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恐龍蛋化石是一類很稀有而又很特殊的化石,恐龍蛋在亞洲、非洲、歐洲和北美等地都有發現,而以中國發現的最為豐富。中國是產恐龍蛋的大國,無論在蛋的品種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是令世人矚目的。
河南南陽西峽盆地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恐龍蛋化石地。西峽盆地的恐龍蛋化石最早由河南省地質局12隊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于1974年發現,目前已確認7個蛋化石埋藏點,西峽盆地的蛋化石主要分布在西峽縣的丹水鎮、陽城鄉和內鄉縣的赤眉鄉等地,面積大于40平方公里。恐龍蛋化石常呈窩狀分布,排列有序,每窩10多枚至30多枚不等,偶見50枚至70枚者,到1993年6月已發現恐龍蛋達數千枚,估計整個分布可達數萬枚,其數量之多為世界所罕見。尤其是恐龍蛋化石原始狀態保存完好,除少量蛋殼受巖層擠壓底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無損,這在世界上也是前所未見的。
西峽盆地所發現的恐龍蛋,有的如雞蛋大小,直徑4-6厘米,有的長徑達40-50厘米,以扁圓狀占多數,有的形如橄欖,長達50厘米以上。西峽盆地恐龍蛋類型全、種類多,已發現有楊氏蛋、蜂窩蛋、圓形蛋、副圓形蛋、滔河扁圓蛋、安氏長形蛋、瑤屯巨形蛋、長形蛋、似金鋼口橢圓形蛋等9種類型。
廣東南雄盆地是中國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位于南雄盆地西端的始興縣所發現的化石,保存完好,有2-3枚至10多枚、20多枚,甚至30多枚一窩的。歷年已挖掘出的恐龍蛋在200枚以上??铸埖坝袌A形和長橢圓形兩種,個體大小各異。據統計,圓形蛋占蛋總數的70%左右,長橢圓形蛋占30%左右。
圓形蛋:形狀如“鉛球”,有的因埋藏過程中受到擠壓略呈扁圓形,表面光滑,呈褐紅色。蛋的直徑7-13厘米,大多為7-9厘米。蛋殼厚薄不勻,l-3毫米不等。其中,發現保存較好、排列規則、數量較多的有兩窩,一窩有33枚,另一窩35枚。
長橢圓形蛋:外表有凸出的長條紋或蓖點紋,蛋的直徑范圍,長徑8-19厘米(大多8-13厘米),短徑5-7厘米,蛋殼普遍比較薄,厚1-1.5毫米。其中,15枚一窩的保存得最完整,呈內外分層放射狀排列。
江西贛州信豐盆地的恐龍蛋在上白堊紀紅砂巖層中保存有較多的散碎蛋殼化石,亦有單個完整的和20多枚成窩的。以殼飾為粗糙丘點狀(粗皮蛋)和點線狀(長形蛋)為主。粗皮蛋是肉食類恐龍的蛋,觀賞價值較高。
內蒙古二連查干諾爾和阿拉善吉蘭泰鹽池一帶,素有“恐龍公墓”之稱,不僅出土了門類眾多的恐龍骨骼化石,還有恐龍蛋出土。20世紀70年代,在吉蘭泰鹽池北部毛爾圖鄂博、查汗敖包等地找到3窩27枚恐龍蛋化石及大量蛋殼碎片,均埋藏于白堊紀紫紅色砂巖中,每窩相距100-200米。蛋的排列沒有一定規律,與現代的龜鱉類相似。蛋呈短橢圓形,長徑14.2厘米,短徑13.8厘米,蛋殼厚1.12-1.68毫米,大小相差不多。
1989年,在烏拉特后期白堊紀砂巖地層中,發現一窩共13枚完好的恐龍蛋化石,呈放射狀排列。排列方向是大頭朝里,小頭朝外。蛋形與吉爾泰所發現的不同,為長形蛋,長徑17-18厘米,短徑7-8厘米,殼厚1-2毫米,蛋的兩端大小接近,一端稍圓,略大些,一端稍尖,略小些。
