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入朝,覲見!”
“百官入朝,覲見!”
伴隨著太監,尖銳的嗓音聲音傳到了奉天殿外。
而奉天殿外,太子爺等一眾人紛紛看向了奉天殿內。
以往都是官員等著皇帝的,而朱棣也向來不是一個愛上朝的皇帝,所以他上朝總是遲到的,都是臣工們,等待著皇帝,而從來沒有皇帝等待著臣工的道理。
可今天似乎一切都不一樣。
身為皇帝他竟然比百官早來了。
百官們紛紛詫異,都察覺到了不對勁了。
楊士奇等官員紛紛低下頭來,開始有序進入奉天殿。
待百官紛紛進入奉天殿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流程后,朱棣的聲音這才響起。
“眾位愛卿,關于倭國之事,你們想的怎么樣了?”朱棣詢問道。
之前朱棣雖然用強行的方式迫使這些官員不敢說話,并且也說明了要出兵,那些官員也被迫同意了。
可這些官員到底是被迫,暗中給皇帝使絆子,使得朱棣出兵受到了一些阻撓,總是沒有那么順暢的。
他們暗中給皇帝下套,所以朱棣此時也不得不征求他們的意見,希望他們能同意下來。
翰林院一位學士,立刻站出來道:“稟皇上,臣認為倭國之事雖然麻煩,但還是應當采取懷柔的政策。”
“大明乃是天朝上國,豈能與那彈丸之地一般見識?!?
“所以還請皇上三思,輕易出兵攻打著彈丸之地,豈不是失了我們大明的威嚴?!?
在這位學士的話語里,大明是包容四海的,而且已經是巔峰的存在,堂堂大國去攻打一個彈丸之地,打贏了也沒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反而是墮了大明的威嚴。
朱棣聽完,卻是心中嗤笑了一聲。
這群文官就喜歡打這樣的馬虎眼,來迷惑皇帝。
這擺明了,就是不想出兵了。
朱棣不動聲色,微微點頭,隨后繼續道:“還有誰想說的,一起站出來吧?!?
聽到皇帝說話,百官們也都不在拘謹,而是紛紛站出來勸誡皇帝。
“皇上此事不可為啊。”
“誠如劉學士所說,支援李朝,攻打倭國,對我們大明沒有任何的好處。”
“我們大明最應該做的是寫下國書,狠狠的譴責倭國天皇,若是他們實在不愿意退出李朝之地,大明到時再另想辦法也不遲啊。”
百官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但除了武將之外,幾乎大部分的文官都要求不出兵。
武將們倒是積極的很,泰寧候等人紛紛嚷嚷著要出兵,就差和文官們打起來了。
“楊士奇你不要在這里胡言亂語,人家都欺負到我們頭上來,我們再不出兵的話像什么樣子?”
“楊士奇你信不信我把你那幾根胡子都給拔了?”
“哎喲!”
“我的胡子?。。 ?
楊士奇好不容易儲存的幾根胡須,就這么輕易的被泰寧候給拔了。
文官們見到武將開始動手,他們也紛紛開始擼起袖子與武將對峙了。
場面一時間緊張了起來,不過他們倒不是真的干,只是不停地吵鬧。
楊士奇臉色鐵青,看著泰寧侯,露出了濃濃的不滿,口水飛濺。
坐在龍椅之上的朱棣,看見這般場景也并沒有阻止。
隨后他看向了朱瞻基。
那眼神中仿佛是在說:孫子可以開始行動了。
于是朱瞻基領會了爺爺的意思之后,他便再也不猶豫,直接吩咐身旁的一位太監低聲道:“可以把外面的人喊進來了。”
那太監便連忙去殿外喊人了。
殿外,紀綱捧著一個盒子,就站在外面等待著皇上的傳喚。
終于,那太監過來了。
小聲跟紀綱說了幾句之后,紀綱就捧著箱子走了進去。
走進了奉天殿之后,紀綱的眼神掃視了百官門一眼,他看見了百官們正在吵架,吵得十分的激烈。
然而他卻面不改色,仍舊淡定從容,直接走到了最前方,跪了下來。
“拜見皇上?!?
朱棣擺了擺手說道:“紀綱,你怎么來了?”
紀綱拱手道:“回稟皇上,昨夜那倭國使者招供了。
“太孫殿下早就知道倭國使者有陰謀,而且還與大明官員有勾結,所以便將那倭國使者抓進詔獄一番錘打之后,才錘打出了倭國的真正意圖?!?
“什么意圖?”朱棣道。
紀綱道:“倭國使者說他們倭國會退兵,其實都是騙我們的,只是為了拖延時間而已。”
聽到這話,正在吵鬧的百官,頓時忍住了,他們雖然在吵架,但卻也關注著紀綱這邊,聽到紀綱這句話,他們的眼神中閃過了一抹駭人。
紀綱繼續說道:“這群倭國使臣口是心非,竟敢誆騙我大明上國,所以臣自作主張將那倭國使臣直接謀殺了?!?
聽見這話,滿朝百官頓時嘩然色變。
就仿佛往平靜的湖水上扔了一個重磅炸彈。
大家都不敢置信的,看著紀綱,誰都沒想到,紀綱竟然有這么大膽,竟然把人家倭國使臣都給殺了。
隨后紀綱又直接將箱子打開,面對百官:“倭賊人頭在此,倭國狼子野心,竟敢違背我大明上國之意,理當出兵伐之!”
當看見源義力的人頭,不少百官都直接愣住了,他們的眼神中涌出駭然之色,那是萬萬都沒有想到,竟然真的死了。
那個東西就躺在盒子里面,讓許多的文官們看了一眼就忍不住作嘔。
百官們著實被惡心到了一把。
他們有的反胃,有的身心不適,有的則是愣住了。
而朱高熾看見了這一幕,眉頭也在瘋狂的挑起,嘴角狠狠的抽搐。
這臭小子竟然真的把人家給殺了。
看來木已成舟了。
這一刻,不僅是太子殿下沉默了,那些正在爭吵的百官也都紛紛沉默了,只剩下那些武將在狂笑著。
“哈哈哈,你們這下沒轍了吧,倭國使臣自己都陽奉陰違,我們大明豈可容他?”
“對呀,他真當我們大明是好欺負的嗎?”
武將們大笑的,文官們的臉色卻很難看,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竟然出奇的沒有反駁,也沒有出聲。
因為他們知道木已成舟,一切已成定局。
紀綱極有可能只是推出來在表面上的,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誰都知道他為人謹慎,是絕不可能,無緣無故將倭國使臣斬殺的,這其中一定是有皇帝的意思。
這下可好,人被殺了,和倭國算是徹底鬧掰了。
沒辦法,百官們想了想,似乎也只有出兵這一條路了。
朱棣站在高臺之上,望著這一幕,隨后嚴重批評了紀綱一番,并且直接削掉了紀剛的錦衣衛指揮使一職。
罰俸三年,暫時留任家中。
這個刑罰可是很重了。
但是對于紀剛來說這都不算什么,因為他是幫皇爺辦事的,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官復原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