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論道(三)

朝堂之上直是死一般的靜默。

出身的差異決定了人們看待問題角度的不同。這滿朝公卿,多是自幼生長於巍巍高牆內,著錦衣、進玉食,被當做家族興旺的希望培養(yǎng),如何會對市井凡夫、戍邊兵卒的生活有所瞭解?

在他們眼中,家族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任何有違家族利益的人都會被視爲掣肘之物、絆腳之石。其次,他們會用儒家仁德的觀點去要求別人,希望用經學的條條框框構建一個理想的世界,仁義治國,天下大同。殊不知無數底層的百姓、兵卒渴求的只是一碗飽飯、一間草屋。

戰(zhàn)爭打響了,無數的漢家兒郎扛起刀槍義無返顧的奔赴前線,爲了守護自己的老婆孩子,爲了守護自己那一畝三分薄田與胡虜抗爭拼殺。血染戰(zhàn)袍、骨埋異鄉(xiāng),無數將士不惜身死爲的只是那一抹卑微的念想。他們或許不知道何爲仁義大同,何爲上國信主,他們也許不關心誰是天可汗,誰是國公侯爺,他們只想守護自己覺得珍貴的東西。

他們興許本是一名躬耕隴上的農夫,因爲要保衛(wèi)家園遂放下了鋤頭提起了長槍,顫顫巍巍的衝到前線與胡虜拼殺。他們只有一個卑微的乞求、念想,他們只希望可以儘快的打完戰(zhàn)爭好回家和家人團聚。難道就連這麼卑微的念想,朝廷都要碾的粉碎?難道衝到前線後,自家校尉卻要告訴他們,不能設伏、偷襲、要展現天朝上國應有的氣度?

水淹九曲城就是暴戾、偷襲吐蕃人就是不仁,難不成隴右將士將脖子伸過去,任由蠻子砍剁,這就是氣度寬宏,就長了大唐朝廷的臉面了?

難不成大夥像宋襄公他老人家一樣,等吐蕃人擺好陣列再發(fā)起總攻就是仁義大度?(注1)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羣人,喜歡用設定的道德準繩去要求別人,所圖的不過是那一張金貴無比的臉面。

這些人才十足是大唐的敗類和渣滓。

韋斌此刻的臉色已是通紅,雖然被一個少年如此擠兌,他的喉嚨口卻好似被一塊魚鯁堵著,發(fā)不出一聲反擊。這個少年,他的身上竟然有那麼多的刀疤。不是,不是高級將領只要動動手指頭就能功名入手的嗎?不是上陣殺敵就跟砍瓜切菜般容易的嗎?

一軍之將都會受到那麼多傷,那些底層的軍卒又會面對怎樣的危險?

突然之間,韋斌覺得自己幾十年來的人生認知變得混亂,一個個疑問相繼浮進腦海。

或許自己,自己錯了?

不!自己絕對沒錯!上古先賢的教導怎麼會有錯?仁義禮治的道德準繩怎麼會有錯?從小到大,無論是府宅中的西席先生,還是國子監(jiān)的太學博士,沒有一個不把仁德掛在嘴上。

上善伐謀、仁者無敵,這些,這些不都是先賢們宣揚的嗎?

要怪,只能怪他們出身低賤,對,怪他們自己出身低賤。怨不得旁人,怨不得旁人...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韋斌清了清嗓子道:“哼,李都尉還真是會說笑。正所謂,術業(yè)有專攻,你叫我一個文官上前線,不是娛人娛己嗎?”

