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

后周武定元年六月,南唐中主李璟于南昌(洪州)去世,太子李煜(原名李從嘉)在金陵繼位,文武百官扶靈自南昌還金陵。李煜上表大周朝廷,懇請大周恢復李璟帝號,以為追贈。

唐使翰林學士承旨、門下侍郎兼樞密使陳喬到了汴梁城后,徐皓月親自接見了他。陳喬奉上表章之后,訴說了南唐的請求。南唐已經向大周稱臣,不敢擅自加封帝號,因此上表求請。

徐皓月看了表章后,也聽了陳喬的說辭,都是些毫無營養的官面話,倒是陳喬帶了些絲帛、玉器、瓷器、茶葉等等物品前來進貢。看了進貢物品的禮單后,徐皓月微微皺了皺眉頭,按照規矩,大周也要還禮,而且南唐國主新喪,名義上又是大周屬國,更應該還禮,這就叫禮尚往來。

當下徐皓月也不表態,只說還是要上奏朝廷定奪此事,跟著就問起南唐和李煜的近況,徐皓月雖然有不少細作在江南,但既然陳喬來了,便問起來也好做個印證。徐皓月放著正事不說,反而問起別的事來,陳喬略略有些不悅,但徐皓月乃是大周第一實權人物,也不敢流露出不滿之色來,徐皓月問到什么便一一作答。

南唐自從失去了淮南之地后,國力大損,已經不復昔日盛況。李璟遷都洪州改名南昌,但南昌遠遠沒有金陵繁茂,加上太子李弘冀毒殺自己叔父李景遂之事,一直郁郁不樂,后來李弘冀也病死,李璟就一直有病在身,終于一病不起,在六月間病逝。李璟病逝后,百官扶靈回金陵,李煜在金陵繼位,又復都金陵,一來一去的折騰后,南唐更加的貧弱起來。

李煜倒是身體康泰,只是因父親去世,甚為悲傷,徐皓月便囑托陳喬帶話,讓李煜保重身體。跟著徐皓月又問起林仁肇、皇甫繼勛等人。此時林仁肇任南都留守、南昌府尹,而皇甫繼勛則依舊是神衛軍都指揮使,其父皇甫暉已經在去年病逝,姚鳳、陸孟俊已然賦閑在家。

說了好一會兒,徐皓月都是問一些舊識故交,陳喬起初答得還算流利,后來心中總是想著李煜交待的大事,徐皓月態度不明,陳喬心中有事不免隨口敷衍起來。

徐皓月也看出陳喬有些意散,笑了笑也不點破,忽然問起周憲來。陳喬微微一鄂,想不到徐皓月為問起周憲來,心中雖然有些疑慮,但還是答了徐皓月。

本來徐皓月乃是想問問周憲的境況,回去告訴英若蘭的,但卻沒想他問的甚是仔細,陳喬也對后宮之事不甚了解,回答也是語焉不詳,徐皓月只得作罷,但此事陳喬卻是記在了心里。

問的差不多了,徐皓月打發陳喬回驛館歇息,只說明日會上奏朝廷定奪,陳喬無奈,只得怏怏退了出去。

陳喬回到驛館后,隨同他一起而來的副使翰林學士徐鉉問起經過,陳喬大致一說后皺著眉頭嘆氣道:“起初這徐皓月歸周,實乃是逼不得已,先主背棄在先,此刻他定是心有怨懟,一朝得了大周重權,定然不會輕易答應先主恢復帝號之事,這趟只怕難復王命了。”

這徐鉉乃是南唐才子,文學造詣頗高,尤擅書法,廣陵人,也是江南徐世家中出名人物,和徐皓月認的祖宗徐溫不是一系,但好歹也都是徐姓中人,因此這次出使大周,李煜便讓他擔任了副使一職。

聽了陳喬的話后,徐鉉卻笑道:“這徐公不是這般心胸狹窄之人,若他是這樣的人,這會兒也不能掌大周權柄。聽徐公的問話,多是問些舊識故交的近況,其實徐公還是感念當年舊情的,我等也不必再去求請,只等著佳音傳來便了。”

陳喬聽了覺得有理,干瘦的臉上這才有了些笑意,一旁同為副使的虞部員外郎潘佑忽然說道:“陳大人,徐大人所言甚是,明日等候佳音便好。”跟著眉頭皺起低聲說道:“求取回復先主帝號容易,興復國家才是難事。我等一路行來,所見所聞都是大周在進行變法革新,各處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商旅往來不絕,反觀我國,暮氣沉沉,再不圖變法之事,只怕國力日退,亡國之禍便在近前。”

陳喬頷首道:“確實如此,觀大周平定此次叛亂,徐皓月手段雷霆,大周并未因此動蕩,反而藉此順勢收攏地方權柄,假以時日大周政通人和,國富民足,兵甲更利,我唐國將永無翻身之日!”他站起身來走了兩步,忽然站定身形,對徐鉉和潘佑道:“我等為人臣子者,當憂于國事,此刻我們就該細細商議,尋變法之途,求強國之法,回國之后聯名奏報主上,主上新近接位,也該有勵精圖治之念,說不定我大唐能再次榮昌也未可知。”

潘佑當即撫掌叫好,只有徐鉉皺眉道:“若然我等行變革之事,牽連甚廣,只恐阻力頗大,難以成事。”

