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棗溪學校建成。
新建的校舍有十八個教室,一個大禮堂,一座二層的辦公樓。教室寬敞明亮,用的是當時農村裡難以見到的玻璃窗。另外,還有兩個大操場,校園裡面一個,學校大門前一個,校園裡的操場上,豎著一副籃球架,兩頭各有一個沙坑。校園用一人高的圍牆圍著,牆邊整齊地種著白楊樹。
此時棗溪學校只有六個班的學生,之所以要建十八個教室,是考慮到當時多數適齡兒童都沒上學,如果棗溪鄉所有適齡兒童都上學的話,至少需要十八個教室。但這六個教室全部配齊了嶄新的課桌凳。
棗溪學校新校園落成典禮非常隆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龔道明安排彭公祠重新開光儀式也同時舉行,所以這一天四面八方來棗溪的人特別多。
銀山專員馬成在陽嘉縣長申智高陪同下,興致勃勃地參加了落成典禮。事先,在申智高的授意下,申智鑑請馬成題寫了校名。這一次,馬成堅決地拒絕了申智鑑給他的潤筆費。此時,由馬專員題寫的“棗溪學校”的牌子就掛在門口,上面蓋著一塊紅布。
落成典禮在學校大門前面的操場上舉行,由棗溪鄉長龔道明主持儀式。當龔道明請馬專員和申縣長揭牌時,馬成死活不肯,他說:我沒這個資格揭牌,這個牌應該由出資建學校的申先生和程先生來揭。
申智鑑和程志遠揭牌後,龔道明請馬專員講話。面對上萬人,馬成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我今天參加這個棗溪學校新校舍的落成典禮,非常高興!這是我們銀山地區第一所民間籌資建成的農村學校。我非常感謝申智鑑先生和程志遠先生,他們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我在這裡向你們鞠躬了!申先生和程先生不但爲棗溪人做了大好事,也爲銀山人做了大好事,因爲他們開創了民間辦教育的先河,書寫了銀山教育事業新的歷史。他們的壯舉,既是一個很好的先例,也是一個好兆頭,這預示著銀山教育即將走向興旺發達。
他說,教育是民富國強的根本。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爲什麼能打進中國來?因爲他們比中國強。他們爲什麼比中國強?是因爲他們重視教育。我們中國人也並不是不重視教育,幾乎所有祠堂都有學田,但那都是有利於科舉制度的舊式教育,對新式教育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強國之路,在於振興教育。棗溪人是幸運的,有申先生和程先生這樣熱心教育的實業家。如果銀山有一大批這樣熱心教育的實業家,何愁銀山教育不興旺?我剛纔看到棗溪學校的新校舍裡很多教室是空的,龔鄉長告訴我,如果棗溪鄉的孩子們都上學,這些教室還大大不夠。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農村還很窮,窮得我們的孩子們還上不了學。真是令人悲哀啊!爲此,我提議,棗溪鄉成立一個助學基金會,幫助上不起學的孩子。
在旁邊的龔道明說:好的,我們馬上成立。
馬成繼續說:我表態,我向這個基金會捐出我半年的薪水,我回銀山城後馬上郵匯過來。
站在馬成旁邊的申智高和龔道明鼓掌,隨之全場爆發暴風驟雨般的掌聲。
待掌聲過後,馬成說:當然,這點錢對棗溪教育只是杯水車薪,僅僅表達我的一點心意而已。我是希望棗溪成爲一個典範,爲銀山地區教育的樹立一個樣板。我希望大家都能爲基金會盡一份心意。
申智高接口說:我也捐半年的薪水給助學基金會。現在如果有人願意捐款,可以先到龔校長這裡報名登記,過後再交錢。
龔道明叫來龔校長,並讓他記了一個自己捐款的數目。緊接著申智才報了個較大的款項。隨後,報名捐款的人蜂擁前來。