山東萊陽的恐龍蛋可以分為兩種:一為短圓蛋,蛋形成短圓形,長徑為8-9.5厘米,短徑為6-7.4厘米,殼厚2-3毫米,殼面具小丘狀的凹凸;一為長形蛋,蛋形長而扁,一端鈍,一端略尖,長徑可達17厘米,短徑約為6厘米,殼厚1-2毫米,殼面粗糙,具蟲條狀刻紋。
完整恐龍蛋(特別是含胚胎恐龍蛋)的發現,對研究恐龍的生態、生殖習性和滅絕原因,提供了實物依據,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恐龍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恐龍蛋的種類也是豐富多變的(有長的、圓的、橢圓形的等),那么,恐龍是否能夠和形態多樣的恐龍蛋一一對應起來呢?不同類型的恐龍產下的蛋之間有什么差別?這可是個難題。于是,科學家們又換了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像那種成放射狀重疊排列的成窩長形恐龍蛋極可能是一種類似馬門溪龍或慈母龍的恐龍產下的,因為它們身體笨重,產卵期間活動不很便利,只有圍著窩轉圈來產卵,并以一定的傾斜角度同心排列,從而接受陽光的照射得以孵化。而像霸王龍,似鳥龍一類好動的恐龍則不可能是這種產卵方式。這樣的結論恐怕又是帶有一定科學推理的猜測,盡管如此,目前也無法解釋不同的恐龍蛋究竟是由哪些不同的恐龍產下的。
17、似鴕龍之謎
在白堊紀晚期,恐龍家族中演化出一類模樣像鴕鳥的恐龍,這就是似鴕龍。這類恐龍是由小型獸腳類食肉龍進化來的,它口中的牙齒已經退化,嘴巴像鳥的喙。似鴕龍不像它的祖先那樣只知道吃肉,它一改祖傳的老菜單而吃起了雜食,樹葉、果實、小動物等等都吃得有滋有味。
人們大都相信,6500萬年前,似鴕龍同其他許多恐龍一起,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但是,人們發現,今天地球上的不會飛的大型走禽(又稱不飛鳥),樣子非常像當年的似鴕龍。例如我們特別熟悉的非洲鴕鳥就是其中的一個,除非洲鴕鳥外,還有澳洲鴕鳥(鴯鹋)和食火雞、美洲鴕鳥、新西蘭的恐鳥以及馬達加斯加的象鳥??著B和象鳥我們再也見不著它們的身影了,這類高達3-4米的巨型不飛鳥,200多年前就絕跡了,其他的不飛鳥還活在地球上。
上面提到的不飛鳥都是食草性的。有化石表明,在它們之前,地球上還曾存在過一種食肉的不飛鳥——恐怖鳥??植励B有2-3米高,兩腿粗壯,腳大爪利,在長1米左右的大腦袋上長著可怕的鉤形巨喙,堪稱鳥中的霸王龍。恐龍絕滅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哺乳動物還比較弱小,而那時的恐怖鳥卻十分強大,它們曾在北美、南美、歐亞地區,甚至在南極大陸耀武揚威、橫行霸道,誰也不放在眼里,全然是一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角色。
可惜好景不長,待哺乳動物中食肉猛獸進化出來之后,恐怖鳥就被迫下臺了。巨型不飛鳥都屬于平胸類鳥類,它們的胸骨是平的,不像會飛的鳥類那樣,胸骨有龍骨突,用來附著發達的胸肌,為飛行提供動力。
一般認為這類鳥是由飛鳥演化來的,在進化過程中,它們的羽翼退化,失去了飛翔能力,但卻憑著健壯的體魄和能走擅跑的腿腳,使自己在這個生存競爭異常激烈的地球上爭得了一席之地。
18、不飛鳥之謎
