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2業火紅蓮
旬縣軍工廠月產各種彈藥已經接近十萬噸,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而其他各種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在持續增長中。
因為西北戰區將為,周邊五個國際級大戰場提供武器彈藥,這比從美國漂洋過海運過來,要劃算許多。
一輛坦克從美國運到東南亞和南亞戰場的成本,足夠在中國西北戰區再買一輛了,運到中亞的成本更高一點。
所以還不如直接支持擴大中國西北戰區的旬縣軍工廠,軍工廠的分廠已經不止在旬縣了,而是在蘭州,銀川,西寧等地都有分廠。
分廠的規模也日益龐大,各個都不在旬縣總廠之下,協調所有資源和所有產品的分流,組建超過六十多人的助理團,才讓燕素娥輕松了許多。
劉十三也不是沒有想過,干脆扔兩顆核彈了事,可是總覺得未免太便宜日本人了,而且核彈是留給蘇聯人的。
蘇聯人的建筑由于地處高緯度的原因,大多建筑物都是水泥混凝土結構,或者是多層的磚墻,只有這樣才可以抵御冬季的嚴寒。
這種建筑就是航空炸彈對其破壞力也有限,德國當年每天上千架次的對莫斯科,基輔,列寧格勒等地攻擊,蘇聯人還是在殘垣斷瓦中大量幸存。
有一部電影,是講蘇聯的一座軍事堡壘的,被德國人偷襲,最后德國人還扔了一顆兩千公斤的大炸彈。
在電影中可以非常清晰的發現,陸軍宿舍的墻體厚度在四十公分左右,將近半米,而蘇聯軍隊最后抵抗的幾處陣地。
不論是教堂,還是醫院,或者是電影院,這些墻體厚度都在半米以上,有一處忘了是什么地方,墻體厚度超過一米多。
還有一個鏡頭特寫,就是兩個窗戶間的墻體被炸的都剝離了,里面明顯的全部是磚塊,中間最細的地方還是有大概四五塊磚支撐著。
像這種建筑,在蘇聯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動用普通航空炸彈和普通的炮彈根本傷不了其根本。
其實最主要的是劉汝梅帶走了三把核彈鑰匙,美智子只有一把,劉十三只有一把,美智子帶的鑰匙是德國人的。
在制造了五顆核彈后,德國提供的鈾餅都被儲備起來了,德國得到了核彈和擊發裝置,就差一個鑰匙。
德國每年生產的鈾餅已經穩定在一百一十公斤,劉十三相信,德國就是克扣和自留,應該也不會超過十公斤。
五國同盟在戰后都會擁有核技術,這是劉十三深思熟慮過的,如果只有自己掌握著,其他國家迫于壓力,也會獨自攻克技術難關。
劉十三跟希特勒的口頭協議里,德國面臨生死存亡,或者軍隊人員傷亡過大,核鑰匙會考慮交給德國。
這是一個潘多拉魔盒,只要打開它,想再蓋住就難了,盡管希特勒也想獨自擁有,不受制于他人。
奈何現在是五國同盟,德國想要,其他三國都會伸手要,那就更亂了,畢竟德國已經有了一個了,所以希特勒也不急。
火箭運載技術已經成熟,依照投送質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百公里,五百公里,一千公里,隨著技術的發展,努力朝著五千,甚至上萬公里邁進。
1680架飛機的臨時改裝也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這還得在執行完這次任務后,再改回來,等于是個一次性的改造,所以這個計劃就取消了。
B-17所攜帶的最小彈藥單位也是250公斤,而根據劉十三的要求,所要投送的彈藥最小的只有十五公斤,怎么改也不可能改成無數的小掛架。
所以一種新的炸彈又出來了,那就是集束炸彈,由于這次用的是燃燒彈,所以也可以叫集束燃燒彈。
16個小型十五公斤鋁熱燃燒彈,被包裹在一個十公斤重的特制250公斤普通航彈的彈體里,整體正好重250公斤。
凝固汽油彈,跟鋁熱燃燒彈一樣,使用同樣的辦法,做成集束燃燒彈。
250公斤重的凝固燃燒彈也有,但不是很多,也沒有出現500公斤甚至是一千公斤的,火源,一點點就夠了,太大就是浪費。
劉十三非要跟著轟炸機去火燒日本,誰都勸不住,劉子光和燕素娥被請來也沒用,徐瑩和玉竹更說不動了。
B-17滿載后,除了機組人員,多一個人都是超載,大家都勸說不下,只能是隨機挑出一架被調往旬縣機場。
隨機挑取,可以最大限度保障飛機機組人員的可靠性,如果指定的話,指定那架都不行,指定美國的,中國機組人員會抱怨。
如果指定中國機組人員,其他四國又會抱怨不信任,所以只能隨機指定了一架,卸掉了前后貨倉共11噸的燃燒彈。
卸掉11噸燃燒彈后,這架飛機還有23噸燃燒彈,去可以補充進去最少二十多號人,這誰跟著去又成了問題了。
燕素娥肯定是第一個劃掉的,萬一劉十三回不來,這么大一攤子誰收拾,徐瑩和玉竹兩個人也劃掉了,這是打仗不是出去旅游。
