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

千泉古道至怛羅斯城的道路上,已經遍布大食人的戍堡。

原本大唐以阿史那不來城,俱蘭城為守捉。

但由于大食遠征,為避免不必要的死傷,大唐放棄俱蘭城和阿史那不來城。

之前,大食在怛羅斯城東五十里有稅建城,用以監視大唐的俱蘭城。

程千里率安西、北庭軍、葛邏祿、拔汗那、粟特等國士兵先行一步,除了拿下這些戍堡以外,是讓大食探查到唐軍的虛實。

用以迷惑呼羅珊總督。

大唐還有一部主力為中軍,由經略軍、長城路、安西諸國三千精騎、突騎施五千騎兵組成。

這三萬多騎兵,在關鍵時刻可以一槌定音。

當然,封鎖消息,確保中軍過千泉古道之前,不被大食的探馬發現。

兩軍間隔,大概三十里左右。

唐軍將物資放在戰馬上,人牽著戰馬,走在冰雪還未消融的山壑間。

唐軍也有戍堡控制在千泉險要之地,以堵截大食的探子。

大唐兵馬到那里之前,大食一定不清楚唐軍的底細。

千泉古道,峰回路轉,崇山峻嶺連綿不絕,安西北庭的將士們艱難跋涉,每一步都似有千鈞之重。

特別是有些險峻的地方,需要從山道上通行,車無法通過,只能馬和駱駝馱運,并且最多只能容一匹馬通行,一個不慎,就會滑落山溝中,險象環生。

大食運糧的時候,都是馬和駱駝,甚至人力一點一點馱過去。

大唐也需要如此!

安西北庭、葛邏祿等,就有幾名士兵不慎跌落,還有幾名因馬受驚無法控制摔下山崖,為國捐軀。

這些都以戰死記錄!

所以通過西域的道路,一定要盡快打通。

最起碼車子能夠通行。

縱然行軍之路崎嶇難行。將士們冒著危險,汗流浹背,疲憊不堪,卻依舊咬牙前行,只為戰功和榮耀。

有李帥帶領他們,翻過這險峻,必然能獲得勝利。

李瑄下令士兵不疾不徐。

盡可能地慢行。

同時,派遣岑參前去視察,輪到經略軍過的時候,李瑄目睹將士們用數日時間過去山道,他才小心通過。

懦弱的邊令誠怕得要死,他讓前后數十丈不得有馬匹。害怕馬匹受驚后,牽連自己,從山上掉下去。

在小宦官的攙扶下,邊令誠每走一步,都瑟瑟發抖。

他心中恨死李瑄了!

好在最終有驚無險,加上輔助人員、隨軍奴仆,共九萬人在李瑄的調度下,翻過最險要。

險峻的山路通過以后,千泉地區就較為好走。

兩百多里都是平曠的原野,和之前的崎嶇形成鮮明的對比。

千泉地區在百年前是西突厥可汗的避暑勝地,在這里狩獵瀟灑。

經過近二十天的長途跋涉,他們現在距離碎葉城四百多里。

千泉南面是雪山(今吉爾吉斯山脈),其他三面是平曠的陸地。

土地肥沃,河水潤澤,枝葉茂盛。

這也是當初西突厥可汗選擇這塊風水寶地避暑的原因。

將牙帳挪在這里,并不影響放牧。

“這是千泉古道的中部,在這里建造一座大城如何?”

來到千泉以后,李瑄向隨軍封常清說道。

暮春季節,各種各樣的花像多彩的羅綺。千泉地區號稱有一千個泉眼,所以稱作千泉。

李瑄覺得絲綢之路上,不能只是空曠。

不論是怛羅斯,還是碎葉城,都不能算商貿大城。

千泉地帶能耕能牧,可以作為一個至龜茲的中轉城池,方便大唐對河中地區的控制。

只要有一座大城,就可以儲存糧草物資,作為一個戰略地點,震懾河中的諸族。

“能作為遏制千泉古道的戰略要地,只是建筑起來有些麻煩。”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等大食俘虜把我們的道路修通,就不會是問題。”

李瑄知道封常清顧慮什么。

他只是有一個心理定位,哪怕是修建,也得等到千泉古道經過大修大擴以后。

特別是他們不久前路過的山道,一定要鑿開。

而且建筑城池,也得由大食俘虜來。

“我們的先頭部隊,應該已經被發現。大軍先駐扎休整,等待前軍的消息。”

李瑄又令封常清暫且停下。

從地圖上看,他們距離阿史那不來城也就數十里而已。

上一次傳遞消息的時候,前軍距離阿史那不來城只有十里。

“遵命!”

