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

一連幾日內整編反叛軍隊的事宜在韓通的主持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徐皓月連日來都是忙得不可開交,便連家也沒回,整日里就是在侍衛司署衙里泡著,這幾天里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便是向朝廷奏報對平叛有功人等的封賞,就連陳橋驛的驛丞也得到了連升三級的封賞,此役若是沒有洪寧,平叛也不可能如此順利的。加官進爵、財帛重賞、犒賞三軍,讓參與平叛的各部歡欣鼓舞,除了有功之人的封賞之外,在平叛之役薨于王事的將校,徐皓月也奏報朝廷一律按連升三級的高位賜賞封誥、封妻蔭子。

在論功行賞的奏報中,徐皓月只字未提自己的功績,只是末尾提道:“……末將詔諭平叛,幸不辱皇命,得以成功,但思及多有大周將士薨于王事,實乃末將思慮不周所致,是以不敢居功,特奏請圣裁明斷論罪……”其實早在汴梁城平叛成功那天,朝野上下都在議論紛紛,都在猜測這次平叛首功的徐皓月,會得到什么樣的封賞,因為平定這樣的兵變叛亂,其功不啻于擁戴定鼎之功。但徐皓月的奏報一上,朝野都震驚了,不論徐皓月是自謙也好,假惺惺也好,他這不請功反論罪的奏章,讓朝中各人都心中暗生愧意,徐皓月忠勇的名聲再一次響徹天下。

大周符后和幼天子自然不會按徐皓月奏章中所說的論罪,范質、魏仁浦等人聯名上奏,奏請符后封徐皓月為平章軍國重事。這平章軍國重事乃是后世宋朝所設的官職,宋哲宗元佑年間,置平章軍國重事,以文彥博、呂公著相繼任之。其位在宰相之上,專以處高德老臣,以示寵幸,五日或兩日一朝,非朝日不至政事堂。但這一官職只是一種最高榮譽職位,并沒有多少“軍國重事”可管。南宋時,情況有些變化,宋寧宗開禧元年,韓侂胄任平章軍國重事,“所預者廣”,“所任者專”,獨擅朝政。理宗時,權臣賈似道也升任“太師,平章軍國重事”,竊位日久,恩寵日隆,位在丞相之上。于是,“平章軍國重事”便獨攬軍、政大權,出現了軍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則屈居于副職的地位。

據說這個職位乃是魏仁浦提出,范質等人指使附和而已,也不知道魏仁浦是怎么想出這個職位的,或許是有人授意也說不定,總之符后想也沒想便準了這個提議,徐皓月便成為大周第一位平章軍國重事,進爵忠義公,位在幾位平章政事之上,總領大周朝中軍政大事,至此徐皓月可以說是大周第一權將了。

陳橋兵變平叛一役,范質因失察之罪失去了權柄,趙匡胤兵敗身死,王溥附逆于獄中自盡身亡,張永德作壁上觀,韓通、魏仁浦、竇儼等俱都依附徐皓月,似乎一場變亂下來,最大的贏家變成了徐皓月。

而徐皓月似乎也料到朝廷會有這樣的舉動,三辭之后朝廷堅決不許請辭之下,徐皓月才領了平章軍國重事之職。

跟著徐皓月做的第二件事便是整頓京城殿前軍和侍衛軍等禁軍兵馬,并奏請大周朝廷廢除殿前軍和侍衛軍的名號,整編后的禁軍改為禁衛軍,設前、后、左、右、中、近衛五軍,每軍轄左右兩廂,實為十二廂軍,每廂軍轄五營兵馬,每營兵馬轄五指揮,每指揮轄五都,每都百人,以下的軍制不變。

這樣京城的禁衛軍人數在十五萬左右,其中兩萬五千名近衛軍多是白甲軍和原侍衛親軍中選出精銳者充任,軍餉也比其余五軍略高,便是守衛皇宮的皇家近衛兵馬了,左右兩廂近衛軍都指揮使卻是由曹彬和王子襄出任,直接聽從平章軍國重事的號令。更值得一提的是,各營兵馬之中開始出現了火器指揮使,預示著大周也開始像后世的明朝一樣重視火器的使用,兵部還專門設立了火器一部,專司火器研制。

整編后剩下的兵馬,徐皓月分為兩部,一部跟隨韓令坤北返幽州,繼續征討遼國。另一部則北上順州,歸于劉逸軒部指揮。因為韓令坤、潘美回師燕云東路,徐皓月便令劉逸軒移鎮朔州,準備窺伺北漢。

同時徐皓月輪番接見了各軍的指揮一級以上將校,不論是留京的還是北上的,徐皓月都一一好言撫慰。因為徐皓月知道,不論是現在還是后世,一支軍隊的思想極為重要,他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見這些將校,但他還是擠出時間去了,他想告訴大家,這只是一個開端而已,宣揚精忠報國思想的事還要一直做下去,想來在封賞和思想宣傳雙管齊下的鼓動下,或許能夠喚醒軍中的忠義之心。

第三件事徐皓月花了幾天功夫也還沒有定下,他和范質、韓通、魏仁浦、竇儼、韓令坤等人商議了許久,唯一的議題便是如何收攏天下節度使的兵權,防止類似的兵變或是反叛的事件再次發生。五代之內,節度使的權勢已經達到了頂峰,皇帝的擁立和罷黜都取決于節度使,五代開國皇帝均為節度使,要想平定亂世,必須解決節度使這個頑疾禍根。

