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

于成龍?

陸四目中一動,仔細看了眼面前穿著甚為寒酸的中年人。

見狀,有關人員忙稟稱于成龍是山西巡撫推薦的士子,曾于崇禎十二年考取山西鄉試副榜貢生(非舉人,但有會試資格)。前年亦曾參加滿清的山西鄉試,但沒有考中。原籍永寧州,現為蒲州士子。

因蒲州鄰近潼關,所以山西方面聞聽監國班師,便特意讓蒲州等地士子前來潼關觀監國鳳采,以為西北大定賀。

換言之,就是山西同陜西等地的官員用士子趕考來拍監國“武功”馬屁。

陸四對此,一肚子數,但也享用。

只見他微微點頭,不用人介紹,對于成龍也熟悉的很,因為此人曾被康熙稱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起來吧,進京之后好生考試,大順擇人不拘出身,但有本事,自有施展之地。到了考場之上,也不必過于緊張,心中想什么便答什么,字是否好看,文章是否條理明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秉心而書。要講真話。”

陸四這番話可不是隨口說的,因為大順的恩科不再同于明朝的科舉過于注重八股,更求實務。所以,文章內容才是錄取第一要素,文采于否,字跡如何,倒是其次。

有聰明的士子聽了這話,自是心中盤算起來。

陸四叫來負責士子進京趕考的官員,命他們不僅要承擔士子趕考來回車馬費用,吃住費用,更要給士子每人添兩件衣,備文房筆墨一套,紙一扎,另外再發銀五兩,以供途中使用。對有其它需求的士子,只要是與考試有關的,都當提供。

又詢問了眾士子一些個人情況后,陸四便命士子先行進京,沿途多加照顧,沒有再同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言語。

因為,陸四對此人評價不高。

客觀來講,于成龍一生的確廉潔奉公,堪稱官吏榜樣。

只是,陸四認為此人無氣節,并且是典型漢奸。

原因是順治元年清廷剛入關,天下未定,明社稷未亡,于成龍身為崇禎朝副榜貢生,卻迫不及待參加立足未穩的清廷科舉,由此可見其鉆研仕途之心已遠甚家國情懷及民族氣節。

老話講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于成龍在崇禎朝雖沒有中舉,可也享受會試資格,并且也領取山西地方對舉人的優待,卻在胡虜入關國家危難之時,同諸多漢奸一般選擇為胡朝效力,單這人品就差了許多。

當然,人各有志。

這世間,可以說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不愿為國家與民族奉獻自己。大概就是賊來降賊,虜來降虜,一切只為自家利益,其它的與他無關。

可惜選擇仕清的于成龍學業實在太差,連考十幾年都不得中,直到順治十八年才以國子監生得以出仕,而其出仕的地方廣西羅城剛被清軍占領,境內仍有眾多抗清義師。

于用所謂“治亂世,用重典”的方式嚴酷鎮壓抗清義師,大搞株連,殘酷對待義師及其家眷,制造多處無人區,名聲有如“剃頭”,這才靠著所謂地方安靖的政績受到清廷派在廣西的巡撫金光祖認可,從而扶搖直上,最終官致清廷兩江總督,留下天下第一廉吏的美名。

縱觀其一生,大致也就是兩事。

一是清廉,這點陸四也不得不承認。

二是鎮壓反清力量,初任廣西知縣,后任武昌知府,二任皆以鎮壓抗清軍民為政績。

如此,一個漢奸的評價,于成龍也是當之無愧的。

事情也不矛盾。

漢奸也有清官,貪官也有忠臣。

自古如是。

陸四不會苛責于成龍,畢竟此子為清廷正式效力已是順治十八年。

“恩科由禮政府主持,此次恩科不落士子,只分正副榜...”

待士子上馬車東去后,陸四交待禮政府尚書鞏焴此次恩科原則,才學皆佳者選入正榜,即甲榜。按前明三甲的話,正榜為一甲、二甲,賜進士出身;副榜則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除非一塌糊涂,錯誤連天,狗屁不通,否則此次恩科不使士子落選。

要不然瞎子畫三個圈也給選入副榜,未免就太兒戲了。

“入正榜士子進士出身,一半撥入中央各政府參政實習,一半撥入地方省級參政實習。入副榜士子,則一律在國子監統一學習半年,爾后派任地方。根據國子監學業優劣評定,低則正八品,高則正七品...”

