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好對聯(lián)走進屋裡,鍾國正四兄弟就看見媽媽一個人坐在堂屋裡包糉粑。幾兄弟就圍在媽媽身邊,要求學(xué)包糉粑。
“去去去,哪有男人家包糉粑的?包糉粑是女人家做的事情,打餈粑纔是男人家的事情,曉不曉得?”鍾國正媽媽笑著說道。“你們想學(xué),就去學(xué)哪麼打餈粑的。”
“爲哄麼啊?”鍾國正四兄弟不解的問道。
“爲哄麼?包糉粑是輕巧事,不需要很大的體力,女人家做就可以了。打餈粑,那純粹是一種體力活,沒有體力,說哄麼都是一句空話,所以是男人家做的事情。”鍾國正媽媽很有耐心地解釋道。
“我們學(xué)學(xué)總可以吧?萬一你忙不過來了,我們又沒有事情做,不是就可以和你幫一下忙了?”鍾國正說道。
“你們要是實在想學(xué),你們看一下我是哪麼做的,一分鐘就可以學(xué)會。但要包好,恐怕至少也要一個三年的時間,才做得到。”鍾國正媽媽說道。
鍾國正媽媽一邊包著糉粑做示範,一邊和他們兄弟說著糉粑的事情。
鍾國正媽媽說道“包糉粑、吃糉粑這種習俗,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大多數(shù)的地方,都是在端午節(jié)包糉粑吃糉粑,但我們這裡不一樣,不僅端午節(jié)要包糉粑、吃糉粑,過年的時候,同樣要包糉粑、吃糉粑。”
“我們這裡爲哄麼,和別人不一樣啊?”幾兄弟問道。
“這是因爲,我們這裡的祖先認爲,糉粑是一種很高貴的食物,象徵著富裕豐收,不僅自己吃,而且當作招待客人的最好食物。”鍾國正媽媽答道。
“祖先們認爲,包糉粑、吃糉粑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是家家戶戶過年時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用祖先傳下來的話說,就是‘寧可不過年,也不能沒糉粑’。我們這裡過年包糉粑,就是這麼出啊下來的。”鍾國正媽媽繼續(xù)說道。
包糉粑一般都是在臘月二十九的晚上,浸泡糯米的。糯米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浸泡,剛好在大年三十的白天包。白天包好後,晚上一邊守歲,一邊熬糉粑,新年第一餐早餐(大年初一的早餐)吃的食品,就是在“一夜連兩歲”的守歲之夜熬熟出鍋的糉粑。
包糉粑是一種典型的“家庭作戰(zhàn)”。它雖然不復(fù)雜,但包的過程比較長,花樣也比較多,一般在過年前一個月就要開始準備原材料。包括糯米、稈草灰(將幹稻草燒成的灰)、粽粑葉等。
糯米一般都會選用黏性比較大的“大糯米”。將幹稻草燒成灰,並篩掉其中比較粗的顆粒,儘可能地把灰燼搓碎,調(diào)成鹼砂水,趁熱拌入未經(jīng)淘洗過的糯米,用鹼砂水洗浸糯米,讓糯米充分吸收鹼砂水。這是利用草木灰的鹼性,來提升軟糯的口感和清香。
將經(jīng)過鹼砂水洗浸的糯米濾幹,然後選用那種葉形寬大結(jié)實、芬馨耐煮的新鮮粽粑葉,把糯米及餡心包裹成各種不同外型的“包”,就是糉粑。
包糉粑的時候,不少的人都喜歡在糯米里加一些餡心,比如五香粉啊,小塊豬腰方肉啊。屋裡比較富有的,還會加入板粟、紅棗、蜜棗、綠豆、花生、蓮子、白果、香菇、木耳、豬肉、板鴨(臘鴨)、雞絲、臘小腸等餡料。
鍾國正家今年殺了一頭豬,在包枕頭糉粑的時候,不僅加了花生、白果,還加了一些豬小腸和豬腰方肉。包糉粑的時候,就看得鍾國正三個弟弟的喉嚨裡,口水直打轉(zhuǎn)。
糯米不但有鹼砂、硼砂,還有花生油芝麻油拌過的。有一些家庭還喜歡在糯米里加飯豆。加了餡心的糉粑,吃的時候,當解開粽粑葉後就會聞到一股撲鼻的芳香,昧道鮮美,誘人食慾。
糉粑的形狀多種多樣,常常因人而異,正所謂“蘿蔔白菜,各人所愛”。鍾國正的媽媽不僅包了常見三角型小糉粑,還包了六個五六斤重的大枕頭糉粑。
包枕頭糉粑的時候,將兩片葉子疊在一起,葉背朝上,葉面朝下。然後,把浸泡好並瀝乾了的伴有花生的糯米,舀到糉葉上,放上幾節(jié)豬小腸子和豬腰方肉,再覆蓋一層伴有花生的糯米。接著將葉子的兩側(cè)邊緣往中間攏緊,葉柄和葉梢向下反折。最後用稻草橫向匝上六道,在邊緣處扭緊捋順。當最後一圈稻草箍緊,整個糉粑的形狀正好形似一個小孩睡覺用的枕頭。
扎糉粑的草,多用稻草的禾稿心或結(jié)草繩用的滑草。用稻草扎糉粑的步驟看似簡單,實則非常麻煩。如果粽粑葉扎的不夠緊,煮的時候糯米就會散開,白費力氣;如果扎的速度不夠快,糉粑又不容易定型。
糉粑包好後一般放到?jīng)鏊薪菀粌蓚€小時。糯米喝飽了水,糯米就會變得很鬆軟,可以更容易煮熟。
糉粑包好後,就用養(yǎng)豬熬潲的大鐵鍋來慢慢地熬糉粑。
大年三十的晚餐不僅豐盛,而且開餐的時間也比較早,還是下午五點鐘的時候,鍾國正一家人就圍坐在一個大爬鍋的四周,開始團年了。