吳析劃掉了,已經是當爹的人了,不過吳析老爹是肯定要去的,被日本人關押了三十多年,報仇的機會怎么可能不去了。
第二批B-17新加的第十三挺自衛機槍,這位機組人員,頂替了飛機副駕駛的通訊任務,執掌電報和無線電設備,其次才是火力人員。
所以通訊人員就不需要攜帶了,而這架飛機也立即升級為這次轟炸任務的總長機,增加了六名參謀和五名五國駐西北戰區記者。
情報處的行動部出了四人,憲兵部出了四人,一共八人,全副武裝,以防萬一這架飛機被擊落后,執行在地面的護衛防護任務。
如果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執行這么龐大的轟炸任務,肯定是需要經過非常嚴密的計劃,絕不會輕易出動。
而劉十三則不同,他才不管這些,打仗就是打的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如果花半年時間進行計劃,打探和實地偵查。
不是黃花菜都涼了就是打草驚蛇,日本本島又跑不了,日本人又不可能短時間內換掉木竹建筑,不可能短時間內集結大量空軍。
所以有了決定,那就下決心,有了決心,那就開始行動,沒啥可耽擱的,有多大鍋,就造多少飯。
從西北六省新舊機場最先起飛的是戰斗機機群,在雷達的指引下,將整個華北的制空權掌握在手里,特別是山西的制空權。
從中國西北到日本本島最東端,直線距離比從美國到中國西北可就近太多了,少了最少三四倍距離。
轟炸機機群起飛后,在各自機場的上空完成編隊,然后直接拉升到了一萬三千米高空,朝著東方直飛。
在路上不斷的有更多的飛機進入編隊,1680架飛機,就是平鋪在地面,也得占用十幾平方公里的地面。
日本零式戰斗機的升限為一萬兩千米,對于一萬三千米高空的轟炸機機群,根本毫無威脅,13MM機載機槍,在高速運行中,對五百米內的目標才有效果。
B-17投彈的時候,為了平衡機艙和外界的氣壓,需要將高度降低到兩千米的高度,這個高度一般的高射機槍打不到。
75MM和105MM口徑高射炮可以打到這個高度,所以對B-17最大的威脅莫過于這兩種高射炮。
不過由于B-17機體太過龐大,除非被高射炮炮彈直接命中,而高射炮的工作原理就是碎片殺傷,這對單發單座戰斗機有用。
對于B-17這種龐然大物,高射炮的碎片,幾乎等于是撓癢癢,根本不具備毀滅性殺傷。
日本島西部已經陷入火海了,而著火的勢頭正向著東部蔓延,日本本土起飛的戰斗機,在B-17的自衛火力下,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若是幾架甚至十幾架B-17一起奔赴目標,前來攔截的戰斗機,只要不形成一定規模,都會在轟炸機上噴出的火力網籠罩下被當空擊散。
劉十三這架轟炸機和更多的轟炸機沒有降低高度,直奔日本東部海岸而去,日本東部海岸有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
日本的大部分主要城市都在日本東部,東京,恒兵,大阪,神戶,京都,浦賀,下田,伏見,鳥語等。
日本東京原名江戶,是一八六八年改為東京,一八六九年改為日本首都。
劉十三給轟炸機群當初制定目標,由于轟炸機真的是太多了,一個小縣城都給分到了兩架轟炸機,五十噸的燃燒彈。
所以劉十三對日本的和民族的發源地,武士道精神形成地,保留著日本最具民族特色的京都給予特殊照顧。
京都的大型建筑物都是木質結構,普通民用的是木竹混合結構,而日本現在的首都東京,重要建筑物已經都是鋼筋水泥了。
日本的工業重鎮,長崎,廣島,大阪,橫濱等以現代工廠所替代,只有周邊的民間還是木竹結構。
劉十三這次的目標是,不一定要把日本燒回原始社會,但是必須把日本民眾燒的居無定所,讓他們也常常被人入侵的滋味。
集束燃燒彈扔出去以后,在距地一百米到五百米上空,會自動爆開,16枚15公斤重的鋁熱燃燒彈,天雨散花般的扔出去。
三千度的高溫足以融化鋼鐵,引燃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整個東京在飛機一波過后,到處都是火,燃燒的大火。
B-17一路飛過去,12噸燃燒彈,在六七公里長的距離上就扔空了,載彈艙的艙門合閉后,除了必要的火力警戒,其余人員都忙著快速裝彈。
在空中繞兩圈,一遍替其他飛機提供火力掩護,里面的機組人員使用機頂的手動起重器,三十分鐘就能夠裝完12噸彈藥。
集束燃燒彈250公斤一枚,四個就是一噸,凝固汽油彈500公斤一枚,兩枚就是一噸,24個或者48個就是12噸,一分多鐘裝一枚,這已經是最快速度了,
劉十三的這架飛機也開始掛裝第二波彈藥了,劉十三也幫忙拉起重器的鐵鏈,記者則忙著在懸窗拍照,準備發表即時通訊稿。
劉十三掛完彈藥,對東京燃起的大火,嘴里說出‘業火紅蓮’四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