如今大周承大唐、五代舊規,國中亦是節度使林立,不少節度使除了本州鎮節之外,還統領周邊數州,實際上是個半獨立的小王國,他們上馬治兵下馬治民,掌管一方軍、民、財等軍政大權,實為國家動亂的根源。

起初范質、魏仁浦、竇儼等文官乍聞討論此事,都是詫異萬分,因為徐皓月、韓通、韓令坤三人還都是頂著節度使銜號的,徐皓月乃是白甲軍節度使,判燕云之事,韓令坤領幽州節度使,判幽州事,韓通領的是保義軍節度使,只是在京任事,沒有道節鎮出任而已。

見幾名文官驚愕不已,徐皓月曬然一笑,緩緩說道:“請諸公放心,我等三人并無試探之意,我等三人都覺得,當今要平定亂世,首要的便是結束節度使在地方專擅、尾大不掉的局面,否則這個亂世依舊會四分五裂永無了局。諸公也該素知我等三人從無野心,一心只想為大周和天下百姓謀福祉,如今大亂初定,正是挾平亂余威,先安定國內局勢,而后才能重新統一天下結束戰亂,平治天下。”

范質等人互相望了望,想到眼前徐皓月、韓通和韓令坤等三人盡掌內外兵馬,要行叛亂之事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也犯不著以此來試探眾文官。

當下魏仁浦先道:“徐公赤膽忠義天下聞名,倒是我等枉做小人了。只是近日商議之事暫不能宣之于口,否則走漏消息,只怕各地都會不穩。”

徐皓月點點頭說道:“如今在這堂上的三文三武都是國之柱石,近日所謀之事我等六人當嚴守秘密,諸公一定謹記!”余下五人一起應諾。

范質接著說道:“這節度之禍,其實我等朝官已經了然于胸,只是尚不知如何動作,須知牽一發而動全身,籌謀不當定會引得天下震動的。”

徐皓月微微頷首道:“不錯,此事我和兩位韓將軍事先也曾商議過,此刻其實正是一個好時機,趙逆被平后,各地節度使皆是惶惶不安,只因朝中重掌兵權后,各地兵馬皆不足與朝廷禁軍和北地的白甲軍抗衡,他們都怕朝廷對他們冠以附逆罪名除之,所以紛紛上表以示忠誠,如此一來朝廷也不好再強行下手了。”

范質等人聞言抽了口涼氣,看來徐皓月還真的想過這樣干,只是各節度使沒有給徐皓月留借口而已,特別像李繼勛這樣的,吧一家老小都送回京城,朝廷再要強行出兵,于大義上也說不過去。

但徐皓月說得不錯,如今各地節度使紛紛驚懼不安,正是節度使權勢出現松動的時候,正好可以下手收權。

ωwш? Tтkǎ n? ¢ o

只聽徐皓月接著說道:“前面我等改革了京城禁軍,出去北地的兵馬之外,京城內保有禁衛十五萬兵馬的兵額,只是殿前軍卸甲歸田者甚多,加上調北地的兵馬走后,禁衛十五萬的兵額尚有數萬的缺額,這第一條收權之策,我便想收其兵權,詔令天下節度將各自軍中精銳抽調入京,充實京中禁衛。”

眾人聞言后,都是有些暗暗點頭,但魏仁浦還是搖頭說道:“如今有不少節度使多有領兵巡邊的,其余在各自鎮節的節度使也還好說,唯獨潞州、西京、淮南三地的幾路節度使若是抽調了精銳兵馬,怕是恐難抵擋諸國兵馬。”

徐皓月和韓通、韓令坤等人互相望了望,均是笑了起來,徐皓月緩緩說道:“魏相沒說燕云的節度使,可是礙于我們三個?”

魏仁浦也笑道:“徐公說笑了,燕云正在對遼用兵,而且領兵的是徐公和韓將軍,只等著收復剩余的燕云之地,不用說徐公和韓將軍都會交出燕云兵權歸還朝廷的,何須我等多慮?”他說的倒也是實話,如今徐皓月為平章軍國重事,交出燕云之地的兵權,不過是左手交到右手而已,范質等人實在不會考慮此事的。

竇儼插口道:“只是潞州、西京、淮南這三處有些難辦,天下節度兵馬多的不過萬余人,少的數千,不似這三處都是有雄兵數萬的,而且三將都是國之重勛,如何收權而不讓其起反叛之意,的確為難。”

韓令坤笑著答道:“我和徐公已有定計,此事需要說動駙馬爺出面,領朝廷旨意,請三將入京,朝廷甚至是符后和天子都要出面,好言安撫、重加賞賜、留任京城,此計名喚重賞奪權!”

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筑京觀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殺招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石木箴言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殺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六十四章 愿以民為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為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沖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
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筑京觀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殺招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石木箴言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殺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六十四章 愿以民為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為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沖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上思县| 沙坪坝区| 宁化县| 房山区| 鲜城| 乐亭县| 上虞市| 左权县| 南康市| 莒南县| 蒙城县| 衡南县| 郸城县| 秭归县| 大田县| 巨鹿县| 马边| 汉源县| 永修县| 康平县| 阿拉尔市| 红原县| 汶川县| 珲春市| 临泉县| 扎赉特旗| 石城县| 久治县| 竹溪县| 新疆| 丹东市| 田东县| 玛纳斯县| 荥阳市| 华池县| 汉沽区| 淳安县| 垣曲县| 安阳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