此話一出,一直按捺著心中怒火的楊釗立時爆發(fā):“我說韋大人,你這說的還算人話嗎?你沒看到李都尉身上的傷疤嗎,還他孃的在這裡講仁義道德的狗屁道理。你不是仁者無敵嗎?你不用一兵一卒,去叫吐蕃蠻子把石堡城交出來啊?若是做不到,最好閉上你那張臭嘴。”

楊釗本就是市井出身,養(yǎng)就了一副火爆脾氣。雖然入朝以後,在幾位族兄、族妹的勸說下已多加收斂,但到底本性難移。他雖然沒讀過許多書,卻是最看重情義。見到李括身上的數處刀傷,他辛酸之下卻是打心眼裡佩服起這個小郎君。本想著韋斌會順坡下驢,在小郎君面前服個軟,告?zhèn)€罪。誰知到他真是書讀到狗肚子裡了,竟然連大是大非都分不清。

這些世家公卿,真是爛到骨子裡的蛆!

韋斌的臉色漲成了豬肝色,渾身打著顫指著楊國忠。想他名門韋氏之後,雖不是嫡出,卻也是經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人物,他楊釗一個市井混混竟然也敢在大殿上口出狂言,對他,對他出言不遜。

真是,真是...

李括眉頭一皺,對楊釗低語道:“楊大人,御前請慎言。”

楊釗也是一時氣的落了糊塗,聽了李括的提醒,這才意識到這是在含元大殿、是在封賞有功將士。

冷哼一聲,楊釗拂袖歸列,將韋斌晾在當場。

御案後,李隆基也有些哭笑不得,想堂堂含元殿大朝最後竟落得如草市般嘈雜無序。一個御史中丞、一個秘書少監(jiān)竟如同鄉(xiāng)野村婦般在大殿上爭論扯罵,成何體統(tǒng),成何體統(tǒng)!

“陛下,以老臣愚見,對李都尉之封賞並不不妥。”正當李隆基頭疼之時,一直默不作聲的大唐右相李林甫突然開口,朗聲啓奏。

“哦,右相有何高見啊?”李隆基心中頗爲驚訝,韋斌、鄭筠不正是他的人嗎,爲何他這會又會站出來替李括說話?

“老臣以爲李都尉屢出奇計,助高將軍水漫九曲城,爲成功奪取石堡城立下大功,不容抹煞!”李林甫手持笏板,不疾不徐,不緊不慢的訴說著,聲調中不著一絲悲喜。

“至於方纔楊、韋兩位大人爭論的道義之事,老臣認爲並不矛盾。韋大人所說是先賢教導人們的經理,而李都尉所堅持的是軍中實際的應對措施。二者所處環(huán)境不同,無所謂對錯。所以,老臣以爲,從李都尉的角度看,水漫九曲城無甚不妥。”

含元殿之中,大唐相國的回答擲地有聲。就連李括本人都皺起了眉頭,他爲什麼要幫自己?難道僅僅是爲了做足一個寬宏的姿態(tài)?

注1:公元前638年,宋、楚兩國爲爭奪中原霸權,在泓水邊發(fā)生戰(zhàn)爭。但戰(zhàn)爭開始時,形式對宋軍有利,可宋襄公死抱所謂君子“不乘人之危”等的迂腐教條,拒絕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以致殆誤戰(zhàn)機,慘遭失敗。

