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高照,無名鎮各處都熱鬧非凡。來往忙碌的人群讓這個本來已是“死鎮”的小鎮再次復蘇過來。
殘破的房舍群中——
“聽我的命令!一、二、三,撞!”
李典帶著一隊“拆房大隊”,抱著足有兩尺粗的大擂木,專找那些看起來挺結實的殘垣斷壁下手。完全撞毀之后,后面的人立即跟上,在泥瓦匠人的指導下將保存完好的磚石與碎磚破瓦分開,好磚運到事先劃好的地方碼放起來,碎磚石則送到鎮口處堆放,準備晚些時候作為鋪碎石路面的材料用。
李典這一隊撞累了,馬上就有另一隊人接過擂木繼續“拆除違章建筑”的作業。李典此刻也完全沒了“儒將”的文雅風度,光著膀子直喘粗氣,順手抓起塊破木板給自己扇風,嘴里還在大喊:“你們這一隊可得加油啊!我帶的這一隊一口氣撞掉四間院子、六間大房,你們可別被我們比下去了。NND,沒想到撞這些墻居然這么過癮。哎我說你們一會兒看見結實的墻壁大房記得留給我,老子還沒撞夠癮那!”
眾人絕倒!這李大校尉平時文質彬彬的,怎么骨子里的破壞欲這么強?
河邊,長滿雜草的農田旁——
“大人,都準備好了。”
陸仁仔細觀察過后,確定沒有問題,酷酷的揚手一指,發出命令:“一齊放火!”
當然,陸仁可不是在實施什么火計,而是在放火燒荒。起初陸仁是想帶人拔草,后面一個農民出身的士卒奇怪的問他為什么不直接放火燒荒,又快又省事,把個半調子農民的陸仁鬧得臉紅脖子粗,趕緊帶人去挖隔離帶。陸仁水平再次,這隔離帶的必要性他還是知道的。特別是現在是秋天,都說秋高氣爽,平日里風大著那。要是不作好準備就大大咧咧的一把火燒過去,一個沒留神,詁計陸仁的這三千屯田軍就得臨時轉職成森林消防隊。
望著熊熊的火光,陸仁心里在想:“聽說燒荒出來的土地,往往都比較肥沃。只可惜現在已是秋末,不能馬上播種……現代的早稻和晚稻是怎么回事?一般稻米都是一年兩熟,也就是平常叫的早米和晚米,好像是春一次秋一次,難道說秋天也可以播種?天啊!早知如此,當初上生物課的時候認真一點多好……”
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后悔也沒用!
小鎮附近的林中——
“這棵,可以;這棵也可以;這棵差了點,不砍。陸大人說了,十年以下樹齡的樹不要砍。我當了這么多年的木匠,還是頭一次聽說什么‘保護生態環境’,看人讀書人說的話就是不一樣。不過砍樹要留苗,讓林子不被砍空卻是這么個理。”
“哎,我說老哥,你就別在這里瞎叨咕了,趕緊去標哪棵可以砍吧!我們這些當兵的也不容易,這每伍今天至少要送去鎮里三根木料,陸大人發了話下來,這鎮子要重建,要是缺了木料唯我們是問那!”
“知道了知道了,陸大人對咱們這些匠人這么客氣,咱能不賣命嗎,我這就去挑……哎,我的斧子那?哎我說小二子,你拿著我的斧子爬那么高干什么,快下來別摔著了!陸大人讓我照看好你,你要是有個什么閃失陸大人還不得扒了我的皮啊!”
………
傍晚時分,陸仁見天色也差不多,便命人吹響收工號。各處忙碌的人們收拾好工具材料,各自回營吃飯休息。
大帳中,陸仁接過阿三遞過來的毛巾,胡亂的洗了把臉。李典在這時撩開帳簾走進來,陸仁一看李典那灰頭土臉的樣就笑了:“典成,你怎么這德性?”
李典也接過毛巾擦去汗珠:“拆那些破房舍拆的唄!你還別說,抱著擂木這一路撞過去,可比攻城撞門都過癮。可惜這鎮子也就這不到百間的破房,撞上兩三天就全撞完,不夠過癮的。”
陸仁暴汗:“什么?你親自上手去撞房子?還不夠過癮?”
李典道:“是啊,怎么了?”