封常清領命后,下去安排。

千泉地區有許多鹿群,李瑄在大軍休整的時候,帶領親衛打獵,隨機獎賞給一些隊伍。

主帥用無雙的射術,為士卒獵鹿,使將士們斗志昂揚,想殺敵建功報效。

阿史那不來城,這是一座衛戍城堡,規模并不大。

唐軍曾經在此駐扎三百士卒。

本來大食在阿史那不來城外,安營扎寨兩千士卒,為接應齊雅德·伊本·薩里。

關鍵時刻,他們的探子密布。

在唐軍前軍翻過山嶺,到千泉地區的時候,大食已經探索到消息。

探馬立刻通知阿史那不來城的駐軍。

得知萬馬奔襲,在山滿山,在谷滿谷的唐軍后,阿史那不來城的守將,立刻下令撤退。

因為阿史那不來城,只有一丈的城墻,最多容納四百士兵守衛。

如果堅守,一大部分士兵就得在城下的營寨。

唐軍超過五萬兵馬,即便大食守將再蠢,也不可能硬碰硬。

他們需要趕緊通知呼羅珊總督。

數十里外的俱蘭城、又十里的稅建城,也都是低矮的衛戍城堡,一定守不住。

他們唯有退至怛羅斯城。

不是因為怛羅斯城易守難攻,而是因為怛羅斯城外駐扎著呼羅珊的兵卒,也擁有大量的糧草輜重。

怛羅斯城是石國第二大城池,現在由大食和石國共同防衛。

然怛羅斯城也不過是萬人小城。

大食兵馬不可能全部上城墻防守。

需要在城外建立營壘。

河中地區,最大的城池是薩末鞬城,也就是現在呼羅珊總督的所在地。

去年的時候,呼羅珊總督下令筑高康國的都城薩末鞬城。

在確定齊雅德·伊本·薩里東征失敗后,呼羅珊總督又令麾下另一名大將賽義德·本·侯梅德加筑怛羅斯城。

很顯然,賽義德·本·侯梅德來不及完成。

唐軍在古道上一邊清除大食的探馬,一邊推進。

前軍于五日后,輕而易舉占領稅建。

意味著唐軍距離怛羅斯城只有五十里。

大唐聯軍,立刻封鎖千泉古道,讓大食認為唐軍只有五萬多兵馬遠征而來。

唐軍封鎖千泉古道,只是為保護糧道。

殊不知,俱蘭城一帶,大唐中軍隊伍,正在休整。

并且派遣尉遲勝擋住前方一切能靠近中軍的路。

在李瑄的命令下。

程千里到達稅建城后的第二天,率領騎兵奔馳向怛羅斯城。

……

薩末鞬城。

“唐軍果然西進,他們太快了,竟能調五萬兵馬翻山越嶺,我們還未準備好。”

在唐軍到達千泉的時候,大食的探子就馬不停蹄地將消息傳遞到薩末鞬城。

呼羅珊總督將幕僚阿林·伊布拉召開商議。

他震動于這個消息的同時,徹底死心,再沒有一絲幻想。

他麾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和十萬遠征軍,全軍覆沒。

不僅如此,唐軍還能迅速組織力量反攻。

“哈里發已令總督無論如何也要戰勝唐軍,保住河中。大埃米爾正率騎兵火速馳援,但還需要半個月左右才能到達。其他諸行省的精兵、志愿軍,也不過到達薩末鞬城五萬,兵力夠是夠了,就是志愿軍為新兵,訓練不足。”

阿林·伊布拉聽后也滿是憂慮。

唐軍五萬兵馬,他們的援軍遠遠未到齊,呼羅珊僅剩的一萬兵馬,新招募的三萬志愿軍,河中聯軍三萬。

再加上援軍五萬。

看似兵馬眾多,但戰力強悍的,也就三萬老兵,其中騎兵只有一萬。

而唐軍來的是全是騎兵。

除非大埃米爾所率的五萬騎兵能到來。

“唐軍看樣子要攻擊怛羅斯城,是否堅守怛羅斯城,為我軍爭取時間。”

