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那時候他還沒有進官府成爲押司。他手裡提著一個竹籃,裡面裝的是一種叫“炊餅”的食物,正在當街叫賣。
宋江爲什麼會在大街上賣炊餅?這是一個問題。
宋江讀過幾年書,有一定的文化,在鄰里之間是公認的才子。但他的長相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獐頭鼠目,面色黝黑。大宋國有一種不成文的說法:強壯的人當山寨的大王,個高的人打老虎,凡是身量不足、長相奇醜的人只能賣炊餅。這是大宋的一個普遍共識。
從宋江賣炊餅這個事實可以看出:宋江處在生活的底層。但這並不意味著貧窮,宋江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那就是武大郎。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簡單,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封他一個諢名,叫“三寸丁谷樹皮”。但是,武大郎的炊餅是陽谷特產,在坊間享有絕好的名聲。炊餅是一種烤制的面制食品,圓形,比巴掌略大,兩面烤制,沒有正反面之分。炊餅呈淡黃色,外表有一層乾焦的芝麻,麪粉里加了鹽和胡椒粉,外焦內軟,韌性十足,吃時必須口咬手撕,同時配合深度咀嚼。腹飢時吃炊餅,會給人帶來大力吞嚥的成功快感。大宋人吃炊餅可以完全不用菜蔬下飯,一碗涼白開就能囫圇下肚。“炊餅人人會做,各有奧妙不同。”普通炊餅是無油烘烤的,而武大郎的炊餅比攤檔的炊餅要高級得多,是用了油的,除了能填飽肚子之外,據說還能延年益壽,增強性能力。武大郎之所以能夠娶到潘金蓮,據他的鄰居何九叔說,和他常吃炊餅有莫大的關係。
但宋江並不這麼看。他知道,武大郎之所以能娶到潘金蓮,是因爲他家道殷實、能掙會花,並且還有一個在縣衙工作的弟弟武二郎。武二郎身長八尺、儀貌堂堂,在他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喝
醉了酒後經常和人打架,吃了不少官司,害得武大郎也跟著受連累。武二後來成了都頭,在縣衙治安科工作,相當於後來的縣公安局局長,認識工商局、稅務局的不少朋友。武二給武大郎幫了不少的忙,說他的炊餅店是殘疾人辦的福利企業,因此減免了全部的稅收。武二又請了一些小混混,幫助大郎實現了壟斷經營,後來全陽谷縣只許武大郎一個人賣炊餅。所以短短幾年,武大郎就買了一輛四輪大馬車,還買了一所院子,自己也不用再挑著擔子上街賣炊餅了,自會有人幫他打理這一切,因爲他發達了。宋江便是慕名前來,在武大手下做起了批發生意的。
爲了和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搞好關係,武大郎每年過年都會給他們送點禮。第一年的時候,武大郎送的是炊餅。他費了半天的力,把炊餅挑到了工商局局長和稅務局局長的家裡。當然,人家沒有收,說縣衙門正在搞廉政建設,拒絕請客送禮。武大郎只好把炊餅挑回了家。
局長和武二都是兄弟,說起話來沒有什麼顧忌。他對著武二抱怨了一通,說:“你大哥怎麼那麼不開眼,怎麼送我炊餅,我吃得了那玩意兒嗎?還不把我的胃給硌壞了?”
武二回家就對大哥說:“大家都是在場面上混的,你這不是給我臉上抹黑嗎?你怎麼就那麼捨不得你那幾個錢?你要把他們得罪了,工商、稅務回頭都撲上來,你能招架得住嗎?”
武大郎很緊張,說:“兄弟,我實在是不知道送什麼好呀!”
“送金子。”武二說。
“這金子怎麼送,我直接給他們?”武大問。
“那樣他們敢要嗎?你去買點金葉子,夾在炊餅裡,給人送去。禮重情意輕,須叫大家面子上也好看。”
武大郎如法炮製,精心製作了很多炊餅,再挨家送過
去。
稅務局局長一看又是炊餅,有點惱怒,可礙著武二的臉面不好發作,於是他給武大倒了一碗茶,就坐著看《玉蒲團》了。《玉蒲團》和《燈草和尚》都是大宋國“下半身寫作”的典範之作,值得反覆研讀。凡有井臺處,皆可見捧讀《玉蒲團》者。不過和後世不同的是,這本書當時還沒有成爲禁書。局長和武大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如果不是看在武二郎的面子上,他是連門都不會讓武大進的———嫌他土氣。
武大是個老實人,他不認識字,還以爲局長是在進行政治學習呢。後來,他瞥到了書裡的插圖,是些男的女的妖精在打架,他就覺得坐在那裡很彆扭。他有心直接對人家說:“咳,那炊餅裡可都夾著金葉子哪!”可他說不出口。
他在那裡坐了半天,看到主人實在不耐煩了,才告辭出來。
主人也不再虛與委蛇,他看了炊餅一眼,心裡想:“等武大走了,我把這炊餅端出去喂狗。”
武大看出了局長的心思,他可不是真傻。他要真是個傻子,企業能搞那麼大?他這是從書上看來的。書上說:“沒有人喜歡和聰明人做生意。企業家要學會裝傻,即使你不傻,也要裝出一副懵懂的表情。”這可是一位姓張的著名教授說的,向來被武大奉爲圭臬。武大郎就從此學會了僞裝,爲的是教那些客戶和領導心理平衡。
臨出門的時候,他說:“這炊餅是我特意做的,裡面有餡兒。您千萬要自己吃,不要送人呀!”
稅務局局長很有韜略,表面不露聲色地應道:“好,謝謝您的炊餅。”這擺明了是告訴武大:聽明白了,我可沒收你什麼東西,就是幾個爛炊餅。
局長可不像有的新官那樣道行很差,一聽這話臉上就樂開了花,而是心裡暗想:這武大還真是聰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