陸仁道:“啊……沒、沒事。一會兒飯好了先去吃飯吧,都累了一天怪辛苦的。”
李典道:“義浩,這些破房子住不得人,拆掉取磚我明白。可是再過個把月天氣就冷下來,就那么點磚也起不了多少房子,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陸仁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今年冬天軍士們可能還是得在帳篷里將就一下。我的打算是先在軍營附近把地倉修起來,大家的口糧總不能就這么露天放著。”
李典道:“地倉?你是說地窖吧。”
陸仁道:“沒錯。軍營附近地面我看了一下,土質軟硬程度差不多,泥瓦匠也說修地窖正合適。過幾天你把你手頭的地面清理好了,就帶著軍士們去挖地窖。泥瓦匠那里我分了些人出來,在河邊找到適合燒磚用的粘土,也準備開始燒磚。地窖地基挖好后,先用拆房子那些磚來鋪地面。那些磚參差不齊,不適合用在窖壁上,用來鋪地面到挺合適。”
李典道:“怎么你對土木也有研究?看來你胸中所學還真是甚雜。義浩,我看是不是在拆完房子后我和你換一下?農耕方面的事我懂一些,土木這邊我根本不懂,怕誤了事。”
陸仁道:“也好,我這里有對農耕改良的書簡,你可以拿去看看。到時照里面所寫的照做便是。”
李典接過來大致的看了一下道:“嗯,上面的方法我有些耳聞,就這么定了。”
阿三進帳道:“二位大人,飯做好了,就在帳中用飯嗎?”
陸仁道:“嗯,曼成一起吃吧,邊吃邊談。”
李典愛惜的摸摸阿三的頭:“阿三真懂事……義浩,這八個孩子你是不是給他們取下名子?老是阿大阿二的這樣叫過去也不太好吧。”
陸仁道:“對哦,我還真沒來得及想這些。阿三,以后你們跟我姓吧,你就叫……陸珊吧。”
李典笑罵道:“去你的,取個名子都圖省事!陸珊、陸三,叫過去沒什么分別。依我看,叫陸蘭吧。”
阿三緊張的望望陸仁,希望陸仁能給她定個名。
陸仁道:“就叫陸蘭吧。老實說我給他們想的名子還真不怎么樣,阿大想叫陸達,阿二想叫陸耳……”
李典忙擺手道:“停停停,我算怕了你了!這種名子也虧你想得出來!阿三,以后你就叫陸蘭,別理你們家這個不著調的大人。”
阿三激動的道:“我有名子了,我有名子啦!我今后就叫陸蘭!謝謝二位大人!”
陸仁道:“好了好了!陸蘭,那些弟弟妹妹們呢?”
陸蘭道:“在旁邊幫伙夫們洗米做飯。”
陸仁道:“真懂事……曼成,我先去看看這些孩子們,你先吃吧。”
隨著陸蘭走到燒飯的地方,陸仁見那五個孩子都勤快的幫伙夫們洗米、洗菜,而這些伙夫也很喜受這幾個小孩子,氣氛很融洽。
“大人來了!”
幾個伙夫見陸仁來,忙站起身來行禮。陸仁示意他們不要拘束,繼續忙他們的。
“大人,大人!”
只有六歲的阿七拉著陸仁的衣角,陸仁彎腰將她抱起來道:“阿七,什么事啊?”
阿七將手中的東西遞給陸仁:“大人,這個給你吃!”
陸蘭急忙道:“阿七,別鬧!大人怎么可以吃這個呢?”
陸仁笑笑,望了眼阿七手中的東西頓時呆住,急忙把阿七放下地,再接過來細看。
陸蘭道:“大人,阿七還小,不懂事,您別怪他……”
陸仁沒理睬她,而是將手中的東西翻來復去的仔細看了許久,口中聲音有些發顫:“不、不會吧?沒理由啊!怎么會是……這是土豆啊!”
