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3地雷陣
南次郎是關東軍總司令,南次郎在關東軍參謀部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出兵問題,關東軍雖然有三個甲種師團和三個偽滿洲軍級部隊。
偽軍分散在東北,集結的話,需要大量時間,三個甲種師團,一個在內蒙古也就是興安境對抗蘇聯,一個在黑龍江境也是對抗蘇聯,另一個是后備在沈陽,吉林等各大城市。
關東軍第一師團,是關東軍的精銳,也是全日本的精銳,南次郎,決定調用第一師團駐扎在吉林的松井旅團前去解救三山山。
駐扎在吉林的是第一師團下的松井旅團擁有一個騎兵聯隊,接到命令的松井七夫少將,親率騎兵聯隊朝大興安嶺進發。
第九師團駐扎在興安省跟蘇聯的邊境上,這里的部隊不能有大的異動,否則對面蘇聯軍隊就會反彈,第八師團的吉佳良輔中將,雖然近在咫尺,卻幫不上任何忙。
第九師團,按照日本人的叫法也可以叫吉佳師團,是全步兵滿員編制,裝備日本第一款裝甲戰車,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坦克。
這種裝甲戰車,裝甲只有6MM,高度也只有1.5米,百度搜師團的話,師團百科里有相關照片,開這種戰車,駕駛員半個身子還在外面。
這時候的蘇聯,第二代坦克還在醞釀中,德國的第二代坦克也沒有問世,日本在中國戰場上的坦克數量相當有限,影視劇里出現的坦克,都是戰車,很多人分不來戰車和坦克的區別。
由于中國軍隊裝備相對落后,日本的資源也非常緊缺,所以在中國沒有發生過大規模裝甲戰斗,在中國土地上,日偽軍用磚木蓋一座炮樓,就能守住一方好多年。
這間接的說明了,中國軍民的裝備何其落后,這還是七八年后的事,德國希特勒剛當上總理,戰爭機器還沒有啟動,軍備競賽也沒有開始,各國的武器裝備還沒有迎來大的突破。
旬縣兵工廠只所以能造出坦克,這是劉十三知道,如果戰爭爆發了在造就來不及了,一個縣級保安團,一個縣級兵工廠,底蘊和勢力不如人,那就用時間來跑贏對方。
所以就有了提早三四年,比蘇聯還早造出第二代坦克,比日本早八年,歷史上的日本是在一九三九年后,跟蘇聯一戰,才開始設計制造實戰坦克的,九四式坦克也是四年后的試驗品,比裝甲車強不了多少。
如果保安團跟日軍關東軍發生戰斗,可能蘇聯和日本的坦克也將提早問世,下來就拼的是資源和經濟了。
在日本軍隊中,一直都有直系主管軍官親自上第一線的習慣,第一師團作為第八師團,第九師團的后備支援部隊,因為跟蘇聯沒有爆發戰爭,所以一直無戰事。
這三個師團反而沒有已經從關東軍分裂出去,駐守長城沿線的鈴木師團,第六師團等其他師團參加的戰斗多,松尾七夫親自指揮騎兵聯隊,也可見這些人求戰心切的一面。
從吉林出發經過大興安嶺線路,對騎兵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出大興安嶺,在興安和吉林的交界處就只有這一條山谷,這一條道。
松尾七夫帶領騎兵聯隊進入出山道路后,這里也就進入了興安境內,整個騎兵聯隊放慢了速度,以戰馬最慢的步行速度行走在這道路上。
山谷是打伏擊的最佳地點,所以松井讓整個聯隊都加強了戒備,三八式騎兵槍也都子彈上膛,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只要遭遇伏擊,一口氣沖出山谷,進入大草原就行了。
這會是所有騎兵指揮員的正確選擇,就是夏郡佲和陳永洲也會這么選擇,因為大規模的騎兵在山谷里掉頭,只會更加混亂,遭遇伏擊的時候,只有沖出去一途。
留在這里看地雷陣的小隊,在這兩天里已經換了三班了,這一班終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獵物,整支的騎兵聯隊,他們都是騎兵,一眼就能看出這最少是一個騎兵團。
松尾七夫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了伏擊圈,他沒有發現伏擊跡象,那是因為伏擊他的不是人,而是大量的地雷組成的地雷陣,地雷這種東西發揮最大效用的也就是地雷陣。
眼瞅著已經有過半日本騎兵聯隊進入了雷區,十幾個保安團騎兵立即起身,手里捏著大把的草黃色繩索,這十幾人的起身,立即落日了松尾七夫的騎兵聯隊眼中。