呼羅珊總督在考慮這個問題。

“一旦失去怛羅斯城,唐軍就會長驅直入,渡藥殺水到薩末鞬城。我軍在怛羅斯城的新兵正在訓練,唐軍突襲而來,他們沒有馬匹,想撤走十分困難。”

“我軍在怛羅斯有三萬新兵,一萬精兵,三萬河中聯軍,必須堅守。”

阿林·伊布拉向呼羅珊呼羅珊總督建議道:“調遣援軍支援怛羅斯,我們一定會在怛羅斯大勝唐軍。”

他的意思很明顯。

起初依靠堅固的營寨,堅守不出,怛羅斯城有足夠的糧食。

等更多的援軍和大埃米爾率領的五萬近衛騎兵到來,就是唐軍的末日。

“傳令賽義德將軍,堅守怛羅斯!”

呼羅珊總督一拍桌子,認同阿林·伊布拉的建議。

很多事情,呼羅珊總督仔細想過。

唐軍剛剿滅他們的遠征軍,最少付出五萬死傷。

以安西的力量,能組織五萬聯軍進入河中地區,應是傾盡全力。

自始至終,呼羅珊總督不愿意相信跟隨他起義的百戰之師,只對唐軍造成輕微的傷亡。

他們中唐軍的計策,然以齊雅德·伊本·薩里的能力,一定能指揮大軍,傷唐軍的元氣。

“河中聯軍不要再相信了,特別是粟特和拔汗那等原本親近唐的國度。”

呼羅珊總督又想到這一層面。

說不定隨軍遠征的粟特諸國、拔汗那已經投靠大唐。

如此,這些國度一定會因唐軍到來而叛變,他們要做好準備。

只有徹底將唐軍打敗,粟特諸國、拔汗那等國才能死了心。

“遵命!屬下立刻傳令賽義德將軍防備好沒有心服口服的國家。”

阿林·伊布拉領命道,然后又想獻新計策:“我遠征軍到達安西以后,唐軍立刻將我軍糧道封鎖,我軍是否也可以如此?”

“斷其后路,是很好的計策。但我軍騎兵不足。唐軍一定會在千泉古道留眾多探馬,以騎兵的機動性,可以迅速回防,我軍暫無實力。”

呼羅珊總督心中冷靜,搖了搖頭。

唐軍有大量騎兵,才將他們的后路封鎖。

他們只有一萬騎兵,還要輔助怛羅斯。

沒有能力去占領千泉古道。

唐軍的探馬一旦發現他們步兵要斷后,一定會回援攻擊他們。

怛羅斯城距離稅建城、俱蘭城不過五六十里而已。

一條千泉古道,大食遠征軍攻碎葉,大唐遠征軍攻怛羅斯,何其相似!

不過有一點呼羅珊總督相信,大唐糧草輜重的運輸能力,遠遠比不上他們。

大唐的核心遠在長安洛陽,而大食的呼羅珊地區,就是富庶的地方之一。

大食在動用全國之力,戰勝大唐,糧草輜重和援軍會源源不斷地到達河中。

阿林·伊布拉認為呼羅珊總督言之有理,還得等大埃米爾到來,他們才能截住大唐的退路。

大食遠征軍的全軍覆沒,讓大食上下憋著一股子怒火。

他們一定要讓大唐也嘗嘗這種滋味。

當天,一萬騎兵,三萬步兵,從薩末鞬城馳援怛羅斯城。

這些都是各行省來的援軍。

其中有職業兵,也有志愿兵。

哈里發命令,援軍都由呼羅珊總督指揮。

艾布·阿拔斯的威望,各地總督不敢侵犯,只能將自己兵馬調到河中地區,聽從呼羅珊總督的指揮。

……

怛羅斯守將賽義德·本·侯梅德得知大唐西進的消息后,立刻向呼羅珊總督請示。

現已得到駐守待援的命令。

賽義德·本·侯梅德在怛羅斯城中只留一萬士兵。

其他士兵倚東門安營扎寨。

組成堅固的營壘。

河中諸國聯軍,被賽義德·本·侯梅德安排在距離怛羅斯城東數里的怛羅斯河,作為第一道防線。

呼羅珊總督叮囑河中聯軍靠不住,賽義德·本·侯梅德記在心里。

由于和河中聯軍的兵力相差無幾,哪怕賽義德·本·侯梅德知道河中聯軍有威脅,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攻擊。