此刻陸仁的心中亂七八糟的,他當初邀女孩子去吃肯得基,為了在女生面前擺顯特地查過有關土豆的一些資料。這土豆原產地在南美,直到1570年才由哥倫布帶去歐洲,之后才慢慢傳入的亞洲。按說現在的亞洲根本沒這東西才對,可手里的確實實在在的是一個土豆。
陸蘭在旁急道:“大人,這東西不能吃的。我以前吃過一次,拉了好久的肚子……”
陸仁道:“不,這個能吃。不但能吃,味道也不錯。只不過吃的時候要去皮,另外發了芽的要連芽帶芽根一起挖掉,那些是有毒的地方。再就是吃的話一定要完全煮熟……陸蘭,你說你以前吃過,這么說這個附近就有?”
陸蘭道:“這個我也不清楚,去問問阿大或阿二吧。一般都是他們兩個出去找吃的,所以他們最清楚。”
“阿大阿二哪去了!?快把這倆小子給我找來!”
次日天一亮,陸仁就把諸事先交給李典,自己帶著二十人讓阿大阿二帶路去找土豆。
他心里清楚,這土豆是少有的高產植物,一畝地如果照看得好些能有上千公斤的產量。而且土豆營養豐富,種值的話對土地的要求也極低,在秋冬這些冷天都可以種值。自己正愁昨天燒荒出來的幾百畝地還只能荒廢著,現在發現這土豆比撿到金元寶都高興。至于為什么這年代亞洲就會有土豆,他早就扔到腦后不管,東西能用就行!
阿大和阿二帶著陸仁,在一個山坡上找到一片土豆地,可把陸仁樂壞了,急忙讓帶來的人小心的把一株株土豆完整的從地里挖出來,然后移植回開墾出來的地里去。并且按照自己在書上看到的內容,盡可能把土地翻松,并把土豆種得密集一些。最后的結果是移植了整整六畝地。
當然,陸仁也留下了一些新鮮大個兒的土豆,讓伙夫削皮去芽后分成三份。一份整個兒扔盆里煮,一份磨成土豆泥,一份嘛……切條扔豆油里炸!特別是炸的那一份,雖然沒有蕃茄醬,但就著鹽放嘴里一嚼,陸仁眼淚又差點下來:“真不容易啊!我還以為這輩子再也吃不到肯德基的炸薯條了呢……”
——————
數日之后,陸仁與李典的工作調換,陸仁去負責修建房屋,李典則去管理農田。調換前,陸仁千叮萬囑,讓李典多照應一下土豆田,大概兩個月以后就可以先收上來一部分。李典那日也沒少和陸仁搶土豆,在感嘆炸土豆條的美味之余,又聽說土豆的產量高且成熟期短,能在短時間內就解決一定的糧草問題,自然不敢怠慢。
陸仁對土木工程也并不懂,所以只是畫好記憶中的房屋圖紙交給泥瓦匠人,由他們去處理細節。對于房屋,陸仁還是按照現代的一些工藝來設計的。像設計的營房,是按現代的常見的多人宿舍來定,每間長約十二米,寬約五米,每間限住十一人,正好是一個什的編制。房內他打算用現代的雙人上下鋪木床五個,另單人床一個(什長專用)。
不過眼下他還是想先修好糧倉,所以是帶著人在營外選的地方挖地。考慮到工程安全方面的問題,陸仁采用的是五五見方的數間小房,中間用受力墻隔開,建好之后再加頂。至于這些泥瓦匠比他在行,拍著胸脯說萬無一失。
然后,陸仁便對一些工具和材料進行改進。像加工木料的鋸子,在加工長條木料時難免會鋸偏,陸仁就想起了現代木工們常用的電動桌面盤鋸(這個大家應該都見過,就是一個平板桌面,中間露出鋸盤,鋸盤以電動機為動力。加工木材的時候鋸盤高速轉動,要加工的木料慢慢推過去)。讓鐵匠們打造出盤鋸后加上搖把,成了手動的桌面盤鋸,加工平整木材的速度大大加快。
再就是挖地時運土,陸仁讓木匠做出許多木制滑輪,采用滑輪組的人力升降機,又省下不少勞力。
最后就是燒磚。一般的磚不用操心,陸仁主要是想建起二層或三層的營房來節省土地,地下倉庫上面也肯定是要再加蓋,那么房屋的支柱和天花板的加頂材料就有很高的要求。漢代沒有水泥是令陸仁最頭痛的,不過好在有石灰,陸仁索性就用石灰、粘土以及碎石子攪勻,中間再特意的加上鐵條,曬干后再讓泥瓦匠人拿去燒制,最后燒制出來有點類似現代天花板用建材的空心橫梁硬度居然不錯,至少讓李典的“拆房”大隊要用擂木撞上十幾下才會碎裂。這下陸仁可安心不少,大膽的讓泥瓦匠用來給房屋加頂。
——————
這天陸仁正在工地上視查,一堆挖出來的黑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撿起其中一塊,仔細看過之后再次下巴砸到地上——天啊!撿到寶了!這是煤啊!
