型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290章 解剖學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36章 巧遇牛人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72章 獻壽禮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434章 醜醜姐弟的遊樂場第550章 好姐妹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418章 搬遷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620章 大堡礁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61章 人人逐利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于田县| 镇赉县| 平邑县| 满洲里市| 台东县| 驻马店市| 饶河县| 洛隆县| 临猗县| 蒙阴县| 彝良县| 锡林郭勒盟| 彝良县| 财经| 遂川县| 福贡县| 伊金霍洛旗| 石阡县| 凌云县| 中卫市| 尚志市| 黎川县| 罗源县| 小金县| 南华县| 富平县| 长葛市| 昌乐县| 衢州市| 建昌县| 昔阳县| 印江| 洛隆县| 温泉县| 宁明县| 东海县| 台北县| 德庆县| 尉氏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