松尾七夫已經看清了這些人,他們就在左側的山谷上,他還看到了有人跟他打招呼,接著就是這些人使勁拽手里的繩索,從山谷的草叢里繃直了許多細繩索。
這些繩索繃直以后,就聽到叮!叮!叮!的聲音不絕于耳,小聲音還沒完,接著就是大爆炸,松尾七夫騎兵聯隊,最初進入的這一片雷區是牽絆式引信。
日本騎兵非常訓練有素,盡管這么猛烈的爆炸,已經有大量騎兵第一時間,就被炸碎,炸傷的,只見松尾七夫抽出指揮刀,率先往山谷外面沖,后面的日本騎兵反應過來也跟著沖。
還沒進入雷區的日本騎兵,已經顧不上地上的躺著的人員,他們也不知是死還是昏迷,已經沒有時間看了,最主要的是沖出去,戰勝敵人,這些人才能徹底得救。
如果所有人只顧著救治傷員,敵人會給你這個功夫和時間么?那么整支騎兵聯隊都將會遭到毀滅打擊,一般戰場的傷員救治,這是有后勤人員的。
由于這里是日占區,所以騎兵聯隊出發的時候只帶了自身補給,沒有攜帶后勤支援隊伍,沒有第二選擇,只能踏著到處都是傷員的山谷繼續沖鋒。
松尾七夫是走在整個騎兵聯隊的前列,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帶頭沖鋒會造成什么后果,他沖鋒的路上沒有任何傷員,可是后面跟著他沖鋒的騎兵,左躲,右躲,還是總有人踩上尸體,或者踏著傷員。
第二個地雷陣就在眼前了,這里是觸發式地雷和牽絆式地雷混合埋設的,牽絆式地雷的絆線是用帶有雜色的尼龍繩做成的,不靠近仔細觀看,根本無法發現這么細的絆線。
尼龍繩是德納在五年前帶來的物品,這本來就不是什么高深技術,也就是石油的副產品,擁有石油鉆井和石油加工廠的嘉福礦業,制造出尼龍類制品和塑料制品,這只是時間問題。
觸發式地雷,也就是只要重力踩上,然后再挪開重力,引信就會觸發,這種地雷也是最常見的地雷啟動模式,牽絆式的后來都由手榴彈和手雷取代,當然威力就差了許多。
松尾七夫自己是沒事,可苦了后面的騎兵,他帶著最前面的十幾騎,就這么橫沖直撞的一路飛馳而過,而地雷的引發是需要時間的,跟在他們后面的騎兵就遭受了重大打擊。
這一條山谷已經可以稱作血肉之谷了,戰馬和尸體,有完整的,有已經成了碎片的,還有大量缺胳膊少腿在嚎叫的,最最后面的一個完整的大隊騎兵,他們在小心的繞行。
一個騎兵聯隊,就是相當于中國的一個騎兵團,日本騎兵也是實打實的滿編制,九百多騎兵,盡管地雷多,殺傷范圍廣,可這山谷就這么大,擺不下這么多騎兵。
跟隨松尾七夫進入第一個雷區的是一個騎兵大隊,受到地雷襲擊后,這個大隊還有不少騎兵留存在地雷陣外,這些騎兵往山谷跟著前面的沖擊,緊跟著他們的第二個騎兵大隊,也就跟著他們沖擊。
而第三個騎兵大隊,是真的距離他們太遠了,等他們沖到第一個地雷陣地的時候,他們只能繞行,因為襲擊已經過去了,沒有那么熱血,沒有沖擊迎敵的必要。
第三騎兵大隊一共通過了三個雷區,他們幾乎沒有傷亡,全員出了這條血肉山谷,雖然他們訓練有素,可這一路走來,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山谷里的傷員,只能由后援部隊來做,因為這么大的損失,他們的旅團長不會不調兵,更不會不向師團長報告,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松尾旅團長。
松尾七夫這個時候已經陷入包圍了,跟著松尾七夫從山谷中這條道路里出來的騎兵還有兩個中隊,松尾七夫正在清點人數的時候,保安團騎兵旅已經等候他們多時了。
松尾七夫清點到了兩百三十多騎,九百多騎的松尾旅團騎兵聯隊,一戰就損失了七成,松尾還不知道,后面有一個騎兵大隊脫隊了,這給松尾七夫的打擊非處大。
沒有給他后悔的機會,順著大興安嶺的山腳,一直到草原伸出,整齊的沖過來了一支騎兵,是中國騎兵,這是真的,在東北,在日占區,居然有這么大一支中國軍隊。
松尾七夫,立即整合殘余騎兵做好了迎戰準備,他已經找到了對方騎兵隊伍的弱點,這么多騎兵,應該有一個騎兵聯隊,如果自己的騎兵聯隊沒有受損,就可以跟這支騎兵,來一場真正的騎兵戰斗。
松尾七夫鄙夷這支騎兵隊伍的指揮官,居然把騎兵陣線排的這么薄,難道不知道只要敵對騎兵組成錐形,就可以在他這沖鋒線上扎一個對穿么,松尾七夫不由的熱血起來。
松尾七夫堅信,如果這支騎兵的指揮官,就這點水平,那他以兩百多三十多騎的關東軍精銳騎兵,破這一千左右的騎兵,也不是沒有可能,打仗并不比拼的是人多,還有素質和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