在北美洲發現的5000萬年前的不飛鳥化石證實,這類動物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好像在恐龍絕滅后不久就突然從地球上冒了出來似的。按理說,在它們出現之前,必定有一個由飛鳥向不飛鳥演化的過程,但是這期間的化石從未發現過,因此,不飛鳥的身世也就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古生物學者早就認為,巨型不飛鳥與其他飛鳥相比,前者很原始,而后者卻相當現代化。這是否暗示著什么?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古生物學家麥高恩提出,鴕鳥和它的平胸類近親,很可能是直接由某種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的——它們沒有飛翔的經歷,從來就不曾飛過。麥高恩在研究了鳥類踝關節的發育特點后發現,大型走禽的踝關節要比飛鳥落后,因此他把這類鳥的出身直接同獸腳類恐龍掛上了鉤。而傳統觀點則認為,獸腳類恐龍先變成能飛翔的鳥,然后由能飛的鳥演變為不飛鳥。
日本科學家、醫學博士福田在上世紀90年代曾對不飛鳥與恐龍的骨骼結構進行了比較解剖學的研究。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鴕鳥和恐鳥等大型走禽,是由中生代的似鴕龍進化來的,同時指出,似鴕龍的身上理應長著羽毛。
近些年來,古生物學界有不少重要發現對這個觀點比較有利。近年來,在中國遼西發現了一系列羽毛恐龍化石(中華龍鳥,原始祖鳥、尾羽龍、中國鳥龍等),這使我們確信,小型獸腳龍身上是普遍長著羽毛的,羽毛已不再是鳥類的專利了。
阿根廷發現的半鳥龍,生活在9000萬年前,說來是個龍模鳥樣的怪物,它有2米長,1.2米高,看上去是小型獸腳龍的長相(屬于馳龍類),但奇怪的是,它的前肢卻像鳥的翅膀,但很小,能夠上下拍動,不過它并無飛行能力。眾所周知,一般說獸腳類的前肢是不能這樣運動的,半鳥龍能這樣運動,表明它的前肢或許像鴕鳥的前肢那樣,在奔跑時,它會扇動它的翼狀前肢,以使身體保持平衡。不過,半鳥龍的前肢若真有此功能,推測它應當長有羽毛,而前肢上的羽毛肯定還是大號的羽毛(現在半鳥龍的復原圖正是按這一思路設計的)。由于這種恐龍只有部分特征像鳥,所以發現者——阿根廷科學家諾瓦斯只好稱其為“半鳥龍”了。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2002年在中國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中國獵龍”,生活在1.3億年前(白堊紀前期)。人們注意到,這只身長約1米的小恐龍,它的前肢也能像鳥那樣側向伸展、上下拍動,推測它生前身上應長著羽毛。
以上兩個長翅膀的恐龍,讓我們認識到,鳥類與小型獸腳類恐龍之間確實存在著一種無法分割的聯系,小型獸腳龍的前肢是變化多端的,鳥類的翼狀前肢同樣也可以在它們身上出現?,F在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不僅羽毛不是鳥類的專利,就連鳥類引以為傲的翅膀同樣也不是鳥類的專利了。
小型獸腳龍前肢的這種演化趨勢,可以導致兩種發展后果:其一是變成真正的鳥類,其二是變成不飛鳥(走禽)。應當指出的是,不飛鳥既可能是由會飛的鳥類演化而來,同樣也可能是由小型獸腳龍演化而來(前提是它長著羽毛)。如果是前者,把它稱作“不飛鳥”,那是理所當然,但如果是后者,“不飛鳥”的稱謂可就不怎么合適了,因為它的祖先根本就不是鳥,憑什么硬要把人家說成是鳥?