也就是說正榜考生起步比副榜考生高一級,這也是應有之義。

想了想,又交待鞏焴:“那個于成龍,你單獨閱他卷。”

“監國認為此子可用?”

鞏焴以為監國看中此子,欲點其上正榜,甚至賜一甲,正覺此子運氣不錯,不想監國卻搖頭道:“閱他卷,如上佳,則入正榜選用。若不佳,則撥副榜,派他地方知縣差用,不必特殊照顧。以后是否升遷,看其政績。”

前世歷史上于成龍升遷靠的是鎮壓抗清力量及自身清名,到大順朝,于是否能如前世般扶搖直上,陸四卻要看其真正的治政能力。

清官,大順需要。

但大順更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富裕日子的官員。

歷來,官清民窮,也是個無解的事實。

此次恩科去年便就定下于今年二月舉行,然而因為西北張獻忠的緣故,登基典禮被拖了下來,恩科自也被拖了下來。左輔顧君恩意監國回京之后便舉行登基典禮,恩科則放在四月。

對此,陸四原則上同意。

隨著大順消滅滿洲、平定西北,實際統一中國北方,很多藏匿在民間的明朝官員都已“幡然醒悟”,他們爭先恐后往大順各級政權報錄,請求錄用,其中又以往北京的最多。

光景同當年李自成入北京幾乎是一模一樣,如當年有考功司郎中劉廷諫朝見請求錄用時,時丞相牛金星見他一頭白須,便道:“公老矣,須白了。”

言下之意你這老頭還想做官?

急得劉廷諫連忙分辯道:“太師用我則須自然變黑,某未老也。”

結果勉強被錄用。

這一次是原明朝的吏科都給事中朱徽跑到左輔顧君恩那里求錄用,朱已經是65歲的人了,胡子、頭發都白,顧君恩便不想用他。

結果朱徽竟當著一眾朝臣的面打了一套太極拳,爾后自稱“發須雖白,然老當益壯,當可為大順再干二十年。”

事情傳到陸四這里,真是莞爾一笑,然后頒諭對這朱徽破格錄用,命其出使朝鮮。

前明官員只要愿出仕大順的,陸四原則上都給予機會,但又都不給予實職。而前滿洲漢軍降官,又作區別對待。文官等,大多拿下殺頭。武官等,則視才分派各軍。

前番已經凌遲了范文程,現尚有寧完我等還關押在獄中,等侯監國回京處置。

鞏焴一一記下后,忽問:“不知監國可曾選題?”

選題即出題——恩科之題。

當年李自成定都西安開大順首屆科舉,由寧紹先為主考官,用《定鼎長安賦》為題,拔扶風舉人張文熙為第一。

現在輪到女婿開恩科出題,又值大順統一北方,這題目如何出法,都是有深意的。

陸四沉吟片刻,道:“此次恩科,便以《南北一統是中國》為題。”

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沈陽不生還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托國公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么能打漢人呢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沈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么是反賊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后不納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為首的造反集團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圣賢子弟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后的滿洲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為騎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圣公走?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娘了!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尸萬段(謝盟主樊霸)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么反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斗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干,給你封親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五十四章 抽他娘的生死簽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為大明齊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干,吃香喝辣
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沈陽不生還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托國公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么能打漢人呢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沈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么是反賊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后不納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為首的造反集團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圣賢子弟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后的滿洲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為騎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圣公走?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娘了!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尸萬段(謝盟主樊霸)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么反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斗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干,給你封親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五十四章 抽他娘的生死簽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為大明齊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干,吃香喝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浪卡子县| 昌黎县| 靖远县| 松溪县| 麻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柞水县| 临泉县| 楚雄市| 承德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临夏县| 侯马市| 荥阳市| 玉山县| 新建县| 资溪县| 富顺县| 温宿县| 博乐市| 子长县| 三江| 荃湾区| 白河县| 泽库县| 东乡县| 阜平县| 资兴市| 来安县| 乡宁县| 米脂县| 麟游县| 海丰县| 阳新县| 修水县| 英超| 晴隆县| 崇明县| 册亨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