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章 早朝封官(下)

著鐘聲敲響,太和殿廣場上的百官紛紛向太和門方向維正是第一次參加早朝,卻不知道該有的順序和禮儀,自己的位子該在哪裡?

他快步來到午門前,剛纔登記的時候,有人特地交代他敲第一聲鍾時到這裡來等候,離午門還有十幾步時,一名禮部的官員跑上來問道:“你可是李維正?”

“正是!”

“你隨我來。”

禮部官員將李維正領到太和門前的甬道上,這裡已經站滿了百官,一片竊竊私語聲,在甬道邊上擺放著一座座銅製的山狀物,約一尺餘高,排列整齊,這叫品級山,每個銅器上都刻有品級,從一品到九品,官員則站在對應的品級山旁,一般而言,五品以下的武官都沒有資格上朝了,而且沒有特殊情況,武官也無須上朝,只有高爵位的閒官,比如藍玉之流,纔會出現在早朝,因爲李維正是特殊召見,所以他雖是六品百戶,顧而也能站在朝班之中。

禮部官員領他到六品道,橫是品階、豎則是部門,錦衣衛除了南北鎮撫使和指揮使外,其餘皆不參加朝會,六品道上站滿了人,竟沒有錦衣衛的位置,而且有幾名六品官員見是錦衣衛人過來,便悄悄擴大了各自的地盤,唯恐他插進來。

禮部官員無奈只得對李維正道:“要不你就先站七品道,錦衣衛在右數第四,等會兒進殿後你再跟著進殿吧!”

李維正隨遇而安,他點點頭,見七品道邊上一塊空地,便站了過去,禮部官員將他安排好,又叮囑了幾句上朝地注意事項,便走了,李維正身材很高,站在文官隊伍中尤爲突出,在他身旁是監察院的位置,站著一個身材瘦小的年輕人,似乎年紀也和自己差不多,長著一對招風耳、小眼睛,不過笑容十分親切,還算友善。

“你就是李維正吧!我聽說過你的事。”年輕官員低聲笑了笑,又補充道:“我幼妹尤其崇拜你。”

爲了在軍隊和民間中營造燕王的威望,朱元璋在五天前特地下令在民間廣爲宣傳這次北元之戰,下面官員充分領會了皇上的良苦用心,便將這次戰役大書特書,描繪得幾乎超過了捕魚兒海之戰,同時爲了掩飾燕王犧牲百姓誘敵深入,更是將重頭戲,龍門所地抵抗戰描繪得激情澎湃,抵抗時間和戰鬥激烈都誇大了幾分,這樣一來,李維正無形中便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聽說人家地妹妹崇拜自己。李維正有點不好意思。他撓撓頭道:“兄臺過獎了。請問兄臺貴姓。在哪個署衙供職?”

“在下是監察御史。姓解名縉。字大紳。”

‘解縉!’李維正不由肅然起敬。這可是歷史名人啊!明朝第一任內閣首輔。他連忙拱手笑道:“解兄儀表非凡。將來必得皇上重用。我表字守廉。解兄可以直呼我字。”

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地字。在有學問地人面前稱兄道弟。偶然也滿足一下自己小小地虛榮心。不過李維正卻不知道。解縉最後就是死在錦衣衛之手。

這時。天邊已經翻起了魚肚白。最後趕來地幾個官員也加進了隊伍中。百官隊伍中地竊竊之聲也漸漸消失了。氣氛開始凝重起來。忽然。遠方隱隱地傳來了樂聲。這是中和韶樂。這就是意味著身著龍袍地朱元璋已從中和殿出發。向太和殿而來了。

寬闊地廣場。輝煌地太和殿。臺基上升起地嫋嫋香菸。五彩繽紛地儀仗。身著朝服地文武百官在樂聲中緩緩躬身行禮。恭迎皇帝陛下駕臨太和殿。李維正也跟著行禮。昨天下午他特地受了訓練。

這時一名錦衣衛‘大漢將軍’高聲喝道:“陛下已就座,百官覲見!”

中和韶樂停止,卻又演奏起另一種樂曲,這是丹陛大樂,是朱元璋正式接受朝賀的禮樂,百官如兩條黑龍,走上了太和殿前的玉階,在錦衣衛大漢將軍們一聲聲‘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高呼中魚貫進入了大殿。

太和大殿內寬闊雄偉、視野開闊,越向裡走,光線越是暗淡,朱元璋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俯視著腳下的羣臣百官,他可以很清楚地看見百官地每一個動作,但百官卻看不清他的表情,無形中,增加了皇帝的威嚴和神秘。

進入大殿的百官有六部、寺司以及宗人府、監察院等等官員近千人,在丹陛大樂中,宣表官開始宣讀賀表,大都是頌揚皇帝,‘乾坤日月明,四海皆昇平’等一類的內容,抑揚頓挫,聲音和著樂曲的節奏,煞是好聽。

這時,‘大漢將軍’再一次高喝:“百官跪拜!”