當然,現在我們的古生物學家們,還不知道如何來區分這兩類由不同的祖先演化來的不飛鳥。如果大型走禽確實是直接由獸腳龍演化來的,那么,它們的這類祖先身上應當是長著羽毛的。羽毛恐龍化石的發現證明,一些學者的如下推測是正確的,即恐龍有身披鱗片的,也有身披羽毛的;有冷血的,也有溫血的。現在專家們都相信,小型獸腳類恐龍普遍都長著羽毛。也許正是由于不飛鳥的祖先是身披羽毛的溫血恐龍(另外,它們還有吃東西不挑嘴的生存優勢),所以它們才能在6500萬年前的環境巨變中大難不死,繁衍至今。
盡管它們(大型走禽)還很像自己的老祖宗,但形體上的變化還是巨大的:以前那條長長的尾巴退化了,身上的羽毛可能變得比早先更為豐滿、美觀和新潮,它們的前肢有的已經消失(如恐鳥),有的前肢與鳥的翅膀相似(但不發達),只是這翅膀從未用來進行過飛行或滑翔。當然也不能說它就一點用處也沒有,在跑動時,翅膀可以幫它們保持身體的平衡,此外,翅膀還是雄性在求偶時向雌性炫耀姿色的本錢。
可以肯定地說,中生代時,有不少小型獸腳類恐龍不僅身披羽毛,而且還長著翅膀。多虧近年的一系列發現,使我們對恐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否則我們很可能仍然會把它們當成走禽?,F在對這類既有羽毛又有翅膀的恐龍,專家們喜歡稱之為“非鳥恐龍”。需要說明的是,盡管這類恐龍具有許多鳥類的特征,但它們并不是今天鳥類的祖先,這應當被視為小型獸腳類恐龍的一種比較普遍的進化現象。不過還可以這樣認為,鳥類的祖先在學會飛翔之前,它也曾長時間做過“非鳥恐龍”。
我們到處尋找恐龍的蹤跡,其實今天地球上的走禽或不飛鳥就很可能是恐龍。如果日本科學家福田所言是真,那么可以認為,鴕鳥、鴯鹋都應當是恐龍,用福田的話說是“似鴕龍的現代變種”。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古生物學界普遍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后裔,一些學者甚至說,鳥類就是恐龍。從目前所發現的不少化石材料來看,鳥類很可能是由某種小型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說鳥類就是恐龍并無何不妥,但比較科學的說法應當是:鳥類是恐龍的一個分支。鳥類與恐龍的關系,好比是蝙蝠與其祖先(某種不會飛的哺乳動物)的關系,按美國古生物學家巴克(“熱血恐龍”理論的倡導者)的建議,應為恐龍單立一綱(現在恐龍是爬行動物綱下的成員),而把鳥類(現在鳥類自成一綱)納入恐龍綱下,這樣,恐龍綱之下就有三大類成員:蜥臀類、鳥臀類和鳥類。
那么,我們應當把“似鴕龍的現代變種”們歸于誰家門下好呢?顯然,將其歸于蜥臀類中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似鴕龍原屬蜥臀類的成員(目前分類學家把恐龍分為兩大類:蜥臀類和鳥臀類)。反正不能把它們當作鳥類來看,因為按福田等學者的研究,鴕鳥等大型走禽從它們的祖先起就一直是一種只能在地上走的動物,它們從來就不曾飛過,盡管它們也生有一對翅膀。
正如福田所說,似鴕龍可能并未絕滅,它的變種還跟我們人類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當然,目前這只不過是根據一些現象所作出的一種比較合乎邏輯的推測而已,要下結論,還缺乏足夠的證據,但隨著化石材料的日漸豐富,真相終將會大白于天下。
19、馬門溪龍的研究之謎
恐龍研究專家運用先進的CT技術,對馬門溪龍化石的頭骨進行了分析,在對馬門溪龍腦腔大小、形態、結構分區等詳細數據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了結論:馬門溪龍的頸部并不像學術界原來認為的能伸得像長頸鹿那樣長。這些信息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尤其是對恐龍古神經學及牙齒替換規律的研究極具參考價值。
蜥腳類恐龍以其體軀龐大成為恐龍中引人注目的類群,馬門溪龍是目前出土的蜥腳類恐龍化石中保存較好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