第32章 起戈(一)第71章 社稷(三)第74章 社稷(六)第34章 股肱(二)第19章 烽火(五)第29章 送魂(七)第5章 武陵(五)第65章 破鋒(四)第36章 忘機(三)第53章 天問(五)第77章 大賊(二)第45章 袍澤(六)第50章 漢匠(三)第42章 無言(四)第72章 石堡(一)第43章 滄浪(二)第8章 金闕(二)第70章 社稷(二)第51章 取捨(三)第4章 上元(四)第28章 送魂(六)第44章 滄浪(三)第98章 天涯(一)第42章 長嘯(二)第35章 霓裳(二)第86章 望天(四)第27章 送魂(五)第43章 天方(六)第35章 股肱(三)第50章 天問(二)第39章 流年(六)第38章 荒年(三)第3章 亂世(三)第55章 流火(五)第28章 送魂(六)第47章 長嘯(七)第40章 壯士(三)第38章 荒野(三)第33章 股肱(一)第10章 憑欄(四)第31章 邊戎(六)第56章 天問(八)第61章 胡笳(四)第15章 烽火(一)第13章 早春(二)第41章 天方(四)第20章 妙筆(四)第49章 天問(一)第21章 青讖(三)第4章 武陵(四)第48章 滄浪(七)第58章 天問(十)第16章 鼓刀(六)第7章 憑欄(一)第36章 流年(三)第82章 血袍(七)第72章 社稷(四)第58章 取捨(十)第15章 笙歌(一)第50章 取捨(二)第39章 霓裳(六)第52章 流火(二)第69章 社稷(一)第22章 妙筆(六)第20章 臥冰(二)第51章 無闕(一)第49章 長嘯(九)第19章 擊鼓(二)第16章 朔風(六)第6章 杜宇(一)第45章 揚旌(二)第66章 破鋒(五)第2章 亂世(二)第13章 執(zhí)守(三)第18章 妙筆(二)第20章 烽火(六)第80章 血袍(五)第42章 袍澤(三)第29章 國子(三)第53章 流火(三)第51章 取捨(三)第62章 攫骨(二)第55章 暮夜(二)第54章 流火(四)第2章 上元(二)第41章 忘機(八)第4章 城南(四)第17章 早春(六)第9章 金闕(三)第14章 霜冷(四)第34章 忘機(一)第52章 山海(五)第35章 霓裳(二)第77章 大賊(二)第33章 起戈(二)第64章 天威(二)第47章 恩怨(三)第22章 連角(二)第43章 天方(六)第66章 采薇(三)
第32章 起戈(一)第71章 社稷(三)第74章 社稷(六)第34章 股肱(二)第19章 烽火(五)第29章 送魂(七)第5章 武陵(五)第65章 破鋒(四)第36章 忘機(三)第53章 天問(五)第77章 大賊(二)第45章 袍澤(六)第50章 漢匠(三)第42章 無言(四)第72章 石堡(一)第43章 滄浪(二)第8章 金闕(二)第70章 社稷(二)第51章 取捨(三)第4章 上元(四)第28章 送魂(六)第44章 滄浪(三)第98章 天涯(一)第42章 長嘯(二)第35章 霓裳(二)第86章 望天(四)第27章 送魂(五)第43章 天方(六)第35章 股肱(三)第50章 天問(二)第39章 流年(六)第38章 荒年(三)第3章 亂世(三)第55章 流火(五)第28章 送魂(六)第47章 長嘯(七)第40章 壯士(三)第38章 荒野(三)第33章 股肱(一)第10章 憑欄(四)第31章 邊戎(六)第56章 天問(八)第61章 胡笳(四)第15章 烽火(一)第13章 早春(二)第41章 天方(四)第20章 妙筆(四)第49章 天問(一)第21章 青讖(三)第4章 武陵(四)第48章 滄浪(七)第58章 天問(十)第16章 鼓刀(六)第7章 憑欄(一)第36章 流年(三)第82章 血袍(七)第72章 社稷(四)第58章 取捨(十)第15章 笙歌(一)第50章 取捨(二)第39章 霓裳(六)第52章 流火(二)第69章 社稷(一)第22章 妙筆(六)第20章 臥冰(二)第51章 無闕(一)第49章 長嘯(九)第19章 擊鼓(二)第16章 朔風(六)第6章 杜宇(一)第45章 揚旌(二)第66章 破鋒(五)第2章 亂世(二)第13章 執(zhí)守(三)第18章 妙筆(二)第20章 烽火(六)第80章 血袍(五)第42章 袍澤(三)第29章 國子(三)第53章 流火(三)第51章 取捨(三)第62章 攫骨(二)第55章 暮夜(二)第54章 流火(四)第2章 上元(二)第41章 忘機(八)第4章 城南(四)第17章 早春(六)第9章 金闕(三)第14章 霜冷(四)第34章 忘機(一)第52章 山海(五)第35章 霓裳(二)第77章 大賊(二)第33章 起戈(二)第64章 天威(二)第47章 恩怨(三)第22章 連角(二)第43章 天方(六)第66章 采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