河中聯軍中,有吐火羅地區諸國聯軍。

他們本來一心想跟著大食帝國,但因為遠征軍的失蹤,呼羅珊總督對吐火羅諸國,也不再相信。

大食能相信的,只有石國。因為高仙芝屠了柘枝城,現任石國王的父親被高仙芝抓走,又被大唐皇帝處死。

石國與唐軍有不共戴天之仇。

四月上旬,唐軍探馬已經望見怛羅斯城。

怛羅斯,方圓數百里皆平川岡嶺,回互甚得形勢,川北頭有鉅麗大城,城外皆平原可田。

如果利用的好,發揮山勢地利,怛羅斯能進行大量屯田。

怛羅斯河非常狹窄,不需要船,可以趟著過去。

雖然被強征的河中聯軍已經聽到一些風聲,但唐軍的旗幟出現,他們十分震驚。

更驚訝的是,唐軍中升起粟特諸國、拔汗那、布哈拉等國的旗幟。

代表唐軍中有這些國家的士兵。

程千里也摸清楚怛羅斯河旁駐扎的是大食又強召的河中聯軍。

遂立刻讓軍中的粟特、拔汗那將領去勸降。

大唐一舉殲滅大食遠征軍,卷土重來。

粟特諸國和拔汗那諸國的士兵,是幫助唐軍的罪魁禍首。

那些本來就親近大唐的國家,自然重新投靠。

他們可不敢面對兵鋒正盛的唐軍。

吐火羅諸國見大食將他們推到最前線,明顯是讓他們送死。

現粟特諸國、拔汗那等國歸降大唐,吐火羅諸國的力量更加單薄。

他們發揮自己墻頭草的特性,自適應的忠心,蕩然無存。

讓他們對抗大唐天軍,開什么玩笑?

唐軍前軍不費吹灰之力,得到河中聯軍。

程千里派人向李瑄請示的時候,李瑄吩咐河中諸國傳信自家國主,讓他們重新在國都升起大唐的軍旗,同時為大唐遠征軍提供糧草。

如康國這種非常難辦,因為呼羅珊總督就在康國都城薩末鞬城。

而且康國的新任國王是大食的傀儡。

去年大食平定粟特諸國之亂時,處死原本的康國王,換親大食的國王。

但康國的國民和士兵對此很不滿。

所以才會這么干脆利落地投靠大唐。

河中聯軍不單單是戰斗意志弱,小國寡民,夾在兩大帝國之間,各有各的算計。

白衣大食的時候,大食只對異教徒課以重稅,黑衣大食的時候,開始強令改教。

河中諸國對這一點反感,所以總是有一些河中國家期望大唐降臨。

大唐五萬聯軍進入河中的消息,像風一樣,迅速傳遞給河中諸國。

拔汗那國王非常激動,原來大唐不是放棄河中,而是老謀深算,遂立刻再召五千兵馬,前往怛羅斯支援大唐。

拔汗那被大唐稱為“寧遠國”,從稱號就能看出拔汗那對大唐的忠誠。

得知天軍來臨,距離怛羅斯最近的拔汗那國傾盡全力。

粟特的曹國、安國等國中已經沒有多少兵馬。

他們關閉都城自守,以免大食因自己的國人投降,而質問攻打他們。

他們希望天將軍能戰勝大食,將大食趕走。

當吐火羅諸國得到消息后,異常糾結。

有的國王實際上已經信奉大食教,親大食。

但不爭氣的士卒,已經投靠大唐,讓他們陷入兩難。

吐火羅諸國國主思來想去,決定默不作聲,觀看大食和大唐大戰的結果。

別看天將軍全殲了大食遠征軍,但大食也不是吃素的。

他們的援軍和糧草,正不斷進入河中,積蓄力量。

如果大唐贏了,他們的士卒正好參與,可以視為棄暗投明。

如果大食贏了,他們立刻表示對大食俯首稱臣,將士投靠大唐,又不是他們命令的,屆時他們會懲治在怛羅斯水投降大唐的將領,對大食有個交代。

……

薩末鞬城內,即便呼羅珊總督已經有預料,但三萬河中聯軍被大唐兵不血刃拿下,讓他怒火中燒。

阿林·伊布拉安慰呼羅珊總督,幸虧讓河中聯軍遠離主力,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并暗指河中諸國是墻頭草,得與失雖有影響,但不是勝利的關鍵因素。

一旦他們援軍到達,徹底占據戰場的主動,河中聯軍會成為唐軍背后的刀子。

甚至唐軍帶來的葛邏祿等,都一定不會拼死。

阿林·伊布拉的分析,使呼羅珊總督暫時咽這口氣。

若非現在兵力不夠,他一定將周圍的粟特國家一個個地攻破。

不過怛羅斯城危險了。

此消彼長,大唐的兵馬到達八萬!

