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崕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懷疑?畢竟燕王列舉出那許多巧合,不知就裡的人只會覺得他的證據已經格外充分。而云崕對她的瞭解,還要遠在燕王之上。
不過,她並沒有拿著這個問題去問雲崕。
¥¥¥¥¥
在她離開烏塞爾、前往汀沅鎮的這段時間裡,魏國以西有一個濱海小國塗餘國忽然滋擾魏國邊境、釀成流血衝突,並且以共同開發的礦脈分配不均爲由,搶走了一批礦石。
在地龍翻身中嚴重受損的城池和平民還未賑濟完畢,從花巢高原蔓延到王國中部的戰鬥節節敗退、軍心動搖,魏國在面臨天災和戰禍的同時,又多了個突然翻臉相向的惡鄰。
用膝蓋想都知道,塗餘國的侵擾得自燕國授意。燕王是打算三管齊下,快速瓦解對手的防禦。他也明白,魏國根基雄厚,短時間內在正面戰場上不易拖垮,反而要從人心、士氣方面入手,纔可能加速這個過程。
不過就在這時,一直在曠世大戰中作壁上觀的新夏突然宣佈,將從魏國手裡買回安夏故地——西北七州。
在新夏成立之後,安夏西北七州並沒有迴歸它的懷抱,仍歸魏國所有。馮妙君和蕭衍會面的汀沅鎮就在邢州。
消息傳出,魏、夏兩國人民均感振奮。
此時距離安夏覆滅不到二十年,新夏成立也僅十餘年,多數人還有故土情節。只要新夏能夠收復失地,無論是搶回來也好、買回來也好,總歸是揚眉吐氣、振奮人心之舉。
縱然還有許多仇魏之人對於“購買”這種方式略有不滿,但他們也明白新夏早就和魏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協議,並且至今也還未過期。即是說新夏此刻還不能趁火打劫,想拿回七州的話,最有效和可能的途徑,還是爽快買下來。
實際上,傅靈川當初建立新夏時,放棄七州是有自己的考量:這裡土地貧瘠,多戈壁、多鹽沼,又有洪荒莽林,是許多妖怪的樂土。簡而言之,這七州是窮山惡水,人類在此並不能安居樂業。
對於當時格外稚嫩的新夏來說,這片領土的價值不高,居民又少,可以選擇性放棄,並且以之爲魏夏邊界,可以視作天然的戰鬥緩衝地帶;可是現在新夏有錢了,渴望的反而是領土完整和彰顯實力。
生物對領地的渴望,與生俱來,國家也一樣。
而對魏人尤其是魏廷而言,放棄一小片貧瘠之地不痛不癢,卻能換來大量戰爭資材,這筆買賣很劃算了。
沒錯,新夏王廷支付的“購地款”並非金銀,而是大量糧食、鎧武、藥品、軍械、馬匹,以及魏人在戰爭和賑災中急需的其他物資!
堪稱琳瑯滿目。
燕國一下就跳了起來:這哪裡是什麼交易,分明就是新夏開始支援魏國。否則買下一塊不毛之地,哪裡用得著花這麼大代價!
這世界如此廣袤,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新夏北部、南部都有大片的無人荒野,怎不見它往那裡伸手?
並且新夏女王放棄了常規的出兵援助方式,打著“收復失地”的名號向魏國輸送物資,這就照顧了嶢人和新夏人的情感。畢竟“跟仇人做買賣”以及“替仇人打仗”這兩個選項放在一起,誰都傾向於第一個選擇。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些年來,在新夏女王的一手操作下,燕國在新夏平民那裡的印象分一減再減,現在已經降到了“厭惡”檔。連普通百姓都知道燕國野心極大,若是魏國倒下,下一個遭殃的說不定就是新夏。
所以無論是聰明的還是糊塗的,是平民還是精英,對於女王“買回”安夏故土都未持有多大反對意見。甚至有人津津樂道,九年前新夏一窮二白,不得不靠著魏國的賠款治家、打退侵略者。現今新夏國富民強,居然可以反過來從魏國手裡買走土地了。
這真是揚眉吐氣。
援助魏國,卻又不招致本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新夏女王居然做到了兩面討巧。只憑這一點,她就讓大陸各國老練的政治家們再一次刮目相看。
摘星城裡的晉王看完戰報,不禁拍案道:“厲害。這便叫做各取所需,燕王應該無話可說。”
在魏境作戰的燕軍的確憋氣。
可是燕國現在一門兒心思只想著速攻魏國,決不想在這節骨眼兒上被新夏攪局。更微妙的是,馮妙君一口氣將安夏七州都換過來了,她下次再不能以這個名目支援魏國。鑑於這是一次性的買賣,燕國最終選擇了默默嚥下這口氣。
新夏運輸的物資,飛快送到魏軍前線。
在燕人的強力衝擊下,魏軍在花巢高原的據點變得零碎而分散,加上地龍翻身引起的山川變形、河流改道,其實在敵中、敵後有大量魏軍遊躥,但苦於糧食、武器、藥品不足,西部和北部的援軍又不能跨過燕人的阻撓將物資送到,是以一直苦苦掙扎。
這也就是馮妙君當日分析的,魏國前線其實根本不缺人,缺的只是戰爭的手段和物資罷了。
而新夏補給自東向西而來,少了燕軍的阻隔,直接送到這些魏人手裡。
打仗打的是什麼?在雙方基本勢均力敵的前提下,其實就是比拼誰的物資更多,誰的後勤更牛。
新夏用來“買地”的物資不少,但放在一場戰爭中可不夠看的,充其量只算一次較豐富的物資補給。然而這就像給油表亮燈的車子補加幾升油,至少還能讓它堅持往前跑上幾十公里。
東南魏軍吃上飯、拿上武器,重新煥發戰力,立刻讓燕人有了後顧之憂。
魏燕兩國也驚訝地發現,新夏提供的鎧武和軍械居然相當精良。
一場戰役結束之後,有兩套沾血的內甲被送到燕王面前。他拿起翻看兩下,臉上微微變色:“這是新夏應援魏國的裝備?”
“是。我們在不少魏兵身上都發現了這樣的內甲,開戰以來從未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