進殿的百官一起跪倒,行三跪九叩之禮,齊聲道:“臣等恭祝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音樂停止了,大殿裡一片寂靜,朱元璋嚴肅的目光緩緩掃過羣臣,徐徐道:“各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身,分列大殿兩側,朝會正式開始了。

進了大殿後,李維正找到了錦衣衛指揮使蔣和南鎮撫使王翰,便悄悄跟在他們後面,蔣向他溫和地笑了笑,指了指地上的六品道,意思讓他站在道內。

“我大明建國二十餘年,北元殘部始終是我大明的第一威脅,朕爲平息北方邊患,屢屢對北元用兵,大小十數戰,年初,朕命燕王棣爲主將,率十萬明軍健兒北上,征討北元殘部,燕王不負朕望,屢戰屢勝,全殲北元太尉及丞相下精銳四萬餘人,大功於社稷”

朱元璋低沉而略帶鳳陽口音地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大殿裡鴉雀無聲,雖然他的聲音不大,但所有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確實和大多數猜想地一樣,這次朝會就是對燕王的表彰,所以纔會這樣隆重。

或許是年事已高地緣故,朱元璋地聲音漸漸小了,許多站得稍遠地官員都有些聽不見了,李維正耳朵豎直了,他很關心朱元璋對燕王朱棣封賞,如果賞賜恩厚,那就證明他在朱元璋微服私訪時的決策是對地,朱元璋在用燕王取代藍玉之際,是絕不容許任何人破壞他的計劃。

其實他也發現了,似乎所有人對那封信都不再談及,包括前兩天去常府,常升對這件事也避而不談,似乎這件事已經成爲了一個禁忌,或許是朱元璋壓下了此事,不準任何人再生是非,至少不準外人談論此事。

想到這,李維正不由悄悄地向左邊第一排望去,昨天聽禮部官員介紹,太子殿下應該站在左邊第一位,但是李維正卻似乎沒有看見太子朱標,他的位子上站著一個和太子年紀相仿的男子,從他衣著冠服來看,應該是個親王,李維正有些愣住了,今天太子怎麼沒來?這個人又是誰?

難道會是秦王?他心中存了這個念頭,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如果太子不在,站在第一位的應該就是長親王了,他是第一次看見秦王朱,雖然位置很遠,看不清他的面容,但他的那種傲慢姿態,卻深刻地印在了李維正腦海之中。

就在這時,站在隊伍中地燕王朱~、晉王朱綱以及穎國公傅友德出列了,他們三個是主將,朱元璋將論功行賞,百官中涼國公藍玉默默地看著他們三人氣宇軒昂地走過,他也漸漸明白了朱元璋的深意,有了燕王,從此以後,他藍玉就再沒有機會率兵北上了。

“兒臣朱棣參見父皇!”

“兒臣朱綱參見父皇!”

“臣傅友德參見皇帝陛下!”

三人在玉階前跪下,朱元璋看著他們三人微微一笑,他取出一份聖旨,遞給了身旁內侍,內侍用金盤託著,跑到玉階的另一端,遞給了宣表官。

宣表官接過聖旨,展開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燕王~身爲徵北主將,殲滅北元主力,功高至偉,特加封左柱國、徵北大元帥,賞銀萬兩、絹五千匹;穎國公傅友德協助燕王作戰,盡心竭力,力斬北元太尉,功爲次之,特加封右柱國,徵北副元帥,賞銀五千兩、絹兩千匹”

宣旨官讀到這裡,百官中開始有一點點躁動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排第二位的居然不是晉王,而是穎國公傅友德,這大大出乎衆人的意料,晉王低著頭,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心中卻清楚,這纔是父皇真正對自己的處罰,插秧只不過是父親對兒子的教訓。

站在後面的李維正不僅想到了這是朱元璋對晉王參與奪信的懲戒,他看到了更深地一層,那就是朱元璋對藍玉發出的嚴厲警告,燕王朱棣是親王,和藍玉沒有可比性,但傅友德卻不一樣,熱捧傅友德等於就是在藍玉後背插上狠狠的一刀,他向羣臣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從此征討北元,不會再有藍玉。