陳喬攥緊拳頭沉聲道:“此刻已經容不得我等瞻前顧后,大周興盛便有開疆拓土之意,在不求變唯有亡國耳。”徐鉉聽了只是默然不語。

翌日,三人早起整裝停當后,果然有大周禮部官員前來召喚,帶同國書表章貢品,上朝覲見。

到了大周皇宮宣政殿上,陳喬奉表進獻了貢品禮單,并將李煜陳情求取先王帝號的表章奉上,大周太后符玉清倒是欣然受了,慰勉幾句后,頒下詔旨,同意給李璟死后追贈帝號,并派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李昉為使,跟隨陳喬等人回國吊唁李璟,以示禮數。

陳喬等人聞言都是大喜,陳喬忍不住看了看殿上一身袍服站于百官之首的徐皓月,卻見他只是沖著自己微微頷首,跟著便轉過身去,也不再看自己,陳喬心想,這徐皓月果然并非氣量狹窄之人。

散朝后,禮部置了酒宴款待,徐皓月也親自到場和三人飲宴。酒酣耳熱之際,陳喬好不容易和幾名周國大臣對飲完,卻轉眼間見徐皓月和徐鉉二人在一旁單獨說著什么,陳喬心中一突,正想上去敬酒,卻被魏仁浦過來拉住對飲,陳喬只得作罷。

宴席散后,陳喬等人離宮,行在路上陳喬問徐鉉道:“徐公和你有舊?”

徐鉉笑了笑道:“徐公只是聽聞我也是徐氏同宗,因此詢問了幾句。”

陳喬心中雖疑,但見徐鉉面色不變,直言侃侃,也不似心中有鬼,只想到這趟出使也算圓滿,便一笑而過。

在汴梁數日之后,陳喬等人和李昉等大周使團一起出發,往金陵而回。

回到金陵之后,李昉也是面見了李煜,并代表大周吊唁了一番,并宣召李璟可以恢復帝號,讓南唐擬好帝號之后復報大周便可。李昉盤桓了數日之后,便即啟程北歸。

李昉走后,這日陳喬、徐鉉、潘佑三人受了詔命入宮,李煜在澄心堂傳見三人,細細問起北上出訪之事。陳喬三人將北上所見所聞一一說了,陳喬多有說起大周變法之事,但李煜似乎不太感興趣,和徐皓月一樣也都只是多問起徐皓月的境況。

陳喬三人互望一眼,都是有些失望,徐鉉知道李煜不太想行變革之事,便不再說話,反倒是潘佑極力勸諫李煜以國事為重,行變革之事,以圖富強。

徐鉉見李煜面色漸漸不豫,便勸道:“潘大人,此刻先帝新喪,主上接位不久,一切當以穩定人心為主,變革之事暫緩為宜。”

潘佑急道:“正因主上接位不久,更該趁新銳意進取,革除弊政,振奮朝綱,一雪前恥!徐大人,臨來前我們不是都說好了么?你這會兒怎么口風又變了?!”

徐鉉老臉一紅,怒道:“我不是反對變法之事,之事覺著稍緩行事為宜,主上接位不久,該當穩定朝局為先!”

兩人便爭執起來,陳喬急忙勸解起來,一時間澄心堂內亂哄哄的。李煜本就心情不大好,此刻聽了更加煩悶,正在這當口,宮中近侍通稟,南都留守、南昌府尹林仁肇回京述職,已在殿外等候。李煜正好不想在聽三人聒噪,便喝命三人退下,宣召林仁肇入見。

陳喬、徐鉉、潘佑三人見李煜怒意大熾,只得退了下去,潘佑、徐鉉二人出了屋外仍是爭執不休。

過了片刻,林仁肇入內拜見,李煜耳邊稍稍清靜了些,面色微緩,問起林仁肇南昌之事,林仁肇將南昌軍政事仔仔細細說了個遍,但李煜心不在焉,聽了一會兒便心意闌珊起來。

好容易林仁肇說完,李煜慰勉了幾句,便想讓林仁肇退下,想不到林仁肇卻躬身說道:“主上,微臣還有一事想說。”

李煜皺眉道:“有什么事改日再說好了。”

林仁肇踏上一步急道:“主上,微臣有一策,若能成功便能恢復大唐盛況,一雪前恥,請聽微臣說來。”

李煜微微心動,問道:“愛卿有何策?”

林仁肇緩緩說道:“周國正同遼國征戰,師旅憊,又逢徐皓月在大周行變法之事,淮南兵馬多有裁撤,防務空虛,微臣愿得精兵數萬,渡江北上,重新立足淮南重鎮壽春,以便收復淮河失地。若擔心勢不能敵,于國不利,可在我起兵之日,將我眷屬拘捕下獄,然后再向周國上表,指控我竊兵叛亂。事成,國家或可受益;事敗,我甘愿受殺身滅族之禍!”

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尸骸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三十九章 賭斗博取樂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風雨折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绔子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托轉世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林樹頂伏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云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一百二十九章 致人致于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于彼錯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后為何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一百零一章 初春料峭寒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游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尸骸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三百四十章 吾軀歸故土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三十九章 賭斗博取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云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
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尸骸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三十九章 賭斗博取樂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風雨折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绔子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托轉世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林樹頂伏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云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一百二十九章 致人致于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于彼錯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后為何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一百零一章 初春料峭寒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游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尸骸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三百四十章 吾軀歸故土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三十九章 賭斗博取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云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永宁县| 青浦区| 嘉黎县| 阿荣旗| 兴文县| 雷波县| 康平县| 云和县| 禄丰县| 秀山| 怀远县| 屏山县| 红原县| 黄平县| 礼泉县| 屏东县| 万全县| 望都县| 手机| 河东区| 双牌县| 西平县| 苏尼特右旗| 胶州市| 甘南县| 南投市| 三明市| 静安区| 临沂市| 金平| 余庆县| 济南市| 任丘市| 铅山县| 平安县| 孟连| 石城县| 山东| 万全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