這裡的人吃團年飯不像別人,把菜一個一個的都擺在八仙桌上。而是架一個大爬鍋,用紅薯粉、釀豆腐等來燉豬腳,燉好後,把一個鐵稱架架在炭盆上,然後將其他煮好的雞肉、鴨肉、魚等等葷菜和素菜,放在炭盆的四周,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談天說地。
吃完團年飯後,就是守夜,也就是守歲。因爲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夜晚了,“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所以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要守歲。
一家人圍坐在熬著糉粑的火爐邊,一邊吃著年前自家炸好的紅薯片、蘭花根等等食品,一邊聊一年來的事情,一邊時不時往柴火裡丟幾根木頭,火裡便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熱鬧非凡。
燒的是幹木頭柴,隨著火勢的加大,蒸汽氤氳而上,糉粑的香氣隨著蒸汽飄散。
“哥,還記得席振起的《守歲》嗎?‘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守歲,其實守的就是一份感恩,一種懷念。”鍾國大說道。
“是啊,轉(zhuǎn)眼又是一年了。你讀大一了,國光讀高二了,國明讀初三了,我參加工作了。這不由使我想起蘇軾的《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晨雞且勿鳴,更鼓畏添過。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事,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從今晚努力吧,少年尤其可以炫耀啊。希望我們?nèi)遥髂甓加幸粋€新的收穫!”
“現(xiàn)在和搞集體的時候比,人不知開心多少了。”鍾國正的父親說道,“那時候,不管颳風下雨,不管三伏三九,白天天天都要出工。主勞力一天記工分十分,早晨兩分,上午、下午各四分。晚上還要開會,不是學(xué)報紙鬥私批修割資本主義尾巴,就是評工分。最後還是吃不飽。”
“現(xiàn)在包產(chǎn)到戶,沒人喊出工,沒人評工分,家家戶戶不僅幹得比過去好,收的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也不知比生產(chǎn)隊分到戶的糧食,多了多少去了。”鍾國正的母親說道。“這人啊,只要是自己的事,沒有不認真的。只要是大家的事情,沒有不想耍巧的啊。”
“這收成啊,”鍾國正插話說道,“我覺得,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是立了大功的!”
“國正,你這話說得沒錯。”鍾國正父親答道,“沒有雜交水稻的時候,最高的單產(chǎn)就是跨綱要,800斤!一般都是過黃河過長江的水平,400斤,600斤。雜交水稻一季一畝就是1000斤,你不想增收都難!”
一家人談著談著,就快到十二點鐘時,於是全家站了起來,就去拿鞭炮來放。按照傳下來的規(guī)矩,到了晚上十二點正,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送財神爺,關(guān)財神門。送走財神爺,關(guān)好財神門後,就一直要等到大年初一(即春節(jié))天剛剛啓亮時,才能打開財神門,再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歸來。
十二點正以後,長輩就開始給家中的小孩發(fā)放紅包。
先是鍾國正的父親給國大、國光、國明各人發(fā)了一個紅包,然後是鍾國正的母親又給他們?nèi)烁靼l(fā)了一個紅包。
等兩個長輩發(fā)了紅包後,鍾國正站起來,先後和父親、母親各深深滴鞠了一躬,再從褲兜裡拿出兩個紅包,雙手拿著,恭恭敬敬地對他父母親說道:“感謝爹爹和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爹爹和媽媽的培養(yǎng)之恩!我現(xiàn)在參加工作了,有了自己的收入,這是我孝敬給你們的。雖然數(shù)額不多,卻是我的一番心意,還望笑納,不要責怪!”
說完後,就把兩個紅包分別呈送給了父親和母親。
“每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要看到你們有出息了,我們就是再苦再累,也感到值得!”鍾國正的父親說道。“國大已經(jīng)考起大學(xué)了。國光和國明,你們兩個要多多努力,多向大哥二哥學(xué)習。”
鍾國正和父母送了紅包收,又給國大、國光、國明個給了一個紅包,鼓勵他們好好學(xué)習,天天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