李維正不由悄悄地向藍玉看去,只見他面如死灰,呆呆地站在那裡,李維正不由暗暗冷笑了一聲,藍玉此人或許是打仗的行家裡手,但在政治上,他還是太嫩了,一個在皇上面前不懂得收斂的人,是活不了多久的,他也太遲鈍了、太張狂了,李善長、胡惟庸之死,皆沒有將他驚醒,還敢在定遠縣大肆侵佔土地,看來朱元璋後來一手炮製了藍玉案,而不是傅友德案,或者是馮勝案,這是有一定緣由的。

“晉王綱千里轉戰,洞察敵情,於迤都降北元丞相,功不可沒,特封柱國,賞銀三千兩、絹千匹”

晉王朱綱重重地磕了一個頭,“兒臣謝父皇賞賜。”

站在左手第一人的正是秦王朱,朱標據說是因爲昨天去插秧,回來便病倒了,無法來參加今天的朝會,這樣一來,秦王朱便成了百官之長,這還是他第一次站在這個位子上,這是他夢寐已久而得不到了位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站在這個位子就意味著上面地父皇離開後,他將坐上那個至高

寶座,大明萬里江山將爲他一人所有,天下七千萬人子民,他是天子,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地皇帝陛下

朱高高地昂著頭,思緒萬千,他有些陶醉了,全然沒有注意到晉王封賞的微妙之處,龍座上地朱元璋微微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了一聲,他取出了今天地第二份旨意。

“徵北之戰地意義在於全殲迤都北元精銳,決戰之地龍門所的得失就事關整個戰局地形勢,保衛龍門所一役乃生死攸關之戰,錦衣衛百戶李維正挺身而出,率五百將士抗擊三萬北元精銳一天一夜,使龍門所巍然屹立於燕山之北”

這時所有的眼光都向錦衣衛這隊只站著六個人的隊伍掃來,停留在隊伍的最後、一個孤零零的年輕人身上,李維正此刻心潮澎湃,他激動萬分,但也有深深的遺憾,他想到了韓淡定,在朱元璋的聖旨中完全將他抹去了,就彷彿他是一個從來不存在地人,他知道,這其實是燕王將韓淡定隱瞞了,他的身份太特殊,他的曝光將引發出許多不能見人的秘密。

“著錦衣衛百戶李維正上前聽封!”宣表官一聲高喝打斷了李維正的思路,他等待已久的這一刻終於來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快步走出隊列,在一雙雙驚異、不屑、冷笑或是敬佩的目光中走到玉階前,雙膝跪倒在地,朗聲道:“錦衣衛百戶李維正參見皇帝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目光柔和地看著他,這個年輕人年初時還是縣裡的小吏,可現在他已是六品的錦衣衛了,這隻有皇親國戚才能享受地特權居然在他身上出現了,沒有父輩的資歷、沒有高貴的血統、也沒有文采天賦,靠的是一次次生死之間的搏殺,靠的是爲大明建立的巨大功績,他當之無愧。

更重要的是,他通過了自己的親自面試,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緩緩道:“李維正,你知道朕爲什麼要親自把你召來封賞,而不像別的立功將領那樣,由兵部統一記功表彰嗎?”

“微臣不知!”

“你很誠實,這一點讓朕很喜歡。”朱元璋笑道。

大殿裡異常安靜,數百名文武百官都在驚訝地望著他們地對話,就彷彿兩個人在房間裡閒聊一樣,皇上似乎完全忽略了這是太和殿的大朝,這已是好幾年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有人還記得,只有前年解縉、解綸兄弟和他們妹夫三人同時考中進士時,皇上纔像談家常似地和他們在大殿上聊天。

大殿一雙雙嫉妒的目光向李維正射來,包括秦王朱,他眼露兇光地盯著李維正,這個壞了他兩次大事人,他就恨不得一刀把他砍了。

而燕王也站在不遠處看著他,他在用心觀察父皇對李維正地每一個細小的表情,他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父皇確實是不想把這個年輕人給大哥,這隻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父皇不願意太子身邊出現這個一個精於謀略的人,或許在他看來,方孝孺那樣地人才更加適合太子;另一種可能,那就是父皇也看中了這個李維正。

談話還在繼續,朱元璋象個長者一樣的笑了,他教導李維正道:“因爲你太年輕、沒有資歷,從一個白丁一躍高升爲六品百戶,在我大明這隻有功臣後裔或者你繼承父職纔有可能,可惜你這些條件都沒有,如果兵部再封賞你,就會壞了朕的規矩了,會讓人不服,所以朕把你召來,就是要告訴所有人,你是朕破例提升,屬於一次特例。”

說到這裡,朱元璋的目光重新投向羣臣,他提高了聲音道:“李維正現在是錦衣衛百戶,正六品銜,從他所立的普通軍功來說,他可以榮任,但龍門所戰役非同尋常,它擊碎了蒙古人重佔北平的野心,李維正率五百壯士以及龍門所百姓抵抗住了近三萬北元精銳的進攻,這就是我大漢民族的血性所在,朕所以要特別嘉獎,特封李維正爲錦衣衛千戶,加授武德將軍、驍騎尉,賜飛魚服、賞銀千兩,欽此!”