(瓶子注:瓶子有查看過中國煤礦分布圖,在河南許昌一代有少量的煤礦,并不是隨意亂編)
馬上找來李典,當著李典的面將煤扔進火堆中。不久燃燒的煤讓李典大驚失色,他可從沒見過會燒的石頭。陸仁當機立斷,找到挖出煤的地方,讓人繼續往下挖這些黑石頭并屯積起來。
李典道:“義浩,這個‘煤’用處大嗎?”
陸仁道:“相當大!據我所知煤燃燒后溫度超出木柴許多,不管是用在打制鐵器或燒制磚瓦,便利極大。而且現在天氣漸冷,存下這些煤到時分發給軍士們在冬天取暖做飯,也可以省去他們去林中砍柴之苦。”
李典看怪物一般看了陸仁許久道:“我現在真想知道,你的腦子里到底裝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事物,連這黑石頭能燒你都知道。天下間你不知道的事到底有多少?”
陸仁道:“你管這些干什么?對了農田那里怎么樣?”
李典道:“那個土豆長得太快了!你當時交給我是六畝地,這兩個月下來已經成了七十多畝,還不包括取用出來充糧的。照這么算,可能冬后春初,我們就能自給自足,不再需每月去許都取糧。”
陸仁道:“那就好!大家都吃飽肚子,才能有力氣去做事。”
兩日后……
“大人,不好了!”
陸仁嚇一跳,見來人是燒磚的匠人,道:“發生什么事情了!?”
“大、大人,你給我用來燒磚的煤太厲害了!現在我根本進不了磚窯!”
陸仁松口氣,看來不是什么大事:“進不去就不要進去,又不會出人命。”
“不是啊大人,這煤燒得太兇,窯里面的磚看來是要燒過頭了。”
陸仁道:“沒事沒事,下次少放點煤就是了。這事也怪我,事先沒提醒你們煤要比木柴厲害得多。這一窯的磚要是不能用,就送去修路營那里,敲碎之后鋪路用吧。”
“大人你不怪我?”
陸仁道:“我怪你們干什么?說了錯本在我。”
見泥瓦匠如獲大赦一般離去,陸仁會心一笑。帶著幾個衛士來到附近的高處,放眼向整個鎮落望去。
“三個多月了……當初來的時候可以說什么都沒有,現在望去小鎮在漸漸的成型。地下倉庫已經完全建好,地上的倉庫也在建設中。里面不但有許昌送來的軍需,還有幾千斤飯菜均可的土豆,大家的肚子是不用愁了。宿舍也已經建好許多,算起來能住進近千人,大家的生活環境也在漸漸的改善。
“過兩個月就開春,那時得和李典集中一批人力進行春耕。現在的土豆種植面積我看也夠了,再有多的話不妨種到臨近的丘陵上去,反正土豆不爭耕地。雖說這東西也能當飯,不過并不適合長久保存,也不合中國人的膳食習慣,還是多種一些稻粟吧。
“煤要善加利用。我雖說運氣好得到這些煤,但這里好像并不是什么大煤礦。回頭派人送些去許昌曹操那里,希望能得到他的重視。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文明的推進器。如果曹操開始重視并加大力度尋找礦藏的話,之后事的也許會比歷史上的發展要好得多。
“有了煤,有些事我也可以去嘗試著做一下。鋼鐵工藝可以改進,日常生活也可以用煤來取代木柴,要不我試著做些玻璃出來?可惜,我只知道玻璃的原材料可以用沙子,具體該如何去做卻并不知道。再就是鐵礦和煤礦的分布,煤礦知道山西多,可鐵礦呢?”
想到這里,陸仁不禁仰天長嘆,大吼道:“大同、山西、馬鞍山!這些地方到底在哪里啊!老天你就可憐我一下,給我本中國地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