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腳不時傳來炸石頭的巨響,筑石城的工程開始了。江帆讓龔德興和申智才全權負責工程建設,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龔德興和申智才把工程分為三部分:兩頭路口的城墻門樓;望寶山的防御工事;八寶山的延伸配套工事。其中路口的城墻門樓是重點工程,也是當務之急。
進棗溪的路,是先人在八寶山腳鑿出來的,約五米寬。八寶山與望寶山之間最窄隘口處相隔很近,東頭隘口底部約五十米,西頭隘口底部約三十米。龔德興和申智才設計,在兩頭隘口處修筑四米寬的石城墻,將兩座山連為一體。溪上面架座石橋,城墻從石橋上面連往望寶山。道路上面的城墻修建門樓,門樓上和隘口城墻上面修建幾個城堡。
望寶山頂環山挖上戰壕,戰壕與城墻連接。戰壕每隔十米修一個地堡,地堡上面架粗大的樹木,覆蓋五六米厚的砂和土。“砂和土”,是用粘性很好的紅土、砂石和石灰攪拌而成,干了后如同水泥澆注,非常結實牢固。
與隘口城墻連接,在八寶山往上延伸修建單體城墻,直至陡坡。這城墻比隘口城墻簡單得多,只是壘上石頭可以對外打槍而已。
江帆肯定了這個工程方案,他說,城墻請人做,望寶山戰壕,調鄉村游擊小隊和八大隊主力部隊一起做。望寶山還要做一些暗堡,暗堡只能是八大隊的戰士做。
各地征調來的石匠和民工很樂意在這里干。他們早聽說過八大隊打鬼子的故事,也知道這工事是用來打鬼子的,他們覺得干這活帶勁。石匠從工程開始干到結束,付給工錢。民工是輪流的,不付工錢。民工沒工錢也很高興,一天能吃上三餐好菜好飯已很滿足了。
申智才曾跟龔德興說,我們有一批鋼筋水泥就好了,修路口城堡就很省力。沒想到這些石匠很能干,把城堡修得比鋼筋水泥還好。他們鑿了一批長六米、半米見方的石方柱,用于城門的門頂,鑿了一批長四米、近一米見方的石方柱,用于城堡的堡頂。
根據地保衛戰和孝順、義亭襲擊戰,打死鬼子二十五人,打死保安團二十八人,繳獲迫擊炮四門,重機槍一挺,輕機槍一挺,長短槍六十一支。但是八大隊也傷亡慘重,犧牲二十四人(其中游擊小隊八人),受傷四十三人。
辦事處和八大隊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在八寶山建了烈士公墓。辦事處給烈士家屬發放了十擔稻谷和十元大洋的撫恤金。受傷的戰士愿意回家養傷的可以回家,不回家的安排在棗溪農戶家里養傷,治傷養傷費用由辦事處出錢。
保衛戰善后工作處理完后,江帆著手規范辦事處賦稅制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養一支部隊,需要花費很大,打起仗來開銷更大。所以剛成立八大隊,江帆就在考慮建立政權的問題。
八大隊成立之初,除了吃飯,幾乎沒后勤供應。當時部隊吃飯倒沒問題,有棗溪三富供應。棗溪三富都有大糧倉,特別是申智鑒家的糧倉,可以存放五百擔稻谷,而他每年收進來的租谷遠不止此數,他是一邊收租,一邊販到外地賣。以前運往武臨,后來運往南方。鬼子來到陽嘉銀山后,由于有八大隊維持地方,佃農仍然如數交租。在稻谷收割季節,棗溪村里就會出現佃農挑谷擔的隊伍,外地佃農的租谷源源不斷地送來棗溪。申智鑒曾對江帆說,八大隊的糧食不成問題,我們棗溪三富家糧倉里的糧食足以供應部隊。
在戰爭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物資,有時候甚至會決定戰爭的成敗。戰時糧食緊缺,許多老百姓連吃頓飽飯也不容易,很多人當兵就是為了能吃上飯,因此有“當兵吃糧”一說。
八大隊不愁糧食,戰士無怨言,部隊生存有了保障。這在當時同類部隊中已算很理想的了,但江帆卻想得更多更遠。首先,這種施舍式的軍糧來源終非長久之計。其次,部隊要發展,光讓戰士們吃飽飯是不夠的。第三,辦事處是政府,政府就得有政府的樣子,就得讓人們照章納稅。第四,要讓地主明白,你交的是你該交的,不是施舍。推行減租減息政策時機還不成熟,但交納皇糧國稅總是千年來的規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