“臣李維正謝皇帝陛下隆恩!”

李維正恍若在夢中一般,錦衣衛千戶,它雖然只比百戶高一級,卻有著天壤之別,整個錦衣衛只有五個千戶,直屬於指揮使,個個都是獨擋一方的老軍頭,權勢滔天,三個月前,千戶費天年老退休,他的兒子費廷安由百戶升爲副千戶,而千戶之職一直空著,所有人都以爲應由擔任了八年副千戶的趙嶽接任,卻沒想到,朱元璋把這個人人夢寐以求的千戶給他了。

這時,旁邊的燕王陡然間明白了父皇的真實用意,他不是不願意太子身邊出現這個一個精於謀略的人,而是他也看中了李維正。

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287章 紅參案(二)第104章 日本來客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97章 千戶受傷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15章 仗義出手第229章 京都風雲(八)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96章 種馬意外第126章 順水人情第62章 挺身而出第92章 兩個副手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80章 新店選址第8章 父親遭禍第75章 一份手諭第94章 葉家有事第12章 酒樓偶遇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215章 高麗雜報第53章 最後爭奪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269章 首戰嘉定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78章 潛龍出海(上)第43章 無忌其人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5章 孤女無助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75章 述職前夕第230章 京都風雲(九)第178章 潛龍出海(上)第3章 衙門當差第219章 高麗內亂(下)第94章 葉家有事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188章 牛刀殺雞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79章 解開心結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183章 遼王朱植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216章 視察臺灣(上)第74章 太子力薦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128章 船廠風波第100章 逐步收網第192章 正式攤牌第246章 異曲同工第83章 皇孫允炆第58章 千里追蹤第78章 啞妹歸來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35章 各路神仙第148章 暗流潛伏第292章 收網前夕第3章 衙門當差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87章 紅參案(二)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11章 家厚養廉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45章 楚王朱楨第278章 各有猜測第11章 家厚養廉第36章 生死一線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132章 蓄勢待發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125章 葉家暗流第16章 霧裡觀花第278章 各有猜測第82章 藍家出事第264章 景隆復出第81章 貴人相助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185章 明暗兩線
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287章 紅參案(二)第104章 日本來客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97章 千戶受傷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15章 仗義出手第229章 京都風雲(八)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96章 種馬意外第126章 順水人情第62章 挺身而出第92章 兩個副手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80章 新店選址第8章 父親遭禍第75章 一份手諭第94章 葉家有事第12章 酒樓偶遇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215章 高麗雜報第53章 最後爭奪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269章 首戰嘉定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78章 潛龍出海(上)第43章 無忌其人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5章 孤女無助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75章 述職前夕第230章 京都風雲(九)第178章 潛龍出海(上)第3章 衙門當差第219章 高麗內亂(下)第94章 葉家有事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188章 牛刀殺雞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79章 解開心結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183章 遼王朱植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216章 視察臺灣(上)第74章 太子力薦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128章 船廠風波第100章 逐步收網第192章 正式攤牌第246章 異曲同工第83章 皇孫允炆第58章 千里追蹤第78章 啞妹歸來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35章 各路神仙第148章 暗流潛伏第292章 收網前夕第3章 衙門當差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87章 紅參案(二)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11章 家厚養廉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45章 楚王朱楨第278章 各有猜測第11章 家厚養廉第36章 生死一線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132章 蓄勢待發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125章 葉家暗流第16章 霧裡觀花第278章 各有猜測第82章 藍家出事第264章 景隆復出第81章 貴人相助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185章 明暗兩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衡水市| 肥西县| 阿巴嘎旗| 革吉县| 汕头市| 布尔津县| 八宿县| 定兴县| 新安县| 白朗县| 云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山西省| 林甸县| 上虞市| 崇阳县| 南雄市| 彰化县| 绥化市| 高淳县| 卢氏县| 崇仁县| 彭泽县| 大田县| 肥东县| 沁水县| 中超| 新巴尔虎左旗| 丰城市| 星座| 丽江市| 新兴县| 瓦房店市| 合作市| 云南省| 松滋市| 鄂尔多斯市| 克东县| 邯郸市|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