他們和石國一起,加一起只有四萬五千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

薩末鞬城援軍正在渡藥殺水,還需要五天以上才可以到達。

他們的騎兵不足,必須與步兵陪護,不能獨自先行。

……

“將軍,我們只是弓弩齊發,大食已經亂了陣腳。何不強攻,一舉克之呢?”

拔汗那將領疑惑地問程千里。

大唐收編河中聯軍已經五天時間。

并且將怛羅斯城,包括城下的營寨,團團圍住。

周圍百里都是巡邏的輕騎,怛羅斯城的傳令兵只有插上翅膀,才能將消息傳出去。

這五天時間,唐軍雷聲大,雨點小。

總是趁夜“突襲”,等大食兵馬在營寨露頭的時候,用強弩直射。

甚至還在深夜用“火箭”襲擊,燒毀一些帳篷,對欠缺經驗的大食士兵造成不小的死傷。

按理說,唐軍應該先攻營寨,再攻城池,盡可能在十天內拿下怛羅斯城。

河中聯軍已經告訴唐軍,大食援軍在源源不斷地涌向河中。

“這是李帥的意思!”

程千里只是這樣對拔汗那、粟特等將領回答道。

天將軍!

聯想到這個稱呼后,拔汗那、粟特等將領肅然起敬。

這個稱呼,本來只是響徹西域。

現在卻是帶著一股沖擊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唐軍圍而不攻,這是想干什么?他們不知道我們援軍將要到嗎?”

怛羅斯城的城樓上,守將賽義德·本·侯梅德皺眉自語。

唐軍雖用強弩、火箭讓他們付出一定死傷。

但完全在賽義德·本·侯梅德接受范圍內。

因為他自認為自己踩著大食的國土。

他們身后站著的是大食的百萬雄兵,還有他們的主。

隨著時間推移,唐軍對他們威脅越來越小。

賽義德·本·侯梅德居高臨下,從唐軍的軍營分布中,能看出真正的唐軍不足三萬,其他皆是附屬。

他不信這支軍隊能在他們大食的領土上縱橫。

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12章 拜為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5章 大勝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2章 大案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為母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沖突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51章 火云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后的長安第102章 南霽云第277章 圣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133章 龍駒島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33章 龍駒島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斗毆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64章 大舉進攻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60章 峽口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24章 廣運潭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2章 靈翠樓第415章 除賤為良運動開始第293章 天將軍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歷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20章 布局天下,開始出擊第6章 王維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211章 我僅次于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02章 南霽云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344章 里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51章 火云第17章 楊玉環第3章 李適之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
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12章 拜為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5章 大勝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2章 大案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為母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沖突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51章 火云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后的長安第102章 南霽云第277章 圣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133章 龍駒島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33章 龍駒島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斗毆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64章 大舉進攻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60章 峽口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24章 廣運潭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2章 靈翠樓第415章 除賤為良運動開始第293章 天將軍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歷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20章 布局天下,開始出擊第6章 王維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211章 我僅次于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02章 南霽云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344章 里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51章 火云第17章 楊玉環第3章 李適之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深水埗区| 沈丘县| 正镶白旗| 商洛市| 广饶县| 宜宾市| 邢台市| 呼玛县| 望城县| 宜兰县| 土默特左旗| 胶南市| 珠海市| 色达县| 略阳县| 贡山| 宝山区| 祁门县| 太湖县| 长宁区| 若尔盖县| 永昌县| 宣汉县| 铜梁县| 中方县| 青州市| 青田县| 鄂托克前旗| 五家渠市| 甘泉县| 芦山县| 彰武县| 个旧市| 瑞金市| 开鲁县| 襄樊市| 富